新的空中殺手鐧,一定要在「1.11」首飛嗎?

2021-01-14 騰訊網

有不少人說,在1.11等了一整天,都沒有看到任何大型甚至中型殺手鐧首飛的情況,因此是被忽悠了。實際上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說:1.11也確實公開首飛了一種新殺手鐧。因此談不上有意忽悠。這就是首飛了一種新型的、大載重量的、有隱身功能的高速無人攻擊機。這種攻擊機可以近音速飛行,最高升限X萬米以上。最重要的是可以攜帶多枚2到3噸級,甚至更重一些的大噸位彈藥實現遠程攻擊。這種能力,把超級大國螺旋槳動力的,最多只可以攜帶百公斤級的無人攻擊機直接甩得沒邊了。畢竟這是一種噴氣動力而且滯空時間可以高達20小時的高檔貨。就算一小時可以飛行700公裡,那麼20個小時也可以往返1.4萬公裡了。再加上可以攜帶射程400公裡以上的重型空對地飛彈。因此實際打擊能力絕不僅僅是第二島鏈。

就算是第三島鏈恐怕也已經被劃入了這種新式無人攻擊機的目標範圍之內。未來作戰,無人機的重要性已經完全不亞於有人機,甚至出動的比重還要更大一些。超級大國過去的噴氣式的大型無人機,絕大多數還局限於戰略偵查階段。直接用來進行攻擊作戰的並不多。現在用重型噴氣無人機作為遠程攻擊,具備隱身能力而且航程、載彈量和滯空時間都相當可觀,這等於是已經把無人機作戰從治A戰的中低烈度級別,直接升級到正規高烈度作戰的階段,因此把這種裝備拿出來在1.11完成首飛,也算是有意為之。其實認為1.11必然要展示新型殺手鐧的心理預期,其實是從多年前在,全球首先實現了中程飛彈直接上升式KKV動能反報廢衛星開始。當年的這個動作讓全球都開了眼界,拓寬了思路。此後KKV動能反導、反衛星才成了全球性軍事技術大國必須具備的基本看家本領之一。

此後幾年的1.11,又陸續試驗了一些新裝備。而把這個時間節點,像節日一樣固定下來的,自然是某20在10年前1.11一飛沖天!說無意也是有意。不過最近幾年,就像除了航母、兩攻這些一類航空大艦的服役還公開報導外,就算洞55這樣的超級神盾的服役也是靜悄悄地進行。至於其他噸位更低一檔的普通神盾,和其他艦船的服役乾脆都不再報導。因此1.11必然亮相新殺手鐧的預期,也正在逐漸地弱化。也就是不再特意地在某個固定時間點,一定要亮相戰略級別的新武器。一切按照科學規律和研發的自然進度正常進行;該亮相的時候自然會亮相。當然,對於具體的研發生產單位在1.11是否還堅持亮相一定的新殺手鐧,如果是單位本身的行為,那麼既不反對也不鼓勵。剛剛首飛的隱身無人遠程噴氣攻擊機就是這種情況。因為其秘級還到不了被長期「捂著」的程度,因此可以繼續在1.11當天,有選擇性地完成首飛。

其實在過去和未來的一段時間線內,已經首飛或者即將首飛的戰略殺手鐧,沒有10種也有8種,任何一種拿出來都可以達到全球一流甚至超一流的水平。這些「戰略硬菜」反倒越來越像神盾大艦的命名服役一樣,越來越追求戰略上的低調了。比如有人隱身大飛翼,有人隱身中飛翼,有人乘波體戰略飛行體;無人隱身全球機動飛行體,新一代的艦載隱身主戰飛行物,全新一代的飛行指揮中心。這6種裡面,狼山認為至少一部分已經實際飛過。另外一些,在2X月內也會全部起飛。是不是1.11飛起來,已經不是那麼重要!

相關焦點

  • 首飛10年後姍姍來遲!量產五代機配備殺手鐧,美軍也要忌憚三分
    這不得不令人唏噓,俄方在五代機上投入的精力並不少,要是論研發時間,該國五代機的原型機也在2010年就實現了首飛,但是由於資金短缺和技術問題,該款戰鬥機的服役日期一再拖延。原計劃在去年年底接收第一架量產型的第五代戰鬥機,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生產商在即將交付的前夕,這架戰鬥機意外發生了墜毀事故,直接導致了原計劃的交付時間推遲了整整一年。
  • 空中戰場將發生巨變?美軍六代機完成首飛,殲20迎來真正對手
    美軍首款六代機已完成首飛據環球網最新報導,軍事實力強大的美國空軍基於「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已經秘密設計研製出了至少一架新型六代機的原型機、並進行試飛,新式戰機代號為「示威者」。為什麼軍方想要大幅採購新戰機?據悉,所謂的「示威者」很可能只是一種技術驗證機,將用於解決美國在研發新一代戰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問題。不過巧合的是,最近美國還在本土西南部進行了一系列飛行測試,外界猜測這與「示威者」的首飛有莫大關係。因此關於是否要大幅採購「示威者」戰機的討論正在進行當中。
  • 11年1月11日1點11分,一道「閃電」一飛沖天!
    2011年1月11日下午1點11分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劇透一下:文末還有硬核福利!送絕版模型!送絕版模型!送絕版模型!2011年1月11日,我國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經過18分鐘的空中飛行後平安落地。
  • 講真話,轟-20現在首飛與未來3年內首飛,差距真的大嗎?
    其實,轟-20現在首飛與未來3年內首飛,意義差距不大!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轟-20是小夥伴們最關心的武器裝備之一,與003航母、096戰略核潛艇並駕齊驅,但是既然現在首飛也並不能帶來重大改變。1、轟-20是我們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重要體現,是核反擊的國之重器。是的,是核反擊,說到底還是戰略防禦,有了轟-20意味著我們有全球核反擊能力,其最大意義還是防禦和戰略威懾,對於目前的局面並不能帶來本質改變。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約9時28分,「鯤龍」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試飛海域。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的背後密事——攻克空中「關卡」高空風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首飛。中國網 楊佳 攝影中國網海南文昌訊 (記者 楊佳 通訊員 高崇芮)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很多人看來,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都是十拿九穩的。
  • 美軍新轟炸機遭遇挫折,1年內無法首飛,又是動力系統拖後腿?
    美國軍方公布的B21渲染圖9月2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近期,美國空軍第8軍軍長馬克.韋瑟林頓少將表示,美國空軍預計,由諾.格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製造的B21「突擊者」戰略轟炸機首飛計劃將推遲,其最早首飛將不早於2022年。
  • 換新發動機的圖-160首飛成功!羨慕?不,中國造轟-20已經萬事俱備
    (安裝了新發動機的圖-160M首飛) 央視新聞11月4日引述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消息稱,安裝了新式NK-32-02發動機的圖-160戰略轟炸機於
  • 俄羅斯老湯做新菜,首飛優秀新戰轟,轟20排名可能被推後一位
    普京上臺後,頂著經濟下滑的壓力重新重視戰略轟炸機,先是以抵債的名義從烏克蘭要回了8架前蘇聯解體時分給烏克蘭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再是斥巨資讓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復產圖-160戰略轟炸機。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終於在今年的11月3日,於喀山機場,成功首飛了由圖-160M圖紙改進而來的圖-160M2戰略轟炸機。
  • 殲35明年首飛?真的會是隱形艦載機嗎?國產戰機是如何起名字的
    中國航空研究院的近期一篇文章似乎是火上澆油,稱「確保新一代戰鬥機2021年首飛如期實現」,不少人都把它和傳說中以FC-31「鶻鷹」隱形戰鬥機為基礎研發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聯繫在了一起,甚至有人「劇透」了它的型號是殲-35,那麼問題來了,國產戰機究竟是怎麼起名字的?
  • 空中劍術大師——蘇57,硬槓F-22的蘇霍伊新一代傑作!
    同時,美國在90年代末開始實施F—35隱身戰鬥機的制工作,俄羅斯再次感受到來自西方先進空中武器裝備的沉重壓力。由於意識到前期無論是米高揚設計局的I—90,還是蘇霍伊設計局的蘇—47設計方案均無法滿足與美國F—22相抗衡的要求,俄羅斯空軍發布了新的第五代戰鬥機招標書,提出了新一代戰鬥機應該滿足的,具有低可探測性,低熱信號特徵,超高音速巡航以及更加敏捷等要求。
  • 若空中不加油,可續航1.1萬公裡
    事實上,一旦美軍研製出具有隱身能力的戰機,他們在戰場上的優勢將大大增強,而美國的B-2轟炸機自20世紀80年代末首飛以來,就得到了大量先進航空技術的支持,從而證明了它的作戰價值。外太空科幻,超凡表現,是美軍的「殺手鐧」。但B-2並不是能在全球範圍內製造轟炸機的理由。B-2轟炸機能摧毀任何全球性目標嗎?
  • 又有新戰機要首飛?殲31上艦呼聲越來越高,鶻鷹還要繼續改改改
    最近,中國航空研究院公眾號提到確保新一代戰鬥機2021年首飛如期實現,引起大家極大的關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六代機首飛為時尚早,轟20是轟炸機不是戰鬥機,殲20早已批量服役,綜合分析下來,文中提到的即將在2021年首飛的新一代戰鬥機,很可能是艦載四代機。
  • 中國六代機2035前首飛!兩位總師透露關鍵信息:具備空中變形能力
    有關於這些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從兩位中國戰機項目總師的話裡找到確切的答案,我們中國人的六代機不但有希望對美國實現彎道超車,甚至還具備科幻電影一樣的空中變形能力!殲20隱身戰機我們中國的國產武器裝備發展向來是「裝備一代、設計一代、預研一代」,這種不斷推陳出新、更新換代的發展路線,給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源源不斷地送來了各種世界先進的新式武器裝備。
  • 俄軍改進型圖-160轟炸機首飛成功!但也反映出了殘酷的現實
    圖註:圖-160轟炸機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11月3日宣布,經過了一系列現代化升級改裝,並換裝了NK-32-02新型發動機後,俄軍改進型圖-160轟炸機首飛成功!圖-160轟炸機在設計之初,就是奔著美國B-1B「槍騎兵」轟炸機去的,目標也很簡單,要比它好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標準就是要比它飛得更快更遠。最終俄羅斯做到了,一款體積比B-1B轟炸機大了將近35%,但速度卻比B-1B轟炸機還要快上80%,並且航程還比B-1B轟炸機超出將近45%的圖-160轟炸機出現了。
  • X-35首飛二十周年:圖說F-35「閃電II」的前身
    2000年11月7日,X-35A首次接受空中加油,使飛機完成首飛以來的最長一次飛行:2小時50分鐘。 2006年12月15日,第一架SDD構型(系統開發和驗證)的F-35A原型機(編號AA-1)完成首飛,距離最後的定型僅一步之遙。
  • 蘇33首飛30年:用途單一毀譽參半,殲15見了卻要乖乖叫老師
    1989年2月17日,一架完全狀態的蘇-33戰鬥機原型機完成了首飛,今年正好是這種艦載戰鬥機首飛30周年。蘇-33戰鬥機是蘇聯研製的唯一一款重型戰鬥機,其對手是著名的美軍F-14艦載戰鬥機,主要用於航母戰鬥群的防空作戰任務。
  • JF-17 Block3實現首飛,新雷達性能達到F-35戰鬥機水平
    為提升整體性能JF-17戰鬥機也一直在升級換代中,傳聞已久的JF-17 Block3版本日前終於實現了首飛,先來一睹真容。  遠景看過去外型基本沒什麼變化還是維持原有布局,不過再認真點好像能感覺出來機頭變細(沒裝雷達)、機尾變粗。背後試飛樓上懸掛的標語到是很清楚看到JF-17 BLKⅢ 01架飛機首飛活動,完全實錘了傳聞已久的block 3型。
  • 飛翔的「大富豪」——小記伊爾-78空中加油機
    伊爾-78M還配備了由「星星」機械製造設計局改進後的PAZ-1M空中加油吊艙,與原先的UPAZ-1空中加油吊艙相比,新吊艙的輸油速率更高,每分鐘輸送的燃油量為2900升。PAZ-1M空中加油吊艙安裝在機尾左側的一個倒「L」形吊架上,之所以選擇這種特殊的布置方式,是為了儘可能降低吊艙的安裝位置。
  • 轟20何時首飛?突防能力超強,戰力或超轟6K五倍
    轟-6轟炸機在航展 鑑於歷史上曾飽受海上入侵,因此我國必須要將西太平洋視為自身安全至關重要的節點,而為維持節點的安全和威懾,除了發展海上力量外,空中力量也是必需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