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警察網》報導, 11月3日,在快手官方配合下,哈爾濱松北警方展開統一收網行動,成功將楊某輝、聞某強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經訊問,楊某輝、聞某強對虛構刷禮物可以入群低價購買名牌商品,進而誘騙大量粉絲在直播間刷禮物並非法佔為己有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另據北京新聞廣播11月5日《警法在線》節目透露,快手在打擊詐騙類帳號方面的算法識別模型不斷迭代,並加強與包括騰訊在內的跨平臺合作,加強包括屬地在內的警企合作,聯合打擊詐騙違法犯罪。
「你想1元購手機,『女主』要你先送禮」
「家人們,刷禮物加入粉絲群、管理員群,可以1元購買蘋果11手機。」在直播鏡頭前,一名頭戴誇張髮飾和面具的「女主播」在賣力吆喝,邀請觀眾加入 「粉絲群」或「管理員群」,入群後可以低價購買有相關標誌的商品。而粉絲入群是有門檻的,比如要刷個價值上千快幣的禮物才能加入管理員群。吆喝的商品相當有誘惑力,1塊錢可秒殺iphone11手機,9.9元購買耐克運動鞋,1塊錢買10雙南極人襪子……
「家人們,手機都是全新未拆封的啊,你們看看入網標誌、防偽標都在。」主播一邊說,一邊拆開手機包裝盒給粉絲展示全新的蘋果11手機。直播的後期,主播還當著粉絲面列印「快遞單號」,打包「快遞包裹」,表示第二天就會寄出。
誘人的商品、低廉的成本,不少粉絲放下警惕,紛紛刷禮物入群購物。然而,沒有一位粉絲真正收到過購買的商品。
據《中國警察網》報導,9月中旬,快手平臺在大數據和算法的幫助下,抽絲剝繭,細緻串並,發現8個帳號為同一個詐騙團夥所有。經過深入梳理分析後,快手平臺很快將案件線索和證據移交給屬地警方哈爾濱市公安局松北分局。哈爾濱市松北警方成立專案組,深入開展摸排工作,最終成功鎖定嫌疑人及詐騙窩點。
「你想要的是便宜蘋果手機,他們想要的是你刷的禮物。」在詐騙窩點,辦案民警看到,滿屋子的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包裝盒、快遞包裹,卻絕大多數是空的。就是說,直播間裡主播信誓旦旦承諾的低價蘋果手機、平板電腦、名牌鞋襪等商品都是假的,列印的快遞單號、封裝好的包裹也全是假的,主播的目的是哄騙粉絲刷禮物。據統計,該詐騙團夥共提現粉絲打賞禮物現金值已超11萬元。
在詐騙窩點,辦案民警發現多套女士服裝和面具,經了解這些都是犯罪分子用來變裝直播的道具。
據詐騙分子交代,為了逃避打擊,他們往往選擇深夜或凌晨直播,會穿上奇裝異服,頭戴面具,有時還用變聲軟體,讓人看不清真面目、分不清真聲音。粉絲收不到商品,發現被騙後就會向平臺投訴。帳號因涉嫌詐騙被快手平臺封禁後,騙子又通過黑灰產渠道購買其他快手帳號繼續直播詐騙。直到被快手識別並進行屬地報警。
快手對利用平臺詐騙行為零容忍
在《警法在線》11月5日的節目中,快手社區治理相關負責人韓女士介紹,一直以來,快手平臺對利用平臺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長期致力於與詐騙等黑灰產作鬥爭,不斷升級迭代算法識別模型,提昇平臺識別和打擊治理能力。
據其介紹,今年疫情以來,騙子利用了一些用戶希望利用網絡找兼職賺錢的心理,以「手工活外發」、「 打字聊天」、「好評刷單」、「寶媽兼職」、「活動返利」等為噱頭,將用戶引流至第三方平臺,以「會費、押金」等名義騙取費用。該類涉嫌詐騙引流的違規帳號截至9月底已累計處罰16.3w個。
此外,以「寵粉送禮物」等為名的詐騙行為也有高發態勢。這些意圖引流的行騙者,常常以寵粉抽獎或免費送手機、遊戲道具為噱頭,通過各種手段將用戶引流到qq等第三方平臺進行詐騙。該類異常帳號截至9月底已累計處置2w+個。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銷售或有償提供商品、服務的名義,不經過正規小黃車交易,將用戶引流至第三方平臺「私單」交易,詐騙用戶錢財。這些商品既包括機車、數碼產品、服裝配飾、古玩、寵物等實物商品,也包括遊戲裝備、帳號、遊戲代打代練等虛擬物品和服務。其中,「賣道具」引流第三方「只收錢不發貨」、輕信「遊戲道具買賣」的用戶多為未成年人。行騙者以多渠道宣傳低價賣遊戲道具為由(主要是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遊戲道具),將未成年人引流到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詐騙。具體套路為騙子要求被害者先付費再出貨,通常收到錢後就消失,不再履行發貨承諾。截至9月底已累計處置64個此類異常帳號。
警企合作屢出成效 打擊詐騙持續進行
「通過平臺進行詐騙,經常是跨地域的犯罪行為。有時取證、偵破的難度很大。對此平臺有怎樣的義務呢?」在北京電臺《警法在線》節目中,主持人把問題拋給直播間嘉賓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於寒律師。
「《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刨去這個,積極配合警方偵破與本公司有關的案件,也是正本清源,提升公司公信力的重要方式。於公於私都應當積極配合。」據於寒律師介紹,詐騙公私財物的,可以處15日以下拘留和罰款,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的,就可能涉嫌詐騙罪,最高可處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從用戶角度來講,平臺只是一個新的途徑,核心都是差不多了,要提高防騙意識,天上不會掉餡餅;從平臺角度來講,要體現社會責任感,流量時代,平臺應儘可能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積極與相關部門攜手,共創公平法治的社會。」於寒說。
「快手對詐騙類內容和帳號的打擊是持續的,僅今年9月,快手即已協助警方打擊4起詐騙類案件,刑事拘留3人。未來,快手將持續推進社區治理,推進跨平臺合作,聯合警方共同打擊詐騙違法犯罪。」快手社區治理負責人韓女士在節目中表示。
韓女士借北京電臺《警法在線》提醒聽眾:希望用戶與他人交流時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向網友透露身份證號、銀行卡、家庭住址、電話、甚至驗證碼等敏感個人信息。不要輕信兼職、中獎、返利、寵粉送禮等「先交會費、培訓費、稅款」才能獲利的這一類「天上掉餡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