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個人,是從哪一方面開始的呢?是嬌豔的外表還是有趣的性格,亦或是剎那間的怦然心動。
於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稱呼了吧。稱呼可以是人的乳名,也可以是人的外形特徵,也可以是彼此之間的暱稱……而不同的稱呼裡也包含了不同的情緒。
人有人名,物有物名,或許我們會疑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但是我們不用去深究,它或許是一個美好的祝願,也可能僅僅只是容易被人記住。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稱呼,只是單純的喜歡著,當被問到具體的事物時,腦海裡瞬間會調動你的儲備庫,回味著初聽那一刻的動人心弦。
一段關係的發展與維持,往往需要親密的稱呼來調劑。很多人認為,在耳邊輕輕耳語一聲「親愛的」,足以讓女人愛上你。
其實不然,若換作以前,或許臉皮薄的小姑娘還會嬌羞地跑開,而如今,我想,大部分女孩子每日都不缺聽上一句「親愛的」
殊不知,現在的人,為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說什麼都喜歡加一個「親」或者是「親愛的」。
這賦予了「親愛的」這三個字更多的含義,它不再是異性之間的專用詞,也不必遮遮掩掩。
與此同時,這個詞也更加的大眾化,當然,異性之間,這個稱呼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異性之間的吸引,一種方式可以靠眉目傳情,這是一種避免了語言上的尷尬又能準確傳達出自己意思的方式。
女孩子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之間;男孩子一個有紳士風度的舉動,一個帥氣的轉身,都能散發出自己獨特的魅力,令人瞬間著迷。
另一種方式便是稱呼了,不同的關係之間有著不同的稱呼,這是人們衡量關係遠近的一個標準。
單純的異性朋友,可以選取對方中名字的一個字組成疊字,或者在前面加上一個「小」字;
年長的異性朋友為了表示尊敬,可在姓或名後加上「哥」字;
若是處於戀愛關係,則希望對方對自己的稱呼具有特殊性,發展期,會想給對方最特別的稱呼來表達自己的寵溺,比如「寶貝」、「寶寶」;
熱戀期,會叫一些看似貶義卻實為褒義的稱呼,比如「笨蛋」,這樣的稱呼若是給了別人只怕是會讓人覺得在罵人了。
而在這樣的關係中,這樣的稱呼則表達為可愛之意,讓被叫的人甘之如飴,心甘情願地接受。
進入穩定期,雙方有了長遠的打算,則會把對方當作將要度過一生的人,此時,「老公」「老婆」的稱呼隨之而來,而現代人似乎更加文藝,喜歡在姓氏後加「先生」「太太」稱呼彼此。
時光荏苒,歷史的車輪緩緩前進,每一段歷史都有屬於異性之間的稱呼,不管是哪一種,都包含著無限的愛意與情思。
如果一個人會特別取一個與眾不同的稱呼來叫你,其實就代表了他對你的心意。
特別暱稱,就是屬於你們彼此的,別人無法融入,也無法理解這種稱呼給雙方帶來的幸福與甜蜜,這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愛的方式。
雖然說,稱呼只是一個表達感情的方式,但怎麼叫,意義就有很大的不同。
即使是一樣的稱呼,被不同的人叫出來也有不同的韻味。有時候,一個人的愛不容易被察覺,它藏著低聲的呢喃裡,藏在與眾不同的稱呼裡。
可能每個人稱呼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不同的稱呼就代表不同的愛,也代表他在你心裡不同的地位。
感情裡,只有真心愛你的人,才會給你一個獨一無二的稱呼。
我想,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特別的稱呼,不是因為這個稱呼有特殊,而是這個稱呼裡包含了太多的愛意與情思,亦或是觸動了心弦,勾起了自己久遠而珍貴的記憶,再或是,只是單純的喜歡這個稱呼你的人帶來的寵溺與偏愛。
所以,別看稱呼二字之小,其中內容之高深還需要我們去探究,一句「親愛的」撩動不了女孩的芳心,真正打動人心的不是冰冷的字眼,而是藏在字眼中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