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正式啟動,打通全生態運營模式。
2020.02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底層開發,搭建GHB支付技術模型。
2020.04 GHB合約底層的設計研發。
2020.06成立GHB基金會、發布GHB白皮書、共建社區。
2020.07發布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白皮書、建立商學院。
2020.08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V1.0上線。
2020.09環球節點招募。
2020.10專家入駐,開啟專家空中課堂。
2022.01開發多鏈協議BAAS平臺等。
2023.01註冊會員量突破300萬,日活量3—5萬名,日交易量逾百萬。上線BAAS服務,GHB落地實體應用,全球實體產業覆蓋。
由於今年新冠疫情在世界蔓延,實體經濟陷入低迷。而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在2020年漲勢強勁,成為2020年表現最好的投資工具,遠超黃金、原油等傳統金融工具。比特幣的表現正吸引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目光。
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配置數字資產。為了保護投資者資產安全,促進數字資產市場的有序發展,一些國家和地區發行了相關的數字資產交易通證。目前已經向各種數字資產交易所頒發不同相關通證的國家有日本、美國、瑞士、泰國、加拿大、菲律賓等。
這意味著,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不是新法律或法規,而是根據現行法律使用現有金融監管工具,並對其進行相應調整,以適用於希望受到監管的數字資產行業參與者。這既能保障機構和專業投資者享有傳統金融體系中的投資者保障機制,同時也為比特幣這種新資產類別推出了行業特定保護機制。
另外,環球十大數字生態包括:傳統企業底層應用、資產數位化、核心品牌打造、商學院賦能、全行業Baas服務、環球理財、環球節點、環球礦池、環球社區、環球商城。
傳統金融機構和專業投資者對數字資產這塊蛋糕覬覦已久,但苦於沒有參與的合規途徑和安全指引。而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以極富創新性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DSE早就看到了數字資產行業的巨大潛力,很早就開始了數字資產通證方面的探索。
2018年11月1日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公告,針對數字貨幣交易所,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擬在沙盒計劃中實驗監管相關平臺,若實驗成功將會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發放通證。
2019年11月6日,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發布《有關虛擬資產期貨合約的警告》和《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表示將向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從事屬於受監管活動的主體審批和頒發通證,其中包括提供證券型代幣服務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
2020年8月21日,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原則上批准了BC科技集團旗下DSE數字資產平臺的虛擬資產通證申請。2020年11月3日,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透露將發布非證券型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強制發牌制度,以監管所有適用的虛擬資產平臺。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發牌制度推出後,所有於DSE營運或以DSE投資者為目標客戶的虛擬資產平臺,都必須申請通證,受當局監管。
通證發出後,DSE有望成為第一個完全規範的虛擬資產交易市場。在這波數字資產大潮下,DSE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根據一份數字資產交易所風險報告披露,在調查分析的216家數字資產交易所中,只有14%的交易所確認已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發放的合法通證。數字資產通證已經成為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護城河」之一。
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去年表態,「不監管比特幣,只監管交易證券型代幣平臺;比特幣和其他常見的加密貨幣,並不屬於證券。」然而,DSE環球數字資產交易所行政總裁歐達禮今年透露,將推出新的監管政策——所有涉及交易數字資產的平臺(即使該資產不屬於證券,如比特幣)均須在新的發牌框架監管下運行。服務供應商如在DSE運營或為DSE投資者提供服務,均需持牌才可運營數字資產業務。
這意味著,DSE已經成為目前DSE合規的數字資產平臺。根據BC集團發布的公告,DSE主要業務包括數字資產交易經紀業務、交易所、託管及軟體及服務(SaaS)。
隨著比特幣等虛擬資產的吸引力與日俱增,傳統大型金融機構也在紛紛布局。摩根大通、PayPal、灰度資產、道富銀行、渣打銀行、富達、德意志交易所集團、野村和ING等大型金融機構都表現出對比特幣的興趣,認為有必要配置比特幣。而DSE的合規性與便利性當然成為了這些金融機構的最好選擇,這無疑成為了DSE經紀業務增長的強大助推器。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