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鏟屎官都認為給貓咪做絕育手術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剝奪了貓咪本可以享受的快樂和生育權利。但其實貓咪這種動物在交配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你們所想的那麼爽,由於公貓的丁丁上帶有大量的倒刺,它們的交配過程其實異常痛苦,沒有經驗的公貓由於沒咬緊母貓的後頸而被疼痛的母貓咬傷的情況是很常見的。
同時,已經作為寵物的動物,並不需要像在野外生存那樣用拼命繁殖來保證族群的興旺,又沒有像人類那麼便捷的避孕措施,在人類的社會,過度繁殖帶來的幼崽往往因為缺少照顧的條件而被遺棄,進而導致流浪貓泛濫,而流浪的貓咪又會繼續無度繁殖,形成一個死循環。
我家養了一隻小母貓,是一隻橘貓。去年夏天它8個月大的時候做了絕育手術,手術切除了兩側的卵巢,沒有切除子宮,術後恢復了一個星期左右。
說起絕育手術,我認為主要還是要解決貓的發情和生育問題,尤其是母貓,發情期間反應很強烈,會有一些行為讓它無法控制,其實都是動物的本能,但是作為陪伴人類的寵物,這類行為會帶來一些生活上的麻煩,比如母貓叫春,聲音變得強烈嘶啞,完全沒了平時小鳥依人的感覺,突然間覺得它就像一個瘋癲的「小蹄子」!整天想出門鬼魂的感覺!
然後就是行為的變化,亂撒尿,其實這都是本能,是要通過散發尿液中高濃度的雌性激素,引起周圍公貓的注意!只是我們現在住樓房,貓貓活動空間受到限制,所以它只能在家裡「作」了!但這能怪貓嗎?我認為不能怪啊!我們自己也是動物,欲求不滿時我們自己都不正常,也會變得焦躁不安的!何況貓咪呢?所以不要怪它!
因此,如果不打算讓貓咪繁殖後代的話,絕育手術還是很有必要的。絕育手術對公貓來說較為簡單,對母貓來說會麻煩一些,通常有一些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多大能做,通常是體重要超過6斤;第二個問題是首次發情前做還是發情以後做,我家貓是首次發情前就做了,也就是說它沒有發過情,終身都沒有這個機會了。
因為沒有發過情,所以我家小貓似乎一直保持著天真爛漫的感覺,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玩和睡覺!我家住一樓,最近小半年以來,天天叫著要出門浪,每天打開窗戶就跑出去了,在外面玩夠了自己從窗戶上跳進來喝水吃貓糧。每天晚上回來都帶一身土,爪爪也髒得不行,幾乎每天都要用溼毛巾擦擦,定期要驅蟲消毒。只是以後就不用種貓草了,它自己出去找草吃。
小區裡也有五六隻貓,我估計也是先有人養,後成流浪貓了。因為貓咪做過絕育手術,所以我們家周圍沒有發生過公貓圍觀叫春的情況,一直比較安靜,我家小貓似乎和它的鄰居「和諧相處」,經常看到有一隻白貓和另一隻大橘貓趴在我家周圍。
關於絕育後體重的問題,確實絕育後正常餵食後,貓咪體重增長較快,我家貓好像三個月時間,從五斤多增長到十斤,後來因為天天叫著要出門,白天幾乎能夠完全自由出入,小區環境不錯,植被灌木叢和樹很多,貓咪藏在裡面幾乎很難找到,小區裡麻雀、喜鵲也有不少,貓咪藏在裡面試圖逮住它們,所以每天都玩得很開心。一樓的好處就是貓咪的活動空間變大,活動量變大後,體重控制得不錯,又輕了一些,最近一直保持在9斤多的樣子。
我家貓咪絕育後性情比較穩定,與人相處時更加親密,就是所說的更加粘人!每天能從窗戶進進出出好多次,一會進來吃點喝點,家裡有人的時候進來蹭蹭你,看你不理它了,自己又出去了。不過每天玩到十點多自己就回來了,喝點水吃的貓糧,趴到我們床上睡覺,睡到早上五六點又喵喵叫著要出去!
另外,母貓在發情時沒有遺尿的症狀,有人在會沿牆角打滾,喜歡趴在人身邊尋求撫摸臀部,她的生殖器會分泌一些黏液,叫聲相對於公貓來說是比較溫柔的。公貓的叫聲像狼嚎一樣,發情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為了表明自己的屬地會四處撒尿,尤其喜歡在光潔平滑的地方撒尿。
貓尿的味道特別腥臊,一般的洗滌用品都除不掉,清除貓尿狗尿味道,最好的辦法就是小蘇打水(就是我們家用發麵用的小蘇打)。
樓裡養的公貓必須做絕育,它的叫聲會擾民,四處撒尿也會讓人很煩惱。
我認為,如果想不讓貓咪繁殖後代,絕育手術還是必要的,如果想好要絕育,最好是放在首次發情前去做,因為這樣的貓咪性情更平穩,更加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