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伍老兵轉行做二手書店老闆,沒想一套破書轉手賺6萬

2021-01-20 騰訊網

這是【小人物·大職場】的第41期人物:一個退伍老兵轉行開書店,賣書的故事。

年齡:40+ 職業:二手書店老闆

坐標:浙江 月入:5000-6w

退伍老兵因為痴迷看書,一邊工廠上班,一邊開書店

高中一畢業我就參了軍,進部隊後,發現戰友們的學歷不少都比我高,甚至還有研究生畢業的,有時候聊天,他們講的東西我都聽不懂,覺得自己的學歷差勁,挺慚愧的。

所以在之後的日子裡,我就一直想著要多讀書,看書的習慣也就是在部隊裡養成的。退伍那一年我20歲,我記得很清楚剛剛過完生日,就通知我要退伍了。走的那天,所有人哭得和淚人一樣,非常捨不得。

但是,捨不得歸捨不得,回到地方上以後,因為家裡條件不太好, 如果要再去上學不太現實,於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找工作。因為學歷不高,所以就找了一個工廠上班。

三班倒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看書的習慣我是不會改的,所以,一有空我就會跑圖書館借書看。

我最喜歡看的是文史類的書。

我不但在家裡看,看上癮的時候,還帶去廠裡看。工友一開始都笑話我,看啥書裝清高。習慣了之後,他們也會經常讓我講一些書裡的故事給他們聽,還有很多人喜歡和我搭班,就是為了聽我講故事。

有一次去借書,我看到圖書館貼出告示,要承包一樓的小房間,還不用租金。唯一的條件就是必須要自主出錢,提供各類雜誌和報紙給讀者看。

不用租金,除了要買書之外,門檻很低啊,我那個心動,覺得這是個機會,就決定租下這個店面。

這個小書店,其實就是一個圖書館門口才8平方左右的小房間,以前是圖書館的倉庫。

之後的幾年,我一邊在廠裡上班,一邊經營這家書店,平時爸爸媽媽也能幫我看看店。

我要做的除了免費給讀者看報紙和雜誌外,還可以把圖書館淘汰下來的書出租給讀者,收點租金。

但是,即使是這樣,書和雜誌的種類也非常有限,遠遠不夠滿足大家的需求。

於是,我就開始花心思去外面買一些別的雜誌和書回來。因為我自己喜歡看文史書,所以買的也都是這一類的書,所以,我挑回來的書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但是,隨著書和來看書的人越來越多,這個8平方的小房間就不夠了。於是,我就在邊上的大樓裡租了一間地下室。

有一次,一個老顧客帶著自己的孩子來看書,聊天說起來孩子的課外輔導書很難買,要坐兩個多小時的車,跑去杭州城裡的新華書店買,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太麻煩了。我正好第二天要去杭州,我就答應幫他帶。

也正是這件事開始,要我幫忙帶的人越來越多。

於是,我就想為啥我不試著在書店裡賣一些教輔材料呢?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

所以,我的書店開始增加這些孩子的教輔書。當然了,比起新華書店來,我的教輔材料種類不夠全面。所以,我也不和書店爭,而是從另個方面下手,也就是,專人訂製,送貨上門。也就是,我平均兩三天就去進貨,幫客人找一些指定的不太好買的教輔書,順便也進一些杭州書城裡賣的最火的教輔書。同時,我下班後,還會把書送上門。

因為我對教輔書不太懂行,有時候,即使是杭城賣得最好的教輔書,進回來依然沒有銷路。而顧客中有不少是學校的老師,所以我經常主動把教輔書讓他們幫我挑選鑑別,也就是這樣,我的地下書店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的讀者和顧客。

一場大雨淹沒地下書店損失慘重,卻是上帝又開了一扇窗給我

沒多久,我成了下崗潮中的一員。很多人愁出路的時候,我想還好我還有一家書店。於是,我乾脆就全心全意撲在書店的經營上。

書賣得多了,偶爾也會遇到一兩個竊書賊。

有段時間,我盤點的時候,總是發現少一兩本同類的漫畫連載雜誌。一開始,沒有注意,但是,一連兩三個月都這樣,我就覺得不太對勁。想著少的書,雖然才10元左右,也不是很貴,但是,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我最不能忍受。因為少的都是漫畫書,我就開始注意進門的孩子。

我這裡每次放學後,都會有學生湧進來看書。平時我也不管他們,喜歡看就看唄,只要不撕破包裝,不影響我賣,我都不去幹涉他們,畢竟看書也是個好習慣。

這幾本漫畫雜誌一上市,我就開始特別注意這些進來看書的孩子。

果然,有一個孩子從進門開始,眼神就躲躲閃閃,臉上的神色也很緊張,而且總是轉頭來看我。我就故意假裝沒注意他,但是,用餘光不時地盯著他。

同時,想著如果真的是他拿的書,我應該怎麼處理。是大聲呵斥他,讓他把家長叫來,還是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呢?

果然,我看到他偷偷地把一本新漫畫雜誌放進了自己的書包,頓時,我的火就上來了,恨不得馬上把這個小傢伙揪出來罵一頓。

但是,我很快就克制住了。這個小孩也就比我兒子大了沒多少,經常會到店裡來看書,買教輔書,應該有更好的辦法吧。

我假裝走過來看他們在看啥書,一走到他身邊,明顯的他更緊張了。

我對著這群孩子,但是眼睛卻盯著他說:「叔叔這裡的漫畫書你們都很喜歡,叔叔很開心。但是,我希望你們在看的時候,不要把書弄破,也不要把書弄沒了。看書是一種好習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拿,好不好?喜歡看什麼書,和叔叔說,我去進,但是,就一個要求,不要讓叔叔不開心,也別讓自己後悔。」

我知道,其他孩子看漫畫都來不及,我講了啥根本沒聽去,但是,這個孩子的臉已經紅到耳根。我想應該有效果了吧,就走開了,但是,心裡還是擔心這個孩子如果不把書放回去,我該怎麼辦。

等他們走了,我再回頭去看的時候,那本原來失蹤的書又出現了, 心裡算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後來也沒有再看到這個孩子到我店裡來看書了。

除了被偷,賣書,最怕的就是兩件事情,一個是火,一個就是水。

對於防火,我非常謹慎,所有的線路我都是仔細檢查過的,還特地裝了煙霧警報器,凡是進書店的顧客,不能抽菸是地下室書店的默認的規矩。

南方雨水多,只要下雨我就非常不放心,尤其是晚上,總是睡不好覺。特別是雨大的幾天,除了把下水道疏通乾淨外,我乾脆就直接睡在了書店裡,一晚上起來查看好幾次,就怕出什麼意外。

然而,我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有一次,我因為中暑在家休息。半夜醒來的時候,發現外面居然下起了大暴雨。我心裡喊:「糟糕!」

掙扎著爬起來,連雨衣都沒穿就往書店跑。

結果,雨太大,地下室地勢又低,下水道倒灌,書店已經被水淹到小腿了。

我和老婆兩個人,趕緊搬書,忙了一個晚上。書是搶救了不少出來,結果,我第二天發高燒住進了醫院。

因為地下室的這次水淹,我下定決心把書店從地下室搬到了地面。而那些被水泡過還能賣的書,我只能打折賣掉。

沒想到,打折的書反而受到了很多顧客的喜歡,不少人說,書雖然泡過水,但是沒有影響閱讀,還便宜,一舉兩得。

那個時候,隨著買書越來越方便,我的小店競爭越來越大。這次買次品書,讓我想到了賣二手書。

於是,我開始關注二手書市場。

一套破書轉手能賺6萬元,老祖宗說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果然沒錯

一開始,我經常會在雙休日跑杭州的浙江圖書館,因為那裡只要有晴天,就有一個假日書市。

那裡的有各種各樣的舊書讓我大開眼界。書的年代從上世紀5、60年代到90年代,還有各種已經停止出刊的雜誌,甚至還能看到各種線裝古籍和民國版的書,英文書和各種日文書。

價格麼,便宜的不得了,1、2元一本的到幾百一本的都有。

當然,書的質量也有好差。有包裝完好的全新的,也有寫滿各種筆記,紙張發黃的,甚至有的書裡還夾帶著以前主人的各種生活氣息,什麼小紙條,書籤,我還翻到過一封家信。

這些二手書的來源也很多,有各個出版社處理的庫存舊書,也有私人處理掉的藏書,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單位圖書館淘汰不要的舊書。

因為價格便宜,所以我也不挑,整箱整箱地往店裡搬。還專門闢了一塊地方放這些舊書。漸漸的,我的書店很快就堆滿了各種舊書。而淘舊書也成了很多顧客來我店裡的一種樂趣。甚至還有的顧客會從老遠的地方特地跑我店裡來淘舊書。

那個時候,我只想著舊書便宜,走量,還能吸引顧客,但是沒有想到舊書也能賣出大價格。

有一次,一個老顧客在翻舊書的時候,翻出來一套線裝的《紅樓夢》,因為書挺舊的,我也沒有在意。但是,他卻告訴我,這套書很少見版本,說不定能賣5000元都不止,我賣20,要血虧的。

我還以為他開玩笑,頭都沒有抬,說真能賣5000元,我就賣給你。

沒想到,第二天,他二話不說就塞給我5000元,把書帶走了。

現在我才知道,這套書是清代的一個版本,如果整套沒有缺損,品相好的話,叫價2、3萬都不成問題。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舊書不只是舊和便宜,還是有它潛在的價值在的。從這個時候開始,我的注意力開始轉向各類文史古書。

不過,這行水比較深,像我這樣不懂行的人,要想撿漏還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也有交過學費,也有賺到過,最好的一次是一個顧客介紹的老闆指定要的一套古書,差不多找了半年時間,轉手賺了6萬多。

現在,網絡二手書平臺越來越發展了。成了很多人賣書、淘書的主要渠道。對我的生意影響也很大。不過,很多文史資料和絕版的書,在線上可不一定能買得到。

所以,我一邊繼續門店的二手書生意,一邊也開始嘗試在線上二手書平臺開始賣書,也是緊跟時代變化吧,也算多一個銷售渠道,但是,我總歸認為,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網絡書店,不如紙質書和書店來的更有讀書人的味道。

相關焦點

  • 「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客人在投幣箱裡放進錢,拿走書,全程憑藉自覺,無人監督。這家沒有店員的書店由臺北老字號舊書店「舊香居」老闆吳輝康和吳雅慧父女創辦。「我把這家書店看作一個有趣的實驗。」吳雅慧說,「這裡有理想化的部分,考驗我們與客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 口罩價格崩跌,轉行做口罩的餐飲老闆,虧得連內褲都沒了
    做外賣生意不好,後來深圳開放了堂食,但是前來吃飯的顧客並不多,消費者們都很謹慎,往日一天可以做到三四萬營業額,現在連2000都不到,周老闆心灰意冷了,想到了轉行。有一天周老闆參加了一個高中朋友小聚餐,其中有個高中同學跟周老闆提議:「要不光了餐飲店,做口罩吧,口罩這麼火,全球都是疫情,肯定能夠發大財。」
  •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10月開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於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裡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特寫:「無人」書店續寫臺北二手書店風華
    客人在投幣箱裡放進錢,拿走書,全程憑藉自覺,無人監督。這家沒有店員的書店由臺北老字號舊書店「舊香居」老闆吳輝康和吳雅慧父女創辦。「我把這家書店看作一個有趣的實驗。」吳雅慧說,「這裡有理想化的部分,考驗我們與客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 「書店日記」開書店是一種什麼體驗?
    很多熱愛看書的人,幾乎都有同一個夢想,就是開一家書店,可是在開一家書店之前,至少你得讀一讀《書店日記》。新時代書店凋敝背後之前我關注過很多家書店,但在去年,接連倒閉了更多的書店,書店每年倒閉的數量只增不減,有時候我想在自己居住的附近找一家書店,甚至都不太容易。
  • 餐館老闆轉行賣頭盔,5天賺了100萬!頭盔價格暴漲,多部門出手了
    「兒童款的他們連小孩溜冰用的防護頭盔都拿出來賣了,原來可能就3-4元的,先是漲到25元,前晚同款產品別人報價給我27元,昨天晚上已經漲到48元,也就是一天時間。」 「現在網上頭盔低於68元的就沒有的。」
  • 漫步臺南少不了逛書店 林檎二手書室和琴葉古本屋有各自的格調
    臺南林檎二手書室那麼你會質疑我,這叫懶吧?你沒逛幾家書店吧?是的,我真的沒逛很多家書店。去了一家書店,自己很喜歡,就是很有我常說的「眼緣」,那麼下次到臺南,我還會去這家書店。林檎二手書室,就是我在臺南必去的書店。雖然它是以二手書為主的小書店,但我我個人覺得,當今無論什麼模式的書店,比書更重要的是書店人的書卷氣。店主林檎書的書卷氣,不只是她會把收來的二手書都擦的乾乾淨淨,還有書店的衛生間很乾淨,用有趣的用文字提醒你:歡迎來書店如廁,也盼你惜紙如金。當然,書店裡的各種鮮花與乾花,還有收來的胸針、手錶、磁帶等老物件,都是有故事的。
  • 夜讀 在臺北無人二手書店
    這裡沒有新年倒計時,也沒有徹夜的狂歡,只有不少愛書人士相約於此,三五成群地讀著書,很是悠閒。這間開張不到一年的無人二手書店沒有名字,黃色的招牌上只寫著「BOOKS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店主叫吳雅慧,是「舊香居」的第二代經營者。她與父親吳輝康已經在臺北經營了近半個世紀舊書生意,父親創立的「舊香居」曾是華人世界最知名的舊書店之一。
  • 英國百年書店憑一條推文「起死回生」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已有102年歷史的英國彼德斯菲爾德書店在1月14日遭遇生意低谷,一本書也沒賣出去。於是,書店一位員工在社交媒體發文抱怨,卻沒想到讓書店在一夜之間「起死回生」。
  • 神秘女子為退伍老兵買盒飯,被找到之後,得知是一名軍嫂
    據某媒體報導,在近日一輛載著32名退休老兵的車發生了特別暖心的一幕,瞬間讓網友直呼這簡直是電視劇裡面的情節,沒想到現實中也會有。據了解得知,事情發生在12月2日中午,這是一輛從北京開往重慶的動車,一位神秘女子帶著口罩來到餐車廂內為32名老兵購買餐飯。
  • 什麼書這麼豪橫,一本能賺2000萬?
    抖音上三不五時就蹦出來一條【熱烈慶祝x市樊x書店開業】的視頻就是最佳例證。一年時間,開了兩百多家書店,你不服都不行。沒聽過樊x書店的名字,那你肯定也刷到過樊x的短視頻吧。你要說沒有我還真不信,畢竟全網這麼多帳號,想看不見都難啊。火爆只是表象,賺錢才是真的。2019年,樊x讀書會的營收突破10億。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 宛若盜夢空間的鐘書閣,情懷滿滿的解憂二手書店,彰顯山城文化!
    在我看來,能在這個快節奏的浮躁時代,堅守本心,能真正靜下來去做一些慢的事,是很難能可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想必大家都知道,但重慶似乎在快與慢的結合方面並不受到影響,反而做得很好。圓柱形的書格設計好像是這家書店的特色,有種歐式古典的設計感,天花板上的鏡子倒映著一層層的書櫥和環繞的樓梯,很容易讓人產生視覺上的錯覺,店內每一本書在這都被分類好整齊擺放,在這樣的環境下看書,仿佛在知識的科幻世界中遨遊,不過遺憾的是,想要在這裡靜靜的看一本書還是挺難的,來來往往的全是拍照打卡的年輕人,拿起的書最多的是拍照使用的道具,挺影響看書體驗。
  • 「別人笑我傻,不做老闆做公益,我覺得值!」
    「別人笑我傻,不做老闆做公益,我覺得值!」剛剛獲得2020年浙江省最美志願者的蔡曉敏,面對記者採訪如是婉拒。蔡曉敏是甌海區婁橋街道鏡湖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原先是五金廠的小老闆,從2014年開始,就不打理廠子,一門心思做公益。從做「老闆」轉行做公益,蔡曉敏為何會做這樣「傻」的選擇?為何又能堅持下來?
  • 沒技術、學歷低、有家庭、想轉行的女性們,我勸你學烘焙
    先問大家幾個問題,看看你是不是會一籌莫展: 沒學歷,學什麼技術高薪好就業? 年齡大了,想轉行,可又不知道做啥? 現在女生學什麼好?
  • 老闆們的「獨立書店」保衛戰
    這一次李蘇皖沒立馬下決定,隔了兩周再來園區,才發現周圍已經起了變化。左側的草坪上泛起了一層輕巧的小紫花,抬眼往高處看,是樹冠連在一起的6棵梧桐樹,第一次來時她就瞥見了,不過以為是一棵。這次再看,樹比一旁的5層樓建築還要高出一大截兒。店面所在的15號樓牆壁上也被春天吻過,爬山虎的枯藤長出了嫩綠的骨肉,一切顯得豐盈了許多。
  • 退伍老兵收到老連隊寄來的「禮物」,太珍貴!
    「指導員,『連徽』我已經收到,真心感謝連隊。每每看到它我都會想起以前在連隊生活過的點點滴滴。」退伍老兵陳書華在電話中激動地講道。近日,第77集團軍某旅地空飛彈連將一百九十餘塊承載官兵情誼的「連徽」陸續發往廣東、重慶、河南、山東等十餘個省份。
  • 當兵兩年義務兵,是退伍還是留部隊轉士官好?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想要在這個時候找一份合適的工作,難度比較大,很多戰士的家庭背景都是很普通,要麼家裡就是農村的,父母都是農民,退伍之後想靠家裡給自己安排工作,幾乎不可能,所以退伍之後還是要靠自己,如果自己沒有相關的技術和大學文憑,想找到滿意的工作還是很具有挑戰性。
  • 百歲退伍老兵幫醫護人員籌集4000萬美元,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頭銜
    還記得英國一位退伍老兵在花園裡,藉助助行器,一圈一圈地繞著花園行走步行嗎?這是一位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老兵,當時99歲的他,一來為慶祝自己的100歲生日,二來希望為抗擊新冠病毒一線的英國醫護人員籌集善款。
  • 【紫牛頭條】蘇州退伍老兵關停燒烤店去抗洪,網友暖心叮囑:平安回來
    7月25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見到了剛從鄱陽縣回到蘇州的燒烤店老闆之一——退伍老兵李雷,他表示:「不盡這份力感覺過意不去。」被問及關店是否會影響收入,他直言並沒有想那麼多。
  • 做喜歡的事40年,二手漫畫書店變身藝術出版巨頭
    他小時候非常沉迷唐老鴨漫畫,在他18歲那年,Taschen在科隆開了第一家二手漫畫店。踏入80年代,19歲的小夥子正式成立出版社做漫畫。「爸媽從來沒有幹涉過我任何要做的事,也沒有迫我升學,他們認為要孩子好,就要讓他們自學成長。——Taschen」☉1983年是Taschen事業的第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