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體報導顯示,山西臨縣安業九年制學校一男學生多次在宿管員睡下之後,來到初三女生小娟(化名)寢室逗留。校長據此懲罰小娟:打她,逼迫其寫下「性行為檢查書」。
此事曝光後,引起輿論高度關注。輿論關注的焦點,顯然是校長所要求寫下的「性行為檢查書」是聞所未聞。這份檢查書詳細記錄了小娟與當事男生「性行為」的次數及過程,看著猶如小黃書。然而尷尬的是:多家醫院的病歷顯示,小娟處女膜完整。
檢查書內容之詳和診斷結果之清白互相矛盾,公眾和輿論不禁要追問:一位不經人事的處女學生是如何能寫出如此詳盡如同小黃書的檢查書的?檢查書究竟是如何出爐的?是否真的就如傳言所說,是由校長口述學生記錄?
12月18日,臨縣新聞辦相關負責人將一份《關於媒體報導山西臨縣安業九年制學校校長毆打學生事件情況說明》(以下簡稱《說明》)發給了媒體記者,想對此事件進行說明。
然而簡單解析一下這份900多字的《說明》就會發現,洋洋灑灑900多字的說明,其實並沒有說「明」,而是讓人糊塗。看文中內容,看似官方在積極作為,實則暴露出了官方調查時避重就輕,因為在回答輿論最關切的檢討書炮製過程時,文中只說了17個字:「校長讓其寫了事情發生的書面具體過程。」
有醫院檢查證明根本沒有越軌行為的小娟,被校長要求後,就主動詳細寫下性行為的次數及過程,這符合正常邏輯嗎?小娟到底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的檢查書?小娟是不是受到校長逼迫才寫的?如果逼迫了,校長當時的動機和目的是怎樣的?
不回答清楚上述四個問題,這份《說明》不但不能化解輿情,反而會引發「質疑調查組工作」的第二波輿情。
事情已經過了大半個月了,官方公布的調查說明非但沒有把真相說明,把責任說清,反而引發公眾更多質疑,這實在是各方都不想看到的局面,這不僅讓當事女學生面臨巨大的人格和道德壓力,隱私和尊嚴被嚴重侵犯,也讓臨縣官方面臨公信力喪失的危險。
教育就是教書育人,治病救人。在此事件中,如果女生有錯,有早戀行為違反校規校紀,則根據規定該批評就批評,該挽救就要挽救。如果女生無錯,就要儘快還人家清白的名譽;而超過女生年齡和人生認知的「超前」檢討書,更要追查出爐真相,解答公眾疑問,對相關人員啟動追責程序,而不是一味隱瞞或者靠拖來冷處理。
因此,建議臨縣的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儘快啟動第二次調查,為保證公平,甚至可以讓第三方介入調查,查明真相,回應外界關切,給當事人和社會一個交代,進而做到真正的懲前毖後。
上遊新聞 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