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法國《世界報》(Le Monde)發表評論員文章稱,亞美尼亞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失敗不僅與其軍事技術裝備落後於亞塞拜然軍隊有關,而且與「俄羅斯的背叛使亞塞拜然獲勝」有關。
圖片來源:yandex
亞美尼亞在這次衝突中未能守住其在1994年的第一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中所獲得的土地。作者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軍事技術裝備落後於亞塞拜然,其二是被莫斯科拋棄,莫斯科本應該作為守護兄弟般的亞美尼亞族基督徒的捍衛者。
在過去十五年裡,亞塞拜然一直在不斷地訓練軍隊和購買新式武器,包括最新型的土耳其和以色列攻擊無人機,而亞美尼亞軍隊在1994年擊敗亞塞拜然軍隊後基本原地踏步。原因是該國內部的政治局勢動蕩、腐敗和缺乏國防資金。
此外,亞美尼亞寄希望於俄羅斯就來自「土耳其」和穆斯林威脅對亞美尼亞無條件的支持,認為俄羅斯是基督徒的最後捍衛者。
圖片來源:yandex
作者寫道:亞美尼亞堅信俄羅斯的基督教捍衛者的形象,這是西方在與伊斯蘭世界接壤邊境的最後據點,亞美尼亞在那裡扮演著前哨站的角色。俄羅斯應該迫使巴庫放棄進攻的想法。
然而,亞塞拜然的計劃俄羅斯了如指掌,並有意和故意地讓亞美尼亞遭受失敗。莫斯科此前曾與巴庫討論過「紅線」問題,儘管亞美尼亞是信奉基督教的國家,但是俄羅斯最後還是拋棄了葉里溫政府。
作者認為,西方把俄羅斯歸類為「基督教的最後捍衛者」的角色,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莫斯科在其所有行動中都首先考慮自身的地緣政治戰略,這完全取決於莫斯科對自身利益的考量。為了實現目標,俄羅斯將採取一切可能對其有利的手段。
圖片來源:yandex
因此,在與土耳其達成協議並利用亞塞拜然,俄羅斯通過終止戰爭維護自身利益,即將其維和人員引入該地區,並將亞美尼亞重新歸於俄羅斯的掌控之下。
那麼問題來了,作者為何不對法國在這場衝突中未作任何實質性行動發表評論呢?要知道法國可是與美國和俄羅斯一樣,同為明斯克小組的聯合主席國。
(2020年11月19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