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會客廳 人物介紹】
王曉晨,演員,山東青島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代表作品有電視劇《丑角爸爸》《神槍之倒刺》、《我愛男閨蜜》、《大好時光》、《二胎時代》、《老酒館》、《我的!體育老師》,電影《春嬌救志明》等,曾獲國劇盛典年度最具突破精神女演員獎、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新銳女演員獎 、第19屆華鼎獎全國觀眾最喜愛的影視明星獎、第五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觀眾最喜愛演員獎、第六屆中國電視好演員獎綠組最佳女演員獎等。
從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大好時光》、《我的!體育老師》、《老酒館》,到電影《春嬌救志明》,王曉晨一次次突破自我,憑著演技圈粉不少。在近日收官的年代劇《幸福裡的故事》裡,王曉晨出演年齡跨度近40年的「玉面狐狸」陳瓦兒,再次憑藉精湛演繹受到觀眾認可。
面對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王曉晨暢談自己對角色的解讀:「陳瓦兒性格上很乾脆很直接,她內心的那種剛強和堅韌,在這四十年的跨度裡,每一個階段都有點不一樣。從前十集她不食人間煙火,到生了孩子後的接地氣,再到老年時的從容隱忍……我真的是體會了她的一生。」
其實,最開始看完劇本,王曉晨就被陳瓦兒深深吸引了。但她也有顧慮,怕自己駕馭不好,怕自己的形象不足以滿足觀眾對「玉面狐狸」的要求,也怕自己演不出母親的形象。是導演楊亞洲的鼓勵,讓她放下顧慮,全新投入角色當中。「從藝術高度來講,我信任導演,他用他的藝術高度說服了我。而且,當時導演還給我說了一句話,說中國能幫助演員的導演不多,但他覺得自己算一個,我信任導演。」
拍戲之前,擔心自己入不了戲的王曉晨,直到電視劇開播時,依然沒有出戲。即使要挑戰從青年演到暮年,她依然覺得「沒演夠」。「高中時期的懵懂到老年的老態,我覺得還是一種心境上的(變化)。我們最好的地方是我們是順拍的,從年輕的時候拍到老年,到最後有沒有演夠的那種感覺。因為年輕時候的未知到老年這種淡然和淡泊,從眼神到心態,尤其是到老年的時候,我就觀察像我母親這一代的人,他們的眼神都不是那麼的明亮的,然後從心態上各個方面,對待事情的反應都不一樣。」
劇中,王曉晨對陳瓦兒情緒的把控,尤其是幾場哭戲層次分明,演技處理非常細膩,感染不少觀眾。「這個戲是順拍的,很多情節是順著我角色的狀態,演起來也是非常順利的。劇中因為真的是入戲了,每個演員對於我來說就是我的家人,包括到現在也是,比如我劇中的婆婆她去世的那場戲,我們在場的所有演員,導演還有工作人員,沒有一個人是不哭的,就是這個像家庭的一樣的氛圍,能讓我們更好的入戲,體會角色的心理,這對於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學京劇出身的王曉晨,以前每天五點鐘起床練功,半年才能見一次家人,大冬天一個人洗比自己還高的床單,那段時間雖然很辛苦,但也讓她受益至今。王曉晨性格裡的堅韌,也映射到了陳瓦兒身上,「不過我覺得她比我更堅韌更積極,面對坎坷人生,依舊能這麼精彩的活著,永不屈服命運並且收穫愛情是令人羨慕的。」
王曉晨希望觀眾可以通過陳瓦兒這個角色,「感受到小人物有大愛,感受到幸福裡小院的幸福,能給每個人生活帶去一點能量,帶去一點快樂、幸福。希望每個人都能心想事成,借用劇中的臺詞,人活著,一個是吃一個是愛。」而在演員這條道路上,她也會繼續「修身、修心,戒浮戒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認真拍戲,通過好的表演,回饋觀眾更多生動的角色和經典的作品,帶給大家更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成為一個有作品的演員。」
【對話】
封面新聞:為這部戲裡付出了哪些不為人知的努力?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
王曉晨:我可能遇到的挑戰就是40年的跨度,演的時候我都沒有信心,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她每個年齡段的經歷閱歷和她的不同的反應吧。因為是心態的問題,小的時候和高中的時候是這個戲最考驗表演的一點。既要演老的時候經歷滄桑的淡然,又要把年輕時的無知演出來,那種無知真的很難演。都說表演為減法,我覺得這種無知很難演,我一直追尋要理解人物理解那個時候的心境,理解故事、理解人生,對於演員來講這種要求還是蠻高的。對於高中時候的那種未知,因為很多東西你已經看到並經歷過了,再去演純粹和乾淨,是蠻大挑戰的。導演說,每個年齡段你就要演每個年齡段的不同,從瓦兒的不接地氣到結了婚以後的接地氣。
封面新聞:看完電視劇,大家對陳瓦兒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作為詮釋過她的你來說,想對她說些什麼?
王曉晨:瓦兒,你是一個身世坎坷但又很幸運的姑娘,因為你遇到了李牆一家子,住進了幸福裡小院,他就是家裡的頂梁柱,為你遮風擋雨,希望你們永遠永遠在一起。
封面新聞:一部戲的熱播,有人喜歡也會有人吐槽,對於一些不好的評價,你的看法是?
王曉晨:就像大家都會說的,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喜歡也好爭議也罷,既然演了,客觀的評價我都可以接受。很多時候,如果導演不喊停我們就會在戲裡繼續演下去,現在剪輯後的劇情中很多次是我們的「延伸式表演」,我尊重導演和編劇去追求小人物裡的大愛,我們也只想體現真實,而不是「完美」。
封面新聞:現在回過頭來看這部劇,你會給自己打幾分,為什麼?
王曉晨:自己評價自己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我在演戲的時候非常感性,但是跳出角色再回看自己當時的演技,肯定多多少少還會找出一些瑕疵來。所以其實演員是沒有辦法評價自己的演技。作為演員,我只想專注地演好每一場戲。
封面新聞:能評價一下該劇裡的其他演員嗎?在片場有沒有什麼樣的互動是讓你記憶比較深刻的?
王曉晨:晨哥(李晨)戲裡是很質樸一些,戲外的晨哥很帥,很精緻,但是相對來說,我比較喜歡李牆的那個造型,就是大家在戲裡的感覺。可能是看習慣了,我覺得那樣給予我更多的是安全感。而且晨哥有導演視角,有很多細節,比如說後面有一場李牆喝醉了,一覺喝到天津去了,他們真的就去天津拍了,包括戲裡面很多有意思的,都是他講出來的。他很逗,我真的被他逗的眼角都出了笑紋。
像蘇青,我這個戲交到一個好的閨蜜就是蘇青,因為我們倆現在住在一個小區,很巧,經常互相給對方送吃的,都送到門衛那。雖然見面不太長,但是還是會一起說小秘密,一起樓下約著跳繩,包括有一次我做直播,她到我家裡來玩,我們倆互相化成那個樣子。我很喜歡小蘇,她是一個很簡單、很有正能量的很陽光的女孩。
封面新聞:接下來還有哪些作品跟觀眾見面?
王曉晨:現在正在拍的是一部都市劇叫《先生們請立正》,接下來快播出的應該是《好好說話》。(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