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PU XTU軟體超頻

2021-01-07 騰訊網

在有了進Bios進行CPU超頻的基礎後,下面我們來看看cpu的

XTU軟體CPU超頻部分(XTU是inter酷睿用戶專屬福利,銳龍用戶則擁有官方的Ryzen Master,具體操作大同小異):

XTU全稱是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是英特爾官方發布的在windows下實現調節Intel處理器某些參數的軟體,一般被用戶用來進行CPU超頻、降電壓等。但並非所有型號都支持該軟體,官網上列出完全支持XTU軟體的酷睿系列CPU目前有:

(以上只是英特爾官方標明的可軟超的酷睿CPU,其實不論是桌面端和移動端,一般只要是4代及以上的酷睿CPU基本上都能體驗到XTU的大部分功能(也需考慮主板功能支持),筆者嘗試過二代,三代的酷睿,一樣也可以使用XTU,但軟體顯示可使用的功能會較少,而且超頻後整個軟體的穩定性似乎欠佳,常有出現軟體未響應、改了各項參數CPU卻沒實際變動的情況,另外還有少部分筆記本用戶的i3、i5出現了使用XTU降電壓後,再拉回到原來的電壓水平後CPU發生無法正常睿頻的情況,但這些問題隨後來XTU不斷更新版本有所得到改善。所以說非官方標明支持XTU的對應酷睿用戶還是請謹慎使用XTU)

那麼用XTU進行超頻有什麼好處呢?原因很簡單,臺式機用戶如果把XTU調教的好,完全可以簡易取代bios的CPU超頻,而且可以在系統中實時調節會更加方便;筆記本用戶除了非完全鎖頻的cpu用XTU拉拉倍頻以外(筆記本拉外頻基本不用奢望),更多人會用XTU在以CPU穩定工作的前提下,進行適度降電壓來減少cpu的發熱量,保持筆記本的高性能,不讓其因為高熱而降頻卡頓,讓辦公遊戲的體驗更加舒適。

範例:

以下筆者拿自用的臺式機平臺6700k做個XTU超頻的例子,首先進官網下XTU。

XTU官網: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download/24075/Intel-Extreme-Tuning-Utility-Intel-XTU-

點「XTUsetup.exe」下載XTU軟體並安裝程序(注意這裡標明只支持win7和win10 64位系統)安裝好XTU後,點各種agree選項,點擊進入軟體左邊Advanced Tuning主界面:

不要擔心這麼多難懂晦澀的英文詞彙,其實我們實際要操作部分的不多,結合bios裡的參數術語,我把中間各種藍條上面附著的參數項大致已經用紅字給大家翻譯成熟悉的詞了,並參考下列參數介紹和操作進行超頻:

Core Voltage(CPU核心電壓)

Core Voltage Offset (核心電壓增減調節):

這兩個放一起就是我們主要進行CPU加降電壓操作的地方,一般來說XTU上的Core Voltage是默認主板bios上的設置的,如果你主板上選擇了自動調節CPU電壓,那麼這個Core Voltage的默認狀態就是自動調節,如果你bios裡已經設置了固定電壓值,那麼這個默認電壓不出意外便是此值。

臺式機上桌面端cpu降壓的好處同樣也是和筆記本移動端cpu的一樣,都可以減少cpu發熱,降低散熱器工作壓力,減少功耗,只是臺式機的話散熱條件一般更好,不用像筆記本用戶需要著重考慮CPU電壓—CPU長短時功率—cpu過熱降頻這三者的平衡關係,這就很反應出一個道理:超頻再高也只是一個數據,只有合理的超頻才具有穩定的實用價值。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睿頻下最大短時功率)

Turbo Boost Power Max(睿頻下最大長時功率)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頻下短時功率持續時間):

首先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和Turbo Boost Power Max這兩項參數的區別在臺式機上沒有在筆記本上面來的明顯,現在很多筆記本尤其是一些用了低壓U的超極本薄本,廠商通常會有一個最大功率多少多少w的噱頭,像什麼小米pro標了45w的最大功率,但其實只是短時最大功率罷了,長時功率默認下只有15w,性能比理論值直接暴跌近百分20。

下面的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頻下短時功率持續時間)此翻譯已經解釋得夠明白了。至於一般超級本和一些遊戲本普遍會有28s或以上的最大短時功率持續時間,用火雞前輩的話來說就是一款筆記本的「真男人時間」,此時間下筆記本的性能幾乎能達到廠商宣傳的最大理論值,但是此時散熱肯定會跟不上,本子的溫度一達到廠商設定的溫度牆(即溫度上限,達到該限制CPU會降頻來減少發熱而降溫),伴隨著狂轉吵鬧的風扇聲,cpu會立馬被各種先進的降頻技術打回原形,絕大部分情況下這也是你用打遊戲或者用一些大型專業軟體的時候遭遇卡頓、藍屏死機的罪魁禍首。

接下來下面這4個Active Core想必不必說大家也都能猜到了是什麼了吧?沒錯它們就是對應了cpu的各核心的當前最高倍頻,筆者的i7-6700k為4核,其中最高單核睿頻可達4.2ghz:

介紹完這些基本的參數觀念,我們就可以用XTU進行簡單的超頻啦!我們的目標很簡單——以CPU能穩定工作為前提,拉儘可能高的倍頻,拉儘可能低的電壓。

首先因為是臺式機平臺的關係,很多功率項默認已經是無限制狀態,所以我們直接把這顆老爺貨6700k全核心拉到一個主流的超頻頻率4.5ghz,電壓部分保持默認狀態不做任何調整,其他部分也不做任何調整。

然後筆者簡單用了cinebench r15 來評估單多核性能和aida64的拷機來測試穩定性(其實XTU軟體自身也帶了跑分和測試穩定性功能,即界面左側的「Benchmarking」和「Stress Test」,但是專業性目前還比不上aida64),此外散熱器是海盜船的h100i,風扇狀態固定在滿速的80%。

對比之前的默頻跑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全核心4.5g下的6700k多核成績986差不多接近i5-8600水平,單核195甚至已經接近了i7-8700的水平,拷機中溫度被水冷壓在平均溫度80度上下,待機溫度在42度上下,還是因為嫌吵沒有把風扇轉速調到最大否則還不會是這麼高的高溫度,測試中核心頻率全程穩定,目前看來再戰5年的小目標算是基本完成!

由於筆者主板辣雞,本來想超上全核4.6g的,但是電壓很感人到了不得不要維持在1.345的高壓還必須開啟自動加壓的情況下才能穩住,所以為了安全穩定的日常使用,只能忍住將頻率降回全核心4.5到最後來到各核心47 46 45 45的倍頻,在經過一系列的調試後,終於將電壓穩定在了默認電壓下「-0.025v」的水平,這差不多是bios上固定電壓到1.295v的水平,說明這顆6700K體質算小雷(超低頻就高壓的U我們稱之為大雷、小雷,誇張一點的可以叫天雷)。

如此之小的降壓效果其實和不降差不多,這樣來操作更多的是為了講解,實際上我們直接去bios調電壓操作性會更好。臺式機的降壓效果遠沒有筆記本來的明顯,筆記本用戶一般可以得到「-0.1v」左右甚至「-0.15v」這樣效果會比較明顯的降壓福利,尤其適合夏天玩遊戲時候,降個0.1v,可能就解決了高溫燙手、遊戲卡頓這些煩人的問題。

這裡再順便一提,筆記本用戶有需要是可以對Turbo Boost Power Max也就是最大長時功率進行具體調節的,一般散熱還過得去的遊戲本、超極本可以調到接近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最大短時功率值附近一般差5w-15w這樣子,比如我上面說過的小米pro可以將原來的最大長時功率拉到30w-35w左右,並需降電壓0.08V-0.11V左右來平衡溫度,當然具體要結合你筆記本的個體素質。

這樣即使是沒有拉倍頻,也能讓筆記本那原來受到散熱限制而大大折扣的長時工作性能得到很大的解放,尤其體現在目前市面上一些搭載酷睿8代低壓U的超極本全能本上。(另外有興趣的小夥伴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討一些其他型號筆記本的解鎖功率、溫度牆的問題)

(8代低壓U的小米pro功耗解鎖)

總結

綜合不少網友反饋6、7代i7超到高頻普遍高壓,非大雕小雕(指超頻性能優異,超到高頻還能維持在低壓水平的CPU),普通6700k一般超到4.6ghz會普遍接近或超過1.3v的這個謹慎電壓界限,雖然也有一些發燒友可以超到更高的頻率用散熱更好的水冷散熱方式來壓住溫度,但是1.35v或以上的高電壓還是不推薦作為日常使用的安全電壓,

畢竟極限超頻的發燒玩家才追求極致數據的漂亮,而我們日常用戶則是進行合理的超頻來獲取最大的硬體性價比,來使辦公、遊戲的效率或體驗更好,所以超頻之前還是要好好上網查找和你具體硬體型號有關的超頻信息,掌握應對各種超頻失敗的知識經驗,並和硬體圈的朋友多多交流。

最後筆者還是請大家好好對待這些陪伴我們日常工作遊戲,陪伴我們一天天成長的這些硬體夥伴們,哈哈這也算是一種戀物情結了吧。

相關焦點

  • 英特爾10代CPU解密,為何成為遊戲領域的「必勝客」
    8月6號,英特爾面向國內媒體,邀請英特爾公司零售銷售集團總經理唐炯先生以及英特爾技術專家在線上舉辦了一場主流遊戲測試結果分享會。  此次會議介紹了英特爾的最新動態以及分享了對比AMD平臺在36款遊戲中35款佔優的對比結果,專家劉曉峰還介紹了有關睿頻加速Max 3.0技術和十代酷睿的超頻方法
  • 英特爾9700K處理器評測:Awesome的遊戲表現,Amazing的超頻潛力
    一、理論性能測試本次我們依然會選取幾個常用的跑分軟體和渲染測試插件對i7 9700K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顆CPU在多核或單核渲染、計算等方面的能力。另外,i7 9700K在CPU-Z Benchmark中得分為7.85,另一款渲染測試軟體V-Ray Benchmark中得分為10041分,在WinRAR基準測試中,多核解壓速度為15967KB/s。
  • AMD CPU 超頻利器 ClockTuner 發布
    1USMUS發布了他針對AMD Zen2處理器的超頻軟體。雖然AMD已經提供了非常成熟的超頻軟體Ryzen Master,但是要找最佳設置,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的。但是ClockTuner的推出,就能讓你從枯燥的微調過程中解脫出來。
  • 酷睿十核i9-10900K怎麼樣 超頻性能怎麼樣?散熱好嗎
    因為每顆CPU都是在一塊晶圓的不同位置上切割下來的,特挑核心的位置也會有所不同,通過英特爾的XTU軟體可以查看最強核心的位置,並且如果你動手能力強的話,可以通過XTU軟體拉高這兩個核心的頻率來獲得更強的單核性能。而特挑核心超頻只是榨乾這顆旗艦處理器的第一個黑科技,另外一個黑科技就是英特爾推出的一鍵超頻技術。
  • Intel Core i9-10900K 超頻 IPM, XTU, BIOS 教學與散熱器挑選!
    P.S 一般計算機使用時,CPU 溫度比較接近 AIDA 64 CPU 測試的溫度,除非是使用 AVX 指令等軟體長時間操作才會有較高的溫度狀況。超頻的過程就是在尋找「頻率、電壓與散熱」的三者平衡點,全核 5GHz 電壓怎麼調,是要手動設定、Offset 還是給主機板 Auto 決定,而超頻後的壓力測試又該如何測試確保計算機的穩定性,以及是否只能通過 BIOS 超頻還是軟體超頻一樣可行,這肯定讓新入門的玩家感到頭疼的問題。
  • 英特爾28核Xeon W-3175X處理器評測:超頻4.5GHz,功耗672W
    在2017年的臺北電腦展上,AMD剛推出16核32線程的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英特爾就拿出了18核36線程的酷睿i9處理器,贏回了面子,不過2018年AMD甩出了32核64線程的Threadripper 2990WX處理器,英特爾一時間沒法跟了,直到去年秋季發布會上才推出了Xeon
  • 超頻CPU,免費提升電腦性能,這是你需要做的
    註:文末有適用於小白用戶的「一鍵超頻軟體」,如因操作失誤,造成不可避免的硬體損壞,本文作者與電手概不負責。目錄:1.超頻什麼是;2.超頻有什麼風險;3.軟體超頻;4.BIOS超頻;5.一鍵超頻軟體;不得不說,現在的電腦性能一個比一個強
  • 教你如何辨別英特爾CPU針腳以及支持主板平臺
    家庭電腦很多都用到臺式機電腦,我們經常去配電腦店的時候,很多銷售人員直接給一些比較普通的配置,很多人認為只要主頻高了cpu就可以接受,往往這些都是賣電腦營銷手段之一,我們要關注生產工藝,核處理數和線程處理數,目前電腦CPU有兩大生產商分別是英特爾和AMD
  • 英特爾intel不僅有cpu,還有迷你電腦,為企業節能,DIY可選配置
    在我們印象裡,英特爾intel是生產cpu的科技企業,你可能不知道,它官網上還有很多有趣的前沿產品,比如,今天要介紹的mini迷你電腦,有的叫htpc,無論叫什麼,迷你電腦是功能齊全的電腦,除了體積上和普通臺式機不一樣,各方面功能是一樣的,迷你小電腦的好處就是,體積小到足以放入抽屜中
  • AMD CPU自動超頻工具詳解
    於是,國外知名玩家1usmus針對這個需求,開發了一款針對AMD Zen2 處理器自動進行超頻調試,並給出高能效比的設置建議的軟體: ClockTuner for Ryzen。換句話說,即使是小白用了這個軟體,也能免費輕鬆地榨乾現有的AMD CPU大部分效能。那麼,這麼強大的軟體到底怎麼用呢?
  • 展望讓CPU感冒的技術,從酷冷至尊0度水冷談超多核心處理器散熱
    這時就不得不提一下英特爾 Cryo 冷卻技術,這是軟體、固件和硬體的獨特組合,可為 subambient 冷卻器提供最大的電腦性能和超頻功能。英特爾 Cryo 冷卻技術可實現低於環境溫度(室內溫度),因此,cold 矽可以在較低的電壓下達到更高的頻率,與溫矽進行比較。這有助於達到更高的超頻頻率,不同於以前的液體冷卻技術。
  • 英特爾酷睿i9-10900K首發評測:這代CPU依舊很能超!
    而在開啟了AI智能超頻之後,其功耗更是高達265W。耗電量確實不小,大功率電源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很暢銷。滿載溫度測試利用AIDA64 FPU烤機測試,還能夠了解CPU的滿載溫度表現。還是出現了掉功率的現象,無論默認頻率還是AI智能超頻。
  • 玩遊戲英特爾是真強
    8月6號,英特爾面向國內媒體,舉辦了一場有關遊戲話題的線上分享會。此次會議不僅介紹了英特爾在遊戲應用方面的諸多成就,而且還介紹了有關睿頻加速Max 3.0技術和十代酷睿的超頻方法。對遊戲玩家和超頻愛好者來說,這場分享會幹貨頗多,值得細品!
  • 微軟Xbox One/S/X 全系可「超頻」:性能秒提升
    IT之家7月16日消息 近期有玩家在gbatemp網站發帖表示,微軟Xbox One全系可進行「超頻」,發現者為Title OS,可用於Xbox One、Xbox One S、XBox One X主機上。
  • 酷冷至尊Sub-Zero水冷,讓CPU降至0℃,拒絕發燒
    之所以說它傳奇,是因為這是一款能夠讓你電腦中的處理器降至0度以下,它就是酷冷至尊攜手英特爾共同打造的ML360 Sub-Zero半導體水冷散熱器,目前已正式在京東首發上市。我們也知道CPU的溫度如果達到一定的閾值,那麼系統就會自動降低頻率,確保CPU內部的元器件保持正常運行,這就是俗稱的溫度牆,如今CPU的溫度在滿載工作時愈發接近溫度牆,更不用說超頻等情況,於是超頻愛好者只能使用液氮等工具強行讓CPU處於零點之下,無形中增加了製冷的成本,那麼有沒有一種技術能夠更為方便的為CPU製冷,而且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呢?
  • 酷冷至尊攜手英特爾推出Sub-Zero水冷散12月28日上市
    ,於是超頻愛好者只能使用液氮等工具強行讓CPU處於零點之下,無形中增加了製冷的成本,那麼有沒有一種技術能夠更為方便的為CPU製冷,而且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呢? 晶片巨頭英特爾針對目前散熱器散熱效果處於瓶頸的現實情況,推出了全新的IntelCyro水冷散熱技術。
  • 強勁超頻性能 AMD羿龍II X4 955(黑盒)
    【廣西IT資訊7月22日報導】AMD 羿龍II X4 955處理器擁有強勁的超頻性能,側重於超頻的羿龍II X4 955黑盒處理器原生四核心設計擁有不錯的多任務處理性能,對於喜歡超頻的用戶來說翼龍II四核955處理器是款非常靠譜的處理器。
  • 英特爾平板處理器怎麼樣 英特爾平板處理器排名及介紹【圖文】
    英特爾是處理器的品牌,並且在市面上的知名度和價值優勢也是十分出色的,哪怕是對於這方面知識並不是十分清楚或者了解的朋友而言,我們也都會知道英特爾平板處理器所扮演的角色。那麼關於市面上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產品不僅數目種類眾多,並且對於消費者而言也不好選擇。為了幫助大家有效解決類似問題,今天介紹的就是對購置參考方面有作用的信息。
  • 英特爾 i9-KA 系列 CPU 曝光:相較於 i9-K 系列價格更低
    IT之家7月27日消息 知名爆料者 @momomo_us 上周曝光了一個英特爾全新的處理器系列——英特爾十代酷睿的 KA 後綴型號的處理器系列及其價格。IT之家了解到,英特爾最初有 - K 後綴(表示解鎖倍頻),之後又推出了 - KF 後綴(表示解鎖倍頻 + 無圖形單元或屏蔽圖形單元)。外媒 videocardz 推測,該系列處理器或為英特爾 K 系列處理器中超頻性能略差或睿頻較低的型號(因為此次只有基礎頻率曝光)。
  • 盤點2020年最佳CPU
    (在平時編寫軟體時可以使用多個內核來一次處理一部分的任務。)通常情況下,其他條件相等的概率是比較小的,並且比較內核數僅在給定的CPU行中以及該行的同一代中才有意義。在合理範圍內,通常核心越多就越好。如果使用的軟體是多線程的(尤其適用在現代的內容創建和圖形、視頻編輯包等),更多的內核數會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