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吸塑貼膜工藝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噴漆或塗裝,是一種免漆工藝,此外它還可以包覆凹凸槽,曲面邊,鏤空雕刻件,是其他工藝無法比擬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PVC吸塑工藝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現象一:凹槽起泡
原因分析:
1.溫度或壓力不符合要求,造成假吸;
2.膠量不夠,噴塗量小或板材滲膠,預熱(軟化PVC膜)或吸塑時間(成型時間)不夠;
3.吸塑成型後,在溫度下降之前,就撤消壓力,膠水本身的耐熱性不夠。
解決方法:
1.提高溫度或真空度;
2.增加施膠量,選擇質量好的板材,增加預熱或成型時間;
3.吸塑成型後,溫度冷卻至室溫或略高,然後撤出真空,與固化劑一起使用。
現象二:局部起泡
原因分析:
1.噴膠不均勻導致局部膠量較少,粘接強度較低;
2.PVC膜的問題,PVC膜含有增塑劑,在老化或受熱的情況下,增塑劑容易遷移到表面,影響粘接強度;
3.吸塑機中的加熱管有問題,導致溫度不均勻。
解決方法:
1.儘量使噴膠量均勻;
2.使用質量好的PVC膜;
3.及時檢修設備。
現象三:邊吸不住或者縮邊
原因分析:
吸塑時,側邊溫度低或真空度不夠,膠水的耐溫性不夠,吸塑成型後,在溫度下降之前,就撤消壓力。
解決方法:
提高溫度或真空度,與固化劑一起使用,吸塑成型後,將溫度冷卻至室溫或稍高,然後撤出真空。
現象四:吸塑產品表面有麻點
原因分析:
1.膠水粒徑大,PVC膜易產生麻點,此類麻點的特點是均勻分散,與固化劑一起使用時,固化劑不完全分散;
2.板材表面未清理乾淨,或噴膠後,車間內灰塵大且粘,凹坑散布不均勻,大小不一,膠水粘度過大,分散不均勻;
3.膠水粘度太小或固含量低,導致板材起毛,這樣的麻點一般出現在凹槽邊角部位,以塊狀出現;
4.噴槍氣壓不夠,霧化不好;
5.膠水沒有過濾,這種情況指一桶膠用到最後,如果裡面落入髒物或者有結膜產生,要用濾網過濾。
解決方法:
1.選擇粒徑小的膠水,製備固化劑時,延長攪拌時間,使固化劑完全分散;
2.噴膠前清潔板材表面,噴膠車間要單獨分開,選擇粘度合適的膠水或固含量高的膠水;
3.膠水幹透後,可用細砂紙打磨;
4.增加真空度,調節霧化效果;
5.使用時,用濾網過濾。
現象五:局部產生桔皮
原因分析:
1.局部噴膠過多;
2.板材表面有油汙,使膠水收縮;
3.固化劑沒有完全分散,造成縮孔。
解決方法:
1.均勻噴膠;
2.保持板面清潔;
3.充分攪拌固化劑,使其分散均勻。
PVC吸塑貼膜出現質量問題時,需針對上述原因逐項調整工藝或參數並做好記錄,避免同時調整多個工藝參數,否則很難確定質量問題的真正原因,也很難制定和調整生產環境的工藝標準以提供客觀依據。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