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古箏「祖師奶奶」在B站,她的演奏自帶「俠氣」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一頭銀髮的演奏家孫文妍被稱作古箏「祖師奶奶」。她此前在國樂品牌「海上雅樂」演奏《月兒高》的視頻不知道被誰傳了上去,底下有人留言:「自在從容,海闊月低,泛影漣漪。」

孫文妍今年80歲,她那一代民樂大師,還在臺上的,已經沒幾位了。今年夏天,孫文妍本計劃在「海上雅樂」再演《月兒高》,但因身體欠佳遺憾取消,她仍記掛著,等身體好些,要在「海上雅樂」開一場獨奏會,演繹經典。

關於這位「祖師奶奶」,網友們有許多疑問:「彈得這麼好,這箏一定很貴吧?」「力達指尖,有一種俠氣,怎麼做到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拜訪了這位古箏泰鬥。

見面地點是在復興中路上一家咖啡館,孫文妍由她的學生,今年22歲的馬曉珺攙扶著走進門。咖啡店門口賣花,店主讓她挑幾支,在奼紫嫣紅的簇擁中,她一眼瞧見角落裡的幾支荷花,潔白素雅,亭亭玉立。

在奼紫嫣紅的簇擁中,她一眼挑中角落裡潔白素雅的荷花 蔣迪雯 攝

一首曲子彈了60年,仍在自我超越

「都是古箏,您彈起來怎麼就跟別人不一樣?」這是聽過孫文妍彈琴的人發出最多的疑問。

2019年在澳門國際音樂節,演完三場離開時,觀眾追著孫文妍乘坐的大巴車依依不捨。2018年在杭州,來自17個國家的作曲家聽了她的演奏,有人說:「我聽到了從來沒聽過的聲音。」2017年在揚州參加國際古箏交流會,演完《月兒高》,有人忍不住問,您這琴聲音太好聽了,一定價值不菲吧?孫文妍笑著說:「2000元。大概是這首曲子太美了,讓你們覺得這古箏也很美。」

她試過標價100多萬元的琴,在她看來,不同的琴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個性,但更重要的,是彈琴的人的個性。「我們說十指連心,你心裡的東西是可以傳遞到琴弦上的。所以演奏者要腦中有畫面,心中有思想。」

她每天都會看《解放日報》,還會把有感悟的句子摘抄下來 蔣迪雯 攝

網友聽《月兒高》時感受到的「安寧」「風骨」和「俠氣」從何而來?孫文妍的兒子何小棟說:「我母親這代人,從民間走向學院,成了承上啟下的一代民樂人。他們追求中正平和的哲學觀。他們情感表達不是張揚的,而是含蓄的。」從上海音樂學院退休後,孫文妍開始研究《高中物理》,何小棟不解,原來母親發現,手指發力與加速度等概念有關。

孫文妍家一角 蔣迪雯 攝

活到老學到老,孫文妍每天都花很長時間讀書看報,博採眾長。翻開她隨身攜帶的讀書筆記,不少內容來自她每日必讀的《解放日報》。希伯來大學前校長哈諾赫·古馮德、動畫導演宮崎駿、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等人的精彩言語,都被她整整齊齊摘抄下來。

孫文妍的讀書筆記 蔣迪雯 攝

《月兒高》這首曲子她彈了快六十年,還沒停止自我超越。「我們的教科書裡寫到,聲音有音高、音色、音量、音值的區別,我還悟到一點,音樂是有方向的,在空間中,音樂是上下左右的。我最近一直在琢磨這一點,如何讓觀眾聽見音樂方向的變化,讓演奏變得更加立體。」

在臥室裡練琴 蔣迪雯 攝

平實樸素的審美,是父親留下的遺產

孫文妍的父親孫裕德是著名民族音樂家,他精通琵琶和洞簫,1941年創辦了國樂研究會,專攻江南絲竹。想像中,童年的孫文妍應是衣食無憂,家人呵護備至。其實,孫文妍有8個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全家人都靠父親有限的工資生活,再加上父親常常拿出一部分工資維持上海國樂研究會江南絲竹樂的活動和對朋友的資助,所以家庭生活只算得上維持溫飽。

「那時候家裡只有兩間房,一間大的是父親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不能打擾。我記得那時候夏天吃一個西瓜,半個是要留給父親的,剩下半個,其他家人分。」

父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撫弄自己喜歡的絲竹樂上。他的樂器不讓家裡人碰,也沒想過要教自己的孩子。孫文妍學琴,靠的是耳濡目染。「我父親其實是一個很樸實的人,從不追名逐利。他當時是電力公司職員,下了班回到家,沒有其他嗜好,就是音樂。」孫文妍記得,父親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在馬桶上坐半個小時,彈琵琶或吹洞簫。「坐在馬桶上吹洞簫,猜一個詞兒,你說是什麼?臭氣燻天!哈哈哈。」

要說父親留下的遺產,孫文妍認為最重要的是一種「審美」觀念。民樂裡有「加花」,即演奏者加入的即興裝飾音。別人的「加花」眼花繚亂,父親的「加花」永遠平實樸素。就是這「平實樸素」,影響了孫文妍一輩子。她後來考進上海音樂學院,有一次在學校聽見父親的學生演奏琵琶古曲《潯陽月夜》,「真是清雅古樸,有種他鄉遇故人的感覺。」

少女時代的孫文妍 受訪者提供

孫裕德1981年去世,去世前兩個小時,他還在為學生上課。他彈琴的假指甲,直到去世後才從手上摘下來。父親離開後,孫文妍召集了原上海國樂研究會的老會員復會,繼續以傳承江南絲竹為己任。江南絲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張極具地域性和標識度的音樂名片。

年輕時的孫文妍 受訪者提供

30多年來,上海國樂研究會演出不停,在各種江南絲竹的比賽中獲得殊榮。多年來,孫文妍培養了許多學生,不少人成了傳承江南絲竹的年輕力量。身為上海市江南絲竹和浙派古箏的代表性傳承人,孫文妍希望能傳承最樸素、原汁原味的聲音。她說:「江南絲竹注重線條美、剛柔相濟,把藝術做到極致,觀眾覺得好聽,樂種就會保留下來。」

練琴前,綁上假指甲 蔣迪雯 攝

必須守住,不能讓傳統文化斷層

在B站上,同樣是彈古箏,孫文妍的《月兒高》,論觀看量遠不及up主「墨韻」演奏的「二次元」神曲《千本櫻》,後者觀看量超3600萬。《千本櫻》原曲由日本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演唱,受到年輕人喜愛。民族樂器與二次元神曲的嫁接,強烈的節奏、令人眼花繚亂的指法和手速,十分吸引眼球,讓人看到,古箏不只能演奏《漁舟唱晚》等傳統曲目,還可以演奏年輕人喜歡的流行歌曲、動漫歌曲。

孫文妍說:「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年輕人用這件樂器來演繹他們喜歡的音樂,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廣古箏這件樂器。創新當然很好,我丈夫何寶泉是蝶式箏的發明者,用蝶式箏,《野蜂飛舞》這樣的西方炫技曲目都能彈。但現在的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傳統的東西斷層了,你不彈那我來彈,我來教,傳統的東西必須守住。」

孫文妍和丈夫何寶泉 受訪者提供

在馬曉珺看來,無論是《千本櫻》還是《月兒高》,表現力各有千秋。「如果把古箏比作瓷器,孫老師的琴聲沒有乾隆時代的華麗,而是比較像漢代的瓷器,古樸、大氣、簡約、高級。剛開始跟老師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彈不出她的感覺,怎麼模仿都是東施效顰。我相信那些聽過《千本櫻》的年輕人,有一天聽見《月兒高》,也會發現傳統曲目的美。它沒有爆款的華麗,是一種沉澱之後的美。」

最近,孫文妍把《月兒高》改編了一個5分鐘的「縮減版」,計劃錄製演奏視頻,主動適應網際網路傳播。翻開她的筆記本,還有許多「待辦事項」:關於浙派古箏、江南絲竹的理論研究、演奏經驗總結;關於多年來古箏教學經驗的總結,對「快樂教育」理念的思考;對於民族音樂如何傳承如何創新的反思……「所以我跟你說還想多活幾年,因為還有好多事想去做。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80歲古箏「祖師奶奶」在B站,她的演奏自帶「俠氣」!
    2000元一把的琴,一樣彈得與眾不同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一頭銀髮的演奏家孫文妍被稱作古箏「祖師奶奶」。她此前在國樂品牌「海上雅樂」演奏《月兒高》的視頻不知道被誰傳了上去,底下有人留言:「自在從容,海闊月低,泛影漣漪。」
  • 「古箏曲譜」B站鎮站之寶古箏版《千本櫻》曲譜,再不馬就晚了!
    #跨年晚會#作為B站的「鎮站之寶」,墨韻隨步搖的古箏版《千本櫻》讓2400萬觀眾聽得渾身炸裂!《千本櫻》是一首神曲,誰彈都有一種地動山搖,讓人渾身炸裂的感覺。想看教主全部演奏,猛戳這裡:用盡畢生所學指法!
  • 15歲截癱女孩參加古箏比賽 父親全程落淚舉琴架
    15歲截癱女孩參加古箏比賽 父親全程舉琴架)7月6日,一位「古箏女孩」演奏的照片令人動容,照片裡,女孩父親用絲帶將女兒綁在椅子上,一直舉著古箏琴架的腿,舞臺一側的奶奶傷心地哭了……感動觀眾 獲得特等勵志獎和優秀演奏獎7月6日,2019朱雀杯陝西古箏大賽現場,參賽曲目三人齊奏《洞庭新歌》開始前,一位父親抱著女兒上臺,他輕輕地把女兒放在椅子上,用絲帶把女兒固定好
  • 古箏曲欣賞什麼古箏演奏好 當然是瓊花古箏
    現如今不僅是初學者,有的培訓中心、琴行,甚至是古箏老師也不會選購古箏!古箏老師大多數都是美麗而感性的女人,購物憑感覺,不習慣理性分析。更多的用戶喜歡關注有形的方面,比如用料、工藝、形制、贈品、服務等,而瓊花古箏工藝總顧問認為,無形的更重要:  老師選購古箏的核心、且需要關注的順序是:音色、價格、品牌。  一個老師留住學生、打動學生的首先是示範演奏要動聽,這臺古箏本身音色是否好聽就非常重要!
  • 從中考失利到考上北大碩士研究生,古箏伴她逆襲
    從4歲開始學習古箏,整整19年來,高宛儀為此付出的時間早已超過了一萬小時。這 19年來,她經歷的關鍵轉折點——中考、高考、考研,幾乎都是在踩鋼絲過獨木橋,每一關鍵環節的失敗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數個痛哭的深夜,淚水沒有讓靈魂變得卑微消沉,而是迎來了蝶變。
  • 爺爺奶奶也能玩轉B站,那些爆火的老年up主,年齡最大的89歲
    B站便是一個變現模式較為多元化的自媒體平臺,每天都有大量新up主加入b站,絕大部分為年輕人,也有少數中老年up主。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b站爆火的那些老年up主,年齡最大的足足有89歲。90歲,她在b站上傳的視頻,內容都是講述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或者老年生活的日常。
  • 古箏四重奏《山河流水》演奏:天津音樂學院樂之翼·金燦古箏組合
    古箏四重奏《山河流水》作曲:黃學揚演奏:天津音樂學院樂之翼·金燦古箏組合成員:隋詩源 冀錦霞 孫銘蔚 劉德龍視頻選自:2019年中國器樂電視大賽古箏四重奏2019年CCTV中國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比賽現場指導老師 楊紅 天津音樂學院古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北京中華傳統樂會理事;天津民族管弦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評委、興華大學古箏學院外聘專家、CCTV
  • 臺灣音樂家接力抗疫 古箏、中阮和笛演奏巴哈《音樂的奉獻》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面對疫情,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持續以演奏安慰人心。近期由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發起的巴哈《音樂的奉獻》演奏接力活動,邀請音樂家與大眾拍攝影片,演奏該首曲目,放上網絡串聯,盼透過音樂,鼓舞人心。
  • 看了這些就知道老人為什麼學古箏了
    古箏學員李阿姨66歲了,剛開始送孫子學琴,上課時坐在教室角落處都是很認真的聽我們上課。過了幾個月的一個下午,阿姨來羞澀的問我,說想自己能否報名學古箏。我以為阿姨是說笑,但阿姨特認真的說自己特別想學一件樂器,天天看孫子來學古箏,自己很想嘗試。看阿姨那麼真誠,我答應讓阿姨來學。
  • 古箏演奏《刀劍如夢》聽得熱血沸騰,這音色,一般人很難做到
    古箏演奏《刀劍如夢》聽得熱血沸騰,這音色,一般人很難做到 點擊以上藍色文字古箏人關注我喲 古箏演奏:崔杉 古箏演奏家 | 練琴秘籍丨古箏教育丨經典演奏
  • b站up主回憶童年,彈奏火影主題曲《青鳥》,網友:彈個毛線啊
    很多小夥伴都在b站看過演奏動漫歌曲的視頻,相信一些有才藝的小夥伴也親自學習過。《火影忍者》應該是家喻戶曉的民工漫了,陪伴了許多小夥伴從童年一路長大。隨著動畫版的完結。《青鳥》便是《火影疾風傳》的片頭曲,很多喜歡火影的小夥伴小夥伴都會唱。
  • 古箏人必懂的知識點,常規演奏技法應用講解!
    古箏的演奏技法豐富多樣,不同的技法產生出不同的音響效果及音樂情感。一般常規技法特點具有靈動、不安、動力以及攀登高峰等各種情緒。在這些情緒中,作曲家選用了古箏特色技法琶音、搖指、揉弦、滑音、快速指序等演奏技法運用在當代箏曲創作語彙中,產生出了奇特的音響魅力。
  • 李卓洋(卓舒晨)古箏演奏《琵琶語》綿綿情思,傾訴衷腸
    在音樂意境裡而欲罷不能演奏:李卓洋(卓舒晨)林海 作曲《琵琶語》是由音樂家林海創作的一首作品,一經出世便受到了音樂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很多古箏愛好者也非常喜歡用古箏來彈奏青年古箏演奏家、新生代實力歌手李卓洋(卓舒晨)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現為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古箏專業教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師從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吉煒教授。曾榮獲多個國內外古箏大賽金獎。
  • 21歲盲人女生學古箏一年獲得全國冠軍
    一個正常人學好古箏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成功,而21歲的盲女大學生殷夢嵐,僅學一年時間古箏就從千餘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奪取全國大賽的冠軍。昨日下午,位於小湯山龍脈溫泉酒店的比賽現場,患有先天視神經萎縮的殷夢嵐向記者講述了她學習古箏並獲獎的經過。
  • 古箏改編演奏電影《畢業生》插曲Scarborough Fair
    趙書睿演奏這首古老的英國民歌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紀,保羅·西蒙在英國學習期間從英國民歌歌手Martin Carthy(馬汀·卡西)處學會了這首民歌,並對其進行改編,加入了自己創作的一首The Side of A Hill
  • 你的城市古箏老師一節古箏教學課多少錢?你覺得古箏學費貴不貴
    你的城市古箏老師一節課多少錢?專業的古箏老師古箏教學課程你覺得效果如何,貴不貴?最近聽到一位朋友的家長在說她兒子學古箏,感覺古箏學費有點貴!朋友問她教它兒子的古箏老師教學效果怎樣?自身水平如何?收費一節課多少讓家長覺得貴。
  • 當民樂古箏與經典英文歌曲相遇 陌陌古箏箏兒跨界表演大寫的精彩
    我們知道,以古箏為代表的中國民族樂器因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可以演奏出動聽的旋律被稱之為藝術瑰寶,是很多人眼中的陽春白雪。當古箏與經典英文流行歌曲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日前,陌陌平臺人氣主播古箏箏兒就用古箏為大家演奏了《Rolling In The Deep》,這樣的跨界表演也被網友贊為大寫的精彩。
  • 古箏演奏中的4種必備指法,不管是哪一個你都要熟爛於心
    大家好,我是秦樂古箏老師,如果你是學習古箏或者準備學習古箏的朋友請關注我,關注我以後你會收到我的消息,那樣你就能找到我,對學習古箏的你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我們平時的古箏演奏中有4種必備的指法,今天就給大家一一講解。
  • 中老年人B站視頻掃盲
    她與up主「玉面小嫣然」、「九歌艾草」、「紫格哈哈」並稱為B站四大琴女。自此,墨韻開始在B站乃至全網迅速走紅。2017 年 7 月,講述「2. 5 次元樂團」故事的電影《閃光少女》上映。其中,演奏古箏的女二號「千指大人」,原形就是墨韻Moyun。
  • 中國女孩在法國「彈古箏」,一演奏直接炸了,老外:這是中國鋼琴
    中國女孩在法國「彈古箏」,一演奏直接炸了,老外:這是中國鋼琴我國的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古至今,各種各樣的樂器應運而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有很多古老的樂器都流傳了下來。比如說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由於古箏的音色優美,而且音域寬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不過古箏作為我國的傳統樂器在外國並不多見,一位中國女孩在法國街頭彈古箏,讓路人紛紛駐足,很多外國人聽了紛紛叫好。不一會的功夫,就引起了幾十人在外欣賞女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