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一首詩,4句話用了7個比喻,令人讚不絕口

2020-12-22 品詩賞詞

文學創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時甚至廢寢忘食。但創作過程也是苦中作樂,一首詩歌得到廣泛傳頌,一篇文章膾炙人口,作者當然心滿意足,也不枉費了很多心血。

古代很多文學家創作時非常投入,幾乎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不僅想像豐富,而且善用比喻。例如,杜甫寫公孫大娘舞劍的英姿,白居易描寫琵琶女彈奏的聲音,都是筆歌墨舞、妙喻聯珠。下面介紹分享蘇軾的一首詩,4句話用了7個比喻,令人讚不絕口。

百步洪(節選)

宋代:蘇軾

長洪鬥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多才多藝,又文採斐然。蘇軾經常運用比喻,渲染所描繪的事物。而且蘇軾還有一個訣竅,有些事物別人不能比喻,東坡也能比喻;很多東西他人不能形容,東坡卻能形容。而且他還在比喻之後,再用比喻;形容之後,又再加形容。

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成,東坡先生自小就刻苦學習,同時又用心揣摩,並不斷實踐和探索,才具備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藝術表現能力。

蘇軾的作品有時惜墨如金,用經濟的筆墨,生動細膩地反映豐富多彩的內容;有時用墨如潑,用飽和的筆墨,酣暢淋漓地表達繽紛多姿的生活。當其感情奔放時,議論可以滔滔不絕,三言兩語不能盡興,於是興之所至,筆墨縱橫。

這首詩就具有這樣的特點,當時蘇軾擔任徐州的知州,經常帶著隨從,與朋友們泛舟於百步洪,他們吹笛飲酒,賞月觀景。還有一次詩人與道士參寥放舟洪下,一邊追懷過往,一邊記述壯景。

百步洪在徐州境內,寬約百步,其中有激流險灘,令人震撼。前四句描寫激蕩的水勢,流水被亂石阻激,時而陡起、時而猛落,湍急跳蕩。舟行疾速,也如織布之梭,一閃而過。

即使船員們水性極好、駕駛技術嫻熟,也要彼此間不斷呼喊照應。激起的浪花,更驚飛起水邊的野鴨。急流和亂石互相擠壓和撞擊,又不停地發出巨大的聲響。

如此壯觀景象,似乎正合詩人的胃口。東坡不僅沒有絲毫的恐懼,而且還興高採烈。他細心觀察,即興賦詩。後四句寫輕舟在急流中飛速直下的氣勢,短短四句話中,一連用了七種比喻:鷹隼直落、免子飛跑,駿馬下坡、斷弦離柱,飛箭脫手、閃電過隙以及露珠翻荷。

這四句詩錯綜利落、一氣呵成,盡顯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令人如醉如痴、讚不絕口,即使太白轉世、韓愈再生,也會拍案叫絕!

蘇軾的這首詩氣勢磅礴,作者採用潑墨寫法,酣暢淋漓地表現了百步洪的壯景,比喻貼切生動,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人生在世、俯仰之間,更如東逝之水、不舍晝夜。但個人的意念卻可任意馳騁,不為時空間限制,瞬息間便可越過高山大洋。

所以世事變幻,有時感覺甚至快過洪流,當人生歷經劫難,再回看這湍急的流水,既有感觸,也會恬靜自若。

相關焦點

  • 蘇軾寫一首千古奇詩,一般人只能讀懂3句,能讀懂4句堪稱高手
    所謂奇詩,必定有不同於其他詩的特別之處。有的詩特別在結構形式方面,比如迴文詩,舉例:「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有的詩則特別在內涵意蘊方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首。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也是令人感動,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與張先,兩個人更是經常一唱一和,還寫下了經典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令人驚豔的句子,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引用他的詩句。那麼蘇軾為朋友寫過很多的詩作,特別是一些送別詩,寫得情深意重,讀來令人感動不已。他在杭州做官時就寫過一首很經典的送別詩《贈劉景文》,這首詩也是千古名篇。
  • 蘇軾一名句比喻精妙,辛棄疾不服,寫出意思相反之句,亦流傳千古
    一首古詩詞的好與壞,具有許多要素,這其中「新」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新能夠是角度新、觀點新、比喻新等等,由於人的審美觀是容易疲勞的,比如古代詩人寫月,許多人將月亮比作鉤、弓、盤、銀鏡,在那時候看來,也許十分新奇,能讓人眼前一亮,直到現在,倘若還以這些事物來比作月亮,則太過乏味,讀來沒有味道。
  • 張繼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連用了9種景象,令人讚不絕口!
    但是話說回來,張繼僅憑《楓橋夜泊》這一首詩,顯然已經名留千古了。並且詩中寒山寺也拜其所賜,成為遠近馳名的遊覽勝地。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為寫得好了。那麼這首詩到底好在哪裡呢?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天寶十四年(755)一月,安史之亂爆發。天寶十五年(756)六月,玄宗倉皇奔蜀。
  • 蘇軾一首「迴環詩」詞,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黯然淚下
    蘇軾有一首詞可以說是頗有深意,這是一首獨特的「迴環詩」,正著讀令人欣喜萬分,倒著讀讓人傷心欲絕,展現了蘇軾極其高潮的文字技巧,尤其這一首詞是悼亡詞是蘇軾較少的婉約詞,讀起來迴環往復、盪氣迴腸。這首詞就是《西江月·詠梅》。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蘇軾很經典的7首詩,每首都有一個名句,背不過也要儘量記住這7句
    世人都知道蘇軾辭賦一絕,但少有人知他的詩寫的也很好,而且當年的烏臺詩案就是因為他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詩而起。蘇軾一生共寫詩2700餘首,寫詞300餘首,是個當之無愧的詩人。蘇軾的2700首詩中,有7首最為經典,而且每首都有一個名句,即使背不過詩,也要記住這7句!
  • 大教授在詩詞大會即興寫首詩,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為何被群嘲
    2017年第二季詩詞大會第9場中,在開場詩環節,主持人讓兩位嘉賓康震和酈波用幾句詩來鼓勵大家。康震和從前一樣,說的是蘇軾的千古名句「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中規中矩。而一向喜歡自己寫詩的大教授酈波,則即興寫了首詩,詩中連用了蘇軾的4個名句,最後卻被網友群嘲了,本期我們就不踩也不捧,讀一讀這首詩,看看他到底冤不冤?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蘇軾嬌媚的一首詩,第一句人人都會用,但很多人卻用錯了地方
    中國自古有句話是「大俗既大雅」,但這隨便把詩人們辛辛苦苦創作的雅詩變成俗詩,這就顯得不太道德了,比如蘇軾曾經寫過一首意境超美的詩,也可以說是最嬌媚的一首詩。但開篇的一名句卻被世人用錯了地方,然後變成了俗詩。
  • 蘇軾送好友小妾的一首詞,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比改編出彩
    蘇軾送好友小妾的一首詞,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比改編出彩詩詞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瑰寶,也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讀一首詩,就像讀一個故事;讀懂一首詩,就像與作者來了一次親密的交談。古時人們多用詩歌抒情,生活在在現代的我們也許會覺得詩歌離我們已經十分遙遠。
  • 他是和李白蘇軾比肩的大才子,七步成詩,短短六句令人叫絕
    後人對曹植的評價極高,鍾嶸在《詩品》中將其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而清初的王士禎則將其和李白、蘇軾相提並論,稱他們是漢魏兩千年來的「仙才」。 李白和蘇軾是眾所周知的大詩(詞)人,而曹植可以和他比肩,足見其才華。
  • 北宋文豪用鴻雁比喻作詩,充滿哲理,成語「雪泥鴻爪」出自此詩
    大文豪蘇軾對人生的感悟,有著更深層的理解。在他的《定風波》中一句「一衰煙雨任平生」中,就能看出蘇軾對人生豁達的態度。今天我們要欣賞蘇軾的另一首詩,以鴻雁作比喻,詩的立意新穎,僅首聯就禪意十足,充滿了哲理,讓人感慨無限。《和子由澠池懷舊》 北宋 蘇軾 澠(miǎn)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 蘇軾最令人叫絕的一首詩:正著讀是經典名篇,倒著讀更是千古絕唱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是古代詩歌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也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 「奶牛產牛奶」、「蜜蜂釀抄蜂蜜」、「院滿春光春滿院」、「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都屬於比較低等級的回文語句,可以幫助大家理解迴文詩的具體含義,但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出生死哲學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看似簡單卻飽含哲理蘇軾一生有很多成就,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半生卻坎坷連連。作為宋代最著名的文人大家,蘇軾精通詩詞歌賦,畫畫書法沒有他不會的,他寫出了人生的大道理,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
  • 蘇軾為高僧的畫作題詩,畫已失傳,詩卻成千古絕唱
    他在紙上畫了一隻羽毛雪白,威風凜凜的大公雞,然後又題了一首詩,以此來表達自己高潔的情懷,後來這首詩還常常作為一首謎詩,出現在小學課本中。還有元代書畫家王冕的《墨梅》、清代文人鄭板橋的《竹石》,都是耳熟能詳的題畫詩,也屬於第一種自畫自題。
  •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原來出自蘇軾贈友人小妾的一首詩
    還有這樣一首詩,成了當代網絡的"網紅詩",每次品讀,都帶有濃厚的江湖味和人情味,因為寫得實在是太美了,被後人代代傳唱,一時間炙手可熱,被奉為經典,這首詩就是韋應物的《簡盧陟》: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這句網絡金句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希望,那麼我們不禁有一個疑問:這句話這麼有意境,又極其的溫暖,究竟是現代人所創作,還是引用古詩詞的名句呢?事實上,"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借用了一首宋詞,它的原句更美,也更有意境和內涵。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極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一些都不如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4名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流傳千古,讀完讓人不禁臉紅。這首詞寫於1054年,是蘇軾19歲時,為了紀念與妻子的新婚之夜,而創作的一首詞。彼時的蘇軾意氣風發,和王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他的這首詞與別人的可不一樣,用的是集句手法,通篇都是"抄襲"前人的,我們先來看看都集結了哪些詩詞。
  • 蘇軾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7位詩人名言,句句離不開妻子的好
    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7位詩人名言,將妻子誇上天,被認為是蘇軾最肉麻的一首詞,堪稱枕邊哄妻典範。用來比喻王弗舞姿的曼妙;最後一句引用的是杜牧的詩句,出自他的《贈別》,主要是為了點出王弗如花般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