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目前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6.4歲,其中男性為75歲,女性為77.9歲。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對183個主權國家的統計,排在世界的53位。這些數字,都是2018年發布的,現在,是不是已經達到了當年衛生部長陳竺曾經提出的,到2020年,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要達到77歲的目標,尚不得而知。原因是現在還沒有看到最新的統計數字。
一個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水平、醫療條件直接掛鈎。新中國成立以前,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到1975年,達到了65歲。至1990年,達到了68歲。到2010年,達到73歲。按照前面的數字可以看到,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從1975年到1990年,用了15年的時間,提高了3歲;1990年到2010年,用了20年的時間,提高了5歲。又經過了近10年的時間,我國的人均壽命提高了3.4歲。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加快,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壽命,正在穩步地提高。儘管提高幅度不是很快,但是可以看到正在加快的趨勢。
目前,全世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是日本,達到了84.2歲。我們與這個全球冠軍,還有7.8歲的差距。影響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誤解為經濟實力越強,平均壽命就越高。比如美國,這個全球實力的老大,在人口預期壽命上並不是老大,只有78.5歲,全世界排位34名,雖然也說得過去,但是與冠軍水平還相差甚遠。
在我國國內,人口的平均壽命,除了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外,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根據最近看到的一份統計,進入「80俱樂部」的地區是北京82.4歲,湖北81.6歲,遼寧80.5歲,江蘇和吉林都是80歲。而平均壽命較低的是甘肅74歲,寧夏76歲,貴州73.5歲,西藏70歲。
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預估,我國的人口平均壽命逐步增加,增長速度也會逐步加快。美國衛生統計評估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到2040年,美國人的預期壽命將被中國超過。這個估計,更是為我們預測20年以後,我國人口平均壽命提供了參考。假設我們預計每10年能夠增長4.5歲的話,到2040年,可以達到85.4歲左右。這個數字,已經高於了目前世界第一的日本的84.2歲,這樣的估計,其實還是比較保守的。
也許有人說,全球人口的預期壽命逐年提高,總會達到極限吧?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就像當年人們創造的跳高紀錄、百米紀錄等等,當時覺得已經達到了極限,為什麼總是不斷被打破,刷新呢?人類的文明進步,總是能夠不斷打破極限,不斷創造新紀錄。人類長壽之謎,還遠遠沒有被揭示出來。人類的自然壽命,總是比世界上的平均壽命要高得多。
人類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自然壽命,不是我們習慣中的62到85歲,而應該是120歲到175歲。影響人們長壽的五大要素是、;社會、醫療、遺傳、環境、保健意識和方法。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探討未來20年內,人類的壽命將普遍超過100歲的話題了。
不要嘲笑這樣的探討,為什麼要對於未來人口壽命將大幅提高有信心呢?你看一下周圍你認識的人中間,他們的長輩裡,為什麼活過80歲90歲甚至100歲的人越來越多呢?在幾十年以前,誰家的老人活過70歲,人們都覺得是長壽了,可是現在,多少70歲左右的人,身體、思維跟年輕人無異,充滿著精力和活力。
這裡請關注兩個影響力最大的變化:一是當代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對醫療水平的提高顯而易見。以前無法治癒的疾病可以治癒,治療康復手段,不斷有革命性的發明創造出現,人的壽命提高,必然得益於此。二是人的健康保健意識前所未有的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也會極大地有利於人的平均壽命的提高。養生保健成為近些年以來人們最為重視的生活內容。加上社會的進步。環境的改善等要素的提高,20年後,人的平均壽命大幅提高,一定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我預估的85.4歲,實在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