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雲玩家」與主機廠商的大棋局——我們還問了一下PlayStation...

2021-01-08 觸樂

近些日子,隨著《底特律:成為人類》(以下簡稱《底特律》)的火爆,「雲玩家」再次成了一個熱門的詞兒。不僅在社交平臺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各類遊戲乃至非遊戲類的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闡述觀點。就我個人而言,這些討論和觀點大多數是站在玩家的立場上,談的基本上也都是偏感性的東西,其中有我同意的,也有我不同意的,當然還有一部分同意、一部分不同意的。這些討論都很好,但在它們之外,我還想聊點兒其他的。

本文的題目之所以是「再議」,並非我已經「議」過,而是想嘗試著用其他的視角來看看「雲玩家」——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在「核心玩家」之外,主機廠商又是如何看待這個群體的?

《底特律》是近期「雲玩家」討論的導火索

■ 語言學:「雲玩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嘗試去考證「雲玩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什麼地方,但這實在是太困難了,為此我不得不求助於谷歌搜索的「自定日期範圍」。然而即使是萬能的搜尋引擎,也並沒能告訴我這個詞的確切出處,只是反映出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現象——「雲玩家」這個詞的大規模使用是在2017年的下半年,較多出現在《命運/冠位指定》《艦隊Collection》等手機遊戲和網頁遊戲的討論中。當時獲得廣泛認可的解釋是「沒玩過遊戲或沒有親身經歷,只憑著道聽途說就在公共平臺上發表錯誤言論(並且拒絕承認)的人」。

這個表情相信很多「月球」玩家都十分熟悉,不少人認為「雲玩家」這個詞就起源於一些手機遊戲粉絲圈

這個定義在擴散到更大的遊戲群體時,又有了一定的變化:出於遊戲玩法、付費模式等方面的差別,主機、PC平臺的玩家談到「雲玩家」時,所指的往往是「通過觀看視頻、直播等方式了解遊戲流程,但並沒有購買,更沒有親自玩過」的人。還有一部分人乾脆質疑這個名詞的合理性,他們認為:「沒玩過遊戲何必自稱玩家?直接叫『觀眾』或者『××主播粉絲』不好嗎?」

「雲玩家」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視頻通關黨」和「白嫖」。這兩個詞同樣歷史悠久,不太容易考證,但勝在明白準確——前者定義了手段,後者定義了態度。而它們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視頻通關黨」太長,且有點拗口;「白嫖」則不太文雅,還容易引發「難道只有花錢才是真愛」一類的討論。

因此,「雲玩家」這個包含了以上概念,卻又不限於此,甚至還有些「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詞語會出現,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雲玩家」的詞語構成毫無疑問源於「雲計算」。不熟悉IT行業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雲計算的概念(儘管我們日常上網時經常用到),它通常的解釋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計算方式」,它可以隨時隨地、按需、便捷地使用共享計算設施、存儲設備、應用程式等資源。目前我們在提到「雲計算」的時候,還指代基於雲計算的服務模式,也就是供應商們提供硬體、軟體等方面的服務,來完成用戶的需求。

直白地說,雲計算對於普通人最有幫助的地方,就是我們不再需要自己置辦和掌握非常多的資源,只需要藉助網絡,就可以通過別人的服務來達成自己的目標——資源還是別人的,但成果是我自己的。

一張圖帶你理解「雲」的根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雲玩家」借用的也是這一點:「把別人的資源當成我的資源」——我不需要買主機、買遊戲、課金,主播買了就當是我買的;「把成果當成自己的」——我不需要玩這個遊戲,主播玩過之後在直播、視頻或帖子裡表達了他對遊戲的觀點和評價,那麼我就可以當做自己的觀點,並在活動範圍內四處傳播。

這看上去越來越像一個語言學問題——一個概念是如何從一個詞語到另一個詞語的傳播過程中發生演變的。畢竟雲計算的「雲」還是人們從自身需求出發而藉助的一種工具(或者服務),雲玩家則乾脆把它當成了「自己什麼都不用幹,只在網上看看就行」的同義詞。

更重要的是,雲玩家認為自己獲得的是遊戲體驗。然而實際上,作為一種互動性很強的藝術形式,遊戲帶給玩家們的體驗毫無疑問需要通過親自遊玩來獲得,正如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體驗」這個詞本身指的就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和「親身經歷」一樣。從這個角度看,雲玩家獲得的是「觀看遊戲的體驗」,這與遊戲體驗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一旦二者被混淆討論,而又有明顯的分歧時,雲玩家們往往會因為立場上的弱勢而成為被抨擊的對象。

在B站《底特律》評論區裡,這位「雲玩家」的發言有一定的代表性:儘管他的說法非常情真意切,但只要對索尼和Quantic Dream稍有了解,就知道《底特律》的PS獨佔不可能是因為手柄

「沒玩過的人沒資格評論」這句話從客觀上來說不一定正確,但很多玩家都能輕易地回憶起它經常出現的語境——不論是「××池一定出××英靈」,還是「XX遊戲和YY遊戲哪個手感更好」,或者「××遊戲有××個隱藏結局」,甚至在某一主播的直播間、視頻中評論「你的打法路線選擇有問題,看另一個主播都不是這麼玩的……」——一旦你得知發表類似言論的人並沒有玩過遊戲,又對許多錯誤觀念沾沾自喜的時候,「沒玩過的人沒資格評論」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反擊方式。很多人也承認,自己對於雲玩家的厭惡不在於他們是不是看了視頻,而是「沒玩過還到處嗶嗶」。

雲玩家帶給我們的也不都是爭吵,比如這一位,已經可以算作是「行為藝術」了……

這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態度問題。正如論壇和社交平臺上的其他爭論一樣,不會得出什麼統一的結論。雙方你來我往,到了最後可能都沒了風度——或者用個更流行一點的說法,最後可能都「不友善」——進而對彼此的印象每況愈下,還日益疊加。到了這個地步,其實觀點本身都不太重要了,重要是既定形成的印象和看法。即使那些觀點不那麼尖銳,甚至都不怎麼發言的人,也都直接被掃入了對立陣營,等待下一次的爭論。

■ PlayStation中國:「我們不會從銷售角度來考量,以培養主機遊戲文化為主」

近些天來,B站的《底特律》專區成了多方關注的焦點。在很多人的印象裡,B站作為一個視頻網站,特地為一個遊戲開設專區,毫無疑問是因為它的熱度。實際上,這個「專區」的建立除了B站的操作之外,主機廠商索尼也是背後一股重要的推動力。可以想像,《底特律》也不會是唯一一個在B站擁有專區的遊戲。

《底特律》的B站專區,實際上與索尼是有合作的

視頻網站、主播和數量繁多的觀眾們,對於遊戲及遊戲主機在中國的發展到底起著怎樣的作用?國內的主機遊戲環境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帶著這些問題,我採訪了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

觸樂(以下簡稱「觸」):《底特律》目前是B站上唯一一個擁有單獨頁面的主機遊戲,其他的熱門遊戲都還沒有。為什麼會選擇這種方式與B站合作呢?

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以下簡稱「索」):首先,《底特律》是索尼互動娛樂第一方工作室Quantic Dream的作品,這款遊戲也受到國內玩家很高的期待,因此我們和國內的一些遊戲媒體和直播平臺合作,提供了遊戲發售前進行評測的機會,其中就包括B站。

其次,B站正好在這個時間段開始建立主機遊戲的資料庫,《底特律》作為其中第一款被詳細介紹的遊戲,得到了B站各方面的資源支持。

觸:為什麼會選擇《底特律》率先以這種形式展示呢?是僅僅這一部,還是將來會有更多的主機遊戲放在視頻網站上推廣?

索: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但是主機遊戲的份額還非常小。出於種種原因,很多喜愛遊戲的玩家對主機遊戲知之甚少。在海外的成熟市場,家庭客廳中有一臺遊戲機可能已經是司空見慣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會接觸各種類型的遊戲,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然而在國內,喜愛遊戲的朋友們更多只能接觸到PC遊戲或者手遊,主機遊戲文化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基於這樣的市場情況,我們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向更加廣泛的玩家介紹主機遊戲的特色,以及它能為玩家帶來的獨特體驗。作為主要在電視上遊玩的遊戲,視頻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方式。不僅是視頻網站,我們也通過直播平臺等等其他渠道,儘量做更多的遊戲介紹。

觸:這段時間以來,PS4上的大作也有不少,比如熱度一直很高的《怪物獵人:世界》和新《戰神》,這些作品也會陸續在視頻網站上建立專門的頁面或者專區嗎?

索:關於專題頁面或者專區,我們會跟平臺協商討論後確定,能夠更加完整地介紹遊戲特色的方式我們都有興趣合作。

不僅是索尼獨佔的作品,即便是跨平臺的作品,只要是高品質的主機遊戲內容,我們都願意和媒體、平臺合作,向更多玩家介紹。這個不僅僅是為了PlayStation遊戲的推廣,更重要的是主機遊戲文化和氛圍的培養。

像新《戰神》這樣的熱門遊戲未來也有可能登陸各視頻網站

觸:類似評論、攻略、打分這些功能,其實不少專門的遊戲論壇和社區裡也有,但在視頻網站上還不常見。您認為視頻網站的推廣是會更貼近玩家嗎?

索:遊戲網站、論壇、社區、微博、公眾號、視頻網站、直播平臺,不同類型的媒體傳播內容的形式和特點都不一樣。我們希望和各類媒體合作,一起推廣。

觸:視頻主播對於遊戲的推廣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可能也會影響到一部分玩家的體驗,比如有些製作公司會建議主播們不要劇透遊戲的關鍵情節,但也無法完全杜絕。劇情在《底特律》遊戲中所佔的比重是很重要的,您希望如何在主播們的劇透和玩家們反對劇透的呼聲中達到平衡呢?

索:遊戲發售後的宣傳上,我們和很多長期合作的媒體都有這樣的默契,為了玩家的體驗,儘量不提供劇透式的報導內容。

直播就比較特殊,肯定會涉及劇透。不過一般來說,主機遊戲玩家,特別是核心玩家,很少會第一時間去看直播,更多是自己來玩。看直播的用戶更多是「泛遊戲玩家」,他們對於主機遊戲相對比較陌生,不會提前關注。通過直播來發現這款遊戲的獨特之處,從而對主機遊戲產生興趣,這個是我們非常希望看到的。

《女神異聞錄5》發售之初,開發商Atlas曾呼籲各個視頻網站的主播們不要劇透,不少主播響應了這份呼籲,然而我們還是能在很多地方看到「P5全流程」的視頻

觸:目前我們在視頻網站上看到的試玩、流程、攻略和直播,大部分還是主播自己做的,看視頻的很多也是主播個人的粉絲。這些主播和他們的觀眾對於遊戲的銷量會有怎樣的幫助?

索:視頻和直播更多為了是遊戲文化的傳播,這種傳播的內容目前在整個遊戲相關內容中佔的比例還是太少了,今後會進一步加強。即使看了視頻或直播不去買主機和遊戲,但是增進了對主機遊戲的了解,這個就有價值。了解後,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產品。對於主機遊戲市場來說,缺失的10年更多是文化和習慣的缺失,要彌補這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需要慢慢培養。

觸:我想把上一個問題問得再詳細一點,因為目前在玩家群體中對主播、觀眾的反應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但大家還是普遍承認這些東西會對遊戲銷售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們想了解一下,從發行商的角度,索尼會去統計這種推動作用的具體數字嗎?如果有的話,是按照怎樣的方式去統計的?

索:對於視頻和直播的價值,我們不會從銷售角度來考量。銷售更關注的是短期內如何引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市場推廣在關注促銷層面活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創造需求,讓更多人了解主機遊戲、對主機遊戲產生興趣,如何培養主機遊戲文化。從長遠來看,這是為未來的銷售活動奠定更好的基礎。

觸:在那些有評價功能的網站上,人們往往更信任實際購買過的人的評論。現在《底特律》的B站專區裡,有不少沒有玩過遊戲的人也參與了評論和打分,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價的質量,一些人甚至建議把評分系統和PSN帳號掛鈎。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呢?

索:「五仁叔」(索尼互動娛樂上海總裁添田武人)對於中國主機遊戲行業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目前我們其實還處於起步階段,很多事情不成熟是很正常的。畢竟現在這一代年輕人成長的環境裡,幾乎沒有主機遊戲的身影。

我們更希望和視頻網站以及其他喜愛主機遊戲的媒體、媒體人、Up主一起,漸漸地把更多全球範圍內品質更高、更受到全球玩家喜愛的遊戲介紹給中國玩家。

只要有更多人關注和討論,相信討論的內容一定會越來越豐富、品質會越來越高。

■ 後記:國行主機、主機玩家與遊戲的未來

今天,中國已經是全球遊戲最大的市場,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這個「最大的市場」中,手機遊戲、網路遊戲佔據了絕對的主力,火爆全球的主機與主機遊戲在中國的道路非常坎坷。

許多「90後」「00後」朋友或許並不知道在2003、2004年左右,PS2曾經想要進入中國市場,推出國行主機,但最後以失敗告終,銷量甚至不足萬臺。而任天堂的「神遊機」系列在經歷了一系列無奈的本土化之後,也慘澹收場。這讓任天堂從此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再推出過任何一款國行主機。

曾經的國行PS2,顏色是頗有品味的「絲緞銀」,型號是50009(圖片來自網絡)

主機遊戲(準確地說,是所有遊戲)所遭受的困境無疑與2000年至2014年間的所謂「遊戲禁令」有直接關係。然而,即使在「遊戲禁令」解除之後,國內主機遊戲市場的發展速度也遠遠不及網路遊戲和手機遊戲。

迄今為止,索尼並未公布國行PS4銷量的數據。但根據一份來自newzoo的統計報告,國內行貨主機的銷量一共是100萬臺左右,而非國行(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的水貨)主機的數量約為國行的2倍。也就是說,目前國內的主機裝機總量大概只有300萬臺,這還是索尼和微軟加在一起的數字,即使算上增長,這個數字也不會超過400到500萬。這單獨看來還沒什麼,不過只要一對比就能看出問題——今年年初,索尼互動娛樂社長小寺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PS4的全球銷量已經超過了7900萬臺。Xbox One銷量雖不及PS4,但也有3700多萬。

2012到2019年中國遊戲市場預測(來源:newzoo)截至2016年的國內主機銷量統計(來源:ZhugeEX)

當然,PS4、Xbox One的行貨主機自2014年才開始在國內銷售,加上鎖服、鎖區等問題,銷量不高、增長緩慢等現象都不奇怪。但這個事實足以提醒每一個主機玩家:我們熱愛且願意為之投入的主機和遊戲,在國內所要面對的大環境都還不樂觀,玩家數量不多、人們對主機和主機遊戲的認識不成熟、「遊戲禁令」的殘毒和難以揣測的政策面,都是主機及主機遊戲未來發展的極大阻礙。

從這個角度看,索尼以視頻網站、主播、媒體等形式對主機與主機遊戲進行推廣,就目前而言或許是最有效的手段,看上去也有點兒「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的感覺。短期之內,雲玩家(或像上文中索尼互娛上海市場部負責人在採訪中所說的「泛遊戲玩家」)向真正玩家的轉化率可能還沒法以數字的方式統計出來,但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解主機和主機遊戲,肯定不是一件壞事。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我們或許很難真的去定義「雲玩家」是好還是壞,主機廠商對於「雲玩家」的態度也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支持」與「反對」來理解。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不論是玩家還是廠商,我們的目標是相同的:更多的夥伴、更優質的遊戲、更好的大環境。為了這個目標,「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也無不可。

更何況,從「雲玩家」到「核心玩家」,其實只需要跨出一小步,而許多的「一小步」累積起來,就是推動國內主機遊戲發展的一大步了。

相關焦點

  • PS5 NS XBOX 閒聊一下三大主機廠商的2020年
    3A大作也是接連不斷,主機市場也即將進入次世代。以此契機,閒聊一下三大主機廠商的布局。(個人意見,有錯漏的地方請不吝賜教,感激!)可以說本世代過渡到次世代主機的布局已經完成,在CES2020上,索尼也表明PS5一定擁有向下兼容功能,那新主機發售後基本就不愁沒有遊戲玩。相信未來兩年,PS5的前景都是光明的。
  • PS5玩家自定義主機Logo 經典配色、發光面板隨主機啟動
    在索尼此前公布的PS5主機拆解視頻中,官方曾表示玩家可自行拆卸PS5兩側的面板。近日便有玩家對PS5側面的Logo做了自定義改造,一名玩家將PS5的logo配色改成了經典的playstation樣式,還有一名玩家在PS5面板Logo的下方加入了發光面板。
  • 雲主機和雲伺服器有什麼區別
    雲主機   雲主機是整合了計算、存儲與網絡資源的IT基礎設施能力租用服務,能提供基於雲計算模式的按需使用和按需付費能力的伺服器租用服務。   雲主機和雲伺服器有什麼區別   雲主機和雲伺服器都是現在雲計算發展過程中使用比較多的新技術了,而且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雲主機和雲伺服器的使用也在逐漸的深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各個方面。
  • 騰訊START雲遊戲TV版上線,用電視暢玩主機遊戲
    今日,騰訊START雲遊戲攜手TCL、長虹、康佳、蘇寧小Biu等幾大電視廠商,為廣大遊戲玩家帶來全新的「電視雲遊戲」體驗。 電視竟然也能玩主機遊戲啦?! 今日,騰訊START雲遊戲攜手TCL、長虹、康佳、蘇寧小Biu等幾大電視廠商,為廣大遊戲玩家帶來全新的「電視雲遊戲」體驗。
  • PC、主機、雲遊戲三管齊下,微軟欲實現遊戲「大一統」
    「實體遊戲仍然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一部分,我不希望玩家購買是否配備光碟機的Xbox主機時感到困惑,我想給玩家們自主選擇的權利,而目前我們為大家提供的選擇是受到數百萬人喜愛的,」Phil Spencer這樣說道。
  • PlayStation 原本是任天堂的主機——PlayStation 前世今生
    曾經歷過 16 位與 32 位世代交替的老一輩玩家,應該有不少人耳聞過當年 Sony 與任天堂合作愉快又反目成仇的恩怨。不過經過漫長的 20 多年時間,加上雙方長年以來一直處於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新一代玩家或許很難想像有「PlayStation 原本是任天堂的主機」這麼一回事。
  • 頭部雲廠商紛紛入局,UCloud解鎖雲遊戲賽道 | 遊戲創新專訪
    方案具有以下核心優勢: 即開即玩:對遊戲發行商來說,雲遊戲即開即玩的特性,可嵌入各個流量平臺,大幅提高用戶轉化率;玩家無需下載遊戲安裝包,像看網絡視頻一樣,點擊即可開始遊戲。比如,2013年當我們發現當時的卡牌2.0遊戲對雲主機的IO性能要求特別高,就推出了高IO性能UHost雲主機, 使用SSD加速磁碟讀寫性能,特別是在磁碟的隨機讀寫性能上有了數倍提升;MOBA對戰類的遊戲對於網絡包量的分發要求特別高,2014年,我們又在業界首次支持網絡增強(網絡高包量多隊列並發)新特性,網絡I/O大幅提升,從而滿足新場景下通訊頻繁、數據包體積小但數量大的新需求,性能領跑業界,重新定義雲主機的網絡性能標準
  • 騰訊START雲遊戲TV版上線,打開電視就能暢玩主機遊戲
    今日,騰訊START雲遊戲攜手TCL、海信、長虹、康佳、蘇寧小Biu等幾大電視廠商,為廣大遊戲玩家帶來全新的「電視雲遊戲」體驗。 此次上線的START雲遊戲TV版致力於打造一個精品TV雲遊戲平臺,為了讓各位獲得優質的單主機遊戲體驗,START在內容端有著嚴格的把控,首發遊戲不僅獲得正版授權,還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遊戲內容,為求助力玩家實現「設備簡化,快樂不減」。START後續還會將更多熱門的正版遊戲大作搬上電視,為各位提供更豐富的雲遊戲服務!
  • 騰訊START雲遊戲TV版上線 打開電視就能暢玩主機遊戲
    電視竟然也能玩主機遊戲啦?! 今日,騰訊START雲遊戲攜手TCL、長虹、康佳、蘇寧小Biu等幾大電視廠商,為廣大遊戲玩家帶來全新的「電視雲遊戲」體驗。 此次上線的START雲遊戲TV版致力於打造一個精品TV雲遊戲平臺,為了讓各位獲得優質的單主機遊戲體驗,START在內容端有著嚴格的把控,首發遊戲不僅獲得正版授權,還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遊戲內容,為求助力玩家實現「設備簡化,快樂不減」。START後續還會將更多熱門的正版遊戲大作搬上電視,為各位提供更豐富的雲遊戲服務!
  • 遊戲工作室常用的三種配置:主機、手機、雲主機/雲手機|東大木
    2020年上半年還在流暢用的E5高配主機30開刷的不亦樂乎,考慮著下半年是否加設備做乘法?下半年風聲急轉,安卓模擬器進入大封號期,且還不算人臉識別,好多同行工作室的主機一多半都停止運轉了,甚至出現幾家倒閉甩賣電腦的。幾家歡喜,幾家愁。
  • Xbox One主機安卓手機雲串流詳細教程 國內玩家完美實測體驗
    從現在開始Xbox One主機雲串流功能已經正式向Xbox Insider預覽用戶開放,目前國內Xbox One玩家均可在安卓手機平板設備上和全球玩家一樣完美體驗雲串流服務
  • 騰訊TV版雲遊戲即將上線:無需主機即可玩大作
    本文轉自【快科技】;隨著5G網絡日漸普及,各大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逐漸開始涉足「雲遊戲」領域。近日,騰訊START雲遊戲在微博上表示,12月12日,騰訊START將攜手TCL、海信、長虹、蘇寧小Biu等各大電視廠商正式上線雲遊戲。
  • 雲遊戲跟直播激情碰撞,《頭號玩家》萬人同屏夢還遠嗎?
    大體上,雲遊戲流媒體架構設計分為四端:1、雲遊戲主機端或者叫雲遊戲運行端、雲遊戲畫面渲染端;2、流媒體服務;3、控制指令轉發服務;4、客戶端(瀏覽器、PC客戶端、iOS以及安卓客戶端等)介入不同的端,實現的互動性會有相應的差異。
  • 雲遊戲的到來,雲玩家們準備好了嗎?
    同時雲遊戲平臺還需要聯繫遊戲產品研發商,獲取遊戲版權,並與雲遊戲伺服器提供商進行合作,不間斷提供運營服務,以此吸引用戶持續使用及付費。雲遊戲伺服器提供商提供雲遊戲所需的雲端渲染環境。雲遊戲服務商利用自身在雲技術上的優勢,為雲遊戲平臺提供一個穩定、高速的雲運行、雲渲染環境,將遊戲內容直接發送給用戶的同時,帶來低延遲,高畫質的遊戲體驗,滿足遊戲玩家的需求。
  • 《地平線 零之曙光》登陸PC平臺,以後你還會支持主機獨佔嗎?
    而除了實用主義上的考慮,索尼此次將獨佔遊戲登陸其他平臺本身就涉嫌欺騙玩家,雖然從《底特律:變人》到《仁王》這種事情也沒少見,但之前大部分都還是第三方遊戲,廠商要賺錢嘛,還可以理解,可這次的《地平線:零之曙光》可屬於索尼的第一方作品,雖然登陸多平臺也能讓更多玩家體驗到這些作品,但這種事前宣傳一波事後又食言的操作,總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 為了實現向後兼容,過去的主機廠商們有多拼?
    然而嚴格來講,PS2經典並不能算作PS3主機對PS2遊戲的兼容,因為PS3系統內置的PS2模擬器不能直接讀取PS2遊戲光碟,玩家還得付費重新購買這些遊戲。索尼還曾以「PSP Remaster」的名義推出過基於PS3主機的PSP模擬器,這些遊戲依舊需要玩家另行付費購買。
  • 日本廠商推出新款Switch主機底座 功能全面
    這款主打便攜的主機底座體積上僅有插頭大小,其保留了底座所有的功能和三大主要功能接口。據悉,這款主機底座售價8228日元,將於6月11日正式上架,喜歡的朋友不妨關注一下。
  • 騰訊雲遊戲正式上線,體驗已達到主機水準
    打開APP 騰訊雲遊戲正式上線,體驗已達到主機水準 隨心 發表於 2020-12-14 10:27:34 主機遊戲的高成本和不便導致其難以普及。
  • PlayStation系列銷量突破5億臺 索尼推出全新紀念版PS4 Pro
    在PlayStation系列的全球累計銷量突破5.253億臺之際推出這款限定版PS4Pro主機,代表著對所有支持PlayStation各項業務的玩家的感謝。這款全球限量5萬臺的限定版PS4Pro主機同時也是首次採用深藍色半透明設計的PlayStation4 (PS4)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