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些閱歷的PC遊戲玩家,大概都曾接觸過日本光榮公司出品的經典模擬經營遊戲系列《大航海時代》。距離《大航海時代4》發售整整二十年(1999)後,光榮公司終於在前幾天公布了正傳系列的單機遊戲最新作《大航海時代6》——只不過,變成了手機遊戲。
不經意的經典
知名作家張佳瑋在《我作為一個笨蛋的夢想》裡曾經寫道:「那是1994年,我小學四年級,在餐桌上問爸爸:爸,裡斯本在哪裡?安特衛普又在哪裡?我爸爸,一個做國際航運的,呆了呆:你怎麼知道這些地方的?——這個遊戲,叫做《大航海時代1》。」
是的。1991年,光榮史無前例地開創了策略冒險類 RPG《大航海時代》,帶領玩家縱橫七海,環遊世界。就像遊戲名稱所顯示的那樣,玩家將在虛擬的電子空間裡重新回到15-17世紀那個激動人心的「大航海時代」,扮演一位船長率領一支遠航艦隊進行貿易、私掠、賞金追捕、探險以及海上搶劫。對於玩家而言,置身於《大航海時代》之中,不但有冒險、旅遊的快樂,而且你的地理知識也會在環球旅行中無形增長。如果掛一幅世界地圖在旁邊,或許能更加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有趣的是,雖然《大航海時代》在遊戲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冒險世界,起初光榮公司對其卻不如《三國志》系列那般信心十足,以至於1994年出品的續作《大航海時代2》原本沒有被當作2代,而是被作為1代的資料片,命名為《大航海時代:新地平線》。
遊戲的命運偏偏不可預料。恰恰是《大航海時代2》的問世才真正為光榮公司樹立起了在無數玩家心中的不朽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說,《大航海時代2》是整個系列的巔峰之作——儘管它已經是25年前的作品了。
《大航海時代2》的主角換成了1代中的主角裡萊昂法雷爾的兒子約翰,後者較之乃父的好萊塢式正面典型多出不少人情世故的元素,既會在酒館為兄弟兩肋插刀,也會為女人賭上性命和人決鬥。同時,玩家還可以扮演除了主角外的其他5個完全不同的角色,有經營有道的商人阿蘭,也有制霸四海的將軍奧託,以及愛恨分明的女海盜卡特琳娜。
遊戲中不一樣的角色,有著不一樣的使命與命運。「交易」的聲望高,國王會讓你去投資港口,購買商品等等。「海盜」聲望高,國王會讓你去打海盜和敵艦隊。「冒險」聲望高,國王則會讓你去探索珍寶。這自然要歸功於《大航海時代2》中的空前自由度。
玩家想要經商,可以由裡斯本購買橄欖油向南直往馬德拉韋港,再從馬德拉韋港販砂糖回到裡斯本,如此幾次就會有些家底了。這時將貸款還掉,因為貨款有10%的月息。隨著遊戲的進展,玩家還會發現,雅典和伊斯坦堡的白銀航線,地毯和藝術品總能賺來大把的金幣,而在科莫多島能捕獲巨蜥。
要是當商人當膩了,也可以改行去做海盜,嘗嘗戰鬥的艱辛和勝利的喜悅。玩家可以在地中海內或葡萄牙附近打劫各國商船隊和艦隊,此處船隊來往頻繁,但不能打自己國家的船。打劫得手後到最近的港口將戰利品賣掉,就可以小發一筆。
當然,和平主義的玩家也可以在《大航海時代2》中實現環球航行的夢想。就像真實歷史裡的探險家一樣,玩家需要記得帶上聖香油(可防風暴)、強血液(可治壞血病)、經緯儀、四分儀和六分儀(測量經緯度),甚至還有貓咪,用來對付在船上肆虐的老鼠……
時代的變幻
從此,《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成為了光榮公司的又一個閃閃發光的金字招牌,同時也成為之後航海題材遊戲的標杆。繼《大航海時代2》之後,光榮公司又相繼推出了兩款續作。1996年發售的《大航海時代3 太陽海岸》被認為是本系列中最為貼近史實的一部。不但許多歷史上的真實人物都在遊戲中登場,而且遊戲本身的概念也受到了史實的啟發。比如,玩家扮演的航海者在進入敵對國家港口時會遇到阻礙。與歷史上的場景類似,玩家可以選擇賄賂守軍進港,也可以選擇冒險偷渡(可能失敗),要是覺得自己船堅炮利,更可以乾脆用大炮轟開港口,享受一下徵服者的快感。
至於1999年面世的《大航海時代4》則是一部貶褒參半的作品。首先,它的畫面無可指責。遊戲的開場動畫中,蔚藍的海洋、初升的旭日以及英俊瀟灑的船長構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航海畫卷,貫穿遊戲的油畫般的效果再加上清新悅耳的音樂和時時傳來的海浪聲讓人覺得似乎真的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航行。
其次,它也能夠讓玩家真實體驗一回船長的生活,並有機會實施一個船長所擁有的無上權力:你可以任意改變船上你認為需要更改的每個部分,包括船帆、船艙、裝甲等。可不要小瞧它們,每項更改都會給你帶來好處。如增加一個禮拜室,可消除士兵的不滿;增加一個飼養室,則飼養員可以生產糧食,減少糧食消耗;而撞角的作用就更大了,你可以直衝敵艦,將其攔腰截斷……更有意思的是,《大航海時代4》與稍晚幾年光榮公司的另一部作品《太閤立志傳5》形成了聯動,前者中的角色拉斐爾及麗璐在太閤立志傳中各經營著一家南蠻商館。
不過,《大航海時代4》的缺點卻和優點一樣突出。伴隨著遊戲畫面水平的提高,《大航海時代》系列的精髓——「遊戲的自由度」——卻日漸減弱,原本應該按照人物的發展而展開的劇情反而變成了為了達到故事情節而進行遊戲,實在給人一種本末倒置的感覺。與此同時,《大航海時代4》引入了戰鬥中的即時制,戰鬥和探險系統都做得過於簡單,這就大大降低了遊戲的耐玩性,不免讓死忠玩家覺得有些失望。
實際上,遊戲系統的類似簡化同樣也發生在後來的《太閤立志傳V》身上——其戰鬥模式簡直跟紙牌遊戲差不多。事後看來,在世紀之交單機遊戲的鼎盛時代,這股迎合玩家「快餐化」傾向的暗流已經悄然出現——這與單機遊戲的盛極而衰,是否有些關係呢?在21世紀的最初十年,時代的車輪無情向前。網路遊戲異軍突起。即使是以多款單機遊戲經典起家的光榮公司,也無法獨力對抗時代。1999年後,光榮暫停了《大航海時代》單機版遊戲的更新進程,經典逐漸被凝固在記憶的膠片中。
而這個命運,已經比從此完結的《太閤立志傳》好得多了。起碼,光榮公司並沒有放棄《大航海時代》的IP。2004年,光榮推出了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網遊《大航海時代Online》。這款遊戲的概念,大體上延續了單機版的設定。在口碑上也有起值得稱道之處,東京大學在200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就將其稱作「最具有文化教育性的網路遊戲」,原因自然是在娛樂的同時,能讓玩家獲得大量「大航海時代」的歷史知識,本身的教育特性很濃。相比之下,在2014年打著「王者歸來」幌子出現在玩家面前的「正統續作」《大航海時代5》(其實是個頁遊),則幾乎稱得上是一款販賣情懷的拙劣作品了。臺灣地區伺服器堅持到了2019年6月14日,大陸地區的伺服器也將在今年8月15日關閉。無論如何,能在一片罵聲中堅持四年,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
新的航程
沉寂多年之後,《大航海時代》正傳系列在今年終於又有了續作,也就是《大航海時代6》。時代的變化畢竟不可阻擋,PC遊戲的確已經「無可奈何花落去」,光榮公司看來也不打算讓老玩家們坐在電腦前重拾過去的記憶。畢竟眼下遊戲的主流平臺已經轉移到了手機上。按照《大航海時代6》的遊戲製作人竹田智一在接受日本遊戲媒體「4gamer」採訪時的說法,鑑於「手遊」風氣正盛,因此有必要提供「最適合手機的大航海時代」體驗。
換句話說,在今年7月29日至8月1日進行iOS / Android雙平臺CBT刪檔測試的《大航海時代6》會是一款手機遊戲。考慮到竹田智一本人就是惡評如潮的《大航海時代5》的遊戲製作人,這不免令人生出幾許憂慮,狗尾續貂的始作俑者,此次又會有什麼腦洞大開?按照作為手遊,《大航海時代6》自然無法迴避社交元素,不但遊戲會設有玩家對戰的玩法。玩家還可以將其他玩家生產的物品進行二次加工,然後在「市場」中交易;玩家亦可以組建「公會」,交換彼此需要的生產品。
按照竹田智一的說法,《大航海時代6》早在2017年5月已經開始構思。值得慶幸的是,或許是受到身為頁遊的《大航海時代5》糟糕名聲的觸動,《大航海時代6》總算恢復了「單機版」的身份。它仍然會維持系列以往經典的「交易」、「海戰」和「探險」三大元素。而和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玩家不再扮演「船長」或「提督」,而將以一名「商館經營者」的身份來進行遊戲。除了編組艦隊之外,玩家還可以建設自己的據點和設施等,簡而言之就是「比過往更高一級的視角」來進行遊戲。
在眾多玩家關注的戰鬥場景方面,《大航海時代6》也會採用實時形式並以3D形勢表現,一場戰鬥所需時間會控制在1-3分鐘左右。話說回來,在手機上個別操縱所有船隻動作到底是個很大的負擔,因此玩家只能操縱本方的旗艦,並且所有船隻只要進入大炮射程就會自動攻擊。這到底是讓玩家更易享受海戰樂趣還是會讓遊戲變得索然無味,就只有留待實踐去驗證了。
至於探險部分方面,《大航海時代6》將採用棋牌遊戲形式般的格子設計,讓玩家在地圖格子上前進和探索,到達目的地即過關;而打倒在終點的危險動物、盜賊以至傳說級怪物時,還有機會獲得稀有寶物。探險時前進格子數與調查亦是依所選航海家的屬性而定,而停留的格子有機會觸發各種事件,例如遭敵人襲擊、遇上落石等。這樣的設定,很容易讓人想起《大富翁》遊戲裡的類似做法。如此一來,玩家是不是還會有海上探險的感覺,同樣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無論如何,《大航海時代6》這個名字,仍然是激動人心的。對於玩家來說,如同《海賊王》裡的路飛一樣揚帆起航,在大海之上追逐榮譽與財富,又何嘗不是一個不會隨著時光褪色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