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數據丨一年學費超十萬 中產間的教育競賽從高端幼兒園開跑

2020-12-14 騰訊網

曾有一個段子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

「我孩子今年四歲,英語詞彙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

「得看在哪兒。在美國的話夠了,在海澱區怕是不夠。

一年級才開始學習「ABC」和「1+1」已經變成過去式,將孩子送入高端幼兒園的中產父母們,早早就開始了與同齡人之間的競賽。

入學難vs入學貴

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當下,幼兒園的擇校,逐漸變成了某些家庭的頭等大事。

在小升初的自我介紹中,別人家的孩子堪稱「神童」,自己家的小孩卻一無是處,多多少少會讓父母們產生焦慮。

幼兒園顯然不再是孩子們上學前玩玩就好的地方,某種程度上它已經成為一條競賽起跑線。

在這條線背後的父母們,誰都不想落後。

小升初裡的「神童」簡歷 | 人民網

於是,選擇何等價位、何等檔次的幼兒園,成為了眾多家長的困擾。

公辦園價格低廉,受廣大家庭歡迎,但僧多粥少,需要搖號或是排隊。

其中,各個地區評定的示範園/一級園,由於其擁有穩定的設施與教學品質,更是一位難求。

如果依據就近原則,選擇離家近但「沒那麼好」的公辦園呢,許多家庭又擔心品質一般,耽誤孩子成長,由此陷入糾結。

根據中國青年報在今年9月完成的調訪,除了常見的入學難、入學貴,「擔憂辦學質量」、「師資力量弱」與「幼兒園轉普惠遇到問題」等問題也在浮出水面。

類型的分化帶來差異,進而產生比較。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好的教育,中產家庭尤甚。

在這裡,可以將中產泛化為受過高等教育、已在城市初步站穩腳跟的家庭——先不管淨資產有沒有到位,至少心態已經到位了。

當中產家庭們一頭扎入這場馬拉松裡,一切才剛剛開始。

被攔在門口的中產家庭

在常見的認知裡,高端園擁有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設施,似乎是實現教育「搶跑」的利器。

它看上去很美,但門檻也不低。

首先是標價突出的學費。一般來說,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公辦園,每月的價格大概在千元左右。

高端園的收費則瞬間膨脹到每月1萬元左右。這意味著,家長們每年在孩子的學前教育上,就超過了10萬元。

但並不是人人都有給錢的機會。與公立園一樣,許多知名的高端園依然有明顯的排隊現象。

排隊的同時,還有考核與競爭——作為家長,提交入學申請後,你會收到面試通知,園方會考察你與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是否契合,履歷與背景是否符合幼兒園的標準。

與此同時,對孩子的面試也少不了。園方除了觀察幼兒的言語與行動能力,可能還會給出一些圖形或思維題目要求作答。如果表現不佳呢,那麼只能無緣入學機會。

為此,一些圍繞幼兒園入學面試的培訓也伴隨著出現。

當一切順遂,小孩將收到人生中的第一份offer:一份由幼兒園寄來的錄取通知書。

至此,中產家庭入讀高端園的嘗試才算圓滿結束。

入學後的「鄙視鏈」

費盡千辛萬苦,努力爭取到高端園的入學機會,家長們迎來的是高端園五花八門的教育理念、因高昂學費劃分出的圈子,以及隨之而來更深的焦慮旋渦。

一般來說,除了各級公辦園、高端園和普惠性質的民辦園,民辦園的序列中還有一個國際幼兒園。

這裡的國際並不僅是一個形容詞,而是會明確限制在讀生的國籍類型,因此通常由外籍子女和已經取得海外國籍的華僑子女構成,定位同樣高端,但受眾有限。

除此之外,那些常見的高端園通常會引進一種經過授權的教育理念,作為園內的培養特色。

比如常見的蒙臺梭利——這個由義大利教育學家以她本名命名的教育理念已在全國遍地開花,成為高端園的常見標籤,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收取高額費用的理由。

蒙臺梭利並不孤單。在它身旁,還有華德福、瑞吉歐、高瞻、芬蘭式等西方教育理念跟隨,入駐在全國各大園區中,任家長們挑選。

主打理念各不相同,但訴求大多相似——強調素質教育、強調以人為本,不唯分數與紀律。

當然,還有一個共同點,貴。

紛繁的教育理念背後,這些高端園給孩子和家長們帶來了什麼體驗?

知乎問題「學費一年20萬元的幼兒園究竟好在哪?」下,熱門回答裡頻繁提起「同學」、「英文」、「環境」和「硬體」

溯源它們的原始回答可以看見:家長基本認同,孩子在高端園入讀,英文水平被充分鍛鍊、同學素質都很好、校園環境與設施不錯。

但事實上,優越的環境是各項競爭的縮影,也是放大器。

問答中有不少家長承認:高端園的氛圍讓人有壓力,因為都是條件不錯的家庭,除了撫育上的競爭,攀也比不可避免地產生,由此形成「鄙視鏈」。

「旅遊不出國好像都不好意思說。別家的孩子假期都學馬術、棒球,我們孩子學跆拳道,顯得好像很奇怪……」在家長幫論壇,一名家長傾訴他的擔憂。

在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顧佳賣掉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的決定曾引發討論。

然而,顧佳的故事不止留在了電視裡,它是現實的鏡像,反映的是萬千家長在教育賽道上的前赴後繼。

是競爭,也是找一個安心的理由

入學前的折騰,和入學後的競爭,構成了年輕父母在學前育兒階段的兩大主題,並進一步提煉為「焦慮」一詞。

焦慮很普遍,甚至有點平平無奇。但數據的確顯示,在教育的賽道上,中國家長在孩子幼小階段的焦慮情緒保持最高位——孩子年齡還小,一切都有可能。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就要盡全力去爭取。

事實上,不僅是中產家庭所選擇的高端園,在各類幼兒園,競爭都在變得愈演愈烈。

2018年8月,中國青年報的調訪結果顯示,家長普遍認為幼兒園「小學化」情況嚴重,開設小學課程、增設幼升小銜接班的現象屢見不鮮。

儘管在同一時期,教育部頒布了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的通知。但競爭很可能只是轉移了戰場——看看孩子們的周末就知道了。

尚不知人事的孩子們,更像是被安排好的角色。兒童間內部競爭的實質,是家長間的競爭。

當身處中產階級的小區,一手將孩子送進高端園之後,某些暗暗的較勁已經在家長中展開。

在朋友圈曾刷屏過一個觀點:「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相比起幾十年前「放養」的教育模式,早早意識到教育重要性的家長們,正在走向另一個極端。

多年前就有教育機構打出廣告語:「您來,我們培養您的孩子;您不來,我們培養您孩子的競爭對手。」

這是場很多家長被動捲入其中的戰爭,他們一邊在「別人家的孩子」裡向內凝視,一邊在焦慮提前的教育模式之下糾結、掙扎。

出品人丨楊瑞春 主編丨王波 責編丨郝昊 運營丨菜菜 張越 撰文&數據&設計丨鹿鳴 編輯|菜菜 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相關焦點

  • 中產拽著孩子跑,教育競賽從高端幼兒園開始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穀雨數據-騰訊新聞」(ID:guyudata),撰文&數據&設計:鹿鳴,編輯:菜菜,出品: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36氪經授權發布。 一年級才開始學習「ABC」和「1+1」已經變成過去式,將孩子送入高端幼兒園的中產父母們,早早就開始了與同齡人之間的競賽。 01 入學難vs入學貴 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當下,幼兒園的擇校,逐漸變成了某些家庭的頭等大事。
  • ...幼兒園|教育|巴塞隆納|上海宋慶齡學校|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學費|...
    為了讓女兒小周周和兒子Romeo贏在起跑線,周董選定了以精英教育為主的國際學校。這所學校能夠從幼兒園讀到高中,1個班級不到10個學生。學費也不便宜,1人1年的註冊費和學費要近70萬臺幣,兩個孩子合共需要140萬臺幣,也就是約32萬人民幣。就像有人說過,最高級的「炫富」,不是曬名跑車名表,而是能夠養育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 細數重慶都有哪些貴族幼兒園,學費最高18萬/年!
    英利哈佛國際幼兒園(大坪校區)是由新加坡上市集團「英利國際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佳寶哈佛藝術培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高端國際幼兒園,為2--6歲孩子提供專業的、優質的早期教育和服務。教育特色:純北美幼教特色,「原汁原味」的蒙臺梭利教育體系地址:重慶兩江新區湖雲街12號附25號(保利高爾夫豪園東門)學費:每月的學費是4880元+600元夥食費中加國際幼兒園
  • 幼兒園一年18萬學費,老師月薪四千二,家長:農民工待遇咋教娃
    表姐讓明月去孩子的幼兒園面試,覺得明月的條件不錯,這個幼兒園收費這麼高,應該工資也不會低。而且明月在裡面還可以照應一下兒子。明月在招聘網站上看到這個幼兒園有招聘,工資待遇也還不錯6000左右。沒想到明月應聘成功之後,園長告訴她工資只有四千二。一年的工資加起來大概是六萬多。
  • 周杰倫女兒上國際學校,一年學費超30萬!
    一個人每年的註冊費學費近7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6萬元),光是在費用,一年至少要花掉14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2萬元)。 郭晶晶曾經在一次採訪中透露過她的教育方法。
  • 穀雨數據丨深圳為何房價環比居城市首位?解密房價暴漲背後真相
    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奮鬥五年還不如深圳三個月漲的房價多,奮鬥還有什麼意義?」知乎上這個熱門話題被200多萬人瀏覽,近千深漂敲下了自己的故事。 一邊是「房價暴漲」讓普通深漂又一次心酸,一邊是深圳千萬豪宅被秒殺一空,速度不亞於李佳琦薇婭直播間。
  • 欠幼兒園3萬學費,家長把女兒留校一年,看到家長的天價收據秒懂
    可是,隨著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幼兒園的學費也像是坐上了快車,甚至出現了很多天價幼兒園,令家長們望而卻步,望園興嘆。但是還是有家長,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不惜一切讓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學費都是捉襟見肘。前段時間,在重慶還因為孩子學費問題出現了這樣一檔子事。
  • 一年學費十多萬,堪比留學!新加坡伊頓國際幼兒園為何這麼貴?
    學費直逼一線城市的國際園新加坡伊頓鄭州國際幼兒園隸屬於新加坡伊頓國際幼兒園,總部在亞洲最有國際範的城市新加坡。自1995年創立以來,伊頓國際幼兒園已在12個國家和地區開設超過100所學校,影響十分廣泛。
  • 六成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 最大困擾是學費高
    受訪家長最支持教育部門辦幼兒園,然後是街道和社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易今年秋天,各地幼兒園陸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在過去的一年,大批民辦幼兒園轉為普惠園。疫情期間,也有部分民辦幼兒園失去收入來源,甚至關停。你覺得近幾年,「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有所緩解嗎?
  • 穀雨數據丨95後加班最嚴重,超三成每天都加班
    現實中,願意為錢加班的人並不少。 在影響加班的原因中,身體疲憊是導致加班效率低下的元兇,比例高達71%。 根據全球職場平臺LinkedIn發布的成功認知調查,超六成職場人將「身體健康」視為最看重的成功指標,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職業晉升」。 長期加班對身體健康是很大的損害,基於全社會視角來看,過度加班也不值得鼓勵。
  • 一年學費十幾萬!郭晶晶兒子幼兒園繳費單走紅,看完不敢生孩子了
    不過雖然她在外在物質上對孩子非常節約,可是在學業方面的教育上,卻是特別大方。不久前,郭晶晶在節目上透露了兒子所上的幼兒園,被譽為香港幼兒園中的哈佛大學。 在這個學校讀書,光學費就是一年17萬港元,折合人民幣一年14多萬元。 與高昂的價格相對的是優質教育,從這個學校出來的孩子,英語水平往往能達到其他孩子六年級的水平。
  • 低齡留學|新加坡幼兒園-小學-中學申請條件、學費
    學校區別: 政府幼兒園相對來說學費少,負擔小,但是學額比較緊缺 私立幼兒園收費略高於政府幼兒園,但是申請容易 國際學校幼兒園費用較昂貴,但好申請,教學質量高 學費: 400-1000新幣之間
  • 這些高校不是民辦三本,每年學費卻十萬起步,錄取分數接近985
    考生的父母對大學的學費大概只有兩個階段,普通的專業,公立的專業基本上是5000元左右,私立的專業是一萬元左右,大學中外合作學校的學費不到兩萬元,一年十幾萬元的學費幾乎是前所未聞,小編今天就介紹一下這些高校不是民辦三本,每年學費卻十萬起步,錄取分數接近985。
  • 成都這些土豪級幼兒園 最貴學費12萬一年
    但凡注重孩子成長規劃的家長,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會認認真真抓好孩子教育的每一步。而幼兒園作為教育的第一塊基石,尤為重要,家長們也是格外重視。你還記得你上幼兒園時的學費是多少嗎?70後:幼兒園學費3元,書費0.9元80後:幼兒園學費5-10元,因為只有一年,多數家長選擇讓孩子直接讀學前班90後:上學的特點是越來越貴,但價格基本比較平穩00後:家長表示「再漲下去,快要超過我的月工資了」父母們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真的是超拼的!今年就爆出,眉山家長支帳篷帶棉被徹夜排隊只為報名幼兒園!
  • 齊嬌曬2歲女兒背書包背影,面露不悅超委屈,幼兒園學費一年9萬
    當天,成功恢復單身後的齊嬌戴著口罩,不懼鏡頭大方素顏亮相的她,眉眼間流露著喜悅之情,可見齊嬌的愉快心情。9月22日,齊嬌再次更新社交網,在個人社交平臺中曬出了一組自己和2歲女兒Tittania(何煦齡)的合照,並配文寫到:「一轉眼老大就到了上學的年紀了,寶貝加油,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喲!」
  • lol解說娃娃直播透露女兒幼兒園一年學費12萬,網友直呼有錢!
    官方解說一場是2000,不光lol解說,還有直播,接廣告還有其他遊戲解說活動,算下來一年能掙個百十萬還是沒問題的。駱歆曾在微博說過周淑儀最高一月直播收入90萬,還是稅後。現在lol越來越正規化,選手和解說的工資也和幾年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今天娃娃米勒在開車直播的時候,娃娃直言女兒幼兒園一年學費12萬。
  • 幼兒園5位數「繳費單」火了,堪比大學一年生活費,為啥這麼高?
    文/彩玉說教育幼兒園是每位同學學習生涯中最先經歷的一個時期,尤其是近幾年教育事業的發展,很多家長都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同時也是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便不惜代價甚至託關係找到一所比較優質的幼兒園。
  • 高價幼兒園學費引紛爭,網友:養不起
    小麗一個朋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上同一個幼兒園,朋友把孩子這一年的學費,學雜費,興趣班和一些其他費用截圖發到了朋友圈,大呼學費太貴。平時小麗還沒有注意到這些,這次看到這些數據,小麗被嚇了一大跳,再也不敢想生二胎的計劃。一個孩子上幼兒園一年最低四萬,還不是那些貴族學校,這還只是簡單的,真是讓人頭疼。
  • 大話降龍:天宮眾人生下娃娃,太白大仙建幼兒園行高價學費
    一旁的降龍羅漢則產下了一個跟他一樣細皮嫩肉的孩子,一看就是親生的。剛走出院門就看見隔壁新建了一家幼兒園,這一看原來是太白的產業,莫非太白大仙早就已經把一切都計算好了?現在的太白大仙活脫脫一副奸商模樣,站在幼兒園門口大聲呦呵著,他果然早就預謀好了,壟斷天宮幼兒園收高價學費。
  • 「年薪7萬,老婆讓兒子上一年5萬的幼兒園」真的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上幼兒園不是為了優秀的早教,而是為了「圈子」;孩子上小學、中學不是為了過硬的師資,而是為了「圈子」;孩子上大學不是為了接受專業的教育,而是為了「圈子」……老公年薪7萬,老婆認為圈子很重要,讓孩子上一年5萬的幼兒園前些日子,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一則很火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