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會員訴愛奇藝「超前點播」一案落幕。而此前,愛奇藝還宣布VIP會員價格上漲。同時,愛奇藝五年虧損近300億,一直標榜「中國版奈飛」的愛奇藝,能否走出虧損的困境?
日前,會員訴愛奇藝「超前點播」一案以維持原判而落幕。繼超前點播之後,愛奇藝又上演漲價風波。此前,愛奇藝表示對黃金會員的價格進行漲價,原因是:之前的定價太低,無法提供優質內容。而對於大眾而言,無論是愛奇藝、優酷還是騰訊視頻,如果這些會員都有,加起來每個月至少得花費100多。
宣布會員提價後不久,愛奇藝便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愛奇藝第三季度營收72億元,同比下降3%;淨虧損為12億元。
會員漲價,體現出來的更多是愛奇藝總體營收增長乏力、廣告收入下降、會員數量觸頂下揮動了「資本鐮刀」。但,一家5年虧損287.4億元的長視頻平臺,也許很難通過此舉來實現一舉扭虧為盈。
「超前點播,廣告收入,會員漲價……」仍舊虧損的視頻網站漲價是否錯了?對此,發現網就目前這些問題向愛奇藝公司發送採訪函請求釋疑,但截至發稿前,來伊份並未給出合理解釋。
「超前點播」案終落幕
近日,吳聲威與愛奇藝的「超前點播」案落下帷幕。原告吳聲威通過微博發文稱:「四中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來源:新浪微博
據原告吳聲威表示:「今天是超前點播一周年,去年的今天,愛奇藝變更了會員協議,增加了超前點播條款,為《慶餘年》之後的熱劇超前點播種下了法律上的種子。」
來源:新浪微博
2019年12月,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針對《慶餘年》推出超前點播——會員再次付費50元即可獲得超前點播特權,始終比會員多看6集,隨後又支持以每集3元的額外付費方式單集解鎖。原告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聲威認為,超前點播侵犯了其作為愛奇藝黃金VIP會員的合法權益,將愛奇藝起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來源:裁判文書網
6月2日下午,一審宣判結果出爐,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認為,被告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應該向原告連續15日提供愛奇藝平臺黃金VIP會員權益,使其享有愛奇藝平臺已更新的衛視熱播電視劇、愛奇藝自製劇的觀看權利,並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公證費損失1500元,至於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法院予以駁回。同時,一審並未否定「超前點播」模式。
五年虧損近300億,漲價能否彌補虧損?
繼超前點播後,愛奇藝又開始對黃金會員進行漲價。具體為會員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包年的會員價格也作出了相應的提升,漲價幅度在30%-50%。
來源:用戶截圖
愛奇藝為什麼執著於在一片罵聲中依舊選擇漲價?這個問題的背後,也許正是因為愛奇藝在連年虧損後,依舊看不到盈利的可能,對其長期成長性信心越來越低而導致的。
此前,愛奇藝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據愛奇藝財報,2020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總營收為72億元人民幣。其中,會員服務收入為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網絡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至18億元人民幣,內容分配收入3.923億元人民幣,其他收入持續增長至9.796億元人民幣。同時,愛奇藝總訂閱會員數量為1.048億,其中99.5%為付費訂閱會員。
來源:wind
通過財報我們可以看出,會員收入一直是愛奇藝的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二季度愛奇藝的總訂閱會員數量為1.049億,而去年同期為1.058億。本季度,愛奇藝會員數量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出現了負增長。由此,也可以判斷出,營收方面的困境,成了愛奇藝不得不漲價的必然因素之一。
而視頻網站總是虧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容成本高。視頻網站除了要購買新劇的版權,另一方面還有自製劇的拍攝成本。而愛奇藝CEO龔宇也曾表示,「版權採購成本快速上升,是整個行業在過去七八年裡的『嚴重錯誤』。」
據公開資料顯示,愛奇藝在2015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25.8億元、30.8億元、37.4億元、90.6億元、102.8億元,5年來累計虧損287.4億元。直到今年前三季度,愛奇藝共虧損55億元。雖然幅度有所下降,但對於愛奇藝來說,虧損的減少並不能掩蓋營收增幅的下降,從2019一季度開始到2020年三季度,營收從43%一路降至3%。
來源:wind
從會員數來看,2020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數1.048億,較上季度下降10萬。用戶增長的下降,意味著愛奇藝在流量價值預期上承載的不確定性加大,面臨從增量轉向存量的可能。
而此前也有報導稱,阿里巴巴和騰訊針對收購愛奇藝公司的控股權分別與百度公司進行了談判,暫緩後短期沒有重啟的可能性,由於對愛奇藝的200億美元估值存在分歧,這一收購事項暫緩。百度對愛奇藝的要價為200億美元,而騰訊出價僅為100億美元。但對於上述傳聞,百度官方回應稱消息不實,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中國版奈飛」的窘境
對比愛奇藝漲價事件,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ilx(奈飛)在會員漲價這件事可以說是做得爐火純青,密集推出精品劇目的同時,刺激會員接受更高的價格。
奈飛優質的自製劇、精品劇讓它有底氣讓用戶養成付費觀看習慣,除了調節好價格與需求的矛盾之外,獲得了更長時間的收入增長。
據奈飛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奈飛第三季度營收64.4億美元,市場預期63.98億美元,去年同期52.45億美元;淨利潤7.89億美元,市場預期9.71億美元,去年同期6.65億美元。兩者相比較,可謂是天差地別。
來源:wind
但同樣的邏輯,是否適用於標榜「中國版奈飛」的愛奇藝呢?為什麼奈飛可以6年內5次漲價,愛奇藝只能多年提供「良心會員價」?
其實用戶是否願意為了看視頻付費的關鍵在於是否具備持久穩定的優質內容輸出,以及不同平臺間的差異化內容。沒有做好這兩件事就貿然漲價,也許只會造成用戶的流失。
愛奇藝如今也有自己的自製劇「迷霧劇場」,憑藉《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自製熱劇,讓會員收入一度成為了超過廣告收入的第一大收入,連續9個季度撐起營收半壁江山。但是,內容投入常有,爆款卻不常有。愛奇藝自製的綜藝及其他自製內容能否保證會出現爆款,還是個未知數。只有作品精良,才能吸引來用戶的付費行為,高投入低評分的自製內容,只會出現「顆粒無收」的狀況。
與此同時,「被迫」接受「割韭菜」命運,卻依舊不能逃離超前點播和廣告的用戶,顯然不願意為此行為買單。
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因此,就目前情況來看,除非愛奇藝能夠持續、高質量的產出獨家的爆款內容,或是各大視頻網站紛紛跟隨愛奇藝提高會員價格,否則愛奇藝的漲價可能會失去大量的付費會員人群。
漲價帶來的是用戶的不滿,續費意願下降;不漲價帶來的是持續虧損,營收增速逐漸放緩。
未來,愛奇藝會如何發展?發現網將持續關注。
(發現網記者羅雪峰實習記者曹暉)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