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源熱泵工作原理(逆卡諾原理)
空氣源熱泵的工作原理是基於逆卡諾原理的,可能對一些零基礎的小夥伴有點難以理解,但你仔細看完可能心裡會有一個印象的。
它的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將低品位的能量轉換到高品位的能量一種製冷循環。
逆卡諾循環 ,卡諾循環 1824年,法國青年工程師卡諾研究了一種理想熱機的效率,這種熱機的循環過程叫做「卡諾循環」。
因為是卡諾發明的,所以以他名字命名,但中間故事可是曲曲折折,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查閱卡諾的人生軌跡!
這是一種特殊的,又是非常重要的循環,因為採用這種循環的熱機效率最大。
逆卡諾循環奠定了製冷理論的基礎,逆卡諾循環揭示了空調製冷係數(俗稱EER或COP)的極限。
一切蒸髮式製冷都不能突破逆卡諾循環。
但在實際了解中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逆卡諾循環是一種理想的循環,實際上是實現不了的,實際的製冷循環是基於逆卡諾循環做出改進的。
其次需要知道:冷凝放熱、蒸發吸熱。
根據逆卡諾循環基本原理:
低溫高壓液態製冷劑經膨脹機構節流處理後變為低溫低壓的液態製冷劑,進入空氣交換機中蒸發吸熱,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Q2;
蒸發吸熱後的製冷劑以氣態形式進入壓縮機,被壓縮後,變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
此時製冷劑中所蘊藏的熱量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Q2,一部分是輸入壓縮機中的電能在壓縮製冷劑時轉化成的熱量Q1;
被壓縮後的高溫高壓製冷劑進入熱交換器,將其所含熱量(Q1+Q2)釋放給進入熱交換器中的冷水,冷水被加熱到60℃直接進入保溫水箱儲存起來供用戶使用;
放熱後的製冷劑以液態形式進入膨脹機構,節流降壓......如此不間斷進行循環。
冷水獲得的熱量Q3=製冷劑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Q2+驅動壓縮機的電能轉化成的熱量Q1, 在標準工況下:Q2=3.6Q1,即消耗1份電能,得到4.6份的熱量。
上面可以看出他是節能且高效的,一份電五份熱你想想有多讓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