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冬悅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01.
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城,走在華燈初上的街道,周遭人來人往,有些悠閒,有些急促。
路邊各種小吃商販,已經開始忙碌,夜市即將迎來專屬於自己的熱鬧與繁華。
每次回到這座小城,都會來這條街走一走,逛一逛,偶爾會遇上一兩個老同學,寒暄幾句,然後,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大多時候,一個熟人也遇不上。畢竟,這是一座新城,比老城大得多,住進這座城的人來自各個地方,誰也不認識誰。
以前的鄰居,早已分散;以前的同學,很少再聯絡;以前認識的很多人,都成了記憶裡的一個影子。
這一次,和上次一樣,沒遇上一個熟人,一個也沒遇上。
莫名的,有些悵然,有些孤獨。臉上雖無半分異樣,心卻沉甸甸的。
這座城,於我而言,只剩下了親情,別的什麼也沒有了。
我,終於活成了最孤獨的樣子。
02.
還能記起,五年前剛從外地回來,正好趕上十周年同學聚會,我積極組織,給很多老同學打電話,最後到場十餘人,圍了一大桌。
那是我參加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學聚會。之後他們也有組織,而我因個人原因,未能參與。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整日忙於自己的事,幾乎不曾與任何同學聯絡感情,同學群裡也幾乎不出現,漸漸地,與所有人都生疏了。
是我不合群嗎?還是我太涼薄了?
不知道,只覺得與他們越來越缺少共鳴,聊不到一起,玩不到一起。若硬要湊在一起,只有尷尬。
就像有一回,與兩個女同學去喝茶。她們兩個聊得熱火朝天,我隨聲附和,跟著笑笑。中途有一個女同去洗手間,我與另一個女同學居然不知道該聊點什麼,場面尷尬至極。
自那以後,實在有些害怕與同學出去玩。
自那以後,即便回到這座城,也是輕輕地來,輕輕地走,連朋友圈都不發一條。
時間和距離,改變了很多東西,任何人都無能為力。我們只能告訴自己,孤獨是人生常態,習慣就好。
03.
我不想在刻意地去尋找溫暖了,我只想好好地沉浸在孤獨的世界裡,與那些同樣是孤獨人,相呼應。
這段文字,尤其符合此刻的心境。
是的,不想再刻意去尋找什麼了。溫暖、理解、懂得,都不再奢求了,就這樣活在自己的世界,孤獨而自由。
那些曾經的情誼、曾經的美好,終究是遠去了,如今的我們,各有各的生活,沒有交集,自然難有共鳴。沒有共鳴,自然會越來越生疏。
性格使然,不善於刻意維繫人際關係,又剛好喜歡文字,便將文字當成了最忠實的朋友,漸漸地,就活成了最孤獨的樣子;漸漸地,就習慣了孤獨。
習慣孤獨,享受孤獨,在孤獨中,仰望孤獨,竟然一點也不覺得難熬。相反,感到無比自在愜意。
少了不必要的社交,多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可多陪伴家人,可靜心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此,真的很好。
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我願意一直這樣活,孤獨地活。
孤獨,不是空虛寂寞。
孤獨,是一個人的修行。
孤獨,是用一種靜默安然的心態,隨心所欲地生活。
願我們都能學會在孤獨中,仰望孤獨。
願我們都能活得輕鬆,自在,愜意。
-END-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