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 信息來源: 新聞中心、黨委統戰部、學生工作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
編輯:山石 |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別於5月21日、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兩會開幕期間,北京大學多個院系和單位組織師生集中收聽收看開幕式直播,並圍繞熱點議題展開熱烈研討。其他師生紛紛通過網絡、手機、電視、廣播等多種方式實時關注大會開幕,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暢談學習心得體會。
北大教師結合所在的專業領域,圍繞後疫情時期經濟改革與發展、科技創新、教育發展等議題展開熱議,探討北大人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責任與擔當。
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教授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文字特別精練,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關心教育領域的重點工作,今年報告提出的最核心的任務就是「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2014年核心是「優先發展教育」, 2014年開始年年強調「公平發展」要求,2015年起「質量提升」也是年年強調。每年會有一些具體的任務側重點,但縱觀歷年的報告,「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是總綱,除了2016年的報告中均首先提及「公平」,這也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屬性決定的。
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九三學社北京市委主委、中科院院士、北京市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範教授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簡明扼要、緊扣現實、實實在在,反映出求真務實、執政為民的工作作風。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和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堅持改革開放,擴大內需,尤其強調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我們堅信,只要發揮制度優勢,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夠化危為機,逆流而上,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無黨派人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李曉明教授說,今年兩會是在極不平凡的國內外形勢下召開的。大家明顯對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十分期待,這從他走上講壇時大家給予的不尋常的掌聲中可以感受到。過去一年多,政府的工作的確很艱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感覺最突出的就是實事求是、不迴避矛盾。面對複雜的局面和各種困難與嚴峻挑戰,2020年的工作安排處處體現了以民為本、以市場主體為要的精神,讓我感到實實在在,抓住了根本,很有希望。
全國人大代表、無黨派人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義虎表示,我在現場聽取了政府工作報告,非常贊成。這是40年以來最短的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很高,充滿堅定自信,引領性、針對性和執行力很強,是一個求真務實、奮發進取的報告,從戰略統籌高度提出了今年發展的主要目標,對下一階段工作做了符合實際的總體部署;特別是對在新冠疫情特殊情況下,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作出了科學的分析和周密的工作部署。
經濟學院助理教授王熙談到,堅定不移打好扶貧攻堅戰,是中國特色的經濟刺激政策,是政府工作報告的突出亮點。扶貧工作有利於財政、貨幣政策有效實施,充分保障低收入人群,使他們更有效、更密切地參與到經濟建設之中,盤活生產要素,有利於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總書記說,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中央不忘最困難人民群眾、不忘最貧窮落後地區,體現了黨和政府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將人民群眾的利益重於單純的經濟指標,體現了我們黨堅定強調人民至上的根本特色、鮮亮底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尹俊表示,面對全球經濟深度衰退,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國經濟如何保持韌性、深化發展作出了全面系統的戰略部署,體現了戰略定力、辯證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充分展現了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治理能力,作為習研院教師,要用學術講政治,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在理論、戰略、對策研究方面建言獻策,服務國家戰略。
北大學子結合自身專業學習和工作特點,暢談收聽收看兩會的感受和體會。
學生工作部2019級選留輔導員司哲表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鏗鏘誓言,遇上了年初就席捲全國的嚴重疫情,內心的擔憂肯定是有的。但習近平總書記給十四億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全民抗疫阻擊戰,使大家充滿必勝的信念。中華民族歷來都是在挫折和磨難中成長,浴火重生,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這一特殊時期召開的兩會,定能讓舉國上下凝心聚力,堅定黨和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學生工作部2019級選留輔導員漆袁雯談到,回望過去,我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展望未來,政府工作報告和「兩會聲音」讓我對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了信心。今年全國兩會有24位北大老師參加,依法履職、建言獻策,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北大始終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進步緊密聯繫在一起,北大青年也要奮勇爭先、不懼困難,以奮鬥和拼搏書寫民族復興的篇章。
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2018級博士生楊雪說,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兩會的召開無疑是全國人民的定心石和指南針。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中國外部環境日趨複雜,世界處於大變局之中的一年。中國吸引著更多的目光,也承載著更多的期許。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青年學子要砥礪奮鬥,響應祖國的號召,做勇於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專業2018級碩士生李和君表示,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公共服務愈發完善,每一個人都享受著國家社會迅速發展所帶來的福利。去年冬天,疫情來襲,中央號令、舉國動員,打響武漢保衛戰、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數的英雄的逆行,築起堅強的防護牆。從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到此次兩會召開,此次「後疫情時代」的兩會備受關注,全民抗疫所展現出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也成為每一位中國人、青年人關注的焦點——期待這次特殊時期的盛會,關注兩會,圓夢新時代。
外國語學院亞非語言文學系2019級碩士生馮一帆談到,疫情之下的兩會不僅代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也展現出我們國家乘風破浪的決心與毅力。看了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既欣喜於報告所提出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社會經濟復甦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同時,報告提出的「現有醫療衛生機制在重大公共事件衛生事件應對和防控方面仍存在不足及改進空間」也充分表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堅定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的堅定態度與常省吾身的憂患意識。
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管理專業2018級碩士生張守玉說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的教育工作要點。近年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方案,愈加關注教育的公平與質量。自己深感網際網路的普及對於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推動作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教育匱乏地區的學子,教育資源的鴻溝正在不斷被填補,地區之間的教育發展更加均衡,教育資源的分配也更趨科學、公平。
社會學系社會工作專業2019級碩士生代小雪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於中國來說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場大考。兩會的召開無疑昭示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常態化趨勢,也表明了中國的社會生活秩序正在逐步走向正常化。全國兩會的回歸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抗疫的寶貴成果,同時也將為當前復工、復產、復學的社會各界人士注入強心劑、吃下定心丸——2020年的兩會註定不同尋常。期待兩會在中國經濟社會建設新時期和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的豐碩成果。
藝術學院藝術史論專業2018級本科生葛戈談到,兩會的召開體現著國家對國計民生的高度關注,其聚焦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一特殊時期的戰略成果與後續階段性變化發展,從經濟、社會、法律等各個方面覆蓋百姓生活,讓我們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深切關心。我們感慨於舉國上下共克時艱的眾志成城,更鼓舞於眼前的成就。我們還將密切關注兩會,期待兩會上更多為百姓發聲、為百姓圓夢!
政府管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楊婷說道,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兩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而推遲,但它的召開卻是中國率先控制住國內疫情的標誌。兩會上許多代表委員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他們共話發展,共謀未來。通過對於兩會報告內容和有關精神的學習,我對國家取得的進步和面臨的挑戰有了新的了解,尤其是對於國家在防控疫情與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與安心。
元培學院政治經濟哲學專業2016級本科生曹牧楚談到,今年兩會在特殊時期勝利召開,如何應對疫情成為了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政協會議開幕後,全體人員肅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一分鐘,體現出兩會凝心聚力的作用、凸顯了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決心。兩會的勝利召開,將成為抗擊疫情新的起點,為徹底控制疫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疫情後人們的生活描繪了美好圖景。新冠肺炎疫情終將被戰勝,未來的美好生活定將開啟!
專題連結:聚焦兩會2020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