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打的到底是什麼?每一棒都直擊人心

2020-12-25 小胖品西遊

今天如果我要問這樣一個問題,恐怕很多人都會覺得我精神有點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打的到底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簡直都沒辦法稱之為問題,都說了三打白骨精,還問打的是什麼?打的當然是白骨精啊!

但事實上,這件事情真的沒有這麼簡單,孫悟空表面上是在打白骨精,可實際上打的卻是人心和人性,而且每一把都直擊人心的最深處。

這三棒的真義:

第一棒,打的是虛偽;第二棒,打的是愚昧;第三棒,打的是不該有的執念和怨恨;以上三點就是這段故事中的深層含義,也是很多人都沒有看到的實際意義。其實書中那些故事和人物大多數都是虛構,但同時又不是完全的虛無,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以及現實中的影射原型。

此書的作者不會平白無故的想像出一段故事,也不會毫無根據地塑造一個人物。即使那些事物都源自於個人的想像,但是同樣也需要從最實際的基礎上作為出發點,才能往想像空間去蔓延。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扯遠了,那麼接下來便開始言歸正傳,對孫悟空這三棍子逐一展開分析。

第一棒:打破虛偽見真性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段情節,發生在原著第27回,當時白骨精趁著孫悟空外出化齋之際,變成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妙齡女子,手中還拿著一堆石頭和癩蛤蟆變成的飯菜,跑過來哄騙唐僧和豬八戒。這時候的白骨精本身就意味著一種虛偽,她用非常美麗的外表遮蓋了自己丑陋邪惡的內心,以及那種不能見人的本來面目。

而且白骨精此行的目的分明是為了抓走唐僧吃肉,可是卻偏偏表現出一副善解人意,甚至是雪中送炭的善良模樣,這種情形不是虛偽,又是什麼呢?

當然,這只是本故事中最表面的一層虛偽現象,也是一種最為直觀的體現,而在這層表面現象之下,其實還隱藏著一層更加入木三分的偽裝。因為突然從半路上殺出來的孫悟空,不僅一棒子打破了白骨精的精心偽裝,讓那些假象都露出了最真實的面目,同時他還敲碎了,唐僧刻意假裝出來的虛偽,使其顯現出來了自己的真性情。

對於唐僧表現出來的真真假假,我們可以從生物學和人類的基本常識這兩大方面進行入手,從而探尋其真相。

首先,當時唐僧最多不會超過30歲,對於一個雄性的男子來說,這正是各方面精力最為旺盛的年紀。但是由於他自小出家,並且到後來成了一個德高望重的聖僧,因此由於戒律清規的存在,所以唐僧對女色一直都是敬而遠之,從來不敢越雷池半步。

也就是說他一直都在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本能,在用身份和戒律清規來嚴格約束自己。然而在這個時候,唐僧雖然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但卻不一定能夠控制住內心最深處的本能。或者說他可以強制性要求自己不做違規的事情,但卻無法遏制作為一個男子對女子的好感。

話說到這裡已經非常明白,唐僧當時看見一個貌美如花的妙齡女子前來給自己送飯,他的內心裡必然不可能毫無波瀾,即使沒有非分之想,可最基本的好感應該還是有的。這一點從孫悟空在後來羞辱他的時候就能看得出來,例如原著中有這樣一段話:

「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

這一番話實在是戳中了唐僧內心的痛處,把唐長老急的是面紅耳赤,張了張嘴,愣是沒說出話來。

可見在此之前,唐僧一直都是在強行偽裝自己,強行保持鎮定,明明自己心裡和普通人一樣,都有對異性的好感,可是礙於聖僧的身份,他又不能明顯的表示出來。然而經過孫悟空的一番猛烈抨擊,唐長老的偽裝終於被徹底打破,那份虛偽再也無法繼續保持下去,徹底露出了最真實的性情。

其實人生在世,又何必如此刻意偽裝自己,沒有達到那樣的境界,即使偽裝的再好,也終歸會露出破綻,倒不如做一個最真實的自己,一點一點向著更高的境界去攀升。因為偽裝等於是掩飾,掩飾就是不願意接受最真實的自己,這樣又如何能夠腳踏實地的進步呢?

所以說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時,第一棒首先打破了所有人的偽裝,讓一切真相再也無法掩蓋。而這或許也正是此書作者的真實本意,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戳穿世間所有的虛幻,讓人們看清對方,同時也看清自己。

第二棒,用堅持打破愚昧

孫悟空的第一棒,不僅是與白骨精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同時也是他和唐僧的一次劇烈衝突。對方的偽裝被他打破,兩者之間的矛盾自然不可避免,他們雙方現在已經走上了兩個極端,孫悟空的原則是堅持打破虛偽,而唐僧和白骨精,卻依然還在偽裝的道路上執迷不悟。

首先來說白骨精,經過前一次的交手,她就應該已經清楚認識到自己根本不是孫悟空的對手,而且自己的偽裝也根本騙不了對方。可是她卻依然死性不改,還試圖用同樣的手法去接近唐僧,這就是一種深深的愚昧,甚至已經愚昧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為了得到眼前的利益,甚至不惜以身犯險,即使是富貴險中求,但也未免過了頭。

而且在第二回合的交鋒中,愚昧的也不僅是白骨精,還有唐僧。他一個肉眼凡胎的普通人,卻總是和火眼金睛的孫悟空爭執不下,難道說善於降妖除魔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在識別妖魔鬼怪這一方面還比不上他一個普通人嗎?

俗話說自信過了頭就是自負,而自負的人往往總是伴隨著愚昧,連自己有幾斤幾兩都認不清,又如何能夠認得清外界的虛虛實實。這時候就需要有一種強烈的外來刺激,讓其認清自己,認清現實。

所以孫悟空的第二棒,就是恰到好處的當頭一棒,這一棒打退了愚昧無知的白骨精,同時也打在了唐僧的內心深處,讓他的精神上感覺到了疼痛。不過也正因如此,唐僧對孫悟空的態度才會如此惡劣,因為對方敲痛了他的內心。

可是孫悟空這一棒子雖然敲中了唐僧那一刻愚昧的內心,但是卻沒能真正將其敲醒。這就像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你永遠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如果唐僧自己不願意反省,那麼他就一直無法從愚昧的境界中走出來,包括白骨精也是一樣,認識不到自己錯在哪裡,也就無法懸崖勒馬,最終難免挨這第三棒。

最後一棒打碎了執迷,卻也打出了怨恨

人生中的規則和尺度是一種非常玄妙的東西,比如不願意放棄叫做堅持,一如既往的堅持就是執著,而過分的執著就是執迷不悟。凡事一旦過了頭,就容易將自己推向深淵。

《西遊記》中的白骨精,就是一個執迷不悟的妖怪,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接連兩次失利之後,她就應該懂得適當的收手,並且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與孫悟空之間的差距。可是唐僧肉對她的吸引力實在太過強烈,至於到了捨生忘死的地步,情願拿自己的生命當做賭注,也要進行最後一次的冒險嘗試。

但是她的欲望有多麼強烈,現實就有多麼殘酷。有了前兩次的教訓,孫悟空這一次也學聰明了不少,直接叫出山神土地四值功曹等神仙,讓他們在暗中時時盯住這個妖怪,完全不給她逃命的機會。這一次他說什麼也要揭開白骨精的真實面目,否則就沒辦法給唐僧一個交代。

這件事情的結局大家都知道,白骨精直接被孫悟空一棒子敲死在地上,連最後一絲元神都沒能逃脫,就此化成了一具枯骨。這就是她為執迷付出的代價,可悲而又可嘆。

但是白骨精雖然迎來了自己最終的結局,可是孫悟空和唐僧的恩怨卻並沒有就此了結,因為這一棒徹底打出了唐僧心裡的怨恨。在此之前,他已經連續兩次對孫悟空進行過嚴重警告,不允許對方在自己面前隨意打殺旁人。

或者也可以說在唐僧的心裡,其實一直都沒把白骨精變成的這些凡人當成妖怪,反而一直心存僥倖,認為一開始的妙齡女子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美人,而後來的老公公與老太太,就是兩個可憐的老人。然而他卻沒有想到,孫悟空竟敢一次又一次違逆他的意思,將自己心中僅存的一絲僥倖和好感打的支離破碎,轉身只留下一個血淋淋的殘酷事實。

對於這樣的事實,唐僧不能接受,也不願意接受,甚至還因此對孫悟空心生怨恨,一遍又一遍地念著緊箍咒,以此來作為發洩。可是他卻不知道,他的這種做法正在將自己慢慢推向深淵。

因為西天之路是一條充滿崎嶇坎坷的道路,如果沒了孫悟空的保護,他還能往前走幾步。後來他被黃袍怪變成白虎,囚禁在暗無天日的牢籠,還差點險些死於刀兵之下,都是由於這次趕走了孫悟空的緣故,是他的執迷不悟,以及心中那些不該有的怨恨,險些葬送了自身。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應該放下完美的偽裝,接受一個真實不完美的自己,承認別人在某些方面上比自己更加優秀。同時也不要對那些不切實際的美好過於執著,更不要心存僥倖,為虛幻的好感執迷不悟。

這些道理,是孫悟空用金箍棒打出來的金科玉律,三打白骨精時的每一棒,其實都落在人們的內心深處,敲碎了偽裝,打破了愚昧,更讓人看清了執迷和怨恨的代價。

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一場一波三折的傳說,《西遊記》的作者用孫悟空、白骨精和唐僧這三個人之間的人物關,以及三方的內心變化和潛臺詞,巧妙的影射出了多種現實中存在的現象,並且揭示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我們對這個故事的理解,既是對這本書的深度挖掘,同時也是這些故事的向外延伸,一直延伸到了現實的人生當中。

結語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看故事不單純是為了圖個熱鬧,更要品味其中的奧妙。前世之事,後事之師,書中的白骨精和唐僧其實都是我們的前車之鑑,而孫悟空的金箍棒就更像是一種警醒,在時刻警惕著你我,不要重蹈故事裡的覆轍。

把故事當作人生,把人生比成故事,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有跡可循,因為前人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例子。那些故事就像黑暗中的明燈,在時刻指引著我們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幕後有黑手,孫悟空為何不揭穿
    孫悟空冒著被唐僧攆走的風險也要打死白骨精,因為他發現了白骨精最大的秘密,那就是白骨精是一堆白骨變得!白骨哪裡都有,為什麼白骨精就很可怕呢?豬八戒啃的豬蹄骨頭,往地上一扔,那就是白骨;沙僧吃了九個取經人,腦殼往脖子上一套,還是白骨;孫悟空更是打了鬼將傷了天兵,時光一吹,也只剩下一堆白骨。可白骨精這堆白骨不一樣,有神智,有目的,直接奔唐僧來的,背後一定有古怪,孫悟空就要揪出背後黑手。
  • 《西遊記》中孫悟空為何冒著被唐僧趕走的風險,也要打殺白骨精?
    不過,白骨精雖然想吃唐僧肉,但是她的法力確實不高,所以只能扮成好人來騙善良的唐僧,以此希望能達到自己的願望。但是孫悟空火眼金睛,又怎能逃出他的法眼。所以,白骨精雖然接連三次幻化成好人的模樣,但都被孫悟空所識破,並且最終還被孫悟空徹底打殺。唐僧肉眼凡胎,自然不識好歹真假,他只知道要慈悲為懷、不可殺生。
  • 三打白骨精:「西遊記」的經典章節
    三打白骨精:「西遊記」的經典章節「三打白骨精」是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的經典一節唐僧錯怪孫悟空濫殺無辜,念緊箍咒將其趕走,孫悟空不計前嫌,最終返回將唐僧師徒從白骨精手中救回……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而本書的
  • 三打白骨精唐僧趕走孫悟空是衝動還是矛盾爆發,原著中的草蛇灰線
    三打白骨精事件是唐僧首次趕走孫悟空,不同於剛出五行山那次孫悟空自己生氣離開,這次孫悟空被趕走與豬八戒在旁煽風點火不無關係。首先,我們說豬八戒是真的認為孫悟空打殺了人命還是有意誣陷呢?答案是後者,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中,小白龍讓豬八戒去請孫悟空回來,豬八戒說"那猴子與我有些不睦。
  • 對「西遊記三部曲」的另一種解讀之「三打白骨精」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解讀自從2014年影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以來,平均每兩年左右,鄭保瑞導演又先後完成《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與《西遊記之女兒國》構成了今時今日大銀幕上的「西遊記三部曲」對待作為電影作品的「西遊記系列」普通觀眾在視聽感受層面最關注的是神話西遊的銀幕奇觀化效果
  • [福利大放送]經典兒童舞臺劇,本周六與齊天大聖一起三打白骨精!
    用一場猴戲 告別猴年化一個變身 膜拜神話猴年的最後一月看大型魔幻親子舞臺劇《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向堅持正義、明辨是非的美猴王致敬!劇情介紹本劇是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改編,以孫悟空大鬧天宮、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師徒重上西行路為主要情節。
  • 為何孫悟空不顧一切也要把白骨精打死?他的火眼金睛究竟看到了啥
    三打白骨精是整個西遊記中屈指可數的一個故事,也是整部小說中很經典的一局,其實說出去也說明了白骨精的神秘性質,白骨精,在整個小說中也叫白骨精夫人。可是究竟誰是她丈夫呢?另有一點尤其令人費解,那就是,當初白骨精化身為三人,誘惑唐僧,為何孫悟空不顧一切也要把她打死?
  • 白骨精死後脊背浮現四個字,其中的涵義,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才懂
    縱觀白骨精的行為,她只會一味地施展「解屍法」,甚至一日不能變化超過三次,否則就會現出原形被孫悟空打死。讓人奇怪的是,白骨精明知道自己法術低微,她為何非要吃唐僧肉?需要指出的是,白骨精除了法術低微之外,她竟沒有背景也沒有小妖,明顯就是一個孤家寡人。
  • 一個黑風山黑大王,一個白虎嶺白骨夫人,黑熊怪和白骨精誰厲害?
    西遊記裡我們都知道有個妖怪非常有名那就是白骨精也稱白骨夫人,三打白骨精人眾皆知。在白虎嶺上,白骨精先變成一個婦人,被孫悟空一棒打死,後面又變成一個老奶奶又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之後還變成了一個老爺爺還是被孫悟空一棒打死。這唐僧人妖不分還受了豬八戒挑唆。以為孫悟空真的打死了三個人,把孫悟空貶走了。
  • 白骨精自稱夫人,她到底是誰的夫人?一來頭不小的神仙,名字耳熟
    不過讀了《西遊記》原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電視劇版《西遊記》實在是太「溫柔」了,原著中的一系列陰暗情節,都是能不拍就不拍,比如:師徒四人的勾心鬥角,妖怪們其實沒那麼臉譜化。
  • 白骨精被打死後,背上出現4個字,直到孫悟空成佛後才明白其中含義
    但是白骨精卻敢冒著生命危險,去挑戰孫悟空的權威。一定要抓住唐僧,而且還挑撥離間,把唐僧和孫悟空之間的關係鬧得越發僵硬。那麼白骨精存在的道理又是什麼呢?白骨精為什麼一定要在孫悟空面前作死。  而且還有一個細節大家不能遺忘,那就是白骨精被孫悟空打死了之後,後脊背上還有4個字。白骨精最強大的法術叫做解屍法。這種法術就是可以幻化成人形,但是變成人形的次數一天是不能超過三次的。
  • 孫悟空學藝歸來打死的第一位妖怪是誰?不是白骨精,曾稱霸花果山
    取經路上,群演妖怪們,大多數都被自家主人領回,既然都被領走了,是不是表明孫猴子,就沒有的能打死的妖怪了?其實,面對沒有後臺的妖怪,猴子還是可以下手的。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第一位喪命於孫猴子之手的妖怪是哪個。他究竟做了何等無法挽回的錯誤,竟讓孫悟空下了死手。針對這個問題,有人會提出白骨精,孫悟空不僅將她打死,還打了三次。
  • 鯉魚精和觀音菩薩是什麼關係?孫悟空看明白後,手下留情!
    這裡的丟性命,其實不是說三界很危險,一不注意就會出現神仙被妖怪抓走,或者說妖怪被神仙打死的情況,而是單單指孫悟空。其實孫悟空也很冤枉啊,他兢兢業業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鬼曉得路上的妖怪有的都是有背景的,你以為站在你面前的是一隻弱不禁風的小妖怪金角銀角,實際上靠山下來了一看,喲嚯,原來是太上老君您老人家啊!
  • 蜘蛛精的殼,白骨精的骨,無釐頭的梗,《孫悟空大戰盤絲洞》有味
    所以,從1927年的《盤絲洞》開始,我們的電影工作者,就已經在影像中,表述了對邪魅女色的"崇拜",而後的作品也是如此,七隻蜘蛛精,從來都是千嬌百媚,環繞也好,嘻水也罷,爭風也可,簡直是整部《西遊記》中的超級香豔的風情畫。
  • 《非常英雄》白骨精關怎麼過 白骨精關卡通關思路指南
    導 讀 如果說《西遊記》中哪個反派最讓人耳熟能詳,那必然是白骨精,原著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橋段包含了太多思考
  • 唐僧為什麼取經《三打白骨精》水陸法會怎麼說
    俗話說:人無利,不早起,唐僧作此抉擇的緣由是什麼呢?活動預告《三打白骨精》水陸法會玩家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在長安打坐就可以獲得經驗,每天12:00-13:00、17:30-18:30,都可以參加水陸法會活動。
  • 為啥孫悟空忍金箍的疼痛,也要打死白骨精?這一關必須要過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難之後成功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在前往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孫悟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唐僧卻是非常的仁慈,經常幫一些倒忙。很多妖精也有著通天的本領,例如白骨精,他和孫悟空一樣,可以任意變化,當時唐僧沒有看出來白骨精的偽裝,以至於多次誤會孫悟空,念緊箍咒去束縛孫悟空。但是孫悟空忍金箍的疼痛也要執意打死白骨精。這是為什麼?其中一共有兩點原因。其一,這是西天取經過程中的磨難之一,而想要成功到達西天,才能取得真經,取得真經之後,孫悟空才能獲得他想要的自由,所以這一關是必須要通過的。
  • 唐僧共趕走孫悟空幾次,來來回回這麼多次,到底為了什麼?
    孫悟空當初那麼厲害的一個「齊天大聖」,本來就不服做唐僧的徒弟,後來還被趕走,心裡也是氣壞了。那麼,唐僧趕走孫悟空幾次呢?下面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有一次是打死了白骨精,但是唐僧認為是打死了三個凡人,還把最後一個凡人變成妖精的樣子(一堆白骨),再加上八戒挑唆,就趕走孫悟空了。
  • 30年前的漫畫居然如此奇葩,你還記得《孫悟空三打變形金剛》?
    30年前大家聊起國產漫畫的時候會想起什麼呢?1989年,那時候連電視機都尚未普及,地攤文學在當時非常盛行。在那個充滿好奇心的時代,誕生了一批又一批,魔幻主義國漫作品。三打白骨精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但是孫悟空三打變形金剛你聽說過嗎?1989年11月,根據《西遊記》中三打白骨精的經典故事改編,包含了《西遊記》《變形金剛》的漫畫作品,《孫悟空三打變形金剛》出版發行。
  • 為啥孫悟空與豬八戒打死女妖精,都要扒開她們衣服?他倆在找啥?
    而另一半,則是孫悟空,猴哥是個大英雄呀,從未聽說在老吳的西遊記中,他有近過女色,可此時為啥這樣了?一半相信,一半懷疑。一半一半。其實,大家不要先入為主,這次,可真是咱們冤枉八戒了!想想都覺著慎人。但他們確實是這樣做了,那麼,這樣做有何目的?還是說,他倆在找尋什麼東西?記得白骨精嗎?這是取經路上的三無妖怪。一沒本領,二沒背景,三沒小弟,但正是這樣的小妖她卻仍有大大的夢想——吃唐僧肉!若是運氣來了,被她吃上一口唐僧肉,豈不是馬上能飛上枝頭變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