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海外三大主力哪個下場最好?結果讓中國人民難以接受!

2020-12-12 五千年思索者

在二戰時期,日軍在海外部署了三大主力集團,即中國派遣軍、關東軍及南方軍。這三個軍事集團在級別上都是「總軍」級別,都是日軍陸軍的最高編制。其中中國派遣軍用於山海關以內的中國戰場;關東軍部署於中國東北地區,準備伺機執行北進計劃,進攻蘇聯遠東地區;南方軍部署於南洋地區與英、美、荷聯軍作戰。

日本這三個軍事集團都對世界人民特別是亞洲人民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這三個軍事集團也隨即灰飛煙滅。那麼,在這三個軍事集團中,哪一個最終的下場是最好的呢?

關東軍

日俄戰爭後,日本攫取了俄國侵略者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的一切特權。1904年9月,日本在金州設立關東守備司令部及軍政署,對金州及其他佔領區實施軍事統治,這就是關東軍的起源。

1919年4月,日本將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將原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升格為「關東軍司令部」,從此,關東軍正式誕生。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僅僅3個月之後,東北三省就全部落入日本關東軍之手,此後東北的一切軍政大權落入關東軍之手。

1931年-1939年,為防備蘇聯,日軍大本營持續增強關東軍兵力,從最早的3個師團逐步增加到數十個師團,其中有大量甲類師團被編入關東軍戰鬥序列。

二戰爆發以後,眼看德國屢屢得手,關東軍也躍躍欲試,積極準備北進蘇聯,佔領蘇聯遠東地區。1941年,日本關東軍開展「關特演」軍事行動,作為北上進攻蘇聯的大演習。此時關東軍達到鼎盛時期,在編31個師團,總兵力達到85萬人。但是,由於德國在莫斯科會戰之中敗北,日軍企圖趁火打劫的軍事計劃被迫取消。

1942年關東軍被升級為總軍,下轄兩個方面軍及若干獨立部隊。雖然級別上升,但此時關東軍的作用主要是充當日軍的戰略預備隊,為其他戰場提供部隊。到1943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形勢急轉直下,關東軍大量精銳師團被抽調加入南方軍與盟軍進行島嶼爭奪戰,很多番號不大於20的精銳師團都被殲滅或餓死在南洋的熱帶雨林之中。

1945年,為了防備蘇聯進攻,關東軍大力擴軍,使總兵力接近70萬。然而此時的關東軍早已徒有其表、不堪一擊了,關東軍在編師團絕大部分都是編號在100開外的乙類師團,戰鬥力非常差。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蘇軍150萬大軍越過東北邊境大舉進攻關東軍,關東軍一敗塗地,僅僅一周時間,便被徹底摧毀。是役,關東軍陣亡8.3萬人,59.4萬人被蘇軍俘虜。

戰後,很多日軍俘虜被押至西伯利亞做苦力,遭受了痛苦的折磨,有數萬人死於寒冷、飢餓與虐待。惡貫滿盈的關東軍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中國派遣軍

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國駐屯軍」挑起「七七事變」,正式拉開了日軍全面侵華的戰爭序幕。日軍的侵略戰爭在南北兩線同時展開,在華北的侵略軍被統一整編為華北方面軍,在中國上海地區的日軍被編為華中派遣軍。

1939年,為了便於統一指揮在中國的龐大兵力,日本大本營發布命令,決定編組中國派遣軍,以西尾壽造為首任司令官,板垣徵四郎為總參謀長,司令部設於中國南京。此時,中國派遣軍下轄華北方面軍、第十一軍、第十三軍、第二十一軍及第三飛行集團等,共有二十三個師團又十七個旅團,兵力八十五萬。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中國派遣軍大批兵力被轉隸南方軍,參加南洋對英美的作戰,中國派遣軍的實力受到很大削弱,到1944年6月,中國派遣軍的總兵力僅剩56萬左右,其中還包括不少新建師團。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派遣軍還是執行了瘋狂的一號作戰計劃,打通了貫通中國南北的大陸交通線。

在日本投降前夕,中國派遣軍統轄華北方面軍、第六方面軍、第十三軍、第六軍,第二十三軍和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總兵力達100餘萬人。由於中國軍隊反擊的力度有限,中國派遣軍絕大多數兵力都得以完整保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國派遣軍在總司令官岡村寧次的率領下向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部投降,100多萬放下武器的日軍士兵被中國政府陸續遣送回國。

南方軍

日本不斷擴大的侵略戰爭,嚴重損害了英美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英美對於日本的侵略行徑越來越難以容忍,開始不斷加碼對日本的物資禁運,到了1941年,日美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

為擺脫被動局面,日本大本營決定進攻南洋地區,以奪取那裡豐富的橡膠、石油等資源。1941年11月5日,日本天皇正式批准了"南方綜合作戰計劃"。6日,日軍大本營即發布了南方作戰部隊戰鬥序列,正式成立南方軍,寺內壽一大將被任命為總司令官。

日本南方軍的主要作戰方向是南洋地區,主要包括東南亞地區和太平洋地區,主要的作戰對象是美國。為加強南方軍實力,日本從關東軍及中國派遣軍抽調大量甲種師團編入南方軍,在開戰時,南方軍統轄第十四軍、第十五軍、第十六軍及第二十五軍,總兵力40餘萬。

戰爭初期,日軍迅速席捲了南洋地區,取得了巨大戰果,在半年之內以極其輕微的代價攻佔了10倍於日本本土,擁有富饒資源和1.5億人口的廣大地區。

但是好景不長,以美軍為主的盟軍很快就開始了反攻。中途島海戰之後,為了確保南洋不失,日軍大本營大力增強南方軍兵力,先後組建了緬甸方面軍、第七方面軍、第十四方面軍、第十八方面軍,總兵力擴充至一百餘萬人。

1945年初,菲律賓戰役以日本的徹底失敗而告終,至此南方軍與日本本土的聯繫被徹底切斷。南方軍開始收縮兵力,力求確保重點區域。

日本投降以後, 南方軍各部隨即停止了抵抗。1945年9月12日,第七方面軍司令官板垣徵四郎代表南方軍尚存的74萬官兵,在新加坡正式籤訂了投降書。此時的南方軍各部被困於南洋的各個地區,嚴重缺乏補給,飽受飢餓、毒蟲、傳染病的折磨,很多士兵到投降時已經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了。

不得不提的是,對中國人民犯下最嚴重罪行的日軍第五、第六、第十六師團均在南洋戰場幾乎全軍覆沒。其中第六、第十六師團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部隊。

總結

與日本海軍的命運不同,日本陸軍在戰爭中雖然遭受了重創,但是基本兵力尚存,特別是中國派遣軍,幾乎毫髮無損。相比之下,日本海軍的結局要悲慘得多,幾乎是全軍覆沒。

對比二戰日本海外三大主力的最終結局,中國派遣軍無疑是最好的。這支專門侵略中國的罪惡軍隊,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數千萬人的傷亡及難以計數的經濟損失,其中的罪惡罄竹難書,而其最終結局卻幾乎是全身而退,這種結果無疑很難讓中國人民接受。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強大的美軍和蘇軍為什麼不願登陸日本本土作戰?
    日軍為了實施「本土決戰」計劃,不但從中國戰場抽調精銳部隊回國,而且還瘋狂地進行全國總動員,召集國內大部分退伍軍人,廣泛搜羅適齡青年編入軍隊。結果從2月至5月,經過兩次「兵備動員」後,先後拼湊組建了40多個師團。至1945年6月,兵力達700萬人,其中陸、空軍為529萬人,飛機10000多架,作戰艦隻500艘,海上特攻舟艇3300隻。
  • 二戰後日本如何對待本國女人?為何短時間人口大增?真相難以啟齒
    歷史上很多國家的女性地位都比較低下,但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日本國家。在日本的社會觀念中,女子就是他們的洩慾工具,並沒有什麼別的特殊價值,只是自己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存在。加上日本人原本就被軍國主義洗腦,現在都還在祭拜某神社。正是因為日本的野心,導致了二戰爆發,雖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日本在二戰期間對世界各國人民造成的影響依舊是難以抹去的。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偷襲日本?
    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所以有人認為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偷襲日本本土?畢竟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戰爭的主力,讓美國一直在戰爭初期相當的被動,被迫陷入防守的局面。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17萬戰俘被全部處死
    二戰期間,日本作為法西斯國家之一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慘痛的傷害。在眾多飽受日本侵略的國家當中,有這麼一個國家它作為二戰期間唯一一個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將所俘虜的17萬日軍戰俘全部處死,可以說至今都讓日本人忌憚不已。
  • 二戰期間,哪個戰勝國對戰俘最好?
    二戰結束以後,產生了大量的戰俘,曾經不可一世的敵人,轉眼就成了階下囚,那麼,哪個戰勝國對戰俘最好呢?讓我們來做個排名吧。 你一定想不到,排名第一的是中國。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中方一共接收了至少213萬多名日軍俘虜,包括日本開拓團和僑民,為了把這些人運回日本,國民政府支出了100多億法幣,動用了全國幾乎80%的運輸力量,當時中國的經濟已經開始通貨膨脹,老百姓的生活比戰時還艱難,能拿出這麼多錢運戰俘,算是很難得了。
  • 二戰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17萬戰俘全處死,至今讓日本忌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難以彌補的傷害,作為主戰場的中國,民眾們遭受的苦難更是不可以用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出來。與我國民眾遭受的苦難相比,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因為提前投降,被我們國家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寬恕了他們的罪行,日本戰俘也都受到了優厚的待遇,完完整整的回到了他們的國家。
  • 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幹什麼?二戰後又去了哪裡?難以置信!
    最後她們又落得什麼下場?且看分析。一:戰時日本女人幹了什麼?日本有時也被人稱作戰鬥民族,這其實與日本人的性格有關,日本人算是謙虛認真的但更多的是那種壓抑、極端、甚至有些變態。平時待人文質彬彬一副謙虛君子的樣子,可一旦戰爭爆發,像極了發了瘋的狼狗,極其野蠻。
  •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為什麼要挑戰全世界發動戰爭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隔時間不長,兩場大戰在原因上有相承性,結果上又高度相關,更加固化,所以要講清日本和德國敢於挑戰全世界的原因,就要先簡單說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大敗結束,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法國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不但使德法兩國更加對立,還使德國一下子成為西方國家眼裡的另類和威脅。德國藉助戰後的得利,高速發展,工業化程度和生產規模都超過了英國,並且在海外市場、投資、殖民地爭奪、軍事發展等方面與英國產生了尖銳的矛盾。
  • 日本準航母「加賀」號服役針對中國 與二戰侵華主力艦同名
    參考消息網3月23日報導 港媒稱,與「出雲」號同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直升機護衛艦的「加賀」號,22日在橫濱舉行入列儀式正式服役,將部署在廣島縣吳市的第四護衛隊群。「加賀」號可搭載14架以上直升機,是海上自衛隊第四艘「直升機航母」型護衛艦。
  • 二戰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哪個強?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和日本是二戰時期的兩大海軍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兩大海上力量。在二戰中,英日兩國海軍都有不俗的表現,英國海軍力壓德意海軍,日本海軍更是敢和美國掰腕子,所以人們對兩國海軍哪個更強大爭議很大。
  • 二戰日本海航有零式,為什麼陸航的疾風戰鬥機卻少有人知?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陸航的主力戰鬥機是Ki43一式「隼」戰鬥機,採用全金屬結構,可收放式起落架,繼承了日本一貫重視的航程遠和機動能力強的特點。但是這款戰機最大的問題就是火力不足,只有2挺7.7毫米機槍,後期雖然改為2挺12.7毫米機槍,但火力還是不足。
  • 日本命名宙斯盾艦的艦名,二戰時下場很慘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船,按下列的命名法則,取自日語「平假名」的艦名。大型驅逐艦,以日本的山嶽命名,與舊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的命名法則相同。所以,很多日本海軍自衛隊的驅逐艦,二戰時日本海軍的戰艦重名。或許,日本在對戰艦命名時包藏著復闢軍國主義的野心。
  • 日本海外農業投資戰略啟示
    《環球》雜誌記者/楊汀(發自東京)日本國土面積不大,糧食自給率不高,但在國際知名智庫發布的報告中,日本糧食安全排名卻高於中國。有專家認為,這源於日本重視糧食安全問題較早,政府支持,民間(貿易公司、銀行和投資機構)積極,與ODA(政府開發援助)聯動,注重投資對象當地接受度和國際輿論,等等。
  • 二戰時代日本的最好航母,大鳳還是赤城?
    【話說軍世】在二戰時代,日本相比老牌歐洲海軍強國,作為新型的海軍國家,尤其是在海軍假日期間放開手腳發展航母,在二戰初期,利用偷襲的戰術優勢,充分發揮了航母優勢,曾讓美軍困擾許久,那麼,二戰中日本最好的航母是哪一艘呢?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
  • 為了二戰的勝利,哪個國家付出的代價最大?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在整個二戰的時間段內,各個同盟國都相應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像是在中國的抗日戰場,美國的太平洋戰場,英國慘烈的諾曼第登陸戰及蘇聯攻陷柏林等等,不管是人員傷亡還是資源消耗,都犧牲了很多
  • 二戰時,哪個國家損失最大?中國排第2,這個國家傷亡慘重!
    那麼在二戰中,到底哪個國家的損失是最大的呢?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在二戰期間由於戰爭各類的影響,總共是犧牲了7000多萬人,而單單是蘇聯,就有將近2700萬人死在了戰爭中。
  • 列表比慘:大和號的日本「姐妹」們二戰中的下場
    【話說軍世】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日本海軍共有10個級別24艘戰列艦服役,此外有10艘繳獲的戰列艦曾在日本海軍服役;從1913年到1942年開始計算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是日軍參加太平洋戰爭的主力戰艦,本文僅統計參與到二戰時代的日本戰列艦,以及它們的各自結局
  • 打不贏中國?可二戰結束時美國僅在建航母數量就讓人羨慕,但……
    因此對於這樣的結果美國人很不理解,要知道在僅僅5年以前他們可是「笑傲東西半球,」將日本、德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的!而如今在面對裝備都遜色於日本和德國的中國人時,美國人居然沒有獲得勝利!戰場上的美軍「救場子的大哥」「救場子的大哥」當1950年7月全副武裝的美軍以「聯軍」主力的身份登上半島「救場子時,」幾乎沒有人會懷疑這個國家和這支部隊的作戰能力
  • 二戰時期,日本到底死了多少人?「真實數字」令人難以接受
    當時日本野心加劇發動了戰爭,當時給世界帶來了不小的災難,據悉當時戰爭從歐洲到亞洲都瀰漫著戰火,據說當時有61個多國家參加或是間接參加了二戰,參戰國可以說是相當誇張了,當時大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