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教育部簡報第24期介紹了清華大學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相關舉措。

其中提到,清華大學修訂研究生獎助工作辦法,健全成本分擔機制,明確獲得資助學生需承擔以助研為主的「三助」崗位,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清華大學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系列之二

教育部簡報〔2020〕第24期

近年來,清華大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改進選錄機制,優化專業學位培養模式,加大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加強質量管理,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實現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

優化招生方式,把好選拔錄取入口關。根據碩士生和博士生、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國內學生和國際學生的不同培養目標,採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方式,做好研究生招錄工作。自2017年起,充分發揮院系、學科、導師的自主權,全面推行「申請—考核」制,制定《學術人才選拔參考指南》《學術人才素質及測量方法關係表》等文件,為科學選拔招錄研究生提供依據。側重招收具有學術志趣的博士生,根據項目定位精心組織工程管理、會計、賽事管理等專業碩士項目,以及創新領軍工程博士、思政課骨幹教師提升計劃教育博士等專業博士項目的招生考試,更加突出專業性和職業性,促進專業學位教育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完善育人體系,把好教育培養過程關。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鼓勵課程改革創新,完善課程評優機制,發揮精品課程的示範引領作用。重視學習成效反饋,不斷豐富公共課的課程內容,設立學術與職業能力提升項目,拓展學術技能和職業發展能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自2016年起每年舉辦「博士生指導教師研修班」,幫助新任導師強化職責、熟知規則,不斷提升指導能力。建立多學科交叉培養項目,完善交叉學科培養機制,理順學位審議機制。設立博士生國際化培養基金,近兩年來每年資助2500萬元,為900餘名博士生赴國外一流大學訪學研修和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提供支持。修訂研究生獎助工作辦法,健全成本分擔機制,明確獲得資助學生需承擔以助研為主的「三助」崗位,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面向國家戰略,把好專業學位質量關。突破傳統研究生「師徒制」培養方式,積極探索「基於需求設計項目、實現跨院系資源整合」的專業學位「項目制」運行管理模式,整合27個院系資源新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項目31個,招收培養研究生(含工程博士)1225名。組建由行業專家參與的專業學位培養指導委員會,設立校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專業學位教育辦公室、工程管理碩士教育中心,開發「創新領軍工程博士項目」等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特色項目,並大力推進實踐類課程建設、專業實踐基地建設,著力培養造就具有國際視野、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創新性人才。

突出價值引領,把好青年成長思想關。加強協同聯動,建立立體化、全覆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體系。構建「學校—院系」兩級新生教育體系,由校長講授「開學第一課」,校黨委書記作成才輔導報告,院長、系主任開展學風教育,院系黨委書記講授專題黨課,全方位引導新生適應角色轉變。創新導學思政工作體系,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於導師與研究生互動全程,在學術科研、校園生活與職業發展中強化價值認同。建設多層次、多維度的學術交流平臺,邀請國內外專家舉辦「學術人生」系列講壇,邀請優秀學術朋輩榜樣舉辦「學術之路」系列講座,激勵研究生勇攀學術高峰;聚焦國際前沿熱點舉辦各類國際學術論壇,引導研究生在國際比較中堅定「中國道路」。開展學風建設活動,舉辦「學風大討論」專題微沙龍、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論壇,大力傳承弘揚優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

改革學位評定,把好學術評價導向關。以修訂研究生學位評定標準為契機,推動建立新的學位評定標準體系,著力破除研究生培養中的「五唯」傾向。2019年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不再統一對博士生在讀期間發表論文提出數量上的硬性指標要求,激勵博士生勇於挑戰前沿性、跨學科的研究課題,力爭取得原創性成果。2020年發布《研究生申請學位創新成果標準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全過程管理的意見》,破除對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等相關指標的過度追求,進一步明確學位論文是學位評定的主要依據,並提出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要求和舉措。引導樹立新的學術質量觀,促進產出更高質量的學術成果。

注重就業引導,把好畢業選擇出口關。積極引導研究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幹大事業」,構建博士生必修實踐、啟航就業實踐、公共部門基層實踐、學期中實踐、校企開放日等就業實踐體系,每年參加畢業生萬餘人次。通過「一對一」諮詢、職業生涯教練計劃、校友導師計劃等開展職業輔導,每年覆蓋畢業生2萬餘人次。2009年在全國高校率先開展定向選調工作,十年來赴基層就業畢業生超過2000人。輸送學生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開發計劃署、糧農組織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30餘個國際組織實習任職。設立「勵業基金」「畢業生就業啟航獎」,累計獎勵畢業生近3000人。近年來,碩士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8%以上,超過80%的畢業生奔赴重點地區重點單位,到北京以外地區就業畢業生連續7年超過50%,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到黨和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來源:教育部網站。

相關焦點

  • 多所高校博士生補貼提額!清華大學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24期教育部簡報中明確:清華大學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自2016年起每年舉辦「博士生指導教師研修班」,幫助新任導師強化職責、熟知規則,不斷提升指導能力。建立多學科交叉培養項目,完善交叉學科培養機制,理順學位審議機制。設立博士生國際化培養基金,近兩年來每年資助2500萬元,為900餘名博士生赴國外一流大學訪學研修和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提供支持。
  • 博士生補貼提額!多所高校資助標準大幅度提升
    本文來源:教育部簡報、各校研究生院官網、問津學術圈、募格課堂此前報導 近日,清華大學又放大招!24期教育部簡報中明確:清華大學確保博士生每年最低資助標準不低於5.1萬元!
  • 清華大學:獎助改革激活研究生培養機制
    清華大學瞄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從研究生獎助體系改革入手,按下了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快進鍵」。  獎助有力,激勵研究生潛心學習科研  「新獎助體系下,所有博士生都能夠獲得較高水平基本資助,研究生承擔助教和助管工作獲得的資助金大幅度提高,導師發放的資助金也有最低標準要求。」
  • 全國人大代表:提高補助標準 讓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昨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報告提到的「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目標,很好地契合了李克強總理關於「辦好公平優質教育」的主旨,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高等教育和人才隊伍的重視和關懷,他對此深表贊同。
  • 鄂爾多斯市學生資助政策問答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篇
    5.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額度是多少?答: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每生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不低於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12000元,不低於1000元。6.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貸款期限是多久?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招聘環境電化學方向博士後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SIGS)是清華大學國內唯一的異地辦學機構,SIGS優先布局清華大學一流的工科學科並輔以創新管理,圍繞材料科學、信息科技、醫藥健康、海洋工程、未來人居、環境生態和創新管理,形成「6+1」個主題領域,吸引全球優秀生源,培養技術領軍人才和創新管理人才,助推清華大學建設「雙一流」。
  • 又是牛人,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是如何做到的?
    8月25日,清華大學迎來了研究生的開學日,在9400餘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新生中,最小的博士生年齡僅有18歲,所有人看到這個博士生的年齡都感到非常驚訝,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難道其接受的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嗎?
  •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iBHE聯合東京大學舉辦博士生在線研討會
    11月11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生物醫藥與健康工程研究院(iBHE)與東京大學聯合開展博士生在線研討會。來自東京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院、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200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在線研討會。
  • 離職微軟後,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開啟博士生招生計劃
    離職微軟後,沈向洋受聘清華大學雙聘教授,開啟博士生招生計劃 2020-03-03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1年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5.外語水平成績證明複印件一份。原則上申請者需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425分及以上),或者參加雅思、託福、德、法、意、西、日、韓語水平考試,成績達到相應標準(雅思6.5分,託福95分;德、法、意、西語水平考試達到歐洲統一語言參考框架(CECRL)的B2級;日語水平達到二級(N2);韓語成績達到 TOPIK4級)。
  • 瑞士日內瓦新最低工資標準:每月3萬元,全球最高
    星辰在線11月5日訊 據英國廣播公司2日報導,瑞士日內瓦州自本月起施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每小時23瑞士法郎,每月40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3萬元),成為全球最高的最低工資標準。  報導稱,雖然日內瓦人均收入居於世界前列,但其高消費也為普通勞動者帶來巨大的生活壓力。
  • 《深圳市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資助辦法》政策解讀
    1.對符合條件的原創研發產業化項目,給予不超過項目研發實際投入30%、最高200萬元的事後資助。  2.對經認定為優秀新型文化業態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3.對經認定為優秀文創產品開發項目的,給予不超過項目實際投入30%、最高200萬元的事後資助。  (三)加強創意引領(共3條)。
  • 重慶每年1萬美術生,多少人能考入清華美院?揭曉450分圓夢的秘密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是1956年創辦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它是在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基礎上創建而成,1999年11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院有11個教學單位(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陶瓷藝術設計系、視覺傳達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信息藝術設計系、繪畫系、雕塑系、工藝美術系、藝術史論系、基礎教研室),設有21個本科專業方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設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設計藝術),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設計學、美術學、信息藝術設計交叉學科
  • 清華大學最小博士生僅18歲,網友:經歷了什麼這麼優秀?
    清華大學也公布「2020 年清華大學研究生新生大數據」,帶你一探究竟!數據顯示,新生入學年齡跨度很大,大多同學年齡集中在 20 至 29 歲之間。年齡最小的碩士生 19 歲;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僅有 18 歲!這位同學本科來自清華大學。
  • 江西興國:「九道防線」確保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
    「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一是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期間應保盡保政策,確保兜得準、兜底穩。對受疫情影響的城鎮貧困家庭,採取增加保障人數、提高補差標準等方式,穩步提高保障水平。細化落實剛性支出扣減政策,將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相關規定的存在較大剛性支出造成基本生活貧困家庭,納入城鎮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保障範圍。
  • 2021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取得本年度博士生招生資格的導師每人分配1個「非專項招生計劃基數」;對於在博士生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博士生培養單位或導師,在按「非專項招生計劃基數」分配後有剩餘時給予政策傾斜,由培養單位自主使用。  4.限定每位導師一年招收博士生人數不得超過2名(含專項計劃考生),且每位導師一年招收專項計劃考生不超過1名。
  • 安徽學費「最低」的民辦大學,每年1.1萬元,即將轉為公辦大學
    其中,公辦高校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創建的,有國家或地方財政支持,學費一般為每生每年5000元左右(藝術類專業除外),而民辦高校是由社會力量創建的,沒有政府財政支持,辦學經費基本依靠於學生繳納的學費,屬於自負盈虧,學費都比較貴,每生每年學費幾乎都超過15000元。
  • 2021年瀋陽農業大學博士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若發現有弄虛作假者,我校將在5年內不接受該考生報考。  3.考生擬錄取後需要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  4.報考類別務必選擇「非定向」且複試錄取階段及入學以後均不得更改。  (二)現場確認  1.申請考核類考生:具體安排參見各學院申請考核制實施方案。
  • 2021年大連海事大學博士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5)招生類型要求(不含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專項計劃考生):僅招收以全日制方式學習、以非定向就業的考生。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不得提出就業等與全日制非定向學生身份不相關的要求。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專項計劃考生須以全日制學習方式定向就業攻讀博士學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幹人才專項計劃不接受碩博連讀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