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卡頓,直播中斷,嫦娥五號與阿波羅的差距在哪裡?

2020-12-06 老粥科普

有朋友生氣了

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成功進行了軟著陸,本應該是件大喜的事情,但有些朋友卻很不滿意。為啥?因為說好的全程直播,看著看著就卡了,不僅卡,到了關鍵時刻它居然還中斷不播了,正一盆涼水從頭澆到腳以為登月失敗,電視新聞裡卻說軟著陸獲得圓滿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嫦娥雲監工們呆看了很久的月亮

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平臺鬧意見,說既然嫦娥五號這麼先進,為什麼連一個電視直播都搞不定,你看看人家美國,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就實現了電視直播,那畫面儘管模糊些,卻也比咱們流暢多了。有個老幾留言說:「全程動畫片,笑話人家拍的視頻???笑尿了」。言下之意,這差距不止50年吶!

阿波羅11號電視「直播」

也有人表示情有可原,畢竟隔著38萬多公裡,信號傳輸有延時,咱們的解析度高,軟著陸過程中有些東西還得保密,不能叫別人(指印度)偷學了去。總之,勝利者不應該受指責,直播卡頓是可以理解的。

真的是因為保密嗎?

如果你留心看央視的新聞,每次畫面中出現指揮中心大屏幕時,它左邊那些參數數據都是打了碼的,看起來,咱們的長徵火箭發射以及嫦娥五號運行過程中的許多參數確實是保密的。

 飛控中心大屏幕部分被打了馬賽克

但即便是一個專門研究彈道學的科學家,他也無法根據安裝在探測器底部的監視攝像機拍攝的畫面計算出著陸器精確的軌道數據,因此對這些畫面進行保密是沒有必要的。從此前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經驗看,著陸全過程的高清視頻畫面都會完整地公布出來,你在網上就能搜到。老周推測更先進的嫦娥五號之後也會公布月球軟著陸的視頻。

是因為信號傳輸有問題嗎?

為了嫦娥五號任務的順利進行,我國這幾年新建設了好幾臺大型射電天線、完善了天鏈衛星星座、還派出了三艘航天測量船遠出太平洋,因此嫦娥五號整個著陸過程以及上升段軌道對接的信號傳輸都不存在信號傳輸的問題。

但是科學家們關心的東西往往跟公眾所追求的相去甚遠。科學家們關心的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在軌道上的姿態、傾角、速度、月球的重力影響等等物理參數,星地之間所傳輸的也主要是這些數據。只要所有的數據都滿足降落所設計的要求,軟著陸就是成功的。而月球表面的地形判斷、哪裡有坑哪裡有大石頭、著陸器的懸停、機動壁障等等大部分都交給著陸器上的計算機自動進行,地面只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幹預。

降落相機畫面「卡」得厲害

外行看熱鬧,老百姓關心的是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坑有多深、石頭有多大、塵土是不是跟阿波羅登月一樣厚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沒及時看到這些畫面就會失落,好像失敗了一樣。

科學家更關心的是這些箭頭長短和指向

嫦娥五號任務寶貴的通信帶寬首先要滿足科學家執行任務的需要,我們想看的高清直播畫面相比之下不重要,於是就押後了,電視裡你只能看到卡頓的圖像,關鍵的地方連圖像都不給你看,等過一兩天任務執行完了再慢慢上傳,所以,咱們得有點兒耐心。

阿波羅11號的「直播」是怎麼搞的?

懷疑美國是否真的登上過月球的人,大多都把美國的「月球電視直播」拿出來說一通。其實那不是什麼直播,而是錄播。

太空人在月面上起跳敬禮

為了實現與遙遠月球的通信,美國人也是下足了功夫。因為阿波羅計劃的初衷是要在月球表面建設一個軍事基地,好拿來對付蘇聯,因此在金錢投入上可謂下足血本。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1958年年初就已經為地月通信做準備,那時候還沒有「阿波羅計劃」。

以「軍事拓荒」為目的的月球探測活動獲得大筆資金,美國在全球各地建設了幾十座巨大的衛星天線和太空跟蹤站,用海底電纜將地面站連接起來。這樣還不夠,美國還用商船改裝了一批跟蹤測量船,又在KC-135S飛機的機頭上安裝天線用於信號中繼。

美國航天測量船「紅石號」

在阿波羅計劃的開始,大部分人都覺得拍電視是件可有可無的事,因為當時的電視機還不是非常普及,太空人們也認為拍電視會浪費他們寶貴的月球時間。大家的熱情都不高,因此分配給電視信號傳輸的帶寬也相當小。通信專家們用一種「低速掃描圖像系統」提供每秒10 幀每幀320線的黑白畫面,這樣就大幅減少了回傳的數據量。

飛船傳輸的圖像大大低於當時商業電視頻道的標準,所以地面天線在接收到阿波羅回傳的信號後先把它轉換成圖像在一個小屏幕上播放,然後用一臺攝像機拍下來傳到電視臺,電視臺把圖像的亮度對比度進一步修改後再發送給大家看。

人類的「一大步」

阿波羅11號飛船下部也安裝了一臺攝像機,用來拍攝著陸時的畫面,這臺攝像機拍攝完的磁帶由太空人帶回地面之後播放,因此我們看到阿波羅在月面上降落和起飛的圖像要清晰和流暢許多。

阿波羅11號拍攝的電視畫面在美國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轟動,它極大地提升了美國的形象。因此在阿波羅12號之後太空人們攜帶的就是彩色攝像機了。

太空人在月面插旗

做個總結

嫦娥五號著陸器在月面軟著陸的整個過程中是有拍攝高清畫面的,只不過因為連續畫面對於科學家來說不是特別重要,他們更關注的是探測器在這個過程中的科學數據,所以將地月間寶貴的帶寬大部分都給了遙測和遙控,我們很難看到著陸的直播。

在軌道器與著陸器分離的時候,我們能在電視上看到實時的分離畫面,清晰度流暢度還算過得去,說明信號傳輸的帶寬沒太大問題,相信過兩天我們就能看到嫦娥五號著陸的高清錄像了。

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著陸器分離動畫

50年前,阿波羅計劃做的也是錄播,當時飛船的自動化程度很低,絕大多數動作依賴太空人手動操作完成,地面也通過聲音與圖像與太空人溝通,因此在月面上可以將有限的帶寬大部分留給音畫傳輸。同時,我們看到的所謂「高清」月面起降圖像是由太空人帶回的錄像帶錄製的,並非什麼視頻直播。

另外,可能有朋友對模擬信號有誤解,總覺得數位訊號一定比模擬信號強百倍。如果你玩過黑膠唱片,應該就不會這麼想了。

嫦娥返回

大家還是放鬆心情,靜待嫦娥凱旋吧!

相關焦點

  • 當年美國阿波羅號登月直播,嫦娥五號畫面卻卡頓,差距多麼大?
    當年美國阿波羅號登月直播,嫦娥五號畫面卻卡頓,差距多麼大?上世紀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引發了全球的關注,因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當中,美國將整個過程進行了直播。起初他們的目的是希望在月球上可以建立一個人類的軍事基地,用此來應對最大的對手蘇聯。
  • 直播畫面卡頓中斷,嫦娥五號月球著陸器被質疑不如51年前阿波羅
    由於嫦娥五號登陸月球直播畫面卡頓中斷的問題,直到現在仍引人質疑,說嫦娥五號這麼先進,怎麼連一個直播畫面都搞不定,51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就實現了電視直播,畫面雖然模糊些,但流暢多了。其實不說老米當時如何,現在的通信傳輸技術肯定比那時強百倍。
  • 直播畫面卡頓,嫦娥五號月球著陸,真不如半個世紀前阿波羅登月?
    嫦娥5號已經在月球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附近著陸成功了,消息傳出大家都是一片歡騰,但美中不足的是直播過程中畫面卡頓,關鍵時候甚至把信號給掐了,之後儘管宣布嫦娥五號已經成功登月,但社交媒體上卻出現了多種聲音!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阿波羅計劃出現兩大漏洞?難道當年是造假
    近日我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登上月球採集月球土壤的消息受到所有人的關注,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土壤的國家,根據資料,此次我國嫦娥五號可以從月球帶回來兩千克月壤,而此前美國的一系列阿波羅計劃,一共從月球帶回數百千克的月壤,而蘇聯僅僅帶回不到一千克月壤。
  • 為何美國登月能直播,嫦娥五號卻沒有?難道我們還落後50年嗎
    隨著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的執行,很多國人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阿波羅登月時的畫面可以電視直播,而如今的嫦娥五號登月為什麼只是一張張卡頓的照片呢,甚至最後的著陸關頭還沒有直播了?如今我們嫦娥五號拍攝到的照片和視頻,在清晰度上是遠遠超過當年的阿波羅計劃的。只是這些畫面都在探測器本地的儲存上,並沒有實時傳輸回來而已。在經過數據篩選和處理後,我們將會看到大量嫦娥五號放出的關於月球的彩色高清影像。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月巖,阿波羅飛船20千克,中美差距在哪裡?
    這是因為土星五號的第一級F1發動機用的是開式循環,浪費了不少推力,而長徵五號助推器YF-100則是富氧預燃分級燃燒循環,技術上比F1至少提高一個數量級,但比變態的RD-180仍然有不少的差距。阿波羅計劃的飛船結構和嫦娥五號組合體阿波羅計劃是載人飛船,嫦娥五號是無人探測器,兩者可比性也不太高,同樣只能在技術層面上做個簡單比較!阿波羅飛船和嫦娥五號組合體,從飛船結構上來看幾乎就一致,阿波羅計劃中是服務艙+指令艙和下降級和上升級,嫦娥五號則是軌道器+返回艙和著陸器和上升器!
  • 嫦娥五號離開月球,留下阿波羅載人登月之謎,何時才能解開?
    此次嫦娥五號採集到的2公斤月壤,會極大地幫助中國科學家對月球及太陽系進行更多深入的研究。 可以說嫦娥五號帶著中國無數科學家的夢想離開了月球,但也留下了一個不知何時才能解開的謎。 從1961年5月到1972年12月的十一年時間裡,美國先後成功執行6次載人登月任務,將12人送到月球表面。
  • 嫦娥五號出發之前,再談談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的2分鐘通訊中斷
    中國嫦娥5號即將啟程,去完成一項令全世界都十分關注的任務。從月球取兩公斤土壤回地球。這項任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其實是我國迄今為止所面對的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在中國嫦娥即將登陸月球之前,有一個老問題又不可避免地被人們想起,就是曾經發生在美國阿波羅登月期間的「怪事」。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進行登月直播時,通訊曾中斷了2分鐘。由於當時通訊加密機制不夠完善,據說有無線電愛好者截獲到這消失了2分鐘的通訊內容。
  • 阿波羅飛船探月並非造假?從贈送給中國的1克月壤中,可辨真偽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的探月之旅,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中國,感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又一輝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號」傳回地球的眾多高清圖片公開展示之後,還是引起了網絡上的一些質疑之聲。特別是在和半個世紀前「阿波羅登月」相關圖片進行對比,其中有不少差異之處。
  • 嫦娥五號登月為何比阿波羅陷得深?差距明顯,跨越時代的技術鴻溝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 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
  • 阿波羅飛船登月是造假?中國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壤中,得到了答案
    然而,網絡上卻有許多網友,質疑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是造假登月,我們必須要指出,這是錯誤的。阿波羅飛船登月早已得到國際公認1969年,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阿波羅登月也成為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成就。
  • 嫦娥五號往返月球用23天,阿波羅11號用8天,差距原來是這兩原因
    眾所周知,嫦娥五號計劃往返月球計劃23天,阿波羅11號卻只用8天。差距那麼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因為中國是無人探月工程,用的是節省金錢的「經濟模式」。1、中國嫦娥五號的經濟模式中國的嫦娥五號是無人月面取樣探測器,目的是為了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變歷史。我們的需要求是安全到達、安全作業、安全返回。時間計劃上自然充裕很多,所以計劃了23天。這樣可以讓地面人員也可以更好地觀察和控制每一個階段、甚至每一個步驟。
  • 嫦娥五號支架留下痕跡,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
    嫦娥五號支架留下痕跡,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於是極速開展了阿波羅登月計劃,1969年在一場世界矚目的直播當中,美國的阿波羅飛船成功地飛向月球,在經過了38萬公裡的飛行之後,成功的在月球上著陸。在阿波羅號,飛船上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進入月球的人類。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美國先後又進行了6次登月,成功的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徹底的穩定了自己在國際上霸主的位置。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通過發射直播畫面可以看到嫦娥五號有很多太陽翼,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都有,尤其是著陸器不同於嫦娥三號、四號,太陽翼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該設計目的是為了提升供電能力。探測器順利入軌後航天科技五院終於公開了珍藏已久的嫦娥五號完全體照片,看著這張高清照片熟悉航天的人們不由得聯想起半個世紀前連續六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飛船。
  • 嫦娥五號到底在等什麼?為何比美國阿波羅慢這麼多?真相讓人驚喜
    距離嫦娥五號初登月面已經過去了15天的時間,但讓人奇怪的是,在完成了自動採樣和封裝工作後,「五姑娘」卻遲遲沒有返回地球。對此,很多人覺得嫦娥五號就像突然「人間蒸發」了一樣。還有人把嫦娥五號的動線和美國阿波羅做了對比,認為五姑娘的月球之旅太慢太慢。
  • 嫦娥五號登月和阿波羅差異明顯,陰謀論得逞?技術鴻溝難以跨越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地發射升空,並且順利登陸月球進行為期兩天的採樣任務,如今在返回地球的路上,這期間歷時二十多天。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也即將迎來收官時刻,但是當嫦娥五號著陸月球的高清照片曝出的時候,陰謀論者笑了,難道他們的言論得逞了嗎?
  • 嫦娥五號和阿波羅登月疑問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中國航天探月計劃最後一步「回」,即將到來。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1969年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達成了這個目標,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阿波羅計劃為人類登錄月球拉開了序幕。
  • 為什麼嫦娥五號的五星紅旗是平整的,但阿波羅的星條旗是褶皺的?
    嫦娥五號的上升器在帶著月壤離開月表之前,著陸器展示出了一面中國國旗。看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出現在月球表面上,讓大家感到欣喜不已,自豪感油然而生。 從嫦娥五號著陸器發回的照片中來看,五星紅旗在月面上展開之後,顯得十分平整。相比之下,當年美國宇航局(NASA)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星條旗就沒有那麼平整了,而是顯得很褶皺,甚至還看起來像是隨風飄動。
  • 嫦娥五號戰勝了阿波羅?美專家:只要這項技術未突破,還是美國贏
    中國的航天事業蒸蒸日上,與之同時帶來的是我國對月探索領域的快人一步,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面樣本採集任務的消息振奮人心,想必未來中國在太空建立月面基地的日子已經不遠,月球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經在對我們招手了。最近,網絡上有一種言論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LRO衛星除了利用成像照片粉碎質疑阿波羅造假言論,也曾多次拍攝嫦娥登月器。本月初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剛登陸月球不久,LRO衛星就過頂對其成像,此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也都曾被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