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考古新發現,直觀展現500餘年朝代更替……

2020-12-25 大河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歌 李宗寬 通訊員 劉嘉儀

9月15日,記者從洛陽市漢魏故城遺址管理處獲悉,日前,考古人員首次發掘內城西明門內大街遺址,不僅讓漢魏洛陽故城的一條東西向主幹道得以再現,還直觀展現了500餘年的朝代更替。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是中國歷經朝代最多、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遺址,由宮城、內城、外郭城三個城圈組成。西明門內大街是內城最南側的一條東西向道路,寬約34米、長約2.5公裡,連接著內城西城牆的西明門和東城牆的清陽門。如今的位置處於偃師市首陽山街道龍虎灘村村西。

據了解,考古人員經過前期勘探選取了5個解剖發掘點,通過「以點連線」的方式開展研究。

記者在這些解剖發掘點看到,道路剖面呈現多期路土疊壓痕跡。在其中一處解剖發掘點,北魏時期的路土表面有明顯的車轍痕跡。

「500多年的都城史被濃縮在了剖面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工作隊副研究員郭曉濤介紹,通過分析路土中夾帶的陶片,已經確定這多期路土上至漢代、下至北魏,與歷史文獻中漢魏洛陽故城主要作為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朝都城的記載相吻合。

在一處解剖發掘點的最下方,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磚結構的給排水設施。郭曉濤表示,其歷史屬性、結構功能等信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洛陽市漢魏故城遺址管理處處長呂勁松介紹:「西明門內大街的發掘成果將被納入漢魏洛陽故城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未來,這條道路的格局將被模擬重現,部分發掘現場將原址展示。」

相關焦點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
    原標題:2020河南考古有哪些重要新成果  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密碼  從魯山舊石器早中期洞穴遺址到黃山遺址仰韶時期的  深溝斷崖處驚現「象牙化石」  「今年2月23日,唐河縣湖陽鎮亢寨村廉莊組村民在河道清淤過程中發現象牙化石。接到報告後,我們第二天就組織文物考古研究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大咖」帶你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
    深溝斷崖處驚現「象牙化石」  「今年2月23日,唐河縣湖陽鎮亢寨村廉莊組村民在河道清淤過程中發現象牙化石,接到報告後,我們第二天立即組織文物考古研究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鳳劍回憶起當初的發現仍舊難掩喜悅。
  • 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朝代,存在470餘年
    然而,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至今仍不為世人所承認,而那個朝代卻存在了470多年。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禹是黃帝的曾孫,夏朝的第一個皇帝。他最著名的功績是背誦治水至今,定中國為九州。夏禹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歷史上雖然有關於他的傳說,但並沒有證據證明他真的存在過。
  • 關於《風起洛陽》,原著小說作者馬伯庸這樣說……
    關於《風起洛陽》:影響最大的是隋唐洛陽城40年的考古發掘報告  記者:《風起洛陽》中有兩大場景「南市」和「不良井」。南市在洛陽如今的茹家凹東至曙光村一帶,從隋代開始,就是規模最大的市場,全國各地甚至外國商人來這裡做生意。能否簡單為我們講述您在《風起洛陽》中展示的南市的樣子,在小說中的重要地位?
  • 朝代更替的時候,前朝的銅錢還能用嗎?
    在收集各種古錢幣的時候,會發現幾乎各個朝代、各個王權都在鑄造自己的貨幣,哪怕是某些地方的農民起義,也會鑄造自己的貨幣。於是有泉友很好奇:別人鑄造的錢幣能在自己的治下使用嗎?前朝的錢幣還能用嗎?接下來文瀚樂拍為你答疑解惑。
  • 河南一考古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縣域經濟網三門峽訊 近日,Archaeology(《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該考古成果於今年6月份以「A Paleolithic bird figurine from the Lingjing site, Henan, China(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發表,李佔揚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歷史文化學院方輝教授和法國波爾多大學弗郎西斯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後來,先人們把五行學說跟朝代更替、空間方位、人體五臟、五色五味五音、五種神獸等聯繫起來。並根據五行屬性以及相生相剋的原理,法自然、順天道而為之。五行與空間方位、五色、五季、神獸之對應關係。五行與朝代更替之間的關係。《史記》上說: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又說道: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故而,秦朝乃水德之始,衣服旌旗等皆尚黑。如此推導,周代商德,則商為金德,再往前推,則夏得木德。
  • 洛陽龍門石窟取得六大考古成果
    洛陽龍門石窟取得六大考古成果10月19日,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學術交流大會開幕,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了20年來龍門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別是:奉先寺遺址考古發掘、擂鼓臺三洞窟前遺址考古發掘
  • 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密碼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說,今年我省在田野考古、文物保護、科技考古等領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中華文明進程、夏文化研究等國家重大研究課題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深溝斷崖處驚現「象牙化石」「今年2月23日,唐河縣湖陽鎮亢寨村廉莊組村民在河道清淤過程中發現象牙化石。接到報告後,我們第二天就組織文物考古研究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 考古奧斯卡︱考古隊領隊解讀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年一度的考古奧斯卡、「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4月10日下午揭曉,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等十個項目入選。去年的十大考古新發現有哪些特色?我們來看看入選項目考古隊領隊的解讀。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挖啥呢」。
  • 踏訪漢魏洛陽故城
    在漢魏洛陽故城考古發掘工地上,只留下了一座座經過血與火洗禮的殘垣斷壁,其他悉數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中。一代代叱吒風雲的帝王足跡,令人敬畏,驚愕不已。  考古發掘現場  ◎巍巍帝都 血雨腥風  洛陽「居天下之中」,自古便有「河山控戴,形勝甲天下」的美譽,既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漢魏洛陽故城的考古發掘,持續數十年從未間斷。
  • 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4年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其進行了長達4年多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逾17278平方米,發現各類房址49座、灰坑896個、壕溝9條、陶窯26個、甕棺葬32個、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類可復原的器物7000餘件。4.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在全國已發掘的西周遺址中,城牆、諸侯級別大墓、鑄銅作坊、甲骨文四要素俱全的諸侯國遺址,只有姚河塬遺址這一個地點。
  • 陝西考古新發現!隋文帝和唐太宗行宮考古成果公布!
    ▼ 201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第一工作隊開始對九成宮遺址4號殿進行考古發掘。 除4號殿址外,還發現宋元院落遺址1座、太湖石造景3處、元明時期山民卵石院牆1處。
  • 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原因很簡單
    有句話說的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00多年的封建歷史中,不斷上演著改朝換代的遊戲,當然每一個朝代在建立的時候,開國君主總是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夠永存下去。然而那終究只是幻想罷了,朝代最長的也就是400年而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自詡為皇帝,並且將後世的皇帝取名為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不過僅僅在他死後不久,由於秦二世的胡作非為,秦朝僅僅持續了15年就滅亡了,那麼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
  • 洛陽又發現戎人王級大墓
    近日,在洛陽徐陽墓地,考古學家發現一座2600多年前戎人王級大墓,這也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    天子腳下,為何會有外族久居;中原腹地,怎會出現西北戎人特有的「頭蹄葬」;史書中記載的陸渾戎到底在哪?    近日,在徐陽墓地新近發掘的一處2600多年前墓葬中,考古工作人員再次發掘出土大量精美隨葬品,且都保存相對完好。
  • 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編譯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副研究員 劉斌 《考古Archaeology》雜誌是美國考古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已連續出版70餘年。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 近代中國第一次田野考古,發現了什麼文物,對中國考古發展有何意義?
    而文物作為歷史遺留給我們的饋贈,是考古工作中最受重視的一個環節。而在中國近現代的考古工作中,發掘規模最大,影響意義最為深遠的考古遺址莫過於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在這個過程中文物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陽遺址的發掘起因是無意間被發現的甲骨,而之後大量青銅器等文物的出土則讓商王朝,這個距離我們三千餘年的王朝得以被世界所承認。
  • 圓明園考古新發現 首次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2月15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考古人員在繪製地圖。
  •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河洛文化為什麼被稱為華夏根脈?
    (ps:中國現在還沒有國花)洛陽鏟,盜墓賊發明的神器,一鏟下去就知道地底下有沒有古墓——這鏟本上不了臺面,不過好在它已經走上正道,變成了考古工作者的標配。而且不光考古,在建築、公路、農業、水利、礦山等凡是要進行地質勘探的地方,都少不了洛陽鏟。
  • 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了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圖為陝西石峁遺址皇城臺東護牆北段上部牆體(2017年9月13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