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裡,美麗的人魚公主雖然她很努力地行動著,不惜犧牲自己動聽的歌喉和三百年的壽命,可是在她所愛的王子面前,她依然是卑微到了塵埃裡。最後,即使姐妹們為她求來了生的希望(用姐妹們送來的匕首殺死王子),人魚公主還是選擇了成全愛人,自己則化為了泡沫。似乎,這個故事的結局還有一個版本,即小人魚最後變成了一朵七彩的泡沫,升到了空中,擁有了不滅的靈魂。但是無論哪一種結局,人魚公主都沒有實現和自己最愛的王子在一起的願望,兩情相悅的愛情之花終歸在陰差陽錯中成為了單相思的憂鬱之花,讓美麗的人魚公主獨自一人默默承受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根據這個童話改編的故事或者影視作品,特別多。可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宮崎駿先生執導的動畫片《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故事美
這部動畫片講述的劇情是在海邊小城臨海的懸崖上,住著5歲的宗介一家。宗介的爸爸是船員,長期在海上工作;宗介和媽媽一起生活。有一天,宗介撿到了一個被海浪衝上岸的廢玻璃瓶,裡面有條受困的小金魚。宗介把波妞帶回了自己家,養在塑料桶裡,還為小金魚取名波妞。波妞在宗介家過得很愉快,她很喜歡宗介,宗介也很喜歡她。然而,快樂的日子總是很短暫,波妞的爸爸藤本很快就把波妞帶回了海底。原來藤本原是一個漁夫,後來和人魚女王相愛成了海底的主人。而波妞正是他們的女兒,偷偷駕著水母溜出來玩的時候不小心撞進了瓶子裡。回家後的波妞堅決要變成人,和宗介在一起。在妹妹們的幫助下,波妞打破了藤本的結界,偷出了法寶生命之水,把妹妹們變成了可怕的巨型魚,向人類世界遊去。可與此同時,海水暴漲,暴風狂作,人類的居所被海水淹沒了許多。波妞和宗介一起忙碌著,尋找著失蹤的理紗媽媽。殊不知,這是藤本對宗介的考驗。面對波妞的真實模樣,宗介還不改變自己對波妞的喜歡。最後,在人魚女王的幫助下,波妞變成了真正的女孩子,和宗介相擁在了一起。
故事的結局很美好。讓我最感動的不是這樣的美好結局,而是影片從開始到最後,呈現的一直都是很美好的情感。
人情美
無論是麗日藍天,還是波濤洶湧,亦或是海嘯來臨前後,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溢滿了愛。宗介的爸爸耕一雖然深愛著宗介和媽媽理紗,但是為了工作,他還是選擇了與眾人一起出海。出海時,用燈語與宗介理紗交流,表達心中的愛意。宗介幫助爸爸媽媽傳話的情景特別溫馨可愛,而理紗雖然打出的燈語是持續不斷的&34;,但讓觀眾感受到的卻是她的深愛。本以為影片中會有憂傷的影子,結果卻是宗介打出燈語&34;祝福出海的爸爸,又安慰媽媽理紗,讓媽媽快速從悲傷中走出來,激情滿滿地投入到生活中。
黑夜裡,當理紗發現向日葵之家中有人求救,她不顧海嘯淹沒路面的危險,前去幫助老奶奶們;當宗介要隨她一起去時,理紗說:&34;然後就是母子兩個反覆說著&34;。擁抱在一起的母子,為我們傳遞出來的不僅僅是愛與溫暖,更多的是堅強與付出。
當宗介等不到媽媽時,雖然內心很焦急,表現出來的卻是鎮定。他與波妞一起準備好食物,坐上波妞用魔法變大的小船上,開始了尋找理紗的旅程。途中,宗介和波妞遇到小船上一家人,波妞踏水而來,哄小寶寶不哭鬧,又踏水而去,船上的女人只是先驚訝而後開心,而後波妞繼續與宗介在一起,繼續著尋找媽媽理紗的旅程。這樣的美好人情,讓我想起許多故事中人與動物之間關係惡劣的表現,如《九色鹿》中九色鹿救了調達,調達見利忘義,出爾反爾。擁有神力(魔力),是人們自古以來就特別嚮往的。一旦發現靈異之事,人類自私、貪婪的本性就容易暴露出來。可是這部影片中完全沒有這樣的感受。船上女人看到懷中女孩喜樂安寧的模樣,充滿了愛意,似乎這份親子之愛遠遠勝過波妞的魔力。這裡展現的就是人性至美之態。
除此以外,影片中人魚女王出現在海面時的絢爛之景,還有女王請求藤本讓波妞做人類時撒嬌的語氣,溫馨、浪漫又常見;宗介醒來時,發現家門口就有各種海洋魚類在悠遊自在,寧靜祥和;當海水淹沒了人們的住宅時,人們面對災難時表現得沉靜團結又互助,你看不到受災後哀傷的面容,所能看到的只有人們昂揚的鬥志,熱情互助的場景。還有,養老院裡的老人們面對被困住海底的境遇,只是驚喜興奮地狂奔,甚至認為那裡是極樂世界,感嘆自己住在了龍宮裡。這樣的欣賞之心,完全超越了普通老人對家園的守護意識,展現出來的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景物美
《懸崖上的人魚公主》整個場景大部分是以海邊為背景的。主色調是清新的藍色與綠色。人物的穿著打扮也是清新色調居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海水淹沒島嶼時,青蔥的綠樹樹冠依然挺立在水面之上,樹下是各種海洋魚類川流不息,但是這些魚類無論是大還是小,都與水面上的人們毫無傷害,雙方相處特別寧靜和諧。水裡,人們的房子也沒有絲毫的損壞,就連晾曬的衣物都是完好無損地在海水招搖著身姿,就像微風拂過一般。
或許這裡的景色不是很唯美,表現出來的卻是寧靜美好,令人舒爽愜意。
表現方式美
影片在表現整個人物時,沒有中國傳統動畫中簡單的好壞對立,善惡兩分之人,而是全部以美烘託美。片中一直反對波妞成為人類的藤本,也是承擔著淨化海洋,維護生態平衡的任務之人。他反對波妞與宗介在一起,也是因為宗介才5歲,擔心自己的女兒未來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最後,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充滿歉意地送別宗介和理紗。這樣的人物設計也是令人喜愛的。
在表現各種人物時,孩子式的語言敘述方式特別多。理紗和宗介說話時,理紗和老公耕一賭氣時,向日葵之家裡老人們的言語方式,大多使用孩童式的語音語調,疊詞使用頻率也比較高。聽著這些話語,讓人情不自禁地就憶起童年往事,回到那個單純、本真的時空裡。
有人說,動漫電影與其他電影相比,有不同的敘事功能,具體表現在想像可以不斷延伸,空間可以不斷擴大,對人內心的渲染與鋪排空間更加充分。從這意義上來說,《懸崖上的人魚公主》雖然依託的故事藍本仍然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兒》,但是影片展現出來的卻是至美的人性,單純可愛的場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波妞因為添了宗介的血,能夠變成人形;宗介無論波妞長什麼樣,都能堅定地接受波妞、愛波妞;人魚女王會愛上人類中的一員耕一,還及時救助受難的海船,與理紗長時間地交流。這樣的人魚女王,信任人類,也樂於幫助人類。從反面來說,正是人類關愛自然的側面反映。總而言之,這部影片是對原來故事的成功改寫,是一大創舉。它成為經典作品,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