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兒童福利院孩子的「心願清單」

2020-12-17 海報新聞

5月27日,在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趙長美在照顧孩子們。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

給孩子們餵完午飯,福白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肚子傳來咕咕的聲音,「有點餓了」,她顧不上這些,心裡全是下午的打算。從早上5點多起床,她沒來得及「喘口氣」。

福白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師。疫情期間,特教教室被臨時改造成了「宿舍」,現在院內封閉管理,家庭寄養的孩子無法「回家」,她就成了臨時「媽媽」,24小時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濟南市兒童福利院沒像往年那樣安排開放活動。福白想帶他們做點手工,她不想讓孩子們失落。

90後福白:回來了就沒打算再走「看到孩子有好變化再累也值」

孩子們坐在椅子上,有的面無表情,有的咧嘴笑著,其中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16歲,他們都是有肢體障礙和智力障礙的孩子,其中有個孩子是他們中智商最高的,但依舊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他們都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這所位於南部山區柳埠街道突泉村的福利院,有近400名孩子,共有4種養育模式,分別是家庭寄養、類家庭養育的「京石兒童之家」、招募愛心夫妻院內養育和純養育。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這些被安排家庭寄養的孩子被接回福利院,90後特教老師福白成了他們的「媽媽」。一間30多平方米的房間被改造為臨時的生活居所,這是教室,也是臥室,房間一側牆上掛著電視、毛巾,另一側鋪著防潮墊和被褥。

為了照顧孩子們,福白每天早上5點起床,先打掃衛生、消毒,再給他們穿衣服、換尿不溼、洗漱、餵飯……一整天不閒著,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有點忙」成了她的口頭禪。提到辛苦,福白有些寡言,她不覺得苦,每次看到孩子們有了些許好的變化,她都異常興奮,甚至都覺得「再累也值了」。

福白之所以這麼覺得,是因為她從小也是這樣被照顧大的。雖然孩子們喊她「媽媽」,但她知道,這都是她的弟弟妹妹們,她所做的這些,就像哥哥姐姐們對自己的一樣,沒什麼。

27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冬天,福白被送到福利院,她患有白化病,被起名為「福白」。當時年紀小,福白對兩歲之前的經歷早就沒了記憶,如今她也不願多提,她現在腦海裡裝滿的是福利院「媽媽」們給予的照顧和愛。

福白打小生活在這裡,直到考上大學才離開,她特地考取了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畢業後便又回來了,這一次,她沒打算再走。對她來說,福利院就是她的家。她成了院裡的特教老師,除了懂康復,還會心理治療,她喜歡帶著孩子們做手工,烘焙、編織都是她的強項。

福白在教孩子做彩泥

趙長美與孩子進行互動

80後福樂:第一個走出去的大學生

「終於能陪孩子過個兒童節了」

在福白之前,還有一位孩子選擇「回家」。

1985年,一個嚎啕大哭的女嬰在垃圾桶內被發現,彼時她只有8個月大,被好心的環衛工送到福利院,因為在垃圾桶內被火重度燒傷,她的右腿只能截肢。她被福利院的「媽媽」養大了,取名福樂。

80後的福樂是這裡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學生,她性格要強,大學期間跟她同宿舍的舍友都不知道她戴著假肢。直到一次演出,老師發現跳舞的福樂有些異樣,這才「真相大白」。

福樂愛笑,對誰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她的愛情也萌芽在福利院。2005年,福樂跟同在這裡工作的丈夫相識相戀,經過4年愛情長跑,二人組建家庭並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說到孩子,福樂眼神變得溫柔,她說女兒不僅跟自己長得像,性格也隨自己。但她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留給了福利院的孩子們,福樂心裡對女兒是虧欠的。

往常,每到重大節日,尤其是兒童節,福利院都要全員上陣陪孩子們過節。今年受疫情影響,福樂調整了排班,她算了算,今年終於能回家陪倆娃過個兒童節了,「每年孩子問都敷衍過去,今年願望實現了。」

福樂說,大約有7個孩子像她跟福白一樣,從福利院出去又回來的。但目前在院內工作的只有她倆,「有的姐姐妹妹嫁到外地了,就跟著婆家走了,雖然不常見面,但也是打心眼裡為她們高興啊。」

由於不能長時間站立,這幾年福樂在院裡的膳食科工作,負責孩子們的一日三餐。5月28日上午11點,「京石兒童之家」的養育「媽媽」趙長美在「家裡」接過從膳食科送來的午飯,有的孩子沒法自主吃飯,需要「媽媽」們把飯打成泥,再挨個喂。

00後康康:唯獨「媽媽」喊得特清楚

「見了人就要抱,不撒手」

康康坐在飯桌前,「媽媽」趙長美給他盛了一大碗青菜炒蝦仁,他將滿滿一大勺菜放進嘴裡,一臉滿足。一旁的樂樂顯然沒康康這麼利索,他手拿著勺子,哆哆嗦嗦,半天也塞不進嘴裡,眼看著樂樂差點打翻了水杯,康康扔了勺子拿手指著他,但嘴裡卻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康康,好好吃飯!」正在給謠謠餵飯的趙長美喊了一聲,康康立馬把手縮了回來,趙長美確認謠謠吃了跟平時一樣多的飯以後,走過去給樂樂擦了擦嘴,開始給他餵飯。

康康已經16歲了,但看起來像正常孩子七八歲的樣子。說話口齒不清,唯獨「媽媽」喊得特別清楚。「你瞧他胖乎乎的,飯量驚人,能吃好幾個大雞腿。不認生,見了人就要抱,不撒手。」趙長美念叨著,時間長了,哪個孩子啥脾氣、飯量大小、愛幹什麼,她了如指掌,雖然他們不會說話,但有表情、會哭會笑,這成了他們和「媽媽」獨有的語言。

趙長美今年55歲,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京石兒童之家「長美家」9個男孩的「媽媽」。「家裡」的孩子大多是腦癱患兒,24小時離不開人。每到飯點,趙長美就忙得團團轉:把送來的飯打碎成泥,除了康康能自理外,其他都要挨個喂,「照顧這些孩子,沒耐心是萬萬不行的。」

因為喜歡孩子,2016年趙長美來到了離家10公裡的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工作,「長美家」是她照顧孩子的場所,100多平方米的大房間內,有陽臺、沙發、電視,在這裡生活著9個男孩,「媽媽」趙長美跟他們同吃同住。

往常,趙長美一周可以回家休息一天,即便是這麼短暫的分別,她還是會掛念這些娃娃們。

每天中午,孩子們會睡一會兒午覺,院裡的教育、康復科還沒恢復,但只要天氣好,「媽媽」們就會帶著孩子們出來曬曬太陽。

下午,等孩子們陸續起床,福白安排6個孩子圍著小桌坐一起,隨後把早已準備好的彩泥拿出來,擺在桌子上,「我們看,這種綠色的彩泥可以變成小花的葉子……」福白握著振振的兩隻手,邊說邊將手心的彩泥揉成一個團,振振咯咯笑著,引得一邊的思思也笑了……房間的窗戶陽臺上,擺放著福白之前帶著孩子們捏的彩泥作品,五顏六色的棒棒糖、足以以假亂真的多肉植物……他們出不了門,窗戶就是探知這個世界唯一的窗口。福白想著,每天,他們能透過自己的彩泥作品通過窗戶看到更遠的地方,在特殊時期的兒童節,福白的心願終於達成了。

(文中的康康、樂樂、謠謠、振振、思思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歷城區民政局到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聯繫工作
    為進一步保障孤殘兒童權益,切實配合濟南市兒童福利院做好孤棄兒童收養工作,12月15日曆城區民政局局長李春迎 、分管領導翟宗寧及相關科室工作人員一行到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與兒童福利院院長徐子健、未保中心科長辛乃偉進行了業務溝通交流。
  • 手工燈籠點亮中秋 麗院學子情系福利院兒童
    9月13日,麗水學院職業技術學院人文教育系學生黨員志願服務隊來到麗水市萬地愛心兒童福利院,與福利院孩子們一起歡度佳節。志願者們來到麗水市萬地愛心兒童福利院送愛心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志願者們為福利院的孩子們講解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介紹各地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薰陶。
  • 聊城:福利院孩子的特教班開班了
    當天上午,聊城市兒童福利院的14個孩子迎來了一場特殊的開學典禮。今年,市兒童福利院和聊城市特殊教育學校聯合在兒童福利院專門開設了特教班,9月1日正式開班。今後,這些孩子在福利院裡就可以接受專業的特殊教育。第一節課是生活語文,孩子們都很興奮。
  • 公益行動走進兒童福利院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張目倫 通訊員 劉成成 張楠)11月14日上午9時,在聊城市兒童福利院操場國旗下,50多名孩童揚著純真的笑臉,目光集體聚焦在一群特殊的「客人」身上。一場由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社會公益組織及兒童福利院共同舉辦的「交通安全進萬家,出入平安你我他」122公益主題宣講活動正在進行。車讓人,人讓車,安全保證最重要……念著《行路兒歌》,站在警用裝備體驗區,宣講民警用模擬警車、信號燈、交通安全標誌指示牌,向福利院的孩子們展示了如何正確過馬路、禮讓斑馬線、戴頭盔、系安全帶等文明出行常識,孩子們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 5歲患癌男孩的心願清單,黃渤回信了、奧特曼也回信了!
    本文轉自【齊魯晚報】;連日來, 「小牟熠的50個願望」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大家紛紛關注這名患癌症的5歲孩子。 在小牟熠的願望清單中, 逛一逛動物園、看一場話劇, 都是他作為一個小孩子內心最嚮往的。兩年多的治療, 家庭的負擔加上身體的不允許, 讓他只能在心裡想想這些心願,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真的實現。 就在他的心願清單被記者關注之後, 心願一個個在實現。
  • 小心願大溫暖 水滴「心願清單」幫白血病患兒實現「歌手夢」
    那天,小靖博突然覺得背疼,爸爸帶他到鎮醫院檢查,發現孩子的血常規異常,之後又轉至市兒童醫院進行了骨髓穿刺檢查,最終的消息如晴天霹靂:孩子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靖博和媽媽在一起隨後,家人帶著小靖博開始了漫長的化療,直到2020年8月底停藥大檢查。
  • 昌都市第二兒童福利院:讓孩子們有家也有愛
    吃過飯,仁青曲珍領著孩子們來到院內校車旁,目送孩子們乘坐校車前往卡若區俄洛鎮中心小學。送走孩子,仁青曲珍回到房間裡,又開始忙碌起來,為孩子們洗衣服、整理房間……這樣的日子,每周會持續六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仁青曲珍是昌都市第二兒童福利院的愛心媽媽。
  • 與偶像同臺,水滴「心願清單」為白血病患兒實現「歌手夢」
    就在全家都以為孩子終於能過上正常生活的時候,靖博被檢查出髓外復發,抗白的終點又變成了起點。為了繼續治療,靖博的父母經過多方打聽,決定帶孩子來北京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先做免疫治療再化療。此前兩年的治療已經花掉超過30萬元,用光了家中積蓄,如今為了照顧靖博,爸爸媽媽都無法正常工作,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 融入家庭 福利院的孩子有了成長港灣
    自2018年10月開始,市社會福利院積極探索建立「類家庭」養育模式,引入9對愛心父母,與33名孤殘兒童組成9個家庭,使孩子們重獲家庭溫暖。    如今,孩子們體驗到了家庭的關愛與親情的可貴,不僅深深地依戀上自己的「父母」,而且內心逐漸敞開,性格日趨陽光。
  • 【追蹤】河北李利娟愛心村69名兒童集體入住武安社會福利院
    據了解,這座大樓去年剛剛落成,工人們目前還在對門前的路面進行緊張施工;而在樓內走廊裡,幾名當地少年宮的志願者正在繪製牆面,從兒童宿舍到餐廳再到活動室,所有配套設施幾乎都是全新的。在一上午的時間裡,69名愛心村的孩子陸續被武安各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送到這裡,多名醫護人員一對一地將孩子們從車裡護送至各自房間。
  • 輪椅上的「熊爸爸」:讓孩子看見福利院外更大的世界!
    4號類家庭張希雲一家:一起製作手抄報,一起抗擊疫情 在株洲市兒童社會福利院,他們有著另一個名字——「類家庭中心」,這些孩子多為智力殘疾兒童,
  • 高考放榜,肇慶這個福利院6名孩子全上線
    作為廣東省首家以家庭模式管理的公辦民助兒童福利機構,今年,懷集縣社會福利院有6位孩子參加高考,他們全部上線,其中4人上本科線、2人上專科線。藍丁是福利院的藝術生,她表示,社會熱心人士多年為她解決藝術培訓費用難題。「正因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我今年才能考到較好的成績。」懷集縣福利院6名孩子高考取得好成績並非偶然。自2011年以來,肇慶市民政局開展「孤兒保障大行動」,提升孤兒生活保障水平,為孤兒提供家庭式生活、教育環境,著力把孤兒打造成有用之才。
  • 濟寧兒童福利院裡的年輕爸爸:希望他們都能有個「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史欣欣 杜倩 濟寧報導在濟寧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有這樣一名年輕「爸爸」,他日復一日地照顧著一群與他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用真心和溫情呵護著他們的成長。6月21日,在父親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濟寧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裡的年輕康復治療師——王弦弦,探訪他的工作日常,近距離感受這份特殊的父愛。福利院裡的孩子大多或身患重病、或身體殘疾,王弦弦的工作,除了利用專業所學的康復知識為孩子們調理身體,還要根據每位孩子病情,制定不同的康復計劃,帶他們去相關的醫院進行治療。
  • ——記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生活護理中心主任白雪清
    斯 琴2014年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視察時曾說,有一顆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充分體現在兒童福利院一線職工白雪清的實際行動中。入院工作9年來,他愛院如家、全身心為孩子們著想,通過不斷努力,取得孤殘兒童護理員高級證書,由於工作突出、成績優秀,先後3次被評為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優秀工作者,從一名普通的護理員成長為優秀的中層幹部,2015年擔任生活區班長,2018年擔任保教部副主任,2020年擔任生活護理中心主任。
  • 疫情下,福利院裡的老人孩子還好嗎?
    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在成都,各個小區、商場、寫字樓都已做好充足的疫情防控措施,而對於流浪人員、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妥善保護,也成為了關注的重點。2月24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市德康醫院、成都市第一社會福利院、中國成都sos兒童村等點位。
  • 天津20名福利院兒童受邀觀賞兒童劇《鋼鐵奇俠》
    評論分享字大字小新華網天津5月15日電(周潤健、孫曉瀅)5月16日,光華劇院舉辦大型公益兒童劇《鋼鐵奇俠》演出活動,廣發銀行與天津市河西區郵電局將邀請20名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來觀看本次演出,讓他們共享歡樂。
  • 多動症的孩子濟南能治好嗎?濟南童康兒童醫院
    多動症的孩子濟南能治好嗎?濟南童康兒童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醫教一體的治療理念,倡導「測、評、醫、導、訓」醫教一體,中醫、西醫、心理、康復、特教等多學科結合,確立以「發育行為科」(多動、抽動、自閉症、遺尿、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遲緩)為重點,小兒神經科」(腦癱)、內分泌科(矮小、肥胖、性早熟)為專業的發展方向,為無數兒童多動症患者恢復健康,重拾健康夢。 孩子學習困難,原來竟是「多動症」在作怪?
  • 一對一,幫山區孩子實現心願
    廣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公眾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少韓)為了讓山區孩子在寒冬中感受到溫暖與關愛,今年11月30日,信息時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了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旨在發動愛心志願者,一起為山區孩子們編織圍巾帽子手套等暖冬物資,並且為山區孩子們帶去豐富多彩的支教課程。
  • 關愛兒童-曲靖可諾丹婷都進福利院
    董經理和劉經理,帶著店裡的寶貝們一起去探望福利院的兒童.讓她們感受到,在這個社會還有很多人在關注著她們,關愛著她們!由於事先的安排,這裡的小朋友們知道今天會有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來看望他們。一大早就集聚在大廳,等待著我們的到來。一走進,就看到她們熱情的微笑。很可愛的寶貝,他們的父母怎麼會捨得拋棄呢,可能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 濟南童康兒童醫院_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
    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兒童抽動症是一種歸於精神障礙方面的疾病,它的前期表現就是多動,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就會升級發展成為抽動穢語症。近些年來兒童抽動症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遺傳、體質、感染免疫、社會環境、心理等都是引發兒童抽動症的主要因素。有些孩子在發燒傷風時病況會加重,兒童抽動症會變得更加厲害,所以家長一定要留意。下面看看,患有兒童抽動症的孩子傷風發燒要留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