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訊(通訊員國倩)「如果人的性格有屬性,那葉挺一定是屬鐵的。」去年剛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退役的李洪洲,在《RED紅色》第一期節目中向觀眾講述了他心中的英雄——葉挺。
在得知節目的特邀嘉賓是葉挺將軍孫女葉蓮,李洪洲積極爭取到做主講人的機會。這一次,他終於能離心中英雄更近了。
葉挺將軍孫女葉蓮(右)和李洪洲共同翻看《葉挺將軍攝影集》,並講述葉挺不為人知的故事 通訊員石吉源 攝
強行軍幾十裡更知行百裡之艱難
服役期間,李洪洲有過強行軍的經歷。「葉挺曾在北伐汀泗橋戰役中帶部隊強行軍100多裡,翻越三座高山兩條河流,進入戰場攻下鹹寧。」面對嚴峻考驗,再回想起汀泗橋戰役的故事,更令他感慨。「強行軍幾十裡的疲憊已讓人刻骨銘心,100多裡我真的想都不敢想」。
像所有追星小粉絲一樣,李洪洲收集了許多葉挺的照片。偶然間他找到了一本《葉挺將軍攝影集》,裡面珍藏著葉挺曾經拍攝的照片,發現原來鐵血將軍竟是位「拍客」。
在節目現場,李洪洲與葉蓮一起翻開這本相冊。「爺爺喜歡照相一是出於個人愛好,二是為宣傳抗日。」艱苦的戰爭年代,葉挺妻子將戒指等衣飾當掉為新四軍購買槍枝;沒有衝洗照片的暗房,葉挺就與新四軍的幾位領導人自掏腰包建起暗房,以便他「把活生生的歷史記載下來,擴大抗日戰爭的影響」。在葉蓮的講述下,葉挺的故事仿佛從歷史深處向他走來。
「他總是在鐵了心跟黨走」
「被囚禁五年多,即使被國民黨封鎖經濟來源,連吃飯都成問題,他也沒屈服於無數次的威逼利誘。」講到這裡,臺下掌聲雷鳴。
「在葉挺短暫悲壯的革命生涯裡,他總是在鐵了心跟黨走。」葉挺將軍在皖南事變後的如鐵般信仰帶給李洪洲力量,並感召他入黨。情到深處,李洪洲噙著淚邀請大家重溫《囚歌》,以此致敬鐵軍精神。
葉挺寓意「人要上行,葉要上挺」
節目錄製現場,葉蓮鏗鏘有力地寫下「人要上行,葉要上挺」贈予在場青年大學生。「爺爺原名葉為詢,他的小學老師陳敬如為他改名葉挺,勉勵他人要上行,葉要上挺」。
接過葉蓮的寄語,李洪洲的眼神越發堅定。李洪洲在服役期間屢屢被評為「手榴彈尖子」「跑步尖子」,被授予「優秀義務兵」稱號。「打仗,他用鐵肩擔起了重任。」在葉挺鐵血精神的感染下,退役後他自願報名成為學校的軍訓教官,一次次為學弟學妹們示範著何為軍人擔當。
一直以來,他以自己的方式向心中的英雄靠攏。
李洪洲在《RED紅色》節目中向觀眾講述他心中的英雄——葉挺 通訊員石吉源 攝
連結》》》
大學生為主講人的紅色文化教育類節目
《RED紅色》今起首播
「『人要上行,葉要上挺。』我想把爺爺名字的寓意寫下來送給年輕人。」去年剛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退役的在漢大學生李洪洲作為《RED紅色》節目主講人從葉挺將軍孫女葉蓮手中接過這幅書法作品。重溫戰火硝煙的紅色精神,《RED紅色》節目特別選擇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於愛奇藝平臺首播。
「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不忘來時路,重溫革命故事,是我們向著『中國夢』奔跑的重要精神源泉,而RED是很好的傳播載體。」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闞成富表示。據悉,《RED紅色》是一檔由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認識武漢》和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聯合打造,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指導,以大學生為主講人的紅色文化教育類節目。
紅色文化,青年表達。當天的錄製現場,主講人李洪洲向觀眾們講述了他心中的英雄——葉挺。
在得知節目籌備的消息後,葉挺將軍曾戰鬥過的土地——鹹寧市鹹安區積極提供當年葉挺在汀泗橋戰役中的相關史料,並邀請李洪洲前往正在籌建中的北伐汀泗橋戰役紀念館進行實地尋訪。據悉,節目播出後還將組織高校學子走進鹹安區實地研學,並繼續面向大學生群體尋找主講人。只要你心中有熱血,便可進入「認識武漢」微信公眾號報名。
據了解,第一季節目還將聚焦黃麻起義總指揮潘忠汝、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等重要歷史人物,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激發紅色動力。(長江日報通訊員國倩)
【編輯: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