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為春耕「上保險」,日產3000斤有機蔬菜

2020-12-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疫情對今年春耕影響大不大?」當聽到記者拋出的問題時,興農鼎力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陳領沒立刻回答,而是打開了微信,屏幕上置頂著人員招聘、農資協調、運輸保障3個微信群,「區鎮兩級真給力,疫情發生後就裡建了群,相當於給春耕上了份保險。」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可這家位於順義區趙全營鎮的合作社,如今仍能日產銷3000斤有機蔬菜,與往年相差不大。清早從大棚裡摘下的西紅柿,經過包裝和運輸,最快中午就能來到市民餐桌之上。

這背後,3個微信群功不可沒——人員招聘群裡,包括不少周邊村的幹部,方便招聘本地農戶解決「用工荒」;農資協調群裡,對接著種子、化肥等多個供應商,確保農資供應不斷檔;運輸保障群裡,物流公司負責人隨時在線,安排車輛保障「綠色通道」。

育苗棚裡,幾位工人戴著口罩,正把芹菜秧挨個移植到託盤裡。記者蹲下來,仔細觀察了一位「熟練工」的動作:別看手指上沾著泥土,可操作起來很是靈活。一攏,幾團小秧苗便結對來到盆裡;一挑,從盆中抽出棵大約3公分高的秧,放在指間;一抹,宛如琴弦一樣纖細的苗便立在了盤中,還真有點「輕攏慢捻抹復挑」的意思。

這名「熟練工」名叫王明才,人稱老王,並非園區裡的「老人兒」。其實是疫情發生後通過人員招聘群引薦來上班的本地農戶,憑藉40多年的種菜「老底子」,稍加培訓就像模像樣。「我家距離大棚不過500米,上班方便;園區裡每天消毒好幾遍,還給咱發口罩,心裡踏實。」老王的「老伴兒」也在棚裡幹活兒,兩人加起來每天能拿到300元的工錢。

陳領說,像王明才夫婦一樣的種菜「老把式」,現在整個園區已經招聘了20多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因為外地工人延遲返京造成的「用工荒」。

漫步於園區內,幾乎每個種植棚外,都能看見一垛垛的的尼龍袋,裡面是種子、化肥等春耕必備的農資。「微信一發,農資到家。」陳領把這些「家底兒」拍了照,發到了農資協調群表示感謝。一位群成員回覆:「群裡都不是外人,需要什麼儘管提,一定盡全力。」

這一袋袋種子、化肥用在哪、怎麼用,蔬菜大棚何時起簾、放簾,全部都由技術人員周寶明負責安排。他的手機裡也有個技術指導微信群,多雲、霧霾天氣造成溫室「低溫寡照」等一系列專業問題,都能隨時請教專家。這才有了一棵棵高品質的有機蔬菜。

從一粒種子,茁壯成長為一棵青菜,背後需要的是3個微信群、數百工作人員的鼎力支持。陳領說,越是在特殊時期,越是能體會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覺。「等疫情過後,請您來欣賞我們的都市田園!」陳領與記者相約春暖花開時。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陳強 武亦彬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劉偉利

相關焦點

  • 臨高農民研發水上移動有機蔬菜帶動村民就業
    11月24日上午8時許,位於臨高縣博厚鎮加六村的臨高水上移動有機蔬菜示範基地,來自該縣東英鎮的脫貧戶何偉森穿著高幫雨鞋站在約30釐米深的水中,半彎著身子從菜棚裡的漂浮泡沫板上拿出裝有椰糠的長方形培養框,正採摘培養框中的小白菜。
  • 什麼是有機蔬菜、水果?「有機」是啥意思?
    最近,一則消息驚爆朋友圈:有機蔬菜和水果在營養價值方面其實與普通蔬菜、水果無異。這是真的嗎?很多讀者看過後都大吃一驚,難道我們平時為了健康花高價錢買的水果和蔬菜在品質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嗎?帶著疑問,記者採訪了我省農業方面的專家。有機蔬菜和水果究竟有沒有特別營養?它們與普通的蔬菜和水果又有什麼區別?綠色無公害蔬菜、水果又是怎麼回事?今天讓我們一一為您揭曉。
  • 北京海澱有機蔬菜店在哪裡
    北京海澱有機蔬菜店在哪裡   2010年10月12日,上海中澤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在其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公司總部舉行了以「回歸桃花源」為主題的中澤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布會,上市會現場由公司執行董事施力勤先生向大家詮釋了中澤品牌文化理念,以及其有機蔬菜和原生態大米系列產品所具有的健康、天然、純至的特性。
  • 1塊1斤!10塊1袋!新津這支蔬菜「幫銷隊」你要加入嗎?
    園區項目以綠色、有機、零農殘的健康農業種植和養殖為主,重點引入了以色列國家先進的高科技種養技術,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農業生態園區。蔬菜滯銷 「幫銷隊」迅速集結除了大棚內種植的番茄、甜椒等有機蔬果外,目前,中以津惠的生態農場內還種植有40畝,約6000餘斤的花菜、白菜、蓮花白、青油菜、豌豆尖、番茄等品種不同的蔬菜。
  • 陽信:陽信縣蔬菜協會在翟王鎮成立
    大會選舉產生了蔬菜協會理事會、監事會成員,蔬菜協會會長和副會長,並為蔬菜協會顧問頒發聘書。據悉,陽信縣近幾年來蔬菜生產發展迅速,全縣現有冬暖式大棚568個,大小拱棚16000個等,保護地栽培面積12052畝,露天6950畝,合計19000多畝。
  • 豆粕怎麼作有機肥?100斤豆粕能頂多少斤普通農家肥?
    豆粕在農業種植領域的應用,是資源回收利用的表現,適用於幾乎所有的瓜果蔬菜、糧食作物等,為農業增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一百斤豆粕能夠頂多少斤農家肥呢?這是一個很有探討意義的話題,豆粕的使用價值廣、價格也不便宜;能夠根據其肥效施用於農作物才能不浪費、不產生肥害,對於後續施入其它肥料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 鳳凰:踏「疫」前行抓產業忙春耕
    走進該縣廖家橋鎮古雙雲村,老遠就看到村民們正在各家各戶的田間勞作,施肥、除草、疏通排水溝,各項春耕播種農事作業正在有序開展。「我們的土地施肥、灌溉疏通都在照常進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父老鄉親們都戴上了口罩,消毒、洗手、測量體溫已成為常態。」該村支書龍再鑫說道。
  • 雞蛋「保險+期貨」為養殖戶保利護航
    執行情況本項目保險產品為雞蛋養殖利潤保險,是創新型的指數保險產品,保險出單歸類為其他養殖業價格指數保險,投保單位為1隻雞。新湖期貨經過調研以1隻雞每月生產3斤雞蛋折算單位保額和承保數量。與保險產品相對應,期權產品業運行六期,具體數據見上表。項目運行結束,場外期權產生賠付金額為55萬餘元,保險公司風險完成轉移。
  • 【深度觀察】有機種植農場面臨盈利難,專家呼籲為有機農業立法
    隨著新發地的重啟,蔬菜交易已經全面恢復正常,北京各大商超的貨架上,蔬菜種類也更加豐富。不過,記者注意到,有機蔬菜的銷售貨架並沒有明顯回溫,甚至有些一度「斷供」的有機蔬菜專櫃,依然沒有完全恢復。有機蔬菜的市場有限,動輒每斤20元以上的價格,背後是高昂的成本費用以及難以盈利的種植模式。
  • 後寮蔬菜基地: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戰「疫」中的春天 菜農田間地頭春耕忙 這幾天,東屏街道後寮蔬菜基地的菜農們頂著一絲寒意,熱火朝天地投入到田間地頭,開始新一年的生產勞作,呈現出農忙景象。
  • 這裡的高山蔬菜喜迎豐收
    走進產業園,一眼望去,綠化帶裡種著顏色鮮豔的蔬菜——苤藍、紫甘藍等,它們不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是餐桌上的佳餚。走進基地種植區,一大片綠油油的大白菜長得正旺,有挺立的西蘭苔、笨頭笨腦的包心菜等,在霜雪的歷練之下,變得汁液飽滿、晶瑩剔透。幾名村民帶著豐收的喜悅,趕著將成熟的高山蔬菜採摘下來供給市場和收購商,豐富了各地區市民的菜籃子。
  • 「河南心連心」齊心保春耕
    一周前,國家農業農村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確保小康之年糧食和農業豐收。作為河南最大的化肥生產企業,「河南心連心」克服困難,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通過鐵路向外發送2000噸化肥,為廣袤的麥田源源不斷地輸送「口糧」。
  • 摘錄:養生必備的這些有機蔬菜,種植時需要注意什麼?
    5、豆類蔬菜豆類蔬菜即是指以鮮嫩的豆莢或種子為食用器官的豆科植物,如豌豆、豇豆、扁豆、四季豆等等。另外,吃有機蔬菜,減少了人們吃入汙染物的機會,例如農殘、重金屬汙染的食品。同時,有機蔬菜可以降低人類患上癌症的可能,減少病變的機率。並且由於在原生態的環境中生長,有機蔬菜不受其他有害物質的汙染,更能夠保持原滋原味。
  • 聽音樂的綠色蔬菜只在動畫片裡?NO!就在新洲這裡
    蔬菜也能聽著歌長大?伴隨著悅耳的音樂聲,記者滿懷疑問來到神秘的新洲雙柳有機音樂蔬菜基地「我家的地」一探究竟。放眼望去,蔬菜大棚鱗次櫛比,菜果芬芳四溢。蔬菜基地裡的工人們正忙著採摘當天的瓜果蔬菜,準備發往武漢各地。據介紹,「我家的地」基地蔬菜均是自然灌溉生長,自然滋味,同時通過音樂的配合,促進有機蔬菜生長。這裡的有機蔬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和激素,蔬菜無任何農藥殘留,讓蔬菜的生長返璞歸真,是兼具安全與美味的食材。
  • 幼兒園奇思妙想度難關 黃河邊有機農場蔬菜免費送群眾自製有機食品...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5月7日,在鄭州工人路上的一家幼兒園大門口,附近不少市民冒雨排著長隊,每人手裡拿著張免費領菜券,高興地從工作人員手裡領取一兜有機蔬菜,有意的話還可以在現場購買幼兒園為自救而動手製作的有機營養食品。
  • 南方電網廣西蒼梧縣公司:18支春耕服務隊傾心服務助農戶春耕用電
    春耕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時下,正是春耕春灌、蔬菜大棚種植的關鍵時期,到處是一派繁忙熱鬧的春耕景象。為滿足農戶春灌用電需求,蒼梧縣公司上下聯動、主動服務,成立了18支「春耕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對所轄區域內的線路進行巡視,傾力為「春耕春灌」用電保駕護航。
  • 戰疫情|喀什地區鄉村姐妹繪好春耕圖,播種新希望
    當下,正是春耕好時節,在喀什地區的田間地頭、大棚、車間,各級婦聯組織帶著婦女群眾統籌推進美化庭院、棚圈清理、大棚種植、復工復產,在抓好防疫的同時,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和穩就業工作,為實現脫貧攻堅鋪就出一幅盎然的「耕作圖」。喀什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在喀什市英吾斯坦鄉蓋孜尼布依村阿衣古麗·託合提家的蔬菜地裡,村民正在開展翻土、種植等農業活動。
  • 赫章縣輔處鄉:春耕備耕正當時
    在輔處鄉輔處村委會,農業服務中心正在組織發放複合肥料等春耕生產所需的物資,許多村民都開著三輪車前來領取肥料。「2020年我們輔處鄉計劃種植桑樹4000畝,計劃發放桑苗1200萬株,地膜24噸,肥料160噸。
  • 這5種蔬菜極其耐寒,零下12 度都凍不死!12元/斤還是個稀罕物!
    這是許多農民朋友關心的問題,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下面5種蔬菜,它們的耐寒性很好,有些在零下5度也凍不死,特別適合冬天種植!羽衣甘藍「十字花科」是個神奇的科,其中有很多成為了網紅蔬菜。像西蘭花、松花菜、抱子甘藍和青寶塔。今天咱們說的這個網紅蔬菜可一點都不比前輩們差,還可以說是生食蔬菜時尚圈的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