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量的古代神話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陰曹地府的記載,中國文化千年幾千年的研究指出,萬物都有陰陽兩性,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間,又稱陰司、陰府,或又稱幽都 、冥界等,這是中華信仰文化中的概念。
《史記·天官書》:「月行中道,安寧和平。陰間,多水,陰事。」人死以後,神魂靈氣歸於天,精魄形骸歸於地,以魂氣形魄來解釋人前世、現世和來世的演化。
桃都山
漢王朝《論衡》引《山海經》:「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鬱壘 ,主閱領萬鬼。善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
為什麼說滄海是東海,據《枕中書》記載:「神荼鬱壘為東方鬼帝,治桃都山。」
陰間想通往陽世,不走泰山,走桃都山,桃都山的位置也是道教思想的體現,桃都山在東方。因東方青乙木乃生氣之極,物極必反故有死氣之極,且中國的東方浩瀚大洋,有水,故能通幽冥。
人們用桃木雕刻成神荼和鬱壘兩位神仙的模樣掛在大門上用來驅邪闢禍。度朔山上是最早的幽冥界入口。
泰山
《後漢書》記載:"中國人死者,魂歸於岱(泰)山地也"。大家看看繁體的嶽字,山下面一個獄就是嶽。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視泰山為神山,認為在泰山可以溝通上天,但大家都忽略了,封禪二字,封者為「祭天」,禪者為「祭地」。封禪不僅僅是在溝通上天,也在溝通大地,溝通地獄。
中國傳統信仰認為,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或者升天繼續生活。泰山為天下至陽之地,也孕育了人間最旺盛的陰氣,也就是地府的入口。這是是道家思想的體現,道德經裡面說物壯則老,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物極必反。
道經《雲笈七籤》云:「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也就是道教尊奉的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為泰山神,又稱泰山君、五嶽君,排於玉清元宮之第二位,冠五嶽之首。相傳為盤古王的第五代孫,它掌握人們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貴賤和官職,是萬物之始成地。
道教泰山神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泰山也是進入酆都的冥界入口。
下期小編會分多期給大家詳細介紹,人死後進入陰間的各個步驟流程及對應的時間:
城隍廟/土地廟
黃泉路/迷魂凼
鬼門關/無常殿
思鄉嶺/望鄉臺
惡狗嶺/金雞山
野鬼村/迷魂殿
酆都鬼城/陰曹地府
十八層地獄/輪迴轉生
供養閣
鬼界堡/蓮花臺
奈何橋/孟婆湯
還魂崖/新生谷
輪迴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