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2020-12-06 麗姐說說情感

相信大部分婆婆都不想帶孫子或孫女,原因無外乎這三點:

第一: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子女撫養成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不想晚年再受累。

第二:帶孫子責任大,萬一照顧不好,有點閃失難辭其咎。

第三:婆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保不齊發生不愉快。

每個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和責任,老人可以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

但是很多婆婆卻有一個顧慮,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兒子和兒媳不給自己養老怎麼辦?看看這幾位婆婆怎麼說。

01.沒有經濟實力,最好不要硬碰硬

今年68歲的劉阿姨,別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卻是一位善良且聰明的老太太,兒子和女兒家的孩子,都是她幫忙帶大的。

劉阿姨說:「我是農村人,雖然也有養老金,可跟城裡的退休老人相比,簡直天地之差,每月也就一百多塊錢,想要不依靠子女養老,根本不可能。

既然這樣的問題擺在跟前,我只能活得實際一些,孫子和外孫子我都幫忙帶,最起碼兒媳和女婿心裡有數,老人做到了,他們也願意為我付出。

我的想法還真沒錯,前年生病住院,兒媳跑前跑後,盡心盡力伺候著,女婿也挺孝順,剛出院就接到他那了,一直住到病好為止。

那些不想給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如果你沒有經濟實力,最好不要跟他們硬碰硬,雖然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卻不是每個子女都能做到的,即使做到了,養老的質量也是大打折扣。

老年人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要懂得審時度勢,看清自己的真實處境,更要體諒兒女的不易,伸把手拉一把不吃虧,反而還會得到孝順的回報。

02.不帶孩子,也要給予經濟上的幫助

朱阿姨今年72歲,和老伴兒一輩子經商,富翁倒是談不上,但不愁吃穿花用。

從把兒媳迎娶進門那天起,她的經濟扶持沒斷過,兒媳坐月子,她沒時間伺候,直接請了月嫂,而後又給僱了保姆,費用都是她的。

朱阿姨說:「如果經濟充裕,不帶孩子也要給予經濟上的幫助,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賺錢不容易,作為父母不可能看著不管。

現在很多人覺得,老人手裡有錢不愁養老,去養老院或請保姆就行,可是有多少老人願意去養老院?至少我和老伴兒不願意。

不要以為請保姆就萬事大吉,那些跟子女關係不好的老人,有多少被保姆虐待和欺騙的?

人上了年紀要服老,更要明白親情的重要性,孩子需要幫忙時,父母盡力幫助了,等我們需要養老時,他們也會妥善安排。

所以那些不想給兒媳婦帶孩子的婆婆,有錢出錢,沒錢出點力,你的幫助會幫兒子減輕負擔,一家人其樂融融,又何愁養老呢?」

硬性條件具備,軟性條件偶爾缺失,婆媳之間的關係不會有太大影響,畢竟兒媳婦讓婆婆帶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去上班賺錢,如果老人不差錢,適當幫助一下,兒媳會更加尊重婆婆。

03.雖有人給你撐腰不帶娃,可終有一天會後悔

郭阿姨今年70歲,育有兩女一兒,兩個女兒都挺有出息,兒子卻一直不咋樣。

性格內向話不多,34歲那年才娶上媳婦,第二年生下孫子,兒子收入不高,如果讓他一人養家根本不現實,可是媳婦要是上班,孩子沒人帶,只好求助於母親。

郭阿姨的兩個女兒很早告訴母親,我弟弟有孩子你不用幫忙帶,辛苦一輩子不能再受累,不要擔心養老的事,我倆給你養老,咱不給他帶娃,也不用他養老。

最後兒媳求助娘家媽,老人心疼女兒,一邊帶娃,一邊照顧病歪歪的老伴兒,兒媳告訴兒子,既然兩個大姑姐都說了,養老不需要咱們,那你以後就給我父母養老吧,因為什麼你心裡明白。

郭阿姨做得也是挺絕的,同住一個城市,孫子快六歲了,見面次數沒超過十次,並且孩子長這麼大,她沒給買過一件衣服,去年過年的時候,突然要去兒子兒媳家過年,讓兒媳不要回娘家過年。

兒媳哪能同意,直接回懟:「頂著婆婆和奶奶的稱呼發號命令,你是不是把自己當成老佛爺了?對不起,不伺候。」

郭阿姨之所以要去過年,其實是想緩解彼此的關係,可能是年紀越大,對血脈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但是兒子和兒媳卻無法接受她。

郭阿姨說:「雖有女兒給撐腰,可我就一個兒子,一個孫子,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越是想跟他們親近,可能跟骨血有關吧。

可我傷了他們的心,兒媳從來沒叫過我「媽」,孫子見了我也是不親近,兒子本來話少,現在更是一言不發,有時我多說兩句,他一句話把我懟的沒話說。

那些不想帶孫子的婆婆,千萬別學我,人不管到啥時候,都沒法斷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付出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想想自己所做的事,真的特別後悔。」

誰都知道,婆婆幫帶孩子是人情,不幫帶是本分,作為兒子和兒媳,不應該有半點怨言和不孝,可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父母把孩子撫養到18歲,就可以撒手不管。

中國是講究人情世故的國家,人與人之間若是少了情分兩個字,想要從對方那裡達成自己的所想有點難度。

婆婆不想帶孩子,之所以害怕兒子和兒媳不給養老,就是因為怕傷了彼此間的情分,所以才猶豫不決。

其實以上三位婆婆的看法和經歷,給我們一些啟示,婆婆不想帶孩子,要因各自的家庭狀況而定。

如果老人身體不錯,但經濟能力有限,兒子和兒媳屬實需要老人幫忙,若是老人堅持己見,只想到自己,相信養老那天也不會過得很舒心。

如果老人經濟條件好,沒時間或是就不想帶孩子,那給予一些經濟上的扶持,兒子和兒媳也會感激老人。

若是什麼都不想付出,理直氣壯必須養老,子女們也會養老,畢竟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可養老的質量如何,也就顯而易見了。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婆婆身體不好,錢也沒有,難道兒子和兒媳就不給養老了嗎?甚至會說,要是沒有婆婆,還不生孩子了?

話雖如此,可是大多數人遇到問題的時候,都習慣於先向外求助,外求確實行不通,才會想到通過自己的能力解決。

除非兒子和兒媳經濟實力雄厚,才不會想到讓婆婆幫帶孩子,否則大多數兒媳,都會先請求婆婆幫忙。

一是沒有錢請保姆照顧,婆婆帶娃不需要花太多錢。二是婆婆是孩子的奶奶,兒媳也會放心。

所以婆婆不想帶娃,作為老人不能光考慮自己的養老,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兒子和兒媳是否真的需要幫助?

當你帶著一顆慈母的心,去看待帶娃這件事,自然知道該不該幫忙帶,而不是先想到給不給自己養老。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婆婆不給帶娃這件事?

我是麗姐,每天分享婚戀情感,人生百態。點擊上面的關注,一起學習成長。

相關焦點

  • 一個52歲婆婆的自白:帶孫子等於免費保姆,得聰明又能忍
    而作為一個過來人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張阿姨自述: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還沒有結婚,大兒子前年結婚。大兒媳結婚就懷孕了,起初我跟孩子他爸一直在外地打工,但是隨著兒媳懷孕,我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回來照顧她。
  • 65歲婆婆的心聲:兒媳你別再嫌棄我,我也不想和你一起生活
    唐阿姨/65歲我今年65歲,我是一個農村人,我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在外地發展,後來還在外地成家了,兒子結婚後很少回來看我,後來兒媳懷孕後,兒子叫我過去幫忙照顧兒媳,到時候順便給他帶孩子,然後我只好去他的城市,幫忙帶孫子。
  • 婆媳合不來,兒媳生孩子後婆婆要去帶孩子嗎?聽聽婆婆的心裡話
    但分開住的話,兒媳生了孩子後,婆婆要不要去幫忙帶呢?我們來聽聽婆婆們的想法。黃婆婆:62歲,跟兒媳合不來,我就不想去幫忙帶孩子都說隔代親,我也想和孫子在一起,但我跟兒媳合不來。兒子兒媳剛結婚時,是跟我們老夫妻倆住在一起的,因為他們不願意做家務活,所以在新房裡只住了一個星期。兒子兒媳跟我們住了半年,我們婆媳就吵了好幾次,後來兒子說他們還是搬回自己家去住吧!兒子結婚後第三年時,兒媳生下了孫子,我是很想去幫忙帶的,但我又怕婆媳相處不好。
  • 精明的婆婆誇兒子,聰明的婆婆誇兒媳
    1「精明」的婆婆」"我剛結婚那幾年經常用自己賺的錢給婆婆買衣服,可婆婆對人誇兒子孝順,說衣服是兒子給她買的,說兒子孝心。既然她不領情,我為什麼還要給她買。"本來,她也沒想要從婆婆那得到什麼誇獎,但當她從鄰居親屬嘴裡,不斷聽到婆婆說兒子給他買衣服時,心裡還是失去了平衡,既然你說是兒子買的,那就等你兒子買吧,反正你看的孩子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從此,李梅心安理得地把孩子放在婆婆那裡。李梅的婆婆一看就是精明人,很會察言觀色那種,過日子精打細算的。
  • 給兒子家做十年帶薪保姆,生病兒媳給一萬,婆婆:只指望自己養老
    不管老人多麼愛孩子,多麼心疼兒女,他們都要學會愛自己,學會為自己留一些錢養老傍身。俗話說得好,指望誰養老,都不如指望自己養老和有錢。160歲的陳阿姨,自從退休後,就到了兒子家,如今已經在兒子家當了十年的帶薪保姆。
  • 「幫忙帶了9年孩子,能在兒子家養老嗎?」72歲的老人說:別做夢了
    可很多老人說,現在是養孫為防老。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夫妻一方放棄工作,或者全程僱保姆帶孩子,都不現實。大部分的情況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分擔帶孩子的壓力。正好退休的年齡,身子骨也還硬朗,孫輩繞膝,盡享天倫,仿佛是很美好的畫面。
  • 婆婆聽兒子兒媳牆角,發現兒媳秘密後她偷天換日,到頭來害人害己
    這天,李月蓉和兒媳趙春紅火急火燎地帶著孫子樂樂趕去醫院,樂樂發燒了,因為要做全面的體檢,這一檢查,卻發現了大問題,樂樂本來是男孩,有男性生殖器官,卻在體內發現了女性獨有的X染色體,並且還有子宮和卵巢,也就是說樂樂本來是個女孩,這個悲劇的起源還得從6年前說起···1、逼迫兒子和碩士女友分手,只為早點抱孫子
  • 兒媳打電話要生了,婆婆嫌懷丫頭不讓兒子回家,隔天母子倆悔青腸
    #情感# 很多人在電視劇或者現實中都會聽過這樣的一番話:我媽養我這麼大不容易,我要孝順她;我媽那麼大年紀了,你做兒媳的讓一下她又怎麼了……每次婆媳有矛盾了,很多兒子都會用相似的話指責兒媳。
  • 「兒媳,你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女人的三句話,讓婆婆慚愧不已
    但是對於有的人把一切都當作理所應當,卻從不付出,不僅得不到尊重,更會讓人指指點點。當婆婆知道自己得了個孫女,立刻變了臉,藉口自己身體不舒服便回了老家,整個月子都沒有出現過,甚至連問候都沒有。
  • 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有什麼錯?3位兒媳的理由刺痛兩代人的心
    不過現實與理想總是有極大差距的,晚年生活該如何安排,總是會牽扯很多問題,除去經濟矛盾,還有不少情感糾葛。 01「老了想和兒子一起住,有什麼錯?」婆婆想與兒子兒媳同住,被老閨蜜阻攔 劉阿姨和老伴已經60多歲,退休後一直沒給兒子添什麼麻煩,給兒子準備了婚房,幫他娶妻生子,成家立業,還抱上了孫子。
  • 剛滿月的女兒被大姑姐的兒子畫一臉,說了幾句,婆婆聽到怒斥:生女兒...
    女嬰被姑姑家孩子畫一臉塗鴉,女嬰媽媽說他幾句被婆婆臭罵原題/淚崩!女嬰被姑姑家孩子畫一臉塗鴉,女嬰媽媽說他幾句被婆婆臭罵孩子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長輩他們更偏向外孫,在他們看來外孫難得過來一次,即便他們欺負孫子老人也會護著外孫,這種現象也不知啥時候開始的,但是從來卻一直都不曾間斷過。
  • 婆婆要嫁人,我該怎麼辦?
    您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了,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怎麼好端端地要再婚?是不是哪方面我們對您老人家照顧得不周到還是怎麼的?王豔麗婆婆搖搖頭,說並不是你們照顧不周到,你爸走得早,這麼多年我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之所以一直沒有再婚,就是因為不想讓你增加心理壓力和負擔。現在好了,你已經成家立業了,孩子也已兩周歲,明年就可以送到幼兒園了。
  • 退休老人帶孫子,是幸福多還是痛苦多?聽聽這幾位退休老人怎麼說
    如果婆婆付出了辛苦,得到了兒媳婦的感恩,那麼婆婆也會覺得這種辛苦不算白費,但婆婆付出了辛苦,得到的只是兒媳婦的不滿,這會讓婆婆內心有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婆婆的帶孫生活變得很痛苦。像我平常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帶孫子,兒媳婦不在家時,我和孫子相處得還不錯,兒媳婦一回家,她就開始各種批評指責我,好像我這個婆婆渾身上下就沒有一點能讓她感到滿意的。
  • 婆婆怒砸新家並揚言:都不想好好過就別過了,底線真不能一再退讓
    常年的抑鬱,心臟更是首要的大問題,做了支架手術之後,陳姐再不能工作,適逢兒媳臨盆,那正好回家了,能做做家務帶帶孫子。結果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的。陳姐回家之後,各種彆扭是接踵而來。俗語說一山不能藏二虎,陳姐不在家時,女主人是兒媳,二人世界溫馨又舒服,現在忽然間多了個婆婆,兒媳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 民國惡婆婆:與兒媳一道產子,卻讓兒媳來餵奶,孫子只能米湯維生
    民國惡婆婆:與兒媳一道產子,卻讓兒媳來餵奶,孫子只能米湯維生。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民國時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蘇雪林,在文學上可謂是成績斐然,但是在生活中過得卻並不幸福,她非常討厭自己的祖母,因為在那個年代,祖母那一輩都非常重男輕女,覺得男孩子可以傳宗接代,是家裡的寶貝,女孩子早晚都是要嫁到別人家的,所以在她很小的時候,祖母就經常虐待她和她母親,所以她母親去世得很早。
  • 《我的前半生》原著:婆婆對子君和凌玲兩任兒媳,發現她挺自私
    當陳俊生要和子君離婚時,一頭霧水的子君還不知道,以為公公又要來借錢了,說了下面一番話。「什麼事兒?你父親又要借錢了是不是?」公公向他們借錢不是一兩次了,而且每次借得還不少。子君與公公婆婆相處的似乎並不融洽。當陳俊生說要離婚,婆婆第一個把他罵得狗血淋頭。
  • 兒媳開宮口,婆婆心疼兒子抱怨慢:陪床一天一夜沒睡覺咋還不生?
    很多人好像就不自覺的就認為,惡人就該是惡人,沒有理由的「惡」,「惡」的毫無道理,反正,這個標籤就跟著婆婆摘不下來了。你說這種人設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我不否認,可是這也只是極個別的反面教材,不能用偏激的例子去概括一個群體。
  • 婆婆:生不出兒子就趕緊滾!兒媳拿出房產證:該滾的是你
    婆婆一個白眼翻過去,還伸手推了一把白思敏:」我告訴你,我兒子今天要是醒不過來,你就給我等著!「白思敏腳下一個踉蹌,倒退好幾步才穩住身子,卻聽婆婆繼續說道:「別以為懷孕了就可以為所欲為,生不出兒子就馬上給我滾!」白思敏冷笑一聲,從包中拿出房產證,「該滾的恐怕是你!」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婆婆重男輕女怎麼辦?闞清子發文稱:每個女孩的出生都應該被期待
    雖然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改善很多了,但是仍然有些家庭的婆媳矛盾逃不開「重男輕女」的問題。01婆婆重男輕女怎麼辦?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親愛的自己》裡面有這樣一個場景:張芝芝的婆婆抱怨說:「養女兒每個月都要花費8000元,不如養兒子划算。女人能幹是假能幹,男人能幹才是真能幹……」於是,婆婆為抱孫子逼兒媳喝中藥,張芝芝不想喝,和婆婆爭執之下把碗打翻了,中藥濺了婆婆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