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本漫畫年銷量公布,《鬼滅之刃》不出意外拿了第一,但意外的是,鬼滅以斷崖式的十倍優勢,甩開了其他所有作品,拿到了超過8000萬的成績。
哈哈康石石還挺喜歡這部作品的,當然特地寫篇文章不是為了跟大家講鬼滅有多優秀,而是結合自己當時在看動畫和漫畫過程中的感受,聊點創作方面的啟發。藝術總是相通的,優秀作品的閃光點,足以啟發同學們在藝術設計領域中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康石石是個粉絲,但不得不承認,其實冷靜下來想想,鬼滅之刃並不是那種方方面面都做到極致,能夠達到公認神作水平的作品。
它的成功,更多的就是在「腳踏實地、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集中一點,登峰造極」。不管是主線劇情、人物塑造、設定、邏輯、戰鬥體系,還是特效、感情戲、哲理,都有比鬼滅之刃更加優秀的作品存在。
鬼滅在這些方面倒也不是說做得不好,而是沒有那麼優秀。鬼滅動畫剛開播的時候,甚至不少觀眾吐槽它劇情拖沓、對白囉嗦、內心戲太多,數據表現也並不出彩。但它在這任何一方面,也都保持了水準以上的表現,並不拉胯,沒有硬傷。隨著劇情進一步發展,鬼滅2D與3D相結合、獨特的水墨特效作畫風格,戰鬥場面表現力十足的優秀製作,細膩的情感刻畫在動畫第19集集中到一起來了一個大爆發,自此口碑直接爆炸,動畫帶動漫畫的整個銷量成倍上升,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當之無愧2020年度作品。
很多時候,對看你作品和作品集的觀眾來說,你並不需要盡善盡美,每一項都想抓住、找不到每個項目要展示的核心競爭點,結果反而每一項都不突出。
而是找到適合自己也適合作品的方式,全神貫注的抓住重點去創作,在自己能發揮並展現的能力範圍內達到最好。一個沒有硬傷,或許不完美但有亮點的作品集,會讓名校覺得這是一個有潛力、有培養價值的學生。可能是大家作為學生經歷過太多考試了,會想當然地以考試的邏輯去理解留學申請,覺得總會錄取那個89的而不是85的吧,進而陷入了對作品集每一個環節和細節的無限糾結。
你需要它,它也適合你,才是國外考官挑選申請者的原則。要不然每年都會有作品集沒做完,但或是想法、或是呈現方式很巧妙的學生,申上了名校呢。漢藝19屆學員C同學的半成品,一個兔子洞概念的公共空間jump編輯高野健說過,絕對不能讓編輯失去讀者的視角,只把自己看作是創作者。在很多業內人士的看法裡,漫畫家這個職業並不是藝術家,
漫畫、或者說一個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它的所有安排都是經過市場調研、實踐驗證而精心籌備的。這部分我想把動畫和漫畫部分分開來說。在大部分讀者的觀感裡,鬼滅之刃的劇情一直到蜘蛛山篇(也就是動畫結尾)之後,無限列車篇、鬼殺隊柱集結出現之後才精彩起來,而事實上也確實在這些劇情出現之後漫畫單行本的銷量才穩步上升到了10萬卷這個門檻。
也就是說,其實讓鬼滅之刃人氣暴漲、被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動畫動容,基本上還沒有進入到作者真正想講的、花了大力氣的劇情。動畫版的鬼滅之刃是在一個殘酷背景下,由熱血、勝利、親情、友情、溫柔、治癒等風格組成的作品,這也就導致一大批因為動畫入坑的觀眾,進入漫畫慘烈的戰鬥和死亡劇情之後,刷起了「《柱滅之刃》」「鱷魚(漫畫作者)老師沒有心」這樣的梗。想跟大家說的是什麼呢,是
創作這件事需要在表達自己和受眾需求之間尋找一種平衡,你想傳達的價值觀、看法,也需要建立在考慮了用戶需求、能夠被人看到、留住用戶的吸引力之後才能傳達到。不要將自己看做一個完全脫離受眾的創作者。舉個例子,正好想起教插畫的同事Xiao的一個學生,今年申請所以圖就不放了,她準備做的是一個關於女嬰被遺棄和殺害事件的繪本項目,一開始的初步規劃是以上帝視角,去講一個比較陰暗和殘忍的故事。但Xiao老師跟學生探討,這樣直白的講述風格帶給觀眾的觀感也是很直接的,觀眾會下意識地知道這是一個很嚴肅而悲傷的話題,信息已經傳達到了,他會很快地移開注意力。你得先留住觀眾的注意力和時間,而不是這東西我看一眼,知道在講一個什麼事就立刻離開,因為我從裡面已經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了。後來學生把那個項目改成了從一個被流產/遺棄的女嬰的視角切入,對於嬰兒來說對很多場景和行為其實都是不能理解的,她只是單純地看,對觀眾而言不會感受到特別直接而強烈的壓抑情緒,更適合達到反思效果而不是下意識地拒絕。上面說了作品的有趣其實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
大家也都知道各個專業都會有的、經過驗證的各種設計方法、規則、流程的存在,這也確實是完成設計、提高作品質量的保障。但設計方法誰都可以用,編輯也不止會跟一位漫畫作者講一些讓作品有趣起來的方法,那鬼滅之刃為什麼成功,大家的作品集又能靠什麼從成千上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拿下名校offer?大家說了再多「業界要完」,紙質漫畫銷量一路低迷,出現這種真情實感作品的時候還是能再度引發大家的熱情,直接戳到最深處的共鳴點。像既幫助N同學拿到了紅星獎,又申到了皇藝產品設計offer的共享單車改造項目。
要說這個項目有多高的技術含量、有多創新、或是有多高級的設計方法,其實都沒有,N同學就是在關心環津京貧困帶的人們經濟收入不足、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問題。就像N同學的主帶老師夏老師說的,貧窮是否意味著他們沒有追求健康的權利?於是誕生了這個使用廢棄共享單車為原材料,走訪調研了一連串醫院等醫療機構之後,拆解焊接而來的復建器材項目。
這就是那種考官對主題、對方法的喜好再刁鑽,也會被真情實感打動的作品集。最後,還是那句話,優秀作品的閃光點,足以啟發同學們在藝術設計領域中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保持思考,好看的不管是動漫、綜藝還是影視劇作品,在豐富精神生活的同時,才能給到大家更多藝術設計作品集的養分。
以上,更多關於藝術留學和作品集創作的問題,歡迎掃描二維碼,向康石石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