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北極熊,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是全身雪白的皮毛?亦或是龐大的身軀?看似動作緩慢實則捕獵時身手矯健。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髮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高達2.8米,肩高1.6米。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公斤,雌性為150~400公斤;在冬季來臨前脂肪將大量積累,它們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以上。熊掌可達25釐米寬,熊爪可超過10釐米,北極熊奔跑的時速可達40公裡,還能在海裡以時速10公裡遊97公裡遠。
而正是這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近日因為生活所迫無奈選擇人類的垃圾車下手。近日,在俄羅斯北部城市的一條道路上,一輛垃圾車因故障拋錨,一群北極熊前來覓食,任憑司機鳴笛也不肯離去。專家認為北極熊或是因為飢餓難耐才主動靠近垃圾車的。按道理來說,北極熊一般不會近日人類的生活區內,可類似事件在該地區越來越常見。原因是因為近來冰川消融,導致北極熊的食物來源變少——環海豹的棲息地變少。這種海豹在北極分布極廣,甚至北極點都是其活動的場所。每當春天和初夏,成群結隊的海豹便躺在冰上曬太陽,北極熊則會仔細地觀察獵物,然後巧妙地利用地理形勢,一步一趨地向海豹靠近,當行至有效捕程之內,則猶如離弦之箭,猛衝過去,儘管海豹時刻小心謹慎,但等發現為時已晚,巨大的熊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拍將下來,頓時腦漿塗地。而由於近年來溫室效應加劇,全球氣溫減少,北極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北極的冰川越來越少,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氣溫已經上升了2℃至3℃。而在過去的30年中,冰川覆蓋的面積也縮小了15%至20%,環海豹在冰面上的機率也變得更小了。由於獵物變少,北極熊迫於飢餓的無奈下只能選擇人類的垃圾下手。於是出現了北極熊打劫垃圾車這一幕心酸場面。
其實早在2017年夏末時,保育組織"海洋遺產"(Sea Legacy)在北極圈的加拿大巴芬島(Baffin Island)勘查地形,拍到一段影片,有一隻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正在四處尋找食物,但它所能找到的一切,卻完全無法讓它滿足,最後它無力倒在地上。拍攝團隊痛心的表示,"若地球持續暖化,我們將失去整個極地生態"。
到本世紀末,由於大幅度氣溫上升,北極附近的冰川可能在夏季完全融化。屆時生活在北冰洋的北極熊將無法生存。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只能在動物園的冰室內看到北極熊的身影了。環境的急劇變化,北極熊該何去何從?人類又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