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宮崎駿,永遠的人性光芒

2020-11-22 江湖亂彈琴

大部分80後精神世界裡都會有宮崎駿,作為70後一樣喜歡。人性美麗,大師沒有國籍和行業之分。

用心看過他的《天空之城》,能感受到那份童真。而他作品的那些美好,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千與千尋》

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中的寬闊,這個世界上,你可以碰到機遇,而絕不可能碰到」神」,自己的路,還是得自己走!

這世上有一條路無論如何也不能走,那就是歧途,只要走錯一步結果都會是粉身碎骨。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別。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龍貓》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無法像孩子一樣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裡的小情緒堆積得像山一樣高,直到溢出來。與其如此,不如像孩子一樣。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再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天空之城》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懸崖上的人魚公主》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捨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後,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

愛是需要付出代價,愛是需要擔當,愛是需要努力爭取,愛是需要你為了對方而放棄一些事情,並改變自己。

在兩個人的世界裡,管他的風雨雷電飛沙走石天崩地裂,只要能在一起就足夠了。

相關焦點

  • 永遠的浪漫王子:宮崎駿
    宮崎駿:永遠的浪漫王子02.粉絲宮崎駿的粉絲,真的是各個年齡都有:和宮崎駿一樣,他也酷愛飛行,一生在飛機上多次度過危險時刻。可惜,他最後的生命,也在一次執行飛行任務中失去。他,就是法國飛行員聖·艾克絮佩裡。他寫了著名《小王子》,讓千千萬萬讀者難忘。有時我會想:如果聖·艾克絮佩裡還在世,如果他再晚出生50年,會不會和宮崎駿成為知己呢?我們在看宮崎駿動畫的時候,常常一次又一次被他的想像之手託著起起伏,笑著流淚。
  • 電影推薦|宮崎駿電影永遠的經典
    本周一起跟隨摩邦重溫宮崎駿的經典電影1、《龍貓》 豆瓣評分:9.2宮崎駿說:「在我們鄉下,有一種神奇的小精靈,他們就像我們的鄰居一樣在平淡的故事裡,電影賦予了我們妙趣橫生的童年,給艱辛的生活匯聚了治癒心靈的暖流,宮崎駿的《龍貓》是一部充滿了魔力的動畫,不僅誘人共情於童年的美好,更喚醒著人們心中一份久違的純真。宮崎駿也在這裡寄託了自己的理念:只有乾淨如孩童般的心靈,才能毫無慾念地感受自然的美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每一次觀看都有不一樣的體會。
  • 動漫教父宮崎駿,來深度解析宮崎駿式的動漫,是你所了解的嗎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動漫教父級作家」天馬行空「的宮崎駿。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身兼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數職。宮崎駿的電影在8090的眼裡簡直是神作一樣的動漫,宮崎駿的動漫電影對我們的影響也是非常之大,一個小小的動漫創作卻帶給大家來自心靈上的震撼,這是宮崎駿的動漫的魅力所在,宮崎駿的作品,多是天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遠寓意。
  • 宮崎駿80歲了!讓「永遠的雞湯王」治癒這殘酷的世界
    今天恰好是日本當代文化Icon宮崎駿老爺子的80歲生日。 作品中充滿了宮崎駿的理念:「誰都會遇到這樣一個人,只看她一眼,你就知道自己願意為她去死。
  • 永遠的娜烏西卡,永遠的《風之谷》
    這就是《風之谷》,宮崎駿最為另類的代表作之一。劇情簡介:工業文明的高度發展,卻最終帶來災難,一場為期7天的蟲族毀滅戰爭摧毀了人類文明。一千年後,工業文明遺留下來的癥結仍在困擾這個星球。帶有強烈毒性的植物組成了令人望而卻步的「腐海」森林。隨著時間的推移,腐海有條不紊地向四周蔓延,蠶食周邊世界。
  • 《哈爾的移動城堡》:跟隨心動,靈魂永遠不會迷失
    在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中,一草一木皆有靈性。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魔術始終是最大的一個看點。移動的城堡是他們居住的地方也是移動的心臟,我沒有看見壞人,只看到壞卻又可憐的人。這幾天為朋友推薦電影,我說第一次看宮崎駿的動漫,才知道原來《哈爾的移動城堡》是那麼的好看。
  • 永遠不要讓結局遮擋了故事的光芒——雷蒙德·錢德勒語錄
    ——錢德勒 《漫長的告別》永遠不要讓結局遮擋了故事的光芒。——雷蒙德·錢德勒 《漫長的告別》我是個弱者,沒有膽量沒有抱負。我抓到銅戒指,發現不是金的,簡直驚呆了。像我這種人一生只有一個偉大的時刻,只在高鞦韆上做過一次完美的演出。餘生就只求儘量不從人行道跌進到陰溝裡罷了。
  • 逆光的勳章《永遠的7日之都》全新主線篇章開啟!
    是在光芒中尋找未來,還是在逆光中守護希望,故事的盡頭,一座天平已被架起。《永遠的7日之都》新篇章——逆光的勳章已經開啟!逆光的勳章-PV視頻欣賞:《永遠的7日之都》逆光的勳章本次新篇章主要探討的是身為軍人是應該遵循服從命令的天職,還是應該保護所愛之人的命題。因失去摯友而痛苦的少女,不願看到更多人的犧牲。無法感知人類情感的她選擇服從命令。
  • 巨蟹座永遠心軟,永遠善良,永遠值得被擁抱
    巨蟹也會默默地祝福彼此,將彼此永遠放在心底,放在最柔軟的角落…每次見到前任,巨蟹座還是會有一絲的激動,甚至想要擁抱彼此,但巨蟹座控制著自己,巨蟹座心裡也明白,失去的東西已經無法再挽回。就算情人回來了,那種感覺也找不到了,這種痴心固然在,理智還是有的!
  • 宮崎駿拍給中年人的電影,但中年人卻永遠不是做只豬那麼簡單
    在宮崎駿如煙如海的動畫世界裡,有一隻豬活得最低調,卻總是讓人提起。」的荒謬,又有著「反宮崎駿式」的現實聯繫。宮崎駿所塑造的這隻豬的際遇,正是每個中年人都趨之若鶩的事物。就比如「空賊」這個犯罪團夥,其實就是宮崎駿針對法西斯設定的浪漫化產物。
  • 星光閃閃、照耀世界——宮崎駿反戰作品回顧
    新華網日本頻道綜合 近日,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日本著名動漫大師宮崎駿在一記者會上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即將發表的戰後70周年談話中,承認日本軍國主義曾對中國等亞洲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並對由此給受害國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進行深刻反省和由衷的道歉。宮崎駿還表示,現在一部分日本人希望忘記過去的歷史,但是日本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行為絕不允許被遺忘,更不容否認。
  • 動漫電影——宮崎駿系列電影
    ——宮崎駿宮崎駿是我們熟悉並喜愛的動畫大師,如他自己所說,他創造的奇幻世界慰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這些作品中有最魔幻的世界架構,也有最親切真實的人物角色,總是輕易就俘獲觀眾的心,不論成人或兒童,都會從內心深深被打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宮崎駿的動漫電影。
  • 宮崎駿:起風了,只求生存
    這種深刻的印象不僅是宮崎駿反戰思想的起點,而且促使他後來對人性和世界提出質疑,把表現放在那些經典動畫中。宮崎駿的家族駕駛著一架飛機工廠,所以他的童年避免了戰爭和空襲,但他的生活仍然很順利。他從小就有靜態繪畫的天賦。他深受家族企業的影響,對飛機和飛行非常感興趣。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人性有多黑暗,你永遠想像不到!
    人性有多黑暗,你永遠想像不到!《與惡》依據中國臺灣近期發生的惡性社會事件改編而成,稱得上是「惡性事件大匯總」。全劇從一個無差別殺人案開始,少年李小明在電影院開槍射擊,導致9死21傷,引起了多個受害者家庭的後續悲劇。
  • 宗次郎《永遠同在》,陶笛悠揚、輕鬆、明快
    宗次郎《永遠同在》,陶笛悠揚、輕鬆、明快 日本著名的陶笛演奏家宗次郎 演奏的這首《いつも何度でも》 中文名《永遠同在》,
  • 「異類」莫文蔚: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早在1998年,同樣有著港臺明星光環的齊秦,也踏入了這片淨土,舉辦了「1998西藏雪域光芒演唱會」。回看21年前齊秦演唱會現場拍的那些斑駁照片,恍惚間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除了舞臺、燈光、道具這些俗世俗物的差別,它與莫文蔚此次的演唱會仿佛都印刻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關於信仰、關於夢想。然而,對於一個女明星而言,有個話題往往顯得異常殘酷且憂傷:年齡。
  • 細品千與千尋的片尾曲:永遠同在,好聽而且有哲理的一首歌曲
    片尾曲永遠同在這首歌真的很好聽,現在將我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分享給大家這首歌的歌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叫做永遠同在,歌名包含了創作者很多的想法。永遠同在,既是千尋和白龍希望和對方永遠在一起的那種心情,也是對結局的一個很好的詮釋:白領雖然和千尋分開,但他的心直到死都會和千尋再一起,他永遠不會忘記千尋,這個改變了他的一生的特別的女孩。這個是我自己的理解。下面聽我分析一下。
  • 儒家孟子說人性善,法家韓非子:別再虛偽了,人性惡永遠無法改變
    一個哲學學派持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和政治觀,是建立在對人性認識的基礎上的。在儒家學說內部,有兩種對人性的認識。亞聖孟子對人性持有天真的樂觀主義態度。他認為人性善,而且善不是後天養成的,也不是別人給的,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孟子為了防止別人問他,既然人性是純善的,為何有那麼多壞人做壞事?你孟子本人不也是指出春秋無義戰嗎?
  • 甘地戳穿人性的十句話,弱者永遠都不會寬容,寬容是強者的特質
    2、弱者永遠都不會寬容,寬容是強者的特質。3、不要對人性失去信心,人性像海洋,就算當中有數滴汙水,也不會弄髒整個海洋4、以眼還眼使全世界的人都瞎了5、信任左右想法,想法左右話語,話語左右行動,行動左右習慣,習慣左右價值,價值左右命運
  • 宮崎駿動畫《崖上的波妞》內地首支預告片曝光
    此番發布的預告從主人公波妞的視角出發,展示出「造夢大師」宮崎駿筆下人性的美好和純粹的愛,力求以簡單溫暖的力量,為每一位觀眾帶來快樂。宮崎駿導演曾表示,「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是我存在的意義。」影片將於12月31日首登內地大銀幕,成為一份極具時代意義的禮物,陪伴觀眾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