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量子計算機是科學界的又一騙局?

2020-12-17 北鬥史地研究所

剛才看到一個新聞,說是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其處理特定問題的速度,比目前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

筆者心中一驚:主持這個的,莫非就是那個搞量子通信的潘姓教授?

繼續看下去,果然是他!

哈哈,量子通信沒有後續成果,他竟然又去搞量子計算了,真是全才啊!看來有人說他靠量子概念來騙國家的科研經費,並非空穴來風啊。

本號在前面文章指出,所謂量子,指的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頗像古代裝糧食的量具斛,故名。什麼是波粒二象性呢?即光由多個粒子組成,又以波的形式存在。由於光粒子是無法單獨剝離的,所以又稱為「量子糾纏」。(詳見《為什麼說量子通信是一個科學騙局?》)

既然光粒子是糾纏在一起不可剝離的,那麼所謂的「光子通信」「光子計算」,在理論上也就是行不通。如果光子被單獨剝離出來了,那麼就證明波粒二象性是錯的。

我們來看陸專家解讀:量子力學可以允許一個物體同時處於多種狀態,比如說0和1同時存在,他可以做一個原理上叫做「並行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陸教授的解說,聽上去很深奧,那有沒有道理呢?或者說,是否合乎常識呢?下面我們逐句來分析。

1、量子力學可以允許一個物體同時處於多種狀態。

雖然量子力學的概念很空泛,但是從研究範圍來看,主要是局限於光和波。

那麼陸教授所說「允許一個物體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實際上是指光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的狀態。

2、比如說0和1同時存在。

量子力學所說的物體多種狀態,和計算機原理中的0和1,是一個概念嗎?

簡單的說,波和粒子的關係,能等同於計算機原理中的0和1嗎?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計算機原理中的0和1的關係。

0和1,最初來源於電報密碼技術,大致相當於關和開。比如,我們聽到發電報的聲音是「滴,嗒,滴滴滴滴,嗒」,可以記錄為「1040」,收報員將接收到的數字編碼,和事先約定的密碼本進行比對,再翻譯成文字,電報交流就完成了。

電報現在很少用了,但是這個0和1的編碼原理,現在仍然在使用。比如我們聽的廣播、看的電視、用的電腦、手機,由於信號的發送接收、編碼的儲存、調取和翻譯都實現了自動化,因此我們看到人機互動的界面感覺不到轉換的過程,但是骨子裡都是0和1的組合。

也就說,計算機中0和1的本質,其實是信號發送中的一種鮮明的比對,可以理解為有和無,可以理解為黑和白,可以理解為大和小,可以理解為長和短,可以理解為上和夏......不管怎樣理解,這種比對是有先後順序的、而不可能同時存在的。不然,信號的發送方和接收方就無法形成交流。

這就好我們說話時,你的嘴巴要麼是張著的,要麼是閉著的,不可能同時既張著又閉著。

光的波和粒是同時存在的,而計算機中的0和1是有先後順序的,因此,陸專家的這句話是偷換概念,完全錯誤的。

3、他可以做一個原理上叫做「並行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所謂「並行計算」,通俗的講就是分解任務,將一項任務分成不同的環節,或者分成若干個項目,由不同的計算機同時進行。這個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行得通的。

問題的關鍵是:光子真的可以進行並行計算嗎?

在第二句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0和1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那麼陸專家基於這個基礎上的「並行計算」,也就不可能同時實現了。

綜合以上,光子不可能被分離出來,也不可能通過讓0和1的狀態同時存在,也就不可能實現所謂的「並行計算」。所謂的「量子計算」,不過是依靠無法實現的概念套科研經費罷了。

有人說:美國大的科技公司,如IBM、GOOLE等也在搞量子計算機啊,難道他們也在騙人嗎?

這個,真不好說。比如1969年開始人類就在登陸月球了,現在還在登陸。

相關焦點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解讀量子計算機的研究現狀
    去年,谷歌的原型量子計算機在幾分鐘內完成了一次最先進超級計算機需要運算100年的數學計算,贏得了國際廣泛讚譽。這一成就被科學界稱為「量子霸權」(也稱為「量子優越性」)——即量子計算機取得了傳統計算機永遠達不到了運算水平。
  • 新華社起底「量子」騙局:量子技術與日用產品根本扯不上關係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我國量子技術的不斷突破,藉此造假的騙局也不斷刷新。初階騙局給普通商品加上「量子名稱」在淘寶上搜索「量子」,林林總總各類「量子商品」有上百種:量子水、量子項鍊、量子煙盒、量子眼鏡、量子車膜、量子防輻射手機貼、量子超瓷能量碗……仔細搜索,還有不少量子保健商品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也就是說,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完成的任務,「九章」只需一分鐘。同時,「九章」也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然而,很多讀者在驚嘆這一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時,卻對其中的原理、成果的意義、量子計算機的應用前景不明就裡,甚至有讀者反映,「每個漢字都認識,但還是不懂」。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嘗試揭開「九章」神秘的面紗,了解量子計算機的原理。
  • 「九章」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神
    12月4日,包括光明日報在內的許多媒體報導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大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陸朝陽等人構建了一臺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它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也就是說,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完成的任務,「九章」只需一分鐘。
  • 九章量子計算機在某些方面很厲害,適當的宣傳可以喚起大家的熱情
    他不是真正的說能夠代替傳統的這個計算機,而是要起到一個宣傳作用。谷歌是這樣。咱們這個也是這樣,就是說讓大家認識到量子計算機最起碼就現在已經在某些特殊的問題上遠遠超過了傳統計算機。主要是宣傳作用,要喚起大家對這個量子計算研究的這個知識。
  • 昨天,1臺落後世界至少3年的國產量子計算機成了中國人的驕傲
    不知從何時起,「量子」這個詞成了科學界的「大IP」。不管什麼研究,只要前面掛上了「量子」這兩個字,就能刷流量。量子計算機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就拿昨天合肥發布的「悟源」量子計算雲平臺來說,它的處理器只有6比特,就連它的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都說它「談不上有多大用處」,可它就是能在一眾新聞裡「突圍」,引得很多科技媒體紛紛轉發。莫非,真是「量子」加持的魔力?量子計算機,「靚」在哪裡?
  • 量子計算機究竟是什麼?
    當研究者用同樣的實驗方法,打出來的電子有時在這兒有時在那兒,光子有時走這條縫有時走那條縫,最終只能撓撓頭無奈地說,它們的運動方式和最終位置都是由不同的態概率疊加起來的。 看似不能相容的狀態,卻共生一體,我們描述它為:疊加態——不同態概率疊加的狀態。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 量子力學為什麼接近神?
    近些年來,全球許多國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量子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研究,可見大家對量子領域的發展是多麼重視。我國也十分重視量子領域的發展,根據國內媒體報導,前段時間我國科學家潘建偉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我國最新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臺量子計算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進行指數級運算,運算速度超過超級計算機。
  • 科普:量子通信 玄而不虛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為中國科學家和科研項目點讚,但是國內網絡上卻流傳著一些針對量子通信的流言甚至謠言,有的甚至稱這是「玄學」、「騙局」。量子通信是「騙局」嗎?經過百年發展,看似艱澀難懂的量子力學理論基礎已十分深厚,與相對論一樣使物理學大廈的基座更加堅實。量子通信是全球科學界讓這些理論走向實際應用的一個典範,而中國的量子衛星項目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 從基礎量子位到當下火熱的量子計算機,一文助你入門量子計算
    從這個意義上說,計算機不僅僅是人類的發明。它們是宇宙的一個基本特徵,回答了關於宇宙如何運作的一個簡單而深刻的問題。它們很可能是被許多外星智能反覆發現的。在試圖回答這一問題時,Deutsch 觀察到基於 Turing 模型的普通計算機在模擬量子力學系統時遇到了很多困難。
  • 量子計算機究竟是什麼丨回形針
    這是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出的 76 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今天,我們將用幾枚硬幣,向你解釋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軟體,背後是一行行代碼,它們最終轉化成各種邏輯門,控制底層的一個個二進位數—— 0 和 1。
  • 谷歌、IBM、霍尼韋爾……誰是最強量子計算機?
    這一消息瞬間震驚了整個產業界。 如果霍尼韋爾的宣稱屬實,那麼,這將是現今最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此前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0)上,IBM推出的28量子比特量子計算機(Raleigh),其量子體積也僅為32,而霍尼韋爾即將推出的計算機是它的兩倍。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IBM與霍尼韋爾都使用了量子體積(Quantum Volume)這一概念來評估它們的量子計算機。
  • MIT數學家Peter Shor:量子計算機威脅到網絡加密只是時間問題
    Shor在論文中證明了如何克服量子計算機的一個關鍵問題。 量子計算機以量子比特為單位處理信息——量子比特對應經典比特,但能同時表示0和1。已知量子態對噪聲非常敏感,這會造成信息丟失。
  • 量子計算 幾分鐘等於全球計算機100萬年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裝置或設備來探知薛丁格之貓密室裡面的原子核量子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只有打開密室才能知道薛丁格之貓是死是活了。,這就是為什麼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David Wineland和Serge Haroche,他們分別找到測量和操控單個粒子的方法並且還保持著他們的量子物理性質。
  • 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厲害!
    點開一看,好傢夥!原來這則消息說的是: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九章」。據悉,「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都需要6億年。這其中的差距,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為過!
  • 為什麼 2020 年代屬於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不再僅僅是理論上的保留地,也不再是局限於實驗室的追求,現在已經成為大公司、小公司、風投公司、學術機構和國家的主要投資渠道。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經典計算機主要後裔的應用用途。以至於我們認為,到 20 年代末,量子計算有望被視為這十年的決定性技術。但是,為什麼呢?又會如何?
  • 「量子」產品騙局 闢謠更要查處
    量子力學是20世紀人類在物理學領域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並稱為現代物理科學的兩大支柱。一些商家抓住消費者崇拜科學的心理,以及對於高科技的一知半解,紛紛推出量子健康杯、量子打底褲、量子鞋墊等各種量子產品,自詡採用先進量子技術,有益健康。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原標題: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
  • 九章量子計算機能讓中國計算機彎道超車嗎?
    九章開發團隊聲稱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當求解100億個樣本時,九章需10小時,而富嶽需1200億年等效來看,「九章」的計算速度比「懸鈴木」快100億倍,並彌補了「懸鈴木」依賴樣本數量的技術漏洞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一片媒體熱潮,似乎可以超越電子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指日可待了。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提出一個假說:能量的傳輸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