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公裡跟車體驗江淮格爾發自卸車,8年老車還這麼「猛」

2020-12-27 騰訊網

最初:

記事起第一次接觸貨車的時候,是自卸車,當初小鎮上幾乎全是自卸車,運煤的、運熟料的、運水泥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自卸車,「我」對貨車的情感可以說就是源自自卸車。

再到後來,筆者跟過低欄板載貨車、廂式貨車、冷藏車再到半掛車,可是再也找不到當初跟自卸車的感覺。裝貨、卸貨消磨的時間打破了我對「美好運輸生活」的幻想;緊迫的時效讓我再也感受不到「貨運的樂趣」。

機緣巧合:

上周剛得知一位認識了6年的卡友煒哥剛拿了A2駕照,這位卡友僅大我5歲,自2015年首次拿證(C1)以來一路都在增駕的路上,和煒哥見面對車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

其實煒哥目前的身份是廠裡的電工,至於為什麼一直增駕是因為他很喜歡貨車,就是希望考到A2然後再去當一名真正的貨車司機。

在考取了B2駕駛證的那段時間裡,煒哥曾經替班過兩個月的前四後八自卸車,每天工廠裡上完班就開始他的「運輸生涯」,從玩虛擬遊戲(歐卡)到如今真正手握方向盤走在運輸路上,煒哥一直沒有放棄他心中的那個「運輸夢」,他沒有多偉大的夢想,開貨車是他這輩子真正想幹的事情,而且要幹就幹大的,索性連A2駕照也提前考了。

後來因為上崗證的問題,煒哥暫時離開了替班的位置,但是煒哥與其他貨車駕駛員的關係依舊很好,時不時就找他們聊天了解路上發生的事情。說巧也巧,當晚就得到消息當初煒哥駕駛的那輛格爾發前四後八今晚要出門,說走就走,兩個小年輕帶著對貨車最初的激情就這樣踏上了跟車的道路。

車型簡介

今晚的主角是曾經陪伴過煒哥兩個月的2012年格爾發K3,310匹馬力濰柴發動機,變速箱配的是10擋法士特,後橋速比不詳(畢竟那會人買車也都不看速比,甚至很多老司機當時都不知道速比是啥玩意。)

7.2米的貨廂,車上裝的是廠裡的廢料產生的煤灰,幾乎一天一趟,凌晨出動,來迴路程也就200公路左右。看著這麼大一車樣子特別唬人,但其實重量跟十年前那些大載車相比算不了什麼。

故事開始

「以下故事由真實情況改編而成,為了您與其他交通道路參與者的安全,請勿模仿!!!」

跟煒哥在小車上眯了一個半鐘頭,我們都不約而同被冷空氣凍醒,凌晨的風吹得格外地冷,即使是封閉的車上也依舊能感覺到冷空氣的厲害。打了個寒顫,伸手看看時間已經是凌晨4點,距離發車時間已經很接近了,我們在等著駕駛員的到來。

凌晨4:20分,我們上車了,駕駛員是一名資深的貨車司機,十幾歲就開始從事運輸行業,我們尊敬地稱他為老師傅(化名老畢)。老畢的行車習慣很好,駕駛室裡定期收拾擦拭,因為這個是自己每天都必須要接觸到的工作環境;出車前必定拿著手電筒和鐵錘巡查車輛一圈,對車上輪胎、制動系統、淋水系統的檢查。

夜行者、趕路人,我們卡車司機的稱號到底是什麼?凌晨四點多的國道上依舊車水馬龍,形形色色的貨車司機駕駛著他們的貨車奔往目的地,這一輛輛貨車上都是一個個家庭裡的頂梁柱,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換來整個家庭的開支。

「喂,我現在出來了,XXX是否安全?」老畢打了個電話,煒哥笑而不語,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是一些「夜行者」的「暗號」,我們的車行駛沒一會就在路邊的一個空地上停了下來,附近停滿了貨車。

抽完3根煙,旁邊的幾輛貨車零零散散地發動車輛,路邊偶爾駛過一兩輛裝滿沙土的工程車。這時老畢忽然又接了個電話,通話時間很短,很神秘,只見老畢掛完電話立馬啟動車輛。

瞬間,這個空地上的貨車好像都「活」過來了一樣,大家爭先恐後地離開這個場地,路上的場景十分壯觀。其中不乏一些新車,550匹的歐曼EST,460匹的解放JH6,也有老掉牙的尖頭前四後八。

我們這輛格爾發雖然馬力只有310匹,但真正跑起來發現其實車輛的動力性表現還不錯,發現這車的扭力表現還可以,只要爬坡前減檔操作得順暢,爬坡能力不輸現在的大馬力車型。

(煒哥剛上手時因為不熟悉車輛,常常因為減檔不及時,車輛直接停在了半坡上。)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後橋速比搭配的問題,我們這輛車極速只能到80-90km/h,油門到底都快踩到油箱裡了也還是這個速度。

趁著天亮前,我們進入到了距離貨場只有50公裡的路段上,此時我們已經在路上跑了一個多小時。一路上看路的很多,過了一個又一個卡口,老畢心頭的石頭也總算是落了地。

車上3人,貨車對我們都有著特別吸引人的地方。老畢與貨車打交道已經大半輩子了,講起之前年輕的時候開著扶桑T850(老畢習慣叫做大桑)跑上海的故事,那時候能開「大桑」的駕駛員可算是非常牛的了,好過現在開奔馳、寶馬。

那時候能接觸到的好車也不多,老畢駕駛的「大桑」不乏也有一些故障存在,記得那時車門開關是失靈的,當年在外面跑車沒有如今便利,也沒有那麼多修理店,車主拿了一根繩子把車門給綁緊,沒想到在上海交警查車的時候繩子突然斷開,車門直接打到了交警同志的頭上,這回麻煩可就大了。

交警同志認為老畢駕駛的車輛太破了,連車門都不能正常開關,嚴重影響城市面容,最後罰了老畢500塊錢,要知道當年的500塊可不是小數目。當年被罰了500塊就像掉了塊肉一樣的老畢現在回想起當年的那個畫面,也是哭笑不得。

冬天的夜比較漫長,六點多的時候天色才剛蒙蒙亮。此時距離目的地大概還有半個小時左右的路程。

十五分鐘過後,天色已經大亮,街邊的商鋪也都準備開始開店擺攤了。像這種人、車、電動車複雜的路況,老畢解釋其實每一個開貨車的駕駛員都對這種路況很反感,尤其是遇到圩日趕集的時候,基本堵得水洩不通。

好在我們經過這段路的時候路面情況相對比較良好,快馬加鞭,此時距離目的地不到10分鐘的路程。

穿過小鎮,路邊的加工廠漸漸多了起來,因為場地環境的問題,這些「海櫃」車每次要裝卸貨的時候都得佔用場地外的道路,遇到倒車熟練的駕駛員倒還好,遇到剛上手的新司機真的就是替他干著急。

七點一刻,我們抵達了貨場。因為拉的是工廠裡的貨,而且這些煤粉也都是廠裡面的車自己在拉,不會出現需要排隊進場卸貨的情況出現,甚至連地磅都免去。

老畢從事貨運大半輩子,啥車他沒開過?甚至旅遊大巴也曾幹過一段時間,對於自卸車,老畢還是格外小心。自卸車自卸時發生的各種事故我們在新聞上都能看到,每次起頂前,說實話駕駛員心裡也都是慌得很,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記得小時候跟車,每當準備自卸的時候老舅就趕著我下車。

起頂的過程很緩慢平穩,確保貨物大面積卸了之後,開始緩慢地「衝車」,畢竟5.4米左右的高度(自卸油缸行程),萬一貨物粘廂面積大的話,稍微一個幅度較大的晃動就很容易引起危險。因為裝貨出廠前為了避免揚塵,煤粉都要澆水抑塵,為了更好地卸貨,車廂底部還安裝了滑板。

開這輛車可能最大的缺陷就是後門不是「自鎖門」,每次要卸貨都得人工開門。老畢手裡拿著的長長的鐵錘就是為了開後門專門叫人焊的,當所有卡銷都敲掉的時候,那一瞬間的衝擊力是很大的。記得當時有個師傅,就是因為開門不小心,被後門狠狠地扇了一下,當場就昏迷了。

單程短短不到100公裡的距離,我跟煒哥都感覺還不過癮。裝卸貨不用等待、運輸路上不要求多高的時效性,這種「最淳樸,「最實在」的運輸工作現在真的很難找了。

之前每當寒暑假都會跟老舅去跟車,13米的半掛幾乎啥活都幹,時效性壓迫著我們連吃快餐的機會都變得渺茫,卸完車上的貨物又馬上出發裝卸貨前聯繫好的貨物。馬不停蹄,人不停車也不停。那段時間裡我感覺我對貨車熱情不再那麼強烈了,腦海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回家躺在大床上好好地睡他個一天一夜。

一碗簡單的白粥,結束了與老畢、煒哥的這趟「旅程」,白粥的味道令人熟悉,此刻的場景與十年前筆者出去跟車的場景幾乎一模一樣,曾經的日子是多麼地令人回味無窮。

雖然現在的貨車越造越好,舒適性越來越強,馬力越來越大,但是真的真的很難能夠再讓人找回到從前的那些感覺了,是緊迫的時效還是枯燥的裝卸貨等待時間消磨了我們對卡車的熱情呢?

用車感受

老畢和煒哥都開過這輛8年車齡的格爾發,對其的評價還是很高的,該車駕駛員轉經好幾手,但車況還是保持得相對不錯,開起來一點都不會「散」,發動機的狀態也很良好,就是偶爾會出現「卡」轉速的情況出現,而且這麼久的煤粉運輸跑下來,駕駛室裡也難見煤粉的蹤影,可見駕駛室的密封做得還是相對不錯的。

濰柴310匹的馬力在當時還算拿得出手,當時好多8X4的車型搭載個290匹的發動機就跑得不亦樂乎了,搭配的10檔法士特變速箱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都依舊不過時,唯一的缺點可能是後橋速比的匹配不太正確,重車的前段提速依舊給力。

但是當速度起來的時候動力好像就被「封印」住了一樣,無論空車還是重車就算油門到底最高時速都只能跑80-90km/h。

駕駛室採用的是彈簧減震,但是其濾震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無論是空車還是重車駕駛室的彈跳感可以媲美牽引車頭,開過許多車型的老畢也認可格爾發的駕駛室舒適性。

這款格爾發K3的駕駛室採用的是2+1的座椅布局,中間的座椅可以摺疊,翻轉下來是一個獨立的儲物空間,放置票據再合適不過,兩個大小不一的杯架也提供了極方便的儲放空間,當座椅翻轉起來又可以乘坐一人,唯一不足的是中間座椅的腿部空間比較尷尬。

雖然是2+1的座椅布局,但在駕駛室裡也絲毫感覺不到擁擠,這可能要歸功于格爾發K3的駕駛室設計,頭部留了很大的空間,主駕駛一側還有一個封閉的小儲物櫃,但看樣子好像使用頻率並不高。

由於該車輛基本為「倒短」運輸,臥鋪基本很少睡人,現在老畢基本用來儲放行車物品,臥鋪的空間簡單帶過一下。175cm,60kg的身處躺下去並不感到擁擠,而且臥鋪上設有閱讀燈與儲物格,實用性還是比較不錯的。

(對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夏天在臥鋪休息的時候可能溫度會有點高,畢竟發動機就在下面。冬天休息的話就像「自動加溫了一樣」,還是挺舒服的。)

至於油耗方面,老駕駛員都有自己獨立的一套「計算方法」,煒哥之前也替班過兩個月,由於車輛沒有行車電腦可以統計平均油耗,但是經過煒哥的計算每趟運輸的油費(重去空回)大概在360-400元左右,這樣一趟跑下來的平均油耗就在1公裡2塊錢左右。

自卸系統方面採用的是前置5.4米行程的單頂配置,起頂表現穩定,這麼多年下來油缸的油封都沒有明顯漏油情況。(注意:自卸車的自卸系統液壓油方面也是需要定期保養更換的)

前面這塊照地鏡其實在跑山路的時候很好用,尤其是貨車的駕駛位盲區大,這些輔助的鏡子可以幫助駕駛員更好的判斷車輛與障礙物的距離。

格爾發K3一體式後視鏡外罩的設計至今依舊不過時,原本的模樣是後視鏡外罩兩邊都有鍍鉻材質,看過去「bulingbuling」的,只不過在歲月的衝刷下,再加上沒有好好去保養,都已褪色了。

說到這個後視鏡老畢跟煒哥都忍不住要誇讚一下。因為很多情況下的車道都是比較窄的,遇到與貨車並排行駛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剮蹭的現象,尤其是像煒哥這種「剛摸貨車不久的新手」來說,就曾經把一輛歐曼EST的下補盲鏡給刮爛了,格爾發K3的後視鏡卻安然無恙,自己就減少了更換成本。

結束語:

相信你們一定會看得不過癮,沒事,筆者還製作了一段小視頻,簡單地記錄了一下這段短暫的「跟車旅程」,那些曾經激情燃燒的歲月,場景重現。(文章內容及視頻若有哪點不足還請各位海涵、指點。)(文/卡家號:小盧同學)

相關焦點

  • 21款國六車型亮相 江淮格爾發商務年會召開
    2020年12月7日,以「敬客共贏 決勝終端 品牌向上」為主題的2021年江淮格爾發重卡商務大會在合肥北城世紀金源大飯店正式拉開帷幕。格爾發旗下21款國六車型重磅亮相商務年會,打造全系滿足新政策、新法規、新需求的合規重卡產品,展現推動中國商用車升級的格爾發力量。
  • 保五萬爭六萬 江淮格爾發重卡明確2021年銷量目標
    面對2020年複雜激烈的競爭環境,江淮格爾發聚焦重點市場、重點產品、重點客戶,推進產品、市場結構調整,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公司全年保持了總體的穩定和行業領先的成績。2021年,江淮格爾發營銷目標為確保50000輛,力爭60000輛。
  • 卡車模型也見做工,江淮格爾發K7重卡模型鑑賞,比真車還有誠意
    基於如此現實的情況,江淮決定為格爾發系列開發一款有足夠實力擔當品牌旗艦、能完全滿足國內高端運輸和幹線運輸行業需求的駕駛室,並輔以最高端的傳動技術和最先進的駕駛輔助技術,打造了一款可以被稱為江淮劃時代的卡車產品。由此,江淮格爾發跨越K7應運而生。不過這款卡車產品推出時卻產生了不少略有爭議的聲音。
  • 保五爭六 品牌向上的江淮格爾發在2021年給自己立下新的flag
    2020年12月7日,在「敬客共贏 決勝終端 品牌向上」的江淮格爾發商務年會上,江淮格爾發公布了2020年1-11月,江淮格爾發重卡共生產48082輛,累計銷售46567輛,同比增長50.6%的卓然成績。
  • 還沒上市就大火,江淮格爾發V7長頭卡車,好多人都期待著它上市
    不過目前國內常見的長頭重卡應該就是安捷和乘龍的H5、H7了,陝汽商用車輊德炎系列和江淮V7還沒有正式上市,目前只是少量投放測試。其次相比於平頭車而言風阻係數低了很多,因為在車速100km/h時對燃油經濟性影響最大的有三個因素,風阻、輪胎與地面摩擦的滾阻和動力系統能耗。但是這三樣的佔比差距非常大,100km/h的行車過程中50%的燃油消耗都是克服風阻,所以現在的車企都在想方設法改進車輛空氣動力學,增加導流組件等等。
  • 連城大運藍牌自卸車價格(自卸車今日報價及圖片)
    連城大運藍牌自卸車價格(自卸車今日報價及圖片)江蘇宿遷二手工程自卸車市場,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成立10年來,本公司以優質服務,熱情待客,深受廣大駕駛員(購車客戶)喜愛,場地現車200多臺,主要出售國五藍牌工程自卸車,品牌有:陝汽系列,東風系列,大運系列,重汽系列,福田系列,南駿系列,航天系列,三環系列,江淮系列,3.5-5.3米藍牌自卸車
  • 草根李強:「高質」服務 格爾發行天下都不怕
    而四年前該地區的卡車用戶對格爾發認知還只是一片空白,如今為何能到處看到格爾發卡車的身影?中國卡車網記者找到了一個正在裝貨的格爾發用戶——從面容上看已過30歲的李強。他告訴中國卡車網記者:「開卡車有十多年,國內大大小小的卡車都開過,用格爾發舒心而且售後服務特別的好。」似乎一語道破天機,在國內重卡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時,售後服務成為用戶選車的關鍵。
  • 好產品 無國界 江淮格爾發K7助外國友人挑戰極限
    正是因為江淮格爾發不懼挑戰、勇敢、無畏與自信的品牌精神在市場上廣為認可,魔術師團隊最終選擇在江淮格爾發K7牽引車上,完成這項極限挑戰。挑戰極限 萬人空巷這場重要的水中沉浸式表演,由當地知名電視臺進行轉播,線上及線下吸引了一眾圍觀人員,大家共同期待一場華麗表演的呈現。
  • 永康前四後四自卸車價格(自卸車今日報價及圖片)
    永康前四後四自卸車價格(自卸車今日報價及圖片)江蘇宿遷二手工程自卸車市場,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成立10年來,本公司以優質服務,熱情待客,深受廣大駕駛員(購車客戶)喜愛,場地現車200多臺,主要出售國五藍牌工程自卸車,品牌有:陝汽系列,東風系列,大運系列,重汽系列,福田系列,南駿系列,航天系列,三環系列,江淮系列,3.5-5.3米藍牌自卸車
  • 江淮格爾發:穩健增長 乘勝進擊「十四五」
    12月7日,以「敬客共贏 決勝終端 品牌向上」為主題的2021年江淮格爾發重卡商務年會在合肥召開。《潤鼎商用車》網現場獲悉,1~11月,格爾發重卡累計銷售46567輛,同比增長50.6%,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市場佔有率達到3.68%。
  • 河北新款藍牌3.8米自卸車(自卸貨車藍牌)
    可以這麼說,平板運輸車這條產業鏈養活了隨州眾多專用車企,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大運黃牌平板運輸車配置:1995奧普力排半,YNF40E1(雲內170)發動機,法士特小8檔變速箱,9噸後橋,825R20*7輪胎,230*8*800大梁,ABS、空調、電動門窗+遙控中控門鎖、MP排氣制動、150L鋁合金燃油箱,安全運營達標已下達。
  • 江淮又出好車!跑1000km油耗僅200L,滿載16噸,難怪不愁賣!
    在動力和實質駕馭體驗方面,格爾發K3擁有錫柴4缸柴油直列引擎,排量是4.4L,後橋速比達到4.33,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34。變速體系採用法士特手動變速箱,檔位達成8之多,其可靠性和平順性自然不必多說,在江淮一級調教技藝的加持下,發動機和變速箱匹配度萬分高。油門反應對照積極,不需要深踩也能感受到動力反饋,駕駛人得到良好的駕駛自信。
  • 運輸致富經 看江淮輕卡第四季最美卡哥
    據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6000多名卡哥成功報名,超3萬人參與投票,21萬人次的瀏覽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江淮輕卡的品質在行業內有口皆碑,大量使用過的用戶會持續購買江淮輕卡。而連續舉辦的江淮輕卡最美卡哥評選活動也是業內標杆,很多卡哥慕名而來,積極參與,展現自己的風採。來自湖北荊州的謝鋼就是一名江淮輕卡的忠實擁躉。
  • 解放、重汽、福田、柳汽、江淮 誰是2020快遞企業最愛的重卡?
    東風商用車:天龍VL 4×22020年前8月,申通斥資1億元採購了100臺東風天龍牽引車頭,圓通速遞訂購100臺東風天龍VL牽引車。江淮:格爾發K7同樣年初,中通訂購了江淮格爾發K7快遞車2300輛。中通定製版格爾發K7搭載康明斯ISGe5-460發動機,最大馬力460馬力,最大扭矩2300牛米,支持10萬公裡長換油,在延長保養周期、節省保養費用的同時也提高了車輛的時效性。變速箱方面,採用的是同樣擁有百年傳動製造品牌採埃孚,配裝採埃孚12檔AMT自動擋變速箱,與康明斯強強聯合,帶來更佳的動力輸出,傳動效率高,車速快,更高效,滿足快遞物流高效率的需求。
  • 江汽集團舉辦格爾發重卡商務年會,旗下多款國六車型驚豔亮相
    本網12月11日訊 近日,江汽集團剛剛組織召開了以「敬客共贏 決勝終端 品牌向上」為主題的2021年格爾發重卡商務大會。作為江汽集團的戰略板塊,格爾發重卡經過10餘年的發展,已具備完整的產品架構,充分滿足多種路況、全方位用戶需求。此次商務年會,格爾發旗下的21款國六車型也驚豔亮相。
  • 上半年主流自卸車盤點來了,紅巖銷量最高,解放、陝汽榜上有名
    眾所周知,自卸車是中重卡市場中的第二大細分市場,一直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力量,作為生產工具,不僅能上山,也能下鄉、進工地;不僅能拉煤炭、礦產資源,也能拉工程土方、建築材料、生產物資,工程自卸車見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根據驅動模式的不同可將自卸車分為6X4,8X4以及半掛自卸車。
  • 為何2020開春後綠通8×4載貨車成爆款?看完格爾發8×4載貨車全懂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國內中高端重卡的領軍品牌,江淮格爾發深研綠通和冷鏈行業運輸的痛點,並針對此推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格爾發2020款8×4載貨車。有了黃金傳動系統加持,高效性自然不在話下,而為了滿足卡友們對舒適性的要求,這款車的駕駛室也同樣做出了很多升級。舒適、智能、便利三管齊下江淮格爾發產品的舒適性一直備受卡友推崇,尤其是近幾年格爾發開始使用平地板設計後,舒適性更是有了質的飛躍。
  • 大金剛ES5三軸國六自卸車有實力
    >一輛有實力的工程車能事半功倍大金剛ES5三軸國六自卸車因國六排放標準的頒布應運而生破解運輸難題也不在話下卡友爬坡沒勁是硬傷,不僅考驗駕駛技術,還影響創富效率!三軸國六自卸車採用濰柴WP4.6N發動機,動力最高可達220馬力,最大扭矩800N.m;每缸四氣門的設計,同時兼顧了動力強和油耗低的優點;法士特十檔變速箱換擋更輕便,爬坡、高速等各種複雜場景輕鬆應對卡友路程顛簸毫無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