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共想
鏡向未來
科學創造影像,影像記錄科學,以少年視角捕捉科學印記,以科學之眼觸摸未來之夢。在第十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中,寶山區共有16部影片分別獲上海賽區等第獎,其中影片《恐龍趣味冷知識》入圍全國決賽,獲科普動畫「最佳傳播作品」單項獎,並被評為「優秀作品獎」。
獲獎名單
(上海賽區獲獎)
(全國賽獲獎作品)
最佳作品介紹
本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產生了科學探究紀錄片、科學微電影以及科學動畫共26項單項獎。來自上海市教育學會寶山實驗學校的董芯語、常可欣、徐子航三位同學創作的科普動畫短片《恐龍趣味冷知識》獲得最佳傳播作品。讓我們來看看這部短片的創作心路歷程吧!
一本「奇怪」的書引發的創意
有一天,董芯語同學翻到了一本「奇怪」的書《The Land of the Dinosaurs》,在裡面作者介紹了一些常常被人忽略的恐龍知識:比如最小的恐龍只有手掌那麼大。
出於好奇,她找來常可欣、徐子航兩位夥伴一起查證書中知識。
「哇,原來恐龍這麼有趣呀!」
「那我們怎樣把這些好玩的知識告訴更多的同學呢?」
「定格動畫!」
有著兩年製作動畫經驗的董芯語同學提議:用定格動畫的形式將恐龍知識呈現出來一定很好玩!
於是,三個小夥伴開始了創作之旅。收集感興趣的話題確定內容,通過互相提問、聊天、啟發等方式構思每一幅畫面,完成分鏡頭腳本設計。
隨後,用畫紙製作可愛的角色,並拍攝。
定格動畫的拍攝是辛苦的,幾秒鐘的視頻可能需要上百張照片,在這個過程中真正考驗了三位同學的耐心和細心程度呢!
最後,進行後期製作。三位創作者用著非常專業的動畫軟體讓畫面「活」了起來!
創作心得邀你一起來玩
和朋友們一起做動畫很開心,我學到了更多製作動畫的本領。明年,我還想做有趣的科普動畫,而且一定要比今年做得更有創意一點!
董芯語
通過這個活動,我和同學們增進了友誼,了解了恐龍這個遠古時代動物的知識,學習了攝影的技巧,很開心!希望下次還有這個機會參與!
常可欣
我平時喜歡查閱恐龍知識的資料,很喜歡恐龍的冷知識,通過這次製作的動畫,希望和更多喜歡恐龍的同學一起分享有趣的知識。
徐子航
指導教師
創作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記得子航在拍攝的時候犯了錯,面對幾十張照片的「報廢」,他「將錯就錯」,創造性地臨時變換情節,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當「錯誤」成為「問題」,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留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吳思穎 上海市教育學會寶山實驗學校
在這個科普動畫製作項目中,孩子從閱讀了解恐龍知識到最後的動畫作品,其過程中每個孩子調用了自己在語文、數學、科學、信息、藝術等學科學到的知識,有機融合,創造性地解決「如何製作一個恐龍知識的定格動畫?」這個問題,我們也期待他們在整個過程中,審辨性思維、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夠得到提升。
顧稚冶 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學院
活動介紹
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是面向廣大青少年開展的一項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探究性科普活動,是鼓勵廣大青少年探索科學世界、體驗媒介技術、展示實踐成果的一種重要形式。活動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主辦,並得到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單位的大力支持。
本屆活動,共收到各類科學影像作品6372部。經專家初評,140部作品最終入圍展映活動。根據專家評選和展映期間公眾網絡投票情況,共評選出單項獎26項,優秀作品140項。其中,上海地區共獲得單項獎3項、優秀作品6項。
來源:上海寶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