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營養土的存在決定了養花的關鍵部分,因此人們養花時間久了就知道,想要植物根葉旺盛就得從土質上下手,土質好則事半功倍,土質差則事倍功半。所以,我們養花千萬不要忽略培養土的構成。
如今,我們都知道,養花不想要購買營養土的情況下就得摻雜一定分量的腐殖土,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比重,這樣的土壤養花的過程中可持續不斷地釋放出多種元素,滿足花草成長需求的同時調整其他介質的結構,致使其不容易發生結塊板結的現象抑制花根的呼吸和代謝等。
然而,若是人人養花,就去山林中挖去腐殖土帶回家,這樣對環境的破壞極大,所以個人覺得為了大地母親和自身著想,最好是另闢蹊徑。學會自製腐葉土,下面就來講講具體的操作過程吧!
第一步、收集松針、園區土(菜園土或者養花舊土)
現在人綠化意識比較強,所以大街小巷中都存在大量的綠化帶,而綠化帶中種植的松樹等,它們自然掉落的松針一年四季都有,我們將其大量的攜帶回家,只需要暴曬上一段時間,除去其中大部分的細菌即可。
當然,結塊的園區土或者其他的基質土,都需要事先研磨成粉末曬乾備用。
第二步、自製骨粉肥、酵素肥
想要骨粉,就得先囤積大量的骨頭,之後將其煮沸、暴曬乾透,使用錘子等將其敲碎,裝入能夠密封的乾燥、乾淨的塑料瓶中密封備用。
而酵素肥發酵的時間比較長,一定要提前做準備。我們可將收集到的新鮮果皮全部都切碎,混合著淘米水,按照3份果皮、7份淘米水的比重混合均勻,置於光照直射下10天以上即可開封使用。
第三步、混搭養花
想要使用它們養肥土壤,讓普通的土壤變得肥沃,透水又透氣,就得將上述的幾種材質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處理。通常是松針、土壤、骨粉、酵素肥按照2:9:1:3的比例摻雜均勻,這樣等到土壤溼潤溼度的情況下即可栽種花草果蔬等。
同時,我們在後期施肥也可以用多餘的骨粉或者酵素肥作為肥料,給植物增添氮磷鉀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同時可在澆花水中摻雜混入酵素肥,定期澆灌土壤,不但能夠增強肥力,還能改善土質,中和其中的鹼性物質,延緩土壤結塊。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花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