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數學考了128分,任課班級的平均分是130分,好像不是奇怪的事。
老師的考試分數,卻沒有超過自己班級學生的平均分,這應該是好事。
距離高考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高三進行了一次高考前的仿真模擬考試。考試叫什麼名字都不重要,畢竟這樣的考試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太多了,大家也無暇顧及它叫什麼名字。黃老師作為一名高三畢業班的數學任課老師,在學生數學科開考時拿到了試卷。黃老師想,今天我來和學生一起做一做這張試卷,看看自己能考多少分,於是,黃老師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在辦公室認認真真地做起了試卷。
我們來看看結果如何。數學科考試結束後,教研組微信群裡發了數學的答案,黃老師對照答案為自己批改試卷,其中一道大題沒有想到解題思路,還有幾處是計算錯誤或者是失誤導致失分,黃老師的試卷得分是128分。兩天以後,年級算出黃老師所帶班級的數學平均分是130分,黃老師自嘲地說:幸虧沒有把自己的考試分數放在班級裡平均,不然還拖了班級的後腿。
可能有人會說,老師竟然考不過學生,而且連班級學生的平均分都沒有達到,這豈不是怪事一樁。其實,這事說起來還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我們從老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一一分析。
老師方面。是因為任課老師業務水平不高嗎?錯,黃老師是學校公認的好老師。黃老師今年57歲,還有兩年多就要退休了,這屆高三可能將會是他所帶的最後一屆高中畢業班了。黃老師是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備課充分,上課時思路清晰,講解習題環環相扣、有板有眼,解題邏輯嚴絲合縫、無懈可擊,凡是聽過黃老師課的學生,都覺得這樣的課聽著過癮,尤其是到高三綜合複習時更是如此。
學生方面。正因為黃老師如此受學生喜歡,而且又是大家都認可的好老師,年級安排他擔任這屆高三尖子班的數學任課老師。可想而知,高三學生複習到高考前的這個時候,可以說是歷盡千純百鍊,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再加之,這個班本身就是尖子班,能夠選入尖子班的學生個個都不是吃素的,他們用平均分來「碾壓」他們的黃老師,也算是他們給黃老師最好的回報。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老師和其所帶的班級,都會出現這樣的所謂「怪事」,我們倒是希望這樣的「怪事」越多越好。老師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好「如何教」,至於「如何學」是學生要特別關注的事情,師生之間教學相長,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大家希望讀到更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敬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