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

2020-12-05 三農小專家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老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農村裡的家人親戚關係應該是屬於最有議論性的話題了吧!哪個地方的農村老頭子老太太圍在一起談論的不是與誰家的親戚關係有關?而且還是偷偷摸摸的討論,誰都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而且這種問題一般都很難解決。正如我今天討論的主題,就是關於農村的親戚朋友關係的。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拿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現在來看有道理嗎?

我先和大家說一個我們隔壁村真實的故事吧!

在我鄰居的村子裡的王姨家,家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10年結了婚,而小兒子沒有,兩個人只相差2歲,但小兒子有些痴呆。而在13年的時候,大兒子出門拉貨,卻不幸出了車禍,一家人頓時覺得天都要塌了。而他媳婦此時已經有了三個月身孕,而王姨擔心兒媳婦會走,便懇求媳婦好心能改嫁給她的小兒子,這樣既能保住孩子,又能保住媳婦,還能照顧好小兒子。大兒媳婦起初並不是很情願,但無奈於自己肚子裡的孩子,以及可憐婆婆家,便和家裡人商量後同意了王姨的請求。好在王姨人好,而且覺得虧待了兒媳婦,將兒子的三十萬賠償金都給了兒媳婦,待她如親生女兒養,日子也算過的不錯。這就是典型的「兄死叔就嫂」的情況!而且這種現象在以往更加普遍。

說了其中一則事例,我想對著這句「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的俗語,應該有一些理解了吧!對於前面的兩種情況我也簡單和大家聊聊吧!

「哥走侄不親」——在以往的農村,特別是家裡有好幾個兒子的,一般都是長子為大先結婚,而這婚房自然要留給大兒子了,其餘的兒子則就比較受苦,一起擠在一起,等結婚了在選擇出去住或者家裡住。如果說哥哥還在,弟弟們也許和侄子走的還比較近,但是如果哥哥走了,情況就有些不同了,留下來的祖房就成問題了,弟弟們就會和小侄子分房,親戚關係也就會淡化。所以就常說「哥走侄不親」。

「姐去門檻斷」——自古以來,女孩子們都是出嫁,去自己丈夫家住,而兩邊的親家關係也就是圍繞著這個媳婦展開,兒媳婦在的時候親家以及雙方的親戚也許還會坐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但是如果兒媳婦去世了,那麼中間的一層橋梁就斷了,雙方也就比較難以維繫以前的關係。所以就常說"姐去門檻斷"。

總結

在我們農村類似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以為然,但是反映出來的情況卻是很真實的。這種利益第一、人情第二的做法非常常見,無論是以往還是現在,不是有句老話這樣說的,「一輩親、二輩表,散輩四輩認不到」,而現在估計連二輩都認不到了,家家都在全國各地買房子住,走的走,散的散,確實挺現實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農村裡面的很多俗語,都透露了當時的一些人情世故。即使以前的有些老話,在現在的社會上,還是會有所體現的。比如,就拿」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句俗語來說,親情之間的紐帶,都是因為一些關鍵人的存在,所以這個親情還能繼續延續下去。當一些關鍵人,不在了,一些親戚關係,也就斷了。
  • 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何意?有道理嗎?
    而俗語,就是農村人特有的一種文化,因為它接地氣、簡單易懂、寓意深刻,所以深受農村人的喜歡,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了數千年。今天,我就分享一句農村俗語,關於親戚關係、人情往來的,「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句俗語你聽過嗎?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01對於長生,其實是人們一直以來的渴望,關於追尋長生的故事,從古到今一直都有發生,比如說古代帝王為了能夠長生,甚至會花費一生的精力去煉丹俗語「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有何深意?古人說「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在如今還適用嗎?
  • 俗語「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有何深意?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其實古時候對於富貴與貧困的思考,古人也總結出了觀點,而且還通過俗語的方式流傳下來,讓更多人受益匪淺。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窮不省三錢,富不進三門」,很多朋友還不清楚這其中的深意,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回味一番吧。
  •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都是農村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一座房子往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還是一家人感情的寄託,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講究也會特別的多。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大姑娘笑小媳婦哼,娃娃叫爹頭一聲」,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也叫俗語,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把一些事情總結成經驗教訓,編成順口溜。流傳下來,這些俗語比較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容易記住,千萬別小看這些俗語,他們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總結。
  • 農村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老」是啥意思?
    在農村,農民根據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千百年的時間沉澱,總結出了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和老話,大部分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老」,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1、娘家屋住不久這句話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是說姑娘年紀大了,就該找個婆家嫁了。
  • 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什麼意思
    在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有關於蓋房的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那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這裡面最關鍵的「落斷」其實就是指斷層,從地理學的角度解釋就是說在外力的作用下,地殼斷裂成兩個部分,倘若房屋剛好建在地殼的斷裂處,就會給家人帶來很多危害。其實這樣的說法放在我們古代農村建房時的選址是很容易理解的。
  •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天晴要備落雨柴」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許多不成文的俗語,都是在農民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真理」。由於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沒有將它用文字記錄下來,僅以口頭相傳相下來的。農村俗語是簡單,通俗易懂,且蘊含豐富常識的一種農村語言。
  • 農村俗語:「女人心軟命早傾,男人心軟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女人心軟命早傾,男人心軟窮一生」。儘管我在看到這句俗語後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女人心軟命早傾「心軟」一詞出自《紅樓夢》第八十回中,在《紅樓夢》第八十回中有這麼一句話:「金桂聽見她婆婆如此說,怕薛蟠心軟意活了,便潑聲浪氣大哭起來。」在陳殘雲所著的 《山谷風煙》第十六章中也有這麼一句話:「林少芬一點不心軟,號召群眾繼續追鬥,不許她頑抗耍賴。」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地傳承。
  • 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 」啥意思?
    奶奶的身體不太好,在我的記憶裡,奶奶每天早晨起來,都會吃一次去痛片。那時候我很小,以為奶奶在吃好吃的,就向奶奶索要,奶奶笑了對我說,這個東西不好吃,不給你。奶奶讀過幾年書,有一點文化,平日裡說話總是文縐縐的。奶奶懂得很多農村俗語,並且把那些俗語看得很重要。奶奶有空閒的時候,總是對我說起那些俗語,教導我以後要好好做人,認真做事。
  • 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蓋房都比較講究風水,大家普遍認為房屋位置選得好可以帶來財氣與好運,位置選不好可能會招來禍端,也因此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那麼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背水屋斷財路」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但是很多城市中的小朋友不解,「為啥不在涼快的早上與傍晚去田間除草呢?」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其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涉及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事生產、土木建設等方方面面。農村修房建屋的講究,村裡人基本上都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以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來說,它揭示了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除此之外,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有飯吃」等等。
  •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農村俗語:「暴風驟雨,不進寡婦門」,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在農村裡是有很多老俗話的,而這些農村俗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時節的、還有關於生活的等等,無論是那一方面的俗語,都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很多農村地區都建設起了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房子。房子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人們日常勞作以後可以依靠和休息的主要場所。這幾年隨著農村村民們收入逐漸增多,農村當中房子建設的也越來越漂亮。然而對於農村建房,老一輩的人們都普遍認為,建房子前是需要提前考量和規劃設計的。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