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荒大組和三教祖師的先後散道,其實更像是一種不約而同,而非明面上的無可奈何。而這一切可能都需要從萬年前的河道議事說起。
我們知道萬年前世人族和妖族合力反抗天庭,所以後來河道議事才會有三教祖師和妖祖,而當年河道議事的事情,應該就是這麼幾件:首先是幾座天下的分配,最終的結果就是現在看到的這樣;其次就是一個持續萬年的約定,就是各座天下都需要一個十五境來給天下護道,從而防止出現大的變故,陳清都坐鎮劍氣長城暗地裡應該也是這種意思;還有一件事,其實更為隱秘,就是後續對於神道遺族的處理,這一點其實一直都沒有說清楚。
而我們所熟知的幾座天下本源上應該是就天庭崩壞後形成的洞天之一,只是版圖較大所以才會被這麼命名;相應的,那些所謂洞天福地也是就天庭破碎的碎片。這也就是文廟高層遠遊天外天尋找小洞天的緣由;五彩天下出現高位也是一樣的道理,本就是天庭的一部分,所以出現神靈見怪不怪。就天庭的崩壞,導致人族佔領了幾塊較大的碎片,並且在三教祖師的庇護下日漸繁榮昌盛。這就是萬年來的事情。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向好的,書中一直在說的一件事:禮聖帶領一眾教主,陪祀聖賢在天外天斬殺化外天魔,而這化外天魔應該就是舊神道的遺族,或者說是某種顯化,萬年前雖然打碎了天庭,但是神族並沒有徹底地消除,發而雪藏起來更加的難以對付,至少化外天魔越來越難殺。而每座天下派出高階修士去斬殺化外天魔這應該是就是最初給出的應對方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現有了遏制不住的苗頭,於是開始了新的方法的探索。
但是始終都沒有得到好的方法。而所謂浩然賈生,周密其實可能就是為肅清神族而獻身的人員,但是不能讓神族發現端倪,所以浩然天下和蠻荒天下合著演了一齣戲,就是讓周密進入蠻荒天下,進行傳道,同時進行新的方法的探索,而這個新的方法,應該是一種類似於裡應外合的方式,周密在內作為內應,五座天下在外策應。
而第一次的蠻荒大戰其實就是另外一場戲,這場戲演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周密送入天庭。如今第一步已經達成了,那麼就是第二步,人族和妖族內應的肅清,所以才會有這第二場大戰。試想,面對神族這樣的誘惑,難道就沒有人背叛?有神族背叛向著人族就會有人族背叛向著神族,並且這樣的人很可能勢力滔天,難以找出來,比如陳平安所接觸到的二十人的組織,很可能就是神族在人族的內應。為了找出這樣的存在,不得已地打響了第二場大戰,並且這場大戰雙方都是極其嚴肅的,從文廟最開始的調度到對天下高端修士的約束,都是在逼著這群人不做那看戲之人,從而被人找出來。
而第二件事如今正在做,而現在蠻荒天下的這場圍殺,其實很可能就是一場作秀,表面上是火拼,其實就是在等待幕後人的出現,或者說,內應已經出現在了,這場圍殺隨時會變成一場同仇敵愾的內應徵討大戰。
如果撇開上述觀點來看兩場蠻荒大戰,其實不是很合理。畢竟算到最後,獲益的只是周密一個人,試問浩然天下的山巔修士和蠻荒天下的山巔修士是傻子嗎?會坐視一個人腳踏兩座天下謀取利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周密應該還有一個洗白的可能。甚至說不一定周密的所作所為就是文廟和蠻荒天下達成的某種協議。
觀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共同面對神族這一共同的敵人。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收藏關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