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獨立院校轉設引發省內多地政府積極「追求」。
受到網友關注的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轉設一事有了實質性進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安師大已於今年3月和蕪湖市政府籤約,轉設後的皖江學院將繼續在蕪湖辦學,而新校區選址也已經確定。
轉設後的皖江學院將繼續留在蕪湖
4月2日,宣城市教體局在回復市政府網站網友諮詢留言時透露,「據悉安師大已與蕪湖市在3月初就皖江學院轉設正式籤約。」
4月2日下午,皖江學院黨委書記馬三保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確認了學校與蕪湖市籤約的消息。但關於皖江學院轉設工作接下來的進展和細節,他表示要向籤約方,也就是皖江學院的母體大學安徽師範大學諮詢。
同日,安徽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回復澎湃新聞,皖江學院轉設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學校暫時不接受採訪。
在《皖江學院2019年工作要點》中,學校明確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遴選合作單位,謀劃新校區建設。
皖江學院轉設後新校區將落戶何處?在蕪湖市政府網上,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一份蕪湖市鳩江區二壩鎮人民政府3月27日公布的採購項目審批單。這份由二壩鎮徵收辦提出申請的二壩鎮皖江學院工程土地測繪、評估項目已由二壩鎮政府批准蓋章,審批單顯示涉及房屋徵收約90戶,面積12000㎡。
二壩鎮皖江學院項目採購審批單 蕪湖市政府網 圖
4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從蕪湖市鳩江區二壩鎮政府獲悉,皖江學院新校區選址定在二壩鎮雍南社區境內,項目徵收工作指揮部已在當地掛牌成立。
據二壩鎮政府網站信息,二壩鎮地處合蕪寧「金三角」中心地帶,區位優勢明顯。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合肥駱崗機場約1.5小時車程,即將通車的商合杭高鐵穿境而過,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核心區,又是蕪湖市規劃中的江北新區主城區。
引發省內多地「追求」的獨立學院
2008年教育部頒布《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對獨立學院轉設給予了多條規範發展路徑。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全國已有多所獨立院校申報轉設為獨立設置本科學校。
以安徽省內的情況來看,此前已有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轉設為馬鞍山學院,河海大學文天學院轉設為皖江工學院,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這些高校無一例外都選擇留在當地發展,繼續與所在地城市共建共享、共促共榮。
對於皖江學院的轉設,安徽師範大學此前明確表示將在全省範圍內為轉設後的皖江學院尋找「歸屬地」。
皖江學院 皖江學院官網 圖
2019年6月,安徽師範大學發布《皖江學院轉設辦學舉辦者遴選項目洽談公告》,面向安徽省轄市人民政府和相關企業尋找皖江學院意向舉辦者。
這一消息讓省內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城市「蠢蠢欲動」,很快便有「追求者」前來上門洽談。
據安徽師範大學官方網站消息,2019年6月1日,宣城市委書記陶方啟,時任市長張冬雲等領導赴安徽師範大學調研交流。張冬雲和安徽師範大學校領導朱家存代表雙方就合作辦學等內容進行了交流探討。
當月,宣城市委召開常委會議,聽取關於爭取有關大學獨立學院來宣轉設獨立本科高校相關工作的匯報。會議指出,創辦獨立本科高校是宣城人民期盼已久的願望,全市上下要統一思想,積極爭取有關大學獨立學院來宣轉設獨立本科高校,爭取政策支持,舉全市之力共同把好事辦好。
緊隨宣城腳步趕來的是銅陵市,2019年6月14日,安徽師範大學與銅陵市人民政府舉行校地合作交流對接會。銅陵市長胡啟生表示,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希望進一步加強同安徽師範大學在產教融合協同創新以及合作辦學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會上,與會同志還就銅陵市人民政府同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合作辦學等工作進行了交流磋商。
花落何地引發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皖江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由安徽師範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學校,獨立頒發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學院現有本科專業51個,在校生9617人,專兼任教師455人,其中特聘教授7人,教授37人,副教授105人。
皖江學院校園 皖江學院官網 圖
宣城、銅陵熱情追求皖江學院轉設落地的背後,是安徽高等教育資源的分布的不均衡。
銅陵市目前僅擁有銅陵學院一所本科高校。宣城目前尚無省屬本科高校,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在宣城設立了異地校區,填補了當地無本科高校的空白。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等教育資源的作用尤為重要。面對「外溢」的本科高校,不僅宣城、銅陵等地的政府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安徽多地的網友們對皖江學院轉設一事也保持了密切關注。
2019年8月,銅陵市教體局在公開回復網友關於「皖江學院轉設洽談進展」時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皖江學院轉設工作,與安徽師範大學保持密切溝通,如能將皖江學院引入我市辦學,並在安師大主導下通過教育部審核成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必將在銅陵教育史上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目前,洽談工作正在進行中。
宣城市委辦在去年10月25日答覆人民網網友留言時介紹,相關大學的獨立學院轉設是地方爭取設立本科高校的一個重要契機。根據安師大對皖江學院轉設的程序安排,宣城市向安師大遞交了爭取皖江學院來宣轉設的相關文件。同時,省內幾個具備比較優勢的市也在積極爭取皖江學院轉設。直到目前,爭取皖江學院來宣轉設工作依然面臨比較大的競爭,宣城市仍然在密切關注該學院的轉設工作並積極聯繫。
面對多位「追求者」的到來,情況開始出現新的變化。皖江學院舉辦地的蕪湖市政府,也開始行動了。
澎湃新聞記者查閱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在安徽全省12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蕪湖有10所。同為安徽發展「雙核」的省會合肥則佔了55所。與合肥相比,蕪湖的高校不僅數量上不佔優勢,實力上也有差距。
在安徽城市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放走」一所高校,對蕪湖的發展被認為一種「損失」。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蕪湖當地的論壇上有網友擔憂皖江學院將「出走」蕪湖,呼籲蕪湖市務必要留下皖江學院。
2019年10月,蕪湖市教育局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公開回復網友,蕪湖市非常關注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轉設辦學,在安徽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已經與安徽師範大學進行了深入洽談,並在為承接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轉設辦學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個月後的2019年11月12日,蕪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前往安徽師範大學調研交流。交流會上,安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胡朝榮指出安徽師大的建設和發展必須紮根蕪湖、服務蕪湖、依靠蕪湖,深化市校戰略合作既是雙方達成的強烈共識,又是推進產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動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和服務蕪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