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這兩天,長沙氣溫驟降。據天氣預報消息,這種低溫天氣或將持續一段時間。今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病毒喜冷怕熱,當前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高發季,而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本地新冠確診病例,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隨著天氣轉冷,公眾處於室內活動的時間明顯多於室外,容易造成人群聚集和室內通風不良,更增加了傳染病傳播風險。因此,市民要防寒保暖,認真做好個人防護,預防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
寒冷天氣或氣溫驟降期間,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長時間在戶外工作或活動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氣影響,需要特殊關注。這是因為,老年人體力漸衰和活動能力減弱,代謝功能降低,產熱相對減少,體溫調節功能差,以致在低溫環境或接觸寒冷後,很容易發生寒顫,出現身體失溫。
寒冷天氣或氣溫驟降時,一些疾病也比較敏感。比如,心腦血管疾病,低溫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環境溫度的驟變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急劇上升而發生腦卒中,也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肌梗死;呼吸系統疾病,冷空氣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變得乾燥,以致發生細小破裂,病毒、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發,氣溫驟降也會誘發哮喘等疾病的加重;長時間在寒冷地帶工作、生活或氣溫驟降期間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和活動的人群,容易引起凍傷,使腰腿痛和風溼性疾病病情加重,對孕婦和胎兒也會造成不良影響。
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的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病人、呼吸系統病人等慢性病患者應注意保暖,加強營養,適度鍛鍊,減少外出;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外出時,當心路滑跌倒;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防煤氣中毒;關注天氣預報,關注相關部門發布的寒潮消息。
當前,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高發季。國家衛健委組織制定並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方案指出,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但老年人、年幼兒童、肥胖者、孕產婦、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為高危人群,這五類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儘早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冬季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與此同時,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本地新冠確診病例,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因此,市民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牢記「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常通風、重保暖、多喝水、強體質、不忌醫」,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具體包括:
保持良好的身體免疫力。及時接種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預防相關傳染病的疫苗,規律飲食,不挑食偏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加強體育鍛鍊,勞逸結合,注意及時增減衣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佩戴口罩,特別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到人群聚集的場所,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外出後、飯前便後都要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注意呼吸道禮儀,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面對他人咳嗽或者大聲說話。
保持環境清潔。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廁所、門把手等重點區域要經常消毒,玩具、被子等物品要定期清洗消毒。
保持社交距離。在商場、車站、餐廳等排隊等候時,要注意保持1米及以上安全社交距離。
疾病流行期間,不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聚集,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患者。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請及時就近前往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