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鐵扇公主為何死活不給?背後藏火焰山一個秘密

2021-01-13 白馬晉一

文:白馬晉一

【一】

孫悟空火焰山三借芭蕉扇,大戰平天大聖牛魔王的情節,應是《西遊記》裡頗為精彩的章回之一。

這火焰山又是從何而來?

原來,五百年前,孫悟空被老君擲入八卦爐裡煅燒了七七四十九日,卻因躲在巽門(通風口)處逃過一劫,躍爐而出之際,踢翻了八卦爐,其中一塊墊腳的磚,便帶著火星掉入地界,成了這座火焰山。

如今的火焰山,卻成了阻隔取經人西行的攔路虎了。山體周遭的空氣,都是熱騰騰的。肉體凡胎的唐僧,看著眼前連綿著看不到盡頭的火龍,揮汗如雨,急得直跺腳。紅著眼看了看悟空,眼神裡釋放了一個信號,徒兒,這事是你惹得,快幫師父把問題解決了,不然,為師恐怕要念緊箍咒了。

這當年種下的因,便成了今日結成的果,這頗為符合佛派的教條了。悟空對接了師父的情緒,撓了撓頭,直後悔當初為何要「臨門一腳」呢。

【二】

辦法當然也有,便是往西南方翠雲山芭蕉洞處,向鐵扇公主借得芭蕉扇,方可滅了山火。

這鐵扇公主呢,在當地百姓口中還有個漂亮的稱謂,叫做「鐵扇仙」。原來,這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方布種收割,才得五穀養生。」

可見,當地的農時栽種,需得有鐵扇公主的配合。也無怪當地百姓敬奉她如仙人了。

但鐵扇公主需有「出場費」的,誠如當地百姓所言,「我這裡人家,拜求一度,四豬四羊,花紅表裡,異香時果,雞鵝美酒,沐浴虔誠,拜到那仙山,請她出洞,至此施為。」

想必,鐵扇公主極其享受這個過程。獲得了尊重,也獲得了效益。

可這齣場,卻非一勞永逸,「鄉人說,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穀,便又火發!」不用說了,時隔一個周期,他們又得虔誠地去拜度一次。

【三】

有沒有根絕山火的方法呢?

其實還真有!

這在原著六十一回,就有說明。當時牛魔王犯了大忌,妄想以妖族之力忤逆上仙意願,自然招來了玉帝、如來的聯手打壓,李天王父子、四大金剛並著一眾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這火焰山,似乎成了五百年前的花果山。牛魔王勢力一併被剪除,就連弱不禁風的貌美小妾玉面狐狸,也慘遭毒手。眼瞧著哪吒惡狠狠地舉起了斬妖劍,牛魔王終於服軟了,磕頭拜於地上,連喊著饒命,舉起了一面小白旗。

鐵扇公主見勢不妙,忙脫去珠簪,著一身素服,雙手奉上芭蕉扇。為了保命,鐵扇公主更坦言攤出底牌,「要是斷絕火根,只消連扇四十九扇,永遠再不發了。」

悟空如法炮製,果見那山,「大雨淙淙,有火處下雨,無火處天晴。」這頗有古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味道了。

【四】

鐵扇公主明明可以斷絕火根,造福一方百姓。但她為何遲遲不用?

很明顯,斷了火根,其實就斷了取財的門路。她在挾寶自重,故意保留一手,以期獲得源源不斷的紅利(孫悟空曾尋她索借芭蕉扇,但這下金蛋的寶貝,怎能假手於他人,鐵扇公主死活不給,並以紅孩兒遭擒之故推脫)。

《三國演義》裡,同樣也有一個故事。

諸葛亮做足準備,西出祁山,本是志在必得。無奈狗頭參軍馬謖自作主張,傍山紮營,結果被敵軍斷了水源,失了街亭。

司馬懿十五萬大軍踏馬而至,諸葛亮猝不及防,於是兵行險招,洞開城門。

這便是我們熟悉的空城計了。

但城下司馬懿聞得琴聲,抬頭看了一眼諸葛亮,起初不解,又聞琴聲驟然有殺伐之意,再凝視了一眼對手,心中瞭然。

原來,諸葛亮借著琴聲,向司馬懿傳達了一個信號,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哥們,你長點心吧。司馬懿恍然大悟,感激地看了諸葛亮一眼,大手一揮,撤。留下了一臉懵逼的十五萬大軍。

這就是需求決定價值。沒有需求缺口,就人為地製造缺口,給自己創造價值。

魏蜀國力相差懸殊,司馬懿瞭然已有勝算(但司馬懿沒有算到的是,眼前這位對手竟是千年一遇的曠世奇才,後來在上方谷一役中,自己險遭諸葛亮反殺,這是題外話了)。他保留了蜀國的有生勢力,其實就是養「寇」自重,無形中提升自己在魏國的分量。至於鐵扇公主做派,大抵類似。火焰山哪天沒火了,估計她還要偷偷放上一把火。

名著裡的權機之術,此處案例堪稱精彩。

相關焦點

  •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鐵扇公主為何不借?當真是為了紅孩兒?
    越靠近火焰山,越覺得熱氣沖天,不是個滋味兒。而那時候是秋天,理應不該熱的汗流浹背。跟路過的老農打聽了才知道此地因為天氣惡劣,民不聊生。又敲土地爺出來一問,要想繼續走到西天,只有找到鐵扇公主,借芭蕉扇扇滅火後才走的過去。於是孫悟空把師父安頓好,就前往芭蕉洞。鐵扇公主也不是簡單的角色,是牛魔王的夫人,紅孩兒的母親。
  • 老君有芭蕉扇,為何孫悟空不借來滅火焰山;金剛琢為何怕芭蕉扇?
    所以孫悟空的雌雄葫蘆之論,也並非都是無稽之談。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是「太陰之精葉」。與之相對的,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則應當是「太陽之精葉」。兩枚「精葉」原產自一樹,一枚借著日精,一枚借著月華,各聚靈氣,凝結成寶,互為陰陽。
  • 西遊中,鐵扇公主為何不借孫悟空芭蕉扇?紅孩兒並非主要原因
    為何鐵扇公主不肯將芭蕉扇借給孫悟空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兒子被觀音收走?其實這只是一個次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鐵扇公主並沒有講出來。孫悟空與唐僧走到火焰山時,因為聽到當地人說:「火焰山有八百裡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所以決定前往芭蕉洞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過山。
  • 要借芭蕉扇其實很簡單,只需請來一個人即可!孫悟空為何不去請?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如果沒有火焰山,鐵扇公主會不會餓死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說一說唐僧「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難」的故事!在小說《西遊記》當中,唐僧師徒要想取得真經,必須經過火焰山,而要想過了火焰山,則必須要用到鐵扇公主手裡的芭蕉扇。於是,在小說《西遊記》當中,一段精彩的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開始了!
  • 三借芭蕉扇的背後,其實是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佛家的因果故事
    在《西遊記》中,經典的情節比比皆是,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幾乎都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除了引人入勝的戰鬥場面,鬥智鬥勇你來我往,更重要的是,幾乎每一個劫難都是為了磨鍊師徒四人的佛心,堅定他們西天取經的信念,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聊一聊的這個情節,也是其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 火焰山的火真是孫悟空鬧天宮時放的?為何只有羅剎女的芭蕉扇能滅
    他們越往前走,越是炙熱,說是放在燒烤架上烤也一點不為過,關鍵是,他們避無可避,這塊燃燒的地界,燒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若想經過這個地界,只能找牛魔王的老婆,借來扇子把火扇熄方可通過。在當地土地的指點下,孫悟空找到了鐵扇公主,結果因為紅孩兒的事,鐵扇公主打死不借。孫悟空只好死纏爛打,最終終於搞到了扇子。結果沒想到不僅沒有把火滅了,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 鐵扇公主的芭蕉扇的來歷 原來出自這裡 怪不得如此厲害
    講的是唐僧師徒過火焰山那一集。於是對鐵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有了興趣。那麼今天呢我就和大家聊一聊《西遊記》裡的芭蕉扇。 《西遊記》劇照——鐵扇公主和芭蕉扇大家都知道,西遊記裡的芭蕉扇是個很厲害的東西,在小說裡出現了三次。
  • 西遊記中孫悟空算計牛魔王,並不僅僅為了借芭蕉扇
    都知道唐僧四人走到火焰山的時候,需要借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滅火之後才能繼續上路。孫悟空在得知鐵扇公主的身份,竟然是他曾經結拜過的牛魔王的老婆時,迅速想出了一個局。表面上看是為了借芭蕉扇,實則是為了降服牛魔王。小編認為事件這樣發展的原因就是孫悟空太想立功了。孫悟空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他現在的任務就是護送唐僧去取經,路上的妖魔鬼怪都要消滅。
  • 芭蕉扇從何而來,是誰給的鐵扇公主,眾多疑點指向一個人
    第一回合,孫悟空先是誘敵深入,變成蟲子進入鐵扇公主腹中,這一招猴哥使用的是強制手段。鐵扇公主也不甘示弱,利用假扇哄騙,最後把孫悟空的屁股都點著了,這一局鐵扇公主險勝。
  • 芭蕉扇一扇子就把孫悟空扇去五萬裡,鐵扇公主有啥來頭?
    這就自然地引申到了鐵扇公主。牛魔王后來娶到了如花似玉的玉面公主,又有嶽父的萬貫家財,可謂豔福不淺,但鐵扇公主亦是不容置疑的強大,作為一代妖王牛魔王的結髮妻子,她不僅為他生養出了一個「巨嬰」紅孩兒,手中更是持有一個寶貝——芭蕉扇。 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陽之精葉,故能滅火氣。
  • 《西遊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他做了什麼事才借得如此艱難?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阿七,每日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西遊故事。今日,我們要說孫悟空和他嫂子鐵扇公主的故事,按理來說沾親帶故的,借個東西應該不難,為什麼孫悟空會借三次?大家都知道,取經路上有座火焰山,天氣炎熱,民不聊生。幸好這裡有個鐵扇公主,十年請她出山一回才能讓百姓生存下來。
  • 牛魔王為何不借孫悟空芭蕉扇,原來是因為這幾件事,觸及到了底線!
    唐僧師徒四人經過火焰山的時候,本來應該很好過去的,但是牛魔王就是不借給孫悟空芭蕉扇,這是為什麼呢?牛魔王為什麼不肯借芭蕉扇給孫悟空呢?可能大家會認為紅孩兒是鐵扇公主與牛魔王的兒子,而卻被孫悟空降服,使其在觀音身邊做了善財童子。
  •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為何看不穿牛魔王變化豬八戒來騙回芭蕉扇?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一雙火眼金睛,能見妖物原本之面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三打白骨精這段,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永得長生,三次變化成人迷惑唐僧,但都被孫悟空那雙火眼金睛識破,唐僧這才安然無恙。可是當唐僧師徒四人經過火焰山時,孫悟空為了熄滅火焰山的熊熊烈火,便去找鐵扇公主借芭蕉扇,可誰知鐵扇公主為了當年孫悟空陷害紅孩兒一事懷恨在心,便拒絕了他。孫悟空曾經何等風光,就算是玉皇大帝都要讓他三分,這會兒來借個扇子卻被拒絕。
  •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撲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聞名天下
    火焰山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東北10公裡處,東西走向,長98公裡左右,寬9公裡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禿嶺,寸草不生,飛鳥匿蹤。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 難怪牛魔王死活不把芭蕉扇借給孫悟空,你瞧猴子五百年前說了啥?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與牛魔王之間有著理不清的糾葛,他倆本是兄弟,肝膽相照,最後又成了仇人,針鋒相對。這是令人唏噓的!五百年後,牛魔王在取經路上不願意借給孫悟空一把芭蕉扇,導致猴子無法踏過火焰山,取經是使命,是必須要過去的, 是百分百要過去的,所以,這把芭蕉扇硬要不可,但牛魔王不給,那就只好展開戰爭了。
  • 孫悟空去借芭蕉扇,牛魔王不想借給他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師徒四人經過火焰山的時候,猴子被安排到鐵扇公主那借芭蕉扇,第一次去就失敗了,最終被土地公公告知,要找牛魔王借芭蕉扇,孫悟空還覺得跟牛魔王是結拜之交,借個扇子問題不大,可是最終卻碰壁了。本來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就是一家,但是土地卻說讓猴子找牛魔王,很顯然的問題,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了,這是牛氏家族的問題了。怎麼會借個扇子變成家族事件呢,這還要從孫悟空大鬧天宮後,踏上西天取經路,收服紅孩兒,調戲大嫂和二嫂說起了。孫悟空見到牛魔王后先是攀親,說道:「長兄,還認得小弟麼?」牛王答禮道:「你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麼?」
  • 芭蕉扇五行屬木,牛魔王夫人卻取名鐵扇公主,太陰之精有何玄機?
    芭蕉扇五行屬木,牛魔王夫人卻取名鐵扇公主,太陰之精有何玄機?牛魔王的夫人鐵扇公主有一柄厲害的法寶,只需扇三下,就可力克八百裡熊熊火焰山。名叫「芭蕉扇」的寶物,在四大名著《西遊記》裡,也曾出現過一次,那就是太上老君的金角童兒,下界前悄悄盜走老君的5件法寶之一,就有一件「芭蕉扇」。
  • 西遊記:三借芭蕉扇中聰明的孫悟空竟然犯了五個致命的失誤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很多人都認為孫悟空挺聰明的、挺有本領的,前兩次差一點就成功地從鐵扇公主的手中「借」到了芭蕉扇,而第三次與牛魔王大戰也是處於上風,幾經波折,終於「借」到了芭蕉扇。首先,孫悟空第一次去芭蕉洞借芭蕉扇的途中,問路樵夫,悟空嗟嘆抱怨借扇不易,那樵夫挺諳世情,告誡了悟空一句「大丈夫鑑貌辨色,只以求扇為名,莫認往時之溲話,管情借得」,意思是叫孫悟空別提舊話,借扇不是難事,但孫悟空初見鐵扇公主就自報家門,鐵扇公主心念愛子之情,肯定不會借扇子與孫悟空的,孫悟空得人提醒也明知故犯。
  • 孫悟空去借芭蕉扇,牛魔王如果不抵抗,會不會有不同的結局?
    師徒四人經過火焰山的時候,遇到了大麻煩,滾燙的火焰讓師徒幾人無法通過,聽聞只有芭蕉扇才能扇滅這熊熊烈火,於是孫悟空就以小叔子之名找自己的嫂嫂借扇子去了。這哪是借扇子啊,很明顯孫悟空被自己的嫂嫂調戲了啊!不管鐵扇公主知不知道這是真悟空還是假悟空,但這這行為,簡直就不是不可描述!但這猴子也是,不為所動,騙到扇子後就走了,但苦於自己不知道扇子變小的口訣,所以扛著就飛出去了。
  • 《大話西遊》:牛魔王恨透了孫悟空,你看他對鐵扇公主做了啥
    看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劇情並非空穴來風,在孫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孫悟空和鐵扇公主背後的秘密,怪不得牛魔王死活不借芭蕉扇,那麼孫悟空對鐵扇公主做了什麼呢?原著中所說的是孫悟空偷了金睛獸後,變身牛魔王的模樣,到鐵扇公主那裡,鐵扇公主看到許久未歸的男人回來了,當然情動不已,然後和孫悟空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酒過三巡兩人手牽手,肩並肩,還共飲一杯,比夫妻還幸福,別忘了那是在古代,思想很傳統的時候,這些行為都是非同尋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