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站鎮中心衛生院:建設緊密型醫共體 破解基層「就醫難」

2021-01-20 身邊24小時

沙河站鎮中心衛生院搶抓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機遇,合理利用城鄉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讓更多群眾得實惠、享健康。

沙河站鎮曾廟村村民孫慶榮因病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在以前,只能到縣級醫院就醫,術後治療用藥也十分不便。醫共體建立後,縣人民醫院專家「下沉」坐診、主刀手術,孫慶榮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

沙河站鎮曾廟村村民孫慶榮丈夫 劉現金:「我沒想到能在『家門口』做手術,(而且)是縣城的專家大夫給做的,我感覺很滿意了。」

藉助緊密型醫共體這一平臺,沙河站鎮中心衛生院與縣人民醫院結成縱向協作幫扶體系,帶動衛生院硬體建設、人才培養、診療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選擇到衛生院看病就醫。

沙河站鎮沙北村村民 姜明蘭:「離家近,能享受縣裡專家診療服務,還能享受更多的基層醫療優惠,花小錢、治大病。」

去縣級醫院不方便,又擔心鄉鎮衛生院看不了。基於這一想法,過去許多群眾有病都拖著、忍著,結果拖成了重病、大病,治療難度大不說,花費也更多。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小病不出鄉就能享受到與縣級醫院甚至省市級醫院同等的優質醫療服務,也大大減輕了就醫負擔。

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崔建軍:「建立醫共體,讓群眾有了病有地方看,花了錢有地方報,從『不敢看病』到『送醫上門』『一站結算』,達到了健康扶貧的目的。」

依託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沙河站鎮中心衛生院拓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對患者實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幫助預約上級醫院手術、檢查和住院床位,優先安排大病患者到上級醫院接受檢查治療。醫療衛生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突破了服務群眾健康的「最後一米」,讓更多群眾就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初步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沙河站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 韓宏泰:「總體上,醫共體實施後,老百姓看病更方便,轉診更便捷,治療費用降低,服務更全面,能夠促進城鄉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的統籌共享、合理利用,促進我鎮醫療技術的整體提高。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打造數位化智能醫共體。」

【來源:東平縣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阮聰穎在全市醫共體建設推進會上強調:高質量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
    12月21日下午,台州市醫共體建設推進會在路橋召開。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阮聰穎在會上強調,高質量推進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建設,奮力將健康台州建設引向深入。路橋區副區長姚君丹,市衛健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胡富宇參加會議。市衛健委副主任鄭貞蒼主持會議。
  • 一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寧強縣實施醫改推動「醫共體」向「健共...
    為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寧強縣在實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基礎上,融疾控、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機構於一體,推動「醫共體」向「健共體」升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策體系和實施路徑,構築了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實現「以治療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 無私奉獻保健康 白衣天使促脫貧 ——記氵舞陽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
    內容提要: 氵舞陽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是以院中層領導幹部、基層醫務人員為主的基層黨組織,現有黨員25名。院支部以「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優質服務,促進脫貧攻堅」為中心,著力打造新時期黨員幹部團結奮進、刻苦勤勞、無私奉獻的形象。
  • 廣東47家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有哪些變化?
    12月30日,全省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項目現場總結會在河源市紫金縣藍塘中心衛生院召開。會上,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祝生通報了全省47家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情況。這47家中心衛生院都地處廣東的欠發達地區,縣域人口多、地域廣、鄉鎮偏遠,欠缺較高水平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民看病往往需要捨近求遠。
  • 紮根基層 重醫為民——訪流泗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張達來
    張達來,男,生於1963年11月,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6年7月畢業於贛南醫學院,同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流泗中學校醫,流泗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院長、黨支部書記,主治醫師。幾十年來,他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積極實施醫療改革,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完善醫療管理制度,醫院醫療業務效益不斷提高,先後獲得「省農村衛生專業技術帶頭人」、「全省優秀院長」、「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等光榮稱號。
  • 重慶醫共體「三通」建設試點區縣達25個 基層診療量佔比過半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1日16時20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 實習生 段金鑫)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消息,截至2020年6月,全市醫共體「三通」建設試點區縣達25個。2019年,全市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8898.84萬人次,同比增長9.88%。
  • 萊西市馬連莊中心衛生院開展「肝膽相照 冬日暖陽」義診活動
    為促進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提高萊西市馬連莊中心衛生院醫療水平,提升群眾就醫待遇,12月6日上午,由九三學社青島市市南區委員會、九三學社青島市衛生專委會主辦攜省委選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萊西市總隊,在馬連莊鎮人民政府及萊西市衛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下,馬連莊中心衛生院圓滿舉辦「
  • 寧波:醫共體邁出「整合醫療」步伐
    寧波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寧波市在統籌醫共體建設上,著力推進縣鄉醫療衛生資源一體化整合。「全市9個區縣市、30家縣級醫院和12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整合成為25個醫共體,每個醫共體只保留一個法人;25個醫共體均制定了醫共體章程,實行規章制度、技術規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採購配送、後勤服務等統一管理。另外,各區縣市均建立了醫共體管理委員會,統籌履行對醫共體的規劃、投入和監管等職責。」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黑松驛鎮衛生院:健康扶貧暖民心 籤約服務惠...
    原創 古浪縣融媒體中心 看古浪近年來,古浪縣黑松驛鎮衛生院高度重視健康扶貧工作,加大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力度
  • 六枝特區郎岱鎮衛生院強化醫療保障 築牢民生底線
    ,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注重人才培養,完善文明行醫的準則,讓郎岱鎮群眾基本實現了「大病不出社區、小病不出鄉鎮」的就醫需求。  郎岱鎮衛生院藉助國家醫療扶貧戰略的實施,隨著農村醫保、家庭醫生籤約、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籤約服務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惠民政策的推進,在應保盡保、應治盡治、應籤盡籤的全面保障下,最大限度減輕了農村人口看病就醫問題。
  • 習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指引,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斷夯實健康之基。    在基層衛生院求解「病有所醫」    基層衛生院建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高水平健康浙江建設全面推進
    「十三五」期間,浙江布局建設1個國家醫學中心、7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地運行中科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以這些中心為重點、以大型三甲醫院為載體、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全省優質醫療資源擴充和擴容。目前全省國家級醫學人才達到285名,全國百強學科數增加到212個,有51個專科列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
  • 化州市人民醫院全力建設國內一流高水平縣域醫療中心
    南方醫院「駱抗先B肝防治工作室」、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基層試點單位落地化州。今年以來,化州市人民醫院堅持走醫共體建設路線,9月,該院榮獲全國醫共體建設示範獎(全省僅3個單位),張晟院長受邀出席第二屆中國健康縣域大會並作「借力發展,打好縣級醫院發展基石」的經驗分享。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南方醫院黨委書記朱宏(右五) 親臨現場參加項目啟動儀式。
  • 楓林鎮中心衛生院:著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陽新縣楓林鎮中心衛生院在縣衛計局和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該院以緊緊圍繞「倡導優質服務,強化科學管理,提高醫療服務」為目標,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和強化醫療服務技能,得到社會人士的一致好評。
  • ...開新局】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做好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商丘新聞網訊 「十三五」期間,我市通過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積極做好百姓的「健康守門人」,全市醫療衛生服務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一大早,家住虞城縣杜集鎮韓南村的李學步老人就來到鎮衛生院做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