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在海軍的發展方面,蘇聯和美國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二戰後,美國大力發展航母,而蘇聯則繼續走上了戰列艦的發展道路,大力發展海上"武庫艦",本期視頻的主角"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就是這一戰略思想的產物。
總體性能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經費有限,只能繼續使用蘇聯留下的海軍艦艇,比如"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了,它也是目前俄羅斯唯一在役的大型水面非航母的核動力艦艇。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核動力,在理論上來說,其航程近乎無限,可以輕鬆航行全球,從而實現全球打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滿載排水量達24300噸,首次裝備了VLS系統和大量飛彈,並配有3架直升機,其噸位之大,火力之強,一度使各國海軍為之震驚。
除了核動力,"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被稱為武庫艦,是因為其艦身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武器,由於是水面大型軍艦,主要威脅當然是來自空中,其在防空武器配備的型號之複雜在各國艦艇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在中遠程方面,甲板下共有12個飛彈的垂直發射系統,每箱備彈8枚俄羅斯著名的S-300防空飛彈,總計96枚,近程方面,共有2組,每組8個發射艙,每艙備彈8枚,總計備彈128枚,另外,其還擁有2座傳統的雙聯裝SA-N-4點防空飛彈起輔助作用,最後還有6座CADS-N-1近防系統進行終極攔截,而且其在反潛武器和反艦武器方面的裝備也很完整,在一艘戰艦上裝備種類如此多、數量如此龐大的武器,全世界艦艇家族中可以說是只此一家。
目前性能稍微落後
雖說"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採用了核動力,武器裝備也非常強大,但是在現代海戰中,它還是比較落後的。
首先,"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設計思想仍比較老舊,艦體完全不具有隱身設計,當代社會,雷達技術越來越先進,沒有隱身設計的"彼得大帝號"無疑成為了海上顯眼的目標,其次雖說其防空飛彈射程較遠,但在如今的反艦飛彈面前,顯然不佔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其雷達方面落後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在雷達技術越來越先進的今天,"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仍舊使用的是老式雷達,對普通戰鬥機的探測距離只有大約400公裡,如果是隱身戰機,那麼探測距離還要大打折扣,再加上較長的服役年齡,它怎麼看都像是一艘"老爺爺"級別的戰艦。
落後不等於沒用
實際上,雖說在性能方面,"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比其他國家的新式軍艦落後,但這並不代表它沒有用武之地。
目前世界整體上歸於和平,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較小,所以,在和平時期或者是局部戰爭中,"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用處可就大了。
首先它可以威懾對手,即使不開戰,其龐大的艦體和"武器艦"的名號也不是白來的,只要將其開到對手家門口,就能起到一定威懾力,尤其是在不對稱戰爭中,"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就像是一個移動的武器庫,據說,這艘巡洋艦在滿載狀態下,可以搭載各型飛彈500枚,這可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量了,對於普通國家來說,拿出500枚飛彈本身就是一件難事,更別說將500枚飛彈放在一艘軍艦上了,由此可見,其在區域範圍內的打擊能力有多強大。
其實,不論是蘇聯還是現在的俄羅斯,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在大海上遇到這樣一艘大型巡洋艦,還是會十分警惕,而對於如今的俄羅斯來說,"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說服役時間較長,但其威懾力還是非常管用的,近年來,俄羅斯也是對其"縫縫補補又三年"。可能在未來
的5-10年裡,"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仍舊會在俄羅斯海軍之中服役。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