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都會陪女兒看看動畫片,這也許是父親和女兒之間最合適的娛樂項目。但尷尬的是,除了在家守著電視,電影院裡適合小朋友看的電影少之又少,不過和前幾年《喜羊羊》、《熊出沒》等毫無營養的動畫片相比,今年的暑假多了一部《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是帶小朋友走進影院的不二之選。
《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雖然是動畫片,但和其他的作品相比非常特別,故事的背景放在二戰時期,中國遠徵軍從日本人手中解救了一頭緬甸來的亞洲象,帶著它參加了抗日戰爭,在這個過程中,林旺從一頭小象成長為一頭大象,也和陪伴它的小男孩旺仔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媒體和資訊爆炸的當下,以動物為題材的動畫片其實並不匱乏,熒幕上的動物或高度擬人化,或搞笑賣萌,幾乎固化了孩子們的「動畫觀」,相比這些作品,《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最顯而易見的優點,在於它寓教於樂的劇情和正確的價值觀輸出。
影片中的大象林旺並沒有高度擬人化,相應的,電影採用了雙視角,一方面是抗日戰爭中人類的視角,身處和平年代,戰爭離我們遠去,革命先烈們的忘我犧牲、浴血奮戰應該被歷史和後人銘記,讓我們的下一代知曉並理解這段歷史其實是很困難的,如果僅靠書本很難被他們接受,《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通過動畫片的形式,能夠讓小朋友們樂於回顧和接納這段歷史,意義非凡。女兒在看看電影的過程中就不時的問我,為什麼要打仗?為什麼他們不能回家?為什麼現在不打仗了……
另外一個是大象林旺的視角,這一部分小朋友會看的興味盎然,大象的視角看人類本身就很有趣,再加上一匹高冷的白馬、一頭幽默風趣的驢子,三個動物間有很多趣事和笑點,讓這部電影成為了幽默又深刻的反戰作品。
從最初的膽小恐懼,到最後的「一炮成名」,林旺從小象成長為一頭合格的戰象,貫穿影片始終的還有動畫片中比較常見的成長元素,對於小朋友們來說,這部分也非常有教育意義。對於自己今年9月份就要上小學的女兒,學習知識可以交給學校,但如何讓她明白長大的意義,教她學會做人,其實更多是父母的責任,但這部分也是很困難的。成長,意味著要勇敢,要有使命感、責任感,遇到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候不退縮、不逃避,這些都在林旺的成長過程中傳遞出來了,從開始的一無是處,到高潮部分的一炮成名,非常振奮人心,對於女兒來說,相當於上了寶貴的一課。而大象林旺從抗戰英雄到遲暮之年的老驥伏櫪,八十多年的生命歷程鑄就傳奇,對於成年觀眾來說也有足夠的吸引力。
最後想說的是,《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稱得上製作精良、細節考究。動畫形象的設定、色彩的搭配,對自然風光的展現等都極具親和力,主創團隊顯然從小朋友的審美出發,照顧了這一部分觀影群體,雖是二戰背景,但並沒給影片壓上沉重的包袱,畫面上沒有滿目瘡痍,反之,是充滿喜感的形象設計和賞心悅目的色彩搭配。其實電影中關於象笛、米糕、竹樓等少數民族的文化,是我的知識空白區,為了給女兒解釋,看過電影專門上網搜索了相關的資料,這時才發現影片在細節上非常考究,凸顯了傣族的文化特色,這是電影出品方注重細節、尊重觀眾的體現。相信這部有內涵、有趣味、有誠意的作品會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也希望能得到應有的票房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