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企業的『娘家』,越在關鍵時刻,越要與企業攜手共渡。」這是天津子牙經開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的一句話。作為企業的「服務員」,他們一刻不敢鬆懈,就是為了讓園區內的企業穩產、達產、高產。
走進天津安達順起重設備有限公司,一臺臺「津龍」牌升降機設備排列整齊,正在等待物流取貨運送。車間內,一筆出口杜拜、巴西的「大單」正在加緊生產,工人們分工明確、距離得當,處理著各自手頭的工作。這家具備曲線梯、斜梯生產資質的企業可以說國內少有,他們的產品在天津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60%。公司總經理張宇告訴記者,他們的員工多數是本地人,用人方面並不發愁,而復工初期最憂心的問題,就是防疫物質較為短缺。
沒有防疫物資,就意味著「復工難復產、開門難開機」。企業壓力大,包保企業的子牙經開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主動介入,通過統購統配的方式,幫他們補充防疫物資。物資「口袋」裝滿了,心裡也就踏實了,安達順復產的節奏加快了。據張宇估算,今年的產值不僅不會下降反而還會有很大增長。說到這樣樂觀的前景,帶著口罩的張宇難掩笑顏。
而同樣位於子牙經開區的天津睿智永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面臨著與安達順截然不同的問題——這家企業80%都是外地員工。特殊時期,用工方面略顯後勁不足。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包保企業的「服務專員」每天至少與他們溝通兩次,通過內部挖潛,依託企業設備智能化程度高的優勢,讓員工資源能最大化利用,克服暫時困難。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子牙經開區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到企業,就必須要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絕對不進行無意義的走訪。」這樣的準則也讓睿智永鑫直接受益,「服務專員」的及早謀劃、定向施策,精準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各類問題。
對疫情會給企業帶來的衝擊,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提早做好了相應準備,97名包保專員「攜手」227家實體企業,將用工、原料、物流等相關問題一一解決,目前,園區內39家規上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產,一套套漂亮的「連招」為企業成功安上了生產「鏈條」。這樣運用多種手段推動企業發展的「鏈式復工」,正在以「一環激活一環」的形式釋放著發展「核能」。
來源:靜海融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