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前,初次聽到「花有重開日,人再無少年」這句時,頂多也就是不置可否一笑置之。近幾年,每到「六一兒童節」,許多走過少年的人反而會相互留言問候。每每看到,不知為何,心中的感慨反而也越來越多了。唉,這人啊。難不成真的開始老了?!
花開花謝,歲歲年年。即使不是同一枝同一朵,只要是同一棵樹上的,誰又能分得清呢?!年復一年,花兒依四季之約往返,樹木只有越來越壯碩。人呢?歲月的齒輪只要還在轉,一個人的旅程就只能是在一點點減少。這個時間只會飛逝,沒聽說為任何人停下過。
一個人的少年時期去了,成年的一切就會接踵而來。整個的輪迴,是一個人的生命。所以,我想,越來越多的人更看重那顆「童心」,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歲月的磨礪。他們發現,什麼樣的快樂都無可比擬少年的快樂。所以,他們希望自己保留那份童心簡單的快樂。也許還因為,他們在經歷了無數的快樂後,發現唯有童心是單純乾淨的快樂。這就是,經常聽到有人說「要時常保留一顆童心」的道理吧。
世間,由於利慾薰心作祟,許多的事物都昂貴到了——無價。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是他們之間的經濟利益。再或者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個人利益,一切的來源皆是因為無休止的——誘惑。就像動物世界中的弱肉強食,其實,就是一個生存的法則。
還比如最有代表性,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老美」,不就是一直在扮演「世界警察」嗎?!雖然,這些問題對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看似有些大,但卻是一個道理。細思量,大差不差。在這個「爭搶」過程中,那些強者,應該是滿足快樂的吧?他們,也許並不在乎,這個過程是否乾淨?是否單純?
大多數人的生命旅程都會經過、經歷、體會一些成年人的生存「法則」。在這個積累的過程中,他們越來越發現,最難的就是看到、遇到、享受到了一個相對乾淨,並單純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真誠對待,不牽扯任何利益關係。他們從中感受體會到了,那份無與倫比的人性的美麗與幸福快樂。所以,他們更加渴望得到更多這種單純乾淨的快樂。
當他們在極力回眸尋找時,他們才發現,只有少年才擁有那麼多這種奢侈的快樂。許多人開始喟嘆,曾經自己的少年為何辜負了那麼多那麼多?!絲絲縷縷、點點滴滴,許多人開始學著慢慢放下沾染了凡塵的俗物,他們學著用一顆年少的心,去對待事物。驀然,他們發現,原來純粹的快樂是可以那麼簡單。
由此可見,傳染學是一門很可怕的學問。也許,根本就沒有根源。相互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人都被傳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少年的那份乾淨單純快樂,才是最最無價的。
其實,塵埃應該是個「好東西」。沒有塵埃的侵染,就沒有那麼多的閱歷。沒有塵埃給予的磨礪,就沒有那麼多的擔當。沒有塵埃的摧殘,就沒有那麼多的動力。沒有塵埃的阻擋,就沒有那麼多的勇氣。
所以,經歷了方知珍惜。少年的叛逆似乎如此看起來,也並沒有什麼大錯。成年的各種壓力似乎如此看起來,也並沒有什麼慘不忍睹。看來,只要肯捨得,只要肯先放下,塵埃還是很寬厚的不會繼續與之糾纏不休。再不然,換種方法,還有「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呢。只要,真正體會了,想得到一份單純的快樂,就有辦法尋找到。
這也許就是,許多少年在某個時期為何會有些許叛逆吧?!他們認為自己被師長與長輩管教的太多,他們不理解。其實,是他們還沒有沾染塵埃的五顏六色。他們不知道自己所謂的快樂自由,只有在這個時期是他們一生最單純的時期。其實,想要這種快樂的成年人也是在經歷過了方才知道。
年少的他們,只因沒有經歷過,才會總暗自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脫離那些所謂大人們的束縛與掌控。不知道少年時期總盼著自己快點長大的人,真的成年後,還有幾個人會在生活的碾壓中,依然覺得成年後比少年時期的自己,更自由快樂?
人生如夢,夢幻無常,保持一顆童心,即使不能雲淡風輕地生活,也容易找到不染塵埃的快樂。最後,僅藉此拙文祝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
(作者:逄英姿 筆名 蒼海英子,青島市當代文學創作研究會理事)